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房地产价格上涨与土地的"招拍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京文 《国土资源》2004,(12):56-57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地价上涨由于推行了经营性用地的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从而抬升了房价,这种观点似是而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房价持续快速上涨,房价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关切点。2004年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实施以来,各地地价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作为房价的重要构成部分,地价上涨对房价的影响以及房价和地价的关系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10,(4):37-37
<正>地价飙升招拍挂制度成替罪羊居高不下的房价让人们把指责的目光投向了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批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认为是该制度推高了地价,地价又推高了房价。"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中心佟绍伟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这是一种误区。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则告诉记者,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肯定  相似文献   

4.
从房价地价关系探讨房价上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蕾 《国土资源》2005,(8):59-62
不少房地产开发商认为土地供应是商品房市场的上游市场,地价高了必然推动房价上涨。这种观点我们姑且称之为“唯成本论”。在市场经济中“唯成本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上游对下游下存在必然或决定的关系。这一点在上下游市场的供求平衡度趋同时不容易被发现。比如去年以前,如果问斩车市场为什么火爆,“唯成本论”者会告诉你因为上游市场和上上游市场的钢材、石油、玻璃等等都在涨。似乎有理。  相似文献   

5.
土地对于房地产业来说不仅具有承载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生产要素,地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成本和利润。正因为如此,房地产开发商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总是千方百计地以较低的价格获取适合自己开发的土地。同时,当房价涨高时,很多人经常会从土地供应和地价上寻找原因。不可否认,土地供应对房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当土地供应小于需求时,会使更多的资本争夺较少的土地,引起地价上升,进而影响房价;二是当土地供应从紧时,会使人自然地产生房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增加当前的房地产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自住型需求),引起房价上涨。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供应对房价的影响是与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仅简单地理解为当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时,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房价持高不下的现象,国家正在积极地出台宏观调控政策,采取抑制房价措施.地价做为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抑制地价过快增长是土地管理的重要职责.土地储备在地价的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地价上涨的原因、土地储备在调控中的作用做了剖析,并对土地储备工作如何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房价、地价谁决定谁”就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两种典型观点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开发商群体和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是“招、拍、挂”的土地供应方式和“紧缩地根”的宏观调控政策抬升了地价。进而抬高了房价。而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则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导致需求的增加拉高了房价,从而使得地价上升。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各自引经据典、理不让人。那么,到底房价地价谁决定谁,应该如何去看待和协调房价与地价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地价是土地市场的"晴雨表",是供需力量角逐的"风向标",而土地市场又是宏观经济框架的有机柯成.北京、上海等地分别制定实施了限购、限贷措施的"地方版",而且宏观调控的目标也由原来一直强调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调整为"引导房价回落到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土资源部对全国51个重点城市定期定点监测,我国城市地价与上年同期相比城市综合地价增长6.08%。其中,商业地价增长6.67%:居住地价增长8.94%;工业地价增长1.92%。各重点区域城市地价增长情况分别为:长江三角洲6.90%,珠江三角洲1.84%,京津两市5.76%。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表示,一季度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8%,商品住宅价格上涨10.5%。其中,上海房价涨幅最大,达到19.1%,房价增长接近两成。目前,调控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已经成为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10.
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是城市土地利用情况的反映,它客观地揭示了城区内不同区段土地使用价值及变化规律,是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产的有效手段。随着枣庄市市中区经济建设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带动了城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土地使用权价格稳定上涨。该文通过对枣庄市市中区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详细分析,探讨了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城市土地基准地价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城镇基准地价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各级土地或匀质地域,按照商业、住宅、工业等土地利用类型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估价时点上一定年期物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城镇基准地价是我国地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中的地价水平,是我国政府法定的公示地价之一.基准地价评估,有利于政府掌握城市土地资产的价值,也是国家征收土地税费和作为城市土地所有者参与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收益分配的计算基础.城镇基准地价作为城镇土地宗地价格评估的参考依据,对我国土地交易价格和房地产交易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是政府对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城市土地实行资源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是城市土地利用情况的反映,它客观地揭示了城区内不同区段土地使用价值及变化规律,是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产的有效手段.随着枣庄市市中区经济建设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带动了城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土地使用权价格稳定上涨.该文通过对枣庄市市中区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详细分析,探讨了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期,西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布了西宁市2004年城市地价指数,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同时降低房价的呼声也成了普通百姓在街头巷尾谈论的热门话题。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对此问题“慷慨陈词”: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后,土地的供应量减少了,由此引发地价升高了,是造成房价不断攀升的“罪魁祸首”,并且提出要通过降低地价来解决目前房价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市场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价格全盘看涨 今年上半年,我国商品房价格同比增长111%,出现近年少有的猛涨势头。其中商品住宅增长106%,办公用房价格增长38%,商业营业用房价格增长2.3%。据有关人士介绍,房价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起落是正常的,但当前房价上升明显过快特别是部分省市出现了不合理、不正常的上涨,应当引起重视,要强化土地资源管理,通过土地资源供应量的调整,通过税收杠杆措施,防止对房地产项目的非正常炒作,控制商品房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水平全面上扬 上海市统计局城调队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北京国土部门推出了针对土地招拍挂制度改革的"新政",表示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将不再只是"价高者得",更多采用所谓"综合条件最优者得"的综合评标方式。一直以来,关于我国针对住宅用地一律推行招拍挂的制度受到的非议都不少,不少人认为这是造成我国地价、房价疯涨,居民购房难的主要原因。这种说法在笔者看来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住房问题,招牌挂却绝对不是根本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2011,(1):25-27
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运行面临复杂局面. 一线城市房价高昂的头还没有低下,部分二、三线城市又出现上涨.不久前,南京、武汉、杭州等地也都出现高价地.为坚决落实调控措施,国土资源部2010年12月19日发出通知,要求坚决抑制少数城市地价过快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和异质性等决定了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的和多层次分级运行的市场,由此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价格形成环境的差异性和价格类型的复杂性.随着我国土地市场的不断发育,采用市场资料直接估价已逐步成为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地价是土地市场的"晴雨表",而土地市场又是宏观经济框架的有机构成;地价是供需力量角逐的"风向标",而供需双方的心理甚至行动又受制于调控政策并不断调整. 居住地价短期波动 2010年的土地市场,居住用地的供应量和价格变化仍然是公众、媒体以及利益群体关注的焦点.简单的地价曲线背后,折射出经济、政策、民生的多重影响,反映的是土地、房地产以及各类工商企业的市场化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一般来说,影响房价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供求关系,二是成本变化。土地政策既可以影响到供求关系,又能直接决定开发成本,因而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特别是房价的调控上优势明显。关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国内专家学者争论很多。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日前表示,稳定房价、地价,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是当前土地供应调控的重要任务。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稳定土地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