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应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邀请,我们于1992年5月14—21日访问了日本,参加了“地震与火山喷发预测研究的电磁方法”学术讨论会,实地考察了伊豆半岛地震预报实验场,参观访问了柿罔地磁台与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现将这次访日的简况介绍如下。一、“地震与火山喷发预测研究的电磁方法”学术讨论会概况为拟定1994—1999年第七个五年计划,日本电磁工作组于1992年5月15—16日在东京  相似文献   

2.
日本内陆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12—14日在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召开。与会者超过100人。这次学术讨论会分热构造与地震、非均匀构造与地震、地震物理三部分,报告论文31篇。第一部分是“热构造与地震”。报告内容  相似文献   

3.
会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北京召开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VNEAC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救灾署(UNDRO)、国际地震及地球内部物理协会(IASPEI)及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发起并主持的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于今年9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1982年9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大陆地震活动性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简况。参加此次讨论会的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代表,提交大会讨论的学术论文共73篇,其中包括中国的28篇。此次讨论会充分地反映了近年来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并取得可喜进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9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1979年4 月在巴黎国际地震讨论会的专家会议上提出的,后又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救灾署、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协会、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和赞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地震学会共同  相似文献   

6.
在1982年9月8日至9月14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的“大陆地震活动与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地震研究人员宣读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反映了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研究领域中取得的科研成果。这里将其中的两个专题讨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1987年5月11—13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源力学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四川省地震学会、四川省地震局、阿坝州和绵阳市地震学会在成都联合召开了“松潘、平武地震十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专家、学者云集,专群结合共同研讨地震预报问题的重要讨论会。有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科研、业务部门及地方各级领导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地震科技人员共2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8—15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在北海联合召开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为:①印度洋8.7级地震对我国的影响及地震海啸的科学问题;②“十一·五”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科学问题和实施方案研讨;③地震预测新  相似文献   

9.
地震预报与地震防灾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3月5—8日在日本筑波市研究交流中心国际会议厅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作为1970年持续下来的“亚洲各国科学技术合作联盟(ASCA)学术讨论会”和始于1990年的“国际减灾十年(IDNDR)”的一环,由日本科学技术厅和新技术事业团主办,邀请了以亚洲为中心的蒙受过较大地震灾害的中国、希腊、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南朝鲜、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菲律宾、泰国、美  相似文献   

10.
与地震预报有关的电磁现象国际讨论会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地震预报有关的电磁现象国际学术讨论会已于1993年9月6-8日在东京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宗旨是,为世界各国学者提供一个公开讲坛以讨论与地震有关的电磁现象,并通过交叉学科与多科学相关领域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地震预报等问题。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各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中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地震预报的地震学方法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1月20日—21日在南宁市举行。来自全国20个单位的54名地震科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陆远忠、刘蒲雄、许绍燮、杨懋源、高龙生、韩渭宾、李学良、刘正荣等主持,会上先后有39名代表进行了内容广泛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地震》1987,(4)
▲松潘、平武地震l O周年地震预报学术 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马宗晋同志在纪念 《地震》创下0 20周年茶话会上讲话▲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梅世蓉同志在主持会议▲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陈运泰州志在纪念 《地震》创干U 20周年茶话会上阱活▲地震工作者们在听取学术大会报告 ▲地震工作者们在野外进行考察 (郭宗福摄)松潘、平武地震10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纪念《地震》创刊20周年茶话会剪影  相似文献   

13.
由云南省地震局和云南省地震学会联合举办的“龙陵地震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昆明举行,提交会议论文六十三篇,报告交流四十五篇,编辑“摘要汇编”一册。论文内容涉及地震预报、地震活动性、地震前兆、地震波与地震机制、工程地震与地震地质、震害及大震对策等。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中日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国家地震局同日本文部省和测地学市议会共同商定的两国地震科学技术交流项目。第一次讨论会是1984年12月在日本举行的。  相似文献   

15.
1987年5月11日至13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源力学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四川省地震学会、四川省地震局、阿坝州和绵阳市地震学会在成都市联合召开了松潘、平武地震十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专家、学者云集,专群结合共同研讨地震预报问题的重要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地震系统、有关科研和业务部门及地方各级领导部门的代表约200人参加.陈运泰、梅世蓉、马宗晋分别就“关于震源力学研究中的问题”、“唐山、松潘地震的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于1984年5月8~13日在武汉召开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方法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的概况。有5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文着重介绍了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和会上宣读的主要专题报告的内容。与会者认为“三论”用于地震前兆的研究和地震预报的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最近,到处都弥漫着一种认为目前地震预报研究的做法是根本错误的,必须开拓新思路的气氛。就连地震预报研究学术讨论会的讲演征集通知中也可看到“现已看得很清楚,地震预报非常困难,不可能用普通的方法实现”、“也已对以经验方法为中心的以往的做法提出了疑问”等说法。首先,以“现已看得很清楚,地震预报非常困难,不可能用普通方法实现”这种说法为代表的对地震预报表示怀疑的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这种说法之所以流行,可能是因为日本海中部地震、北海道西南近海地震等事先都没有作出过长期和短期预报。但是,目前实用化预报的对象只…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24—27日,在西柏林自由大学举行了“地震预测—灾害评价,危险性分析及震害预防”国际学术讨论会。 限于当前的科技水平,人们对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全过程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就地震预报来说,特别是在时间上,其成功的机会极少,並经常造成大震的虚报和漏报。因此,地震预报(earthguake prediction)能否为社会服务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震电磁学术讨论会与震磁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震预测研究中,震磁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简要介绍了2000年9月19-22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地震电磁学学术讨论会”,以及中、美、日、俄等国家的震磁研究进展,表明震磁前兆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与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由联合国救灾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苏联共同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的“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损失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8日至14日在苏联塔吉克加盟共和国首府杜尚别举行。近百名苏联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以及来自其它31个国家的42名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涉及了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损失,地震危险性评定和地震灾害控制,地震预报的科学基础,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的杜会、经济及组织问题,成功与不成功的地震预报的实例以及地震预报实验场诸问题。与会专家共宣读了43篇论文、报告,研讨了地震预报和减轻震害工作的现状,对于正在一些国家中进行的国际或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会议举办了小型书展,安排了与会者参观塔吉克抗震建筑与地震研究所、杜尚别地震台和努列克水电站大坝抗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