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东昆仑卡特里西铜锌矿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特里西铜锌多金属矿是新疆东昆仑地区首次发现的海相火山沉积型硫化物矿床,该矿产于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内的火山岩地层中,矿体分布明显受地层控制,含矿岩性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上部的灰绿色基性凝灰岩,一般呈平行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夹于灰岩中及灰岩与含炭粉砂岩的接触处。该矿海相火山沉积特征明显,为在相对封闭的浅海盆地内,火山活动形成的成矿物质在火山机构边部洼地内堆集形成。东昆仑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地层中海相火山岩带分布有众多铜多金属矿点,为一较有前景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带,卡特里西铜锌矿找矿及成因认识上的突破不但填补了东昆仑一带该矿床类型的空白,而且对在该区广泛分布的托库孜达坂群内火山岩系地层中寻找该类矿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驼峰山含铜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中部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已发现多处颇具规模的含铜硫化物矿床,驼峰山矿床位于其中。据现有矿区地质结合区域相关地质资料认为,矿区地层为下二叠统海相火山-沉积岩,是一套优地槽型的沉积建造。含铜硫化物矿体即赋存于火山穹隆附近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中酸性火山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基本整合。矿石主要成分为硫、铜、铁,主要共生组合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等。总之矿床应属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硫化物矿床。在本区域找矿工作中应重视物探异常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河南水洞岭铜锌矿床特征、成因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洞岭铜锌矿床矿体赋存在石英角斑凝灰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地层产状一致,矿石具块状、浸染和条带状构造,中细粒结构,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表明,水洞岭铜锌矿床为海相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找矿潜力分析在矿区及外围困出了四个找矿靶区:黄土岭、老胡家、张圪塔和砂固堆。  相似文献   

4.
云南麻栗坡县老厂坡铜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三叠统海相基性火山岩组(T2β)片理化玄武岩、溶结凝灰岩、玄武质火山角砾石中,为被后期改造的火山喷发沉积型铜矿床.矿区赋矿层位(T2β)是直接的找矿标志,孔雀石化、硅化、类石墨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卡特里西铜锌矿是近年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床.矿床产于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火山岩地层中,矿体分布明显受地层控制.含矿岩性为双峰式火山岩建造上部的灰绿色基性凝灰岩,矿体多呈平行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灰岩中及灰岩与含碳粉砂岩的接触处.该矿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主成矿元素为铜、锌,伴生元素为银、铅、硫,共有14个矿体,其中Ⅵ、Ⅷ号矿体为主矿体,矿石品位较富,目前估算铜、锌资源量均超过中型.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工作表明,矿床主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延深,预测该矿床规模有望达到大型.  相似文献   

6.
河南信阳高梁店乡铁铜矿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陆壳增生带——东秦岭加里东构造岩浆带的东端,主体由二郎坪群火山、沉积、构造杂岩带构成.矿体主要呈透镜状产出于二郎坪群大栗树组第二岩性段斜长角闪(片)岩中,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铁矿石中常见似层状黄铜矿,似层状矽卡岩化和硅化为近矿围岩的主要蚀变类型.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硫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成分及特征,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古生代二郎坪群的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密切相关,早期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了大量的玄武岩质熔岩(富含铁、铜),在火山喷发旋回的间歇期,形成了喷流沉积型的铁矿层和碳酸盐岩层;晚期受加里东末期-海西早期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造成矿区基性火山岩变质形成层状矽卡岩,同时叠加了热液成因的浸染状、脉状铜铁矿化.故该矿床属于火山-沉积变质改造型含铜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7.
老许寨铜及多金属床位于云南"三江"成矿带南段,形成于岛弧环境中,是一处较为典型的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矿床形成主要受海相火山裂陷盆地控制,盆地中发育较为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矿区成矿条件优越,含矿层位为上石炭统龙洞河组上段(C3l2)中的第二段,含矿岩性主要为角砾状流纹岩、沉凝灰岩及部分硅质岩。矿(化)体主要由位于上部的块状硫化物矿体及下部的细脉浸染状矿体组成,共同构成典型的"双层结构"。本文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结合矿区演化特点及矿床成因,对矿区找矿潜力进行分析,为本矿区进一步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阿舍勒大型铜锌矿是我国典型的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VMS)型矿床,赋存于阿舍勒盆地早—中泥盆世阿舍勒组海相火山-沉积岩系中。结合阿舍勒铜锌矿最新勘探成果,通过对阿舍勒铜锌矿床矿物组合分带、矿石构造分带及成矿温度分带的研究,在Ⅰ号矿体9~21线0 m标高以下划分出一走向近NS向的火山喷流通道并总结了成矿模型。最终划分出Ⅰ号矿体9~21线-200 m以下及Ⅴ号矿化蚀变带深部两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新疆乔夏哈拉铜(金)矿床的成因前人认识不一.文章通过成矿环境、成矿规律、火山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等分析研究,认为矿床为产于陆缘裂谷带中的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层控矿床,层状夕卡岩直接控制矿体,成矿物质源于上地慢或深部地壳,成矿热液主要来自火山热液加大气降水,属于海相火山岩喷流沉积成因的层控夕卡岩型铜(金)矿体.  相似文献   

10.
