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0年5月和8月,国务院相继批复《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明确将武汉市定位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要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如何发挥武汉市国土规划合一的体制优势,破解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约束,促进城市合理有序增长,一直是武汉市国土规划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沈自玉 《山东地质》2004,20(6):51-54
近20年来,尽管我国开发区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开发区过多过滥,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各级政府为了各种利益违规乱设乱批开发区,是造成“开发区热”的主要原因。要彻底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建立和完善开发区管理的长效机制,以保证开发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任务,并把它列为关系全局的十大任务之一.李鹏总理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根据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地矿部新的一轮机构改革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三定”方案已于今年三月二十六日经国务院  相似文献   

4.
吕德欣 《辽宁地质》2014,(11):52-53
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实施了开发区经济发展战略,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对于全国各地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示范意义。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科学高效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在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以期寻求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浙江地质》2009,(2):F0002-F0002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于2000年动工建设,是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工业园区。2006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6]83号批准设立省级开发区,9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省级开发区?2002年,园区所在的马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经编名镇”。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列为“国家火炬计划海宁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2006年6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纺织和谐企业建设先进单位”,12月,被人事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2007年3月被嘉兴市政府授予“嘉兴市特级工业功能区”和“嘉兴市重点工业园区”.2008年6月被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6.
《浙江地质》2010,(5):F0004-F0004
为了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动力车组”作用,2008年3月,东阳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管理体制作出“三区合一”的战略性调整。体制创新后,东阳经济开发区加快了三区之间资源整合、要素重组和功能再造,以整合提升拓空间、促升级,初步形成了组团式联动发展的布局构架。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0,(3):F0003-F0003
为了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动力车组”作用,2008年3月,东阳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管理体制作出“三区合一”的战略性调整。体制创新后,东阳经济开发区加快了三区之间资源整合、要素重组和功能再造,以整合提升拓空间、促升级,初步形成了组团式联动发展的布局构架。  相似文献   

8.
《浙江地质》2010,(4):F0003-F0003
为了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动力车组”作用,2008年3月,东阳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管理体制作出“三区合一”的战略性调整。体制创新后,东阳经济开发区加快了三区之间资源整合、要素重组和功能再造,以整合提升拓空间、促升级,初步形成了组团式联动发展的布局构架。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省乡宁县城区扇子坪–崔家坡段为例,将“木桶效应”理论与地质灾害风险“点面双控”体系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方法。该方法以1∶1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基础,结合地质灾害风险“点面双控”体系,将坡度、河流距、地质灾害风险分区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致灾范围作为“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因子,按照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严控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优先开发区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级赋值,将同一地块内各短板因子的最高等级值作为该地块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结果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严控开发区占比26.67%,适度开发区占比54.81%,优先开发区占比18.52%,从理论上说明了研究区以优先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为主,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能够便捷高效地完成大比例尺山区城镇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湖北武汉岩溶塌陷成因机理与致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溶塌陷是制约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之一。武汉市岩溶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隐伏岩溶区分布范围较广,在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诱发因素作用下,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岩溶塌陷。本文在全面梳理武汉市已发生的岩溶塌陷基础上,从可溶岩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水水位与基岩面关系、第四系厚度和结构特征三个方面,概化了区内岩溶塌陷区的八类地质模式;结合塌陷产生过程和主控机理,将武汉市岩溶塌陷初步概括为九种致塌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浙江地质》2008,(12):F0002-F0002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于2000年动工建设,是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工业园区,2006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6]83号批准设立省级开发区,9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省级开发区。2002年,园区所在的马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经编名镇”。  相似文献   

12.
《浙江地质》2008,(11):F0002-F0002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于2000年动工建设,是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工业园区,20061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6]83号批准设立省级开发区,9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省级开发区。2002年,园区所在的马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经编名镇”。  相似文献   

13.
《浙江地质》2009,(1):F0002-F0002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于2000年动工建设,是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工业园区,2006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6]83号批准设立省级开发区,9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省级开发区。2002年,园区所在的马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经编名镇”。  相似文献   

14.
王丽军 《辽宁地质》2011,(10):54-55
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深层次矛盾集中爆发背景下的战略调整,“经济转型”将贯穿“十二五”规划,引发各个行业的质变,以GDP指标为纲的经济发展方式将逐步调整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经济”。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宁阳县的“项目建设年”。目前,县乡换届工作已经完成,大干快上局面已经展开,土地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两难局面和双重压力”也将长期存在,为充分缓解全县用地紧张的压力,宁阳县国土资源局突出“六项举措”,有效推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破解了用地供需之困,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分析武汉市地质环境背景和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土规划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构建了武汉市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区划的思路和流程,包括:以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为基础的规划管制属性分类,将武汉市划分为"保护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以不同功能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的功能区划,进一步将"适建区"划分为居住用地区、工业仓储区和农业种植区;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的地下空间开发区划,并按照一定的功能区划原则,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区划。论文以武汉市为例,提出了大型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区划方法体系,其结果对该区用地规划与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核地知与行》2005,(2):35-37
社会治安问题是诸多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必须全面加强综合治理才能奏效。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各单位党委、行政紧紧围绕加快核地质经济发展这个大局,高度重视综治工作,做到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息访、维稳和安全生产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18.
《浙江地质》2010,(11):32-33
11月10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通过了省政府考核验收。目前,江苏厅已经实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在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行政权力事项、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154项行政权力已向社会公布。江苏厅以厅电子政务系统和门户网站为平台,  相似文献   

19.
开发区作为一个地区聚集产业及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重视。如何统筹集约利用好土地是目前开发区发展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对滨州市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全省开展的创建“集约用地示范开发区”活动中,余姚市经济开发区凭借高达98%的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荣获“浙江省集约用地示范开发区”称号。余姚市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呈现三个特点:一、土地利用强度大,用地效益好。该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全省统一理想值,该项目标达到了满分,整体用地效率高。二、土地利用监管力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