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对省内工业用水水源地、农牧业用水水源地、矿山用水水源地、医疗用水水源地、城市用水及备用水源地和军用及备用水源地的状况以及各类供水水源地的存在形式进行了阐述,对分布特征,现状条件进行全面介绍,对水源地的管理提供了经验和措施。有助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青格达湖水源地开发利用地下水已有48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水源地对解决猛进水库的蓄水及下游灌区的农业用水及盐碱地治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对其地下水动态资料的分析得出,水源地年单位降深地下水开采量为139.2×104m3/m·a,开采能力较大.得出建在潜水溢出带处的青格达湖水源地开发利用地下水是高效和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3.
崔洪军 《吉林地质》2005,24(1):51-53,84
长春市齐家特大型水源地是吉林省水量最为丰富的4处特大型地下水源地之一,开发利用该水源地.必将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2)
熊岳河地下水源区位于辽宁省营口地区西南部,通过对熊岳河河谷地下水源区含水层的水质、水源工程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区域地下水补给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熊岳河地下水源区地下水开采率为93.8%,地下水源地供水率为111.1%,属水量安全水源地。同时对水源地的水量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旨在为今后水源区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9,(6)
为研究阎良区农村供水水源地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状况,通过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分布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对策,结果可知:阎良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已达到临界值,无富余水量可开采。应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建立水源地保护区、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点、完善渠灌设施节水化程度和设立应急供水水源等措施,防止地下水超采引起新的环境地质问题,为阎良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海林  李常锁  罗斐 《山东地质》2011,(11):23-25,31
综合考虑水源地水质、水量、开采程度、开采地下水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政策等因素,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济南市主要水源地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济南泉域水源地为了保泉,已无扩大开采的潜力;长清-孝里水源地具有较大的潜力,白泉泉域水源地潜力一般。该研究为城市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曹丁涛 《地下水》2007,29(5):52-56,94
后竹亭水源地是曹洼水源地的一部分.由于地处鲁西南经济发达区,工业取水项目、取水量逐年增加.为正确评价后竹亭水源地供水能力,合理开发水资源,将后竹亭水源地纳入曹洼水源地进行整体评价,并对后竹亭水源地拟订三个开采方案进行计算比较,最后选定方案二,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权的地下水源地水质属性识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源地的水质评价不仅可以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也对制定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决策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Shannon熵理论客观地确定出水质评价指标的熵权系数,并结合程乾生提出的属性识别理论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地下水源地水质属性识别模型。该模型和作者应用SPA模型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6)
嘉峪关市北大河南岸第二水源地位于酒泉西盆地,该盆地已建有六个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采用Visual Modflow4.1软件包中的Modflow模型模块对水源地运行后研究区的地下水水位进行预测,研究该水源地建设对区内地下水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嘉峪关市北大河南岸第二水源地的建设对区域地下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阐述西藏主要城镇地下水资源分布及城镇集中供水水源的保证程度出发,提出了城镇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和建立傍河型水源地的可行性。指出了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地下水开采的主要适用形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补给量评价法和水均衡评价法对磨台营水源地岩溶水的资源量进行计算,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得到磨台营水源地岩溶水处于平衡阶段,且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作为备用水源地.  相似文献   

12.
大武水源地岩溶地下水开采动态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考虑大武水源地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运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采用断层带状剖分方法,在大武水源地建立了地下水流动的三维数值模型。模型采用任意多边形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把断层带作为单独的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参与模型运算,较好地刻画了断层的性质,模拟计算水位结果与观测水位资料拟合检验效果良好。为了保证大武水源地岩溶地下水能够合理的持续开发利用,在此模型基础上和在不考虑上游太河水库放水条件下,模拟计算得出了平水段和枯水段水源地地下水的允许最大可开采量分别为39. 7万m3 /d和26. 2万m3 /d   相似文献   

13.
江鑫铁矿新建项目取水水源地论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宏 《地下水》2009,31(2):63-64,104
针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对水源地概况,水文地质条件及动态特征,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开采分析计算,水源地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并提出项目要大力倡导节约用水、尾矿水不外排和下游设立观测井三项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段增山 《水文》1989,(6):6-13
本文以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对平顶山市城市供水水源地——沙、湛河河间地块水源地的地下水优化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论述了该地下水资源系统的构成特征和辨识方法,并重点讨论了用“响应矩阵法”建立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的前提条件和具体方法;最后依据所建立的管理模型分不同情况对水源地的优化开发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的最佳开发利用与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王再恭 《地下水》1990,12(4):229-230,233
大型水源地勘探结束交供水部门使用后,怎样进行有效的技术管理,是许多城市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方面有待研完的课题。笔者试图结合我市水文地质条件和实际情况,用框图法建立了水源地开采中的技术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安徽省采取实地调查、资料研编、水量的估算和推算等方法,进行了全省17个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调查评价研究工作。在深入分析全省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现状、摸清重要城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富水地带及水源地开采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选择原则、开发利用程序及保护措施;初步选择出远景地下水应急水源地37个,评价总应急供水量116.7~145.2×104m3/d,可供2 224~2 884万人基本生活使用和5 685~7 060万人维持生活使用,为全省各重要城市应急供水机制建设提供可靠的地下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5,(5)
潮白河水源地位于潮白河顺义段,是北京市重要供水水源地之一。在潮白河地下水源地核心区开展音频大地电磁和可控震源地震勘查,依据地球物理特征参数电阻率、地震波速地球物理场特征变化规律。查明潮白河地下水源地核心区典型段松散含水层结构特征,呈现条带状缓坡结构,属典型山前冲洪积水系古河道层状异常规律,且各含大层上下贯性通性好,为水源地地质建模提供基础数据,进而为水源地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7,(3)
本文选取新疆托克逊县麻黄草种植基地水源地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水均衡法计算该供水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结果表明:通过对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均衡区地下水补给量为2 572×10~4m~3/a,排泄量为2 510×10~4m~3/a;均衡差绝对值为62×10~4m~3/a,相对均衡差2.4%,符合均衡计算要求;此外,应用可开采系数法计算了该水源地的地下水储存量为和可开采量,计算结果分别为386×104m3。通过对该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分析,为该基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9.
段梅 《地下水》2010,32(6):73-75
应急水源地对于保证应急状态下城市供水是非常重要的,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其供水水质必须能够满足生活用水的标准,所以,对应急水源地供水水质的评价工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根据鼎湖区—四会南部城镇应急水源地采回水样的分析结果,对本水源地地下水供水水质分别采用单项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进行评价,为水源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方案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河北省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11个重要城市的的13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方案建议,分别给出了具体的应急开采约束条件。对13处拟选应急水源地,平原区采用干扰井群法、山区岩溶水采用大井法、山丘区及盆地区采用补给法与排泄法,评价出最大应急开采总量为155.03×104m3/d。最后分析了应急水源地的恢复能力,提出了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