小柳沟铜钨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柳沟铜钨矿床产于朱龙关裂谷带中,矿化主要产于长城系朱龙关群基性火山岩及碳酸盐岩中,层控及岩控特征明显.加里东晚期,由于隐伏花岗岩的侵入,在矿区形成"D"字型穹窿及其断裂构造,含矿热液沿环状、放射状断裂上侵,在围岩中以充填、交代和叠加改造的形式成矿,主要铜钨矿体共4条,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床成因类型为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11.
陕西铜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齐文  侯满堂 《西北地质》2005,38(3):29-40
通过对陕西铜矿成果和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新发现铜矿的研究总结,划分出8类铜矿成因类型,其中重要的类型为海相火山气液型、接触交代型、受变质型;划分出与铜矿有关的成矿系列有9个.其中主要与铜矿床(点)有关的成矿系列为、与元古代中-酸性岩有关的铁铜矿床成矿系列,加里东-印支期与中性-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铜金钨萤石矿床成矿系列,与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铜锌矿床成矿系列,前寒武系变质火山岩中的铜锌黄铁矿床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划分出与铜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5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9条,主要铜找矿区(带)(相当于Ⅴ级)有14条,其中铜重点找矿区(带)有:勉县七里沟-宁强巩家河铁铜成矿带,铜峪-西骆峪铜锌成矿带,蟒岭-牧护关燕山期铁铜钼钨铅锌萤石成矿带、小河口-园子街铁铜金成矿区。  相似文献   

12.
The Katelixi Cu-Zn deposit is a marine volcanic rock-type copper deposit discover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Tokuzidaban Group in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 area. It is hosted in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Tokuzidaban Group volcanic strata. The orebodies are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the strata and their ore-bearing rocks are a suite of greyish-green mafic tuffs, generally parallel-stratiform, stratoid and lenticular in form, occurring in limestone as well as in the contact between limestone and carbon-bearing siltstone. This ore deposit possesse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volcanic rock sedimentaion. The geological, petrochemical and RE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ccurrence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is deposit is of marine volcanic rock sedimention origin, basically identical to those of some typical marine volcanic rock-type copper deposits in Xinjiang and other parts of China. Marine vol-canic rocks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Tokuzidaban strata in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 area. In addition to this deposit, we have also found a number of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s or occurrences in associa-tion with marine volcanc activities in many places where there is a good metallogenic prospect. A breakthrough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ore prospecting and genesis has not only filled up the gap in prospecting this type of ore depos-its in this area, but also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directing exploration of this type of ore deposits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争光金锌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匡胤 《地质与勘探》2015,51(3):507-518
黑龙江争光金锌矿床位于我国北方重要的多宝山-铜山斑岩型铜、金、钼成矿带的南东端,构造上处于古亚洲成矿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成矿构造域的叠加部位.矿床赋存于奥陶系多宝山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中;金锌矿体主要以裂隙充填脉状产出,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碳酸盐矿物;围岩蚀变有硅化、青磐岩化、绢云母化、伊利石化等,青磐岩化大面积发育于矿体外围的火山岩中.通过对争光金锌矿床赋矿围岩、控矿构造、矿体产状、主成矿温度、流体包裹体等多方面对比研究,认为该矿床成因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同时,对矿区地球物理和地质特征的研究显示,总体上矿区东部、北东部及Ⅱ号带倾向深部均具有进一步扩大找矿的潜力;根据火山-次火山环状构造活动特征,结合区内矿体实际分布规律,在Ⅰ、Ⅲ、Ⅳ号矿带组成的外环状带,以Ⅱ号矿带为中心放射状分布的内环带之间过渡区域内,以及在外环带内走向交汇部位,均为构造活动强烈区域,具有进一步勘查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吉林宝力格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内蒙古吉林宝力格银矿床是火山喷流沉积-燕山早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区域上EW向古生代形成的裂谷型上泥盆统-下二迭的浅变质沉积-火山岩系,是本区找矿的最佳区段。含银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是银多金属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纽芬兰-拉布拉多省地处加拿大地盾东缘,成矿条件十分优越,是加拿大重要的镍矿成矿区,矿化类型多样。文章基于前人对该区镍矿床和矿化的研究,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类型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勘探潜力、勘查态势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拉布拉多地区的镍矿资源主要分布于辉长质—橄长质镁铁质岩石分布区,主要与中元古代侵入的辉长岩、斜长岩、橄长岩、辉石岩有关,或与太古宙超镁铁质变火山岩有关,矿化类型有橄长岩和辉长岩型、辉石岩型、斜长岩型、铁闪长岩型、火山岩(科马提岩)型;Voisey′s Bay Ni-Cu-Co硫化物矿床是拉布拉多地区已发现的大型镍矿床。纽芬兰地区的镍矿资源主要与古生代辉长-闪长质侵入岩、前寒武系镁铁质片麻岩有关,矿化类型主要有辉长岩型、镁铁质片麻岩型、火山热液型。纽芬兰-拉布拉多省的镍矿勘查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6.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大型隐伏金矿体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禄林 《地质与勘探》2014,50(4):689-699
泥堡金矿区Ⅲ号金矿体是近年来发现的受断裂控制的大型隐伏矿体,是泥堡金矿区找矿勘探工作的重大突破。该矿体受F1断层控制,其容矿岩石为蚀变沉凝灰岩。蚀变沉凝灰岩普遍发育粘土化、碳酸盐化,而与金矿化密切关联的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次为毒砂化。对泥堡金矿床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Ⅲ号矿体明显受构造(F1断层)、地层(P3l2)和岩性(蚀变沉凝灰岩)控制。结合矿床赋矿岩石、矿物组合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泥堡金矿的形成与晚二叠世沉积火山凝灰质密切相关,F1断层活动及燕山期热水(液)作用是Ⅲ号金矿体成矿的关键。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区域上车榔—泥堡—三道沟—潘家庄一线是寻找类似金矿体(断控型)的重要区域,龙潭组二段及蚀变沉凝灰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系统研究程度较低, 找矿潜力较大。区内3个典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它们均为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火山沉积改造型铜矿床。矿体受地层层位控制, 与中三叠世含矿变基性火山岩系关系密切。同时, 矿体受后期构造和热液改造, 经历了强烈的变质作用, 矿区侵入岩可能为矿体的二次富集提供了热液和物质来源。3个矿区的火山岩具有共性, 都具备成为矿源层的条件, 但成岩微构造环境有一定差异。区内找矿潜力较大, 在加强深部找矿的同时, 应重视火山岩的系统综合研究, 以选定新靶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既是钴矿资源消费大国,又是钴矿资源进口大国,受新能源电动汽车工业的影响,近年来钴矿资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科学地评估我国钴矿资源潜力,指导找矿勘查部署工作,立足国内,提高我国钴矿资源的保障能力,笔者2019—2021年开展了9个重点省(自治区)的钴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本文从我国钴矿床分布和地质特征角度,先以成矿地质作用为主线,厘定我国找矿预测矿床类型,包括与沉积地质作用有关的风化型、化学沉积型、砂岩型和海底喷流沉积型,与火山地质作用有关的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与侵入岩浆地质作用有关的岩浆型、矽卡岩型(接触交代型)、热液脉型和斑岩型,与变质地质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型,以及少量与大型变形地质作用有关的变质核杂岩型;进而梳理并总结了各类型钴矿有关的成矿地质体.通过分析我国钴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综合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信息等预测要素,建立找矿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圈定找矿远景区,估算资源量.结果表明:我国钴矿包括风化型镍钴矿、海底喷流沉积型铜钴矿、海相火山岩型铁铜钴矿、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锌钴矿、岩浆型铜镍钴矿和热液脉型钴矿6种主要找矿预测类型;圈定416个钴矿最小预测区,圈定64个找矿远景区,优选99个找矿靶区,提出下一步勘查建议;9个重点省(自治区)累计查明钴资源储量45.3万t,预测钴资源量约420万t.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东北部临湘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比较完整地建立了该区地层、构造格架以及岩浆演化序列。对新元古代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新厘定了易家桥组、大药姑组二个岩石地层单位。在黄浒洞组凝灰岩中新获锆石SHRIMP年龄为829:1:13Ma,为区域地层对比及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同位素年龄数据。通过工作新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