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环境地质问题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横跨长江河口,所在区域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易对工程施工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软土变形、水土突涌、水下砂体运移、浅层天然气、岸带冲淤、砂土液化、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潜在的工程危害,评估了工程的地质安全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与对策建议。工程的陆域段地质安全性高、水域桥梁段中等、水域隧道段相对较低,采用成熟稳妥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可有效避免和减弱工程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
施亚霖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2):92-94,98
结合上海城区某深基坑工程,针对项目特点与场区地质条件,分析了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基坑水土突涌、基坑边坡稳定、砂土渗流液化、基坑开挖和降水过程中地基变形和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危险性评价,并提出了防治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面向海洋发展的战略,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文章充分分析了上海海岸带陆域和水域大量工程地质钻孔资料,以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为构建基本原则,构建了海陆一体工程地质结构,共划分出了10个工程地质层和19个亚层及次亚层,分析得出了主要特殊土体有冲填土、软土、液化砂土等。文章评价了海陆一体工程地质条件,受古河道切割影响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为复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地质条件分区,为沿江沿海工程建设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廊坊北三县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廊坊北三县工程建设适宜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敏感因子-加权平均综合指数法对该地区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三县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较好,大部分地区适宜或较适宜工程建设,占89.6%。埋深10~50 m的砂性土承载力普遍较高,可优先作为多层、高层建筑物复合地基或桩基的桩端持力层;埋深小于10 m的土体局部存在工程性质较差的填土、液化砂土,不宜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局部地区存在地面沉降、砂土液化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岩土工程勘察中应加以重视;夏垫活动断裂发育地区不适宜工程建设,若线性工程开发利用无法规避此区域,采取措施缓解水平和垂直方向位移对工程安全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南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主要有地面沉降、江岸坍塌、软土变形、砂土液化、水土污染等,影响了南通市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南通市的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即将成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该规程总结了以往评估实践,细化和完善了具体技术细则,强化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介绍了上海地区确定的地面沉降、地基变形、边坡失稳、砂土液化、水土突涌、岸带冲淤、浅层天然气害、水土污染等8个评估灾种的界定、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分类要素及划分标准、建设项目重要性的具体划分、评估范围的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分区原则、拟建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准则等灾评实践及规程编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岩  杜军  田广明 《吉林地质》2009,28(3):67-70
本文针对盘锦城区砂土液化不良地质作用,采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法结合前人在此所作的地质调查资料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相关规定,对盘锦城区的砂土液化进行相应的等级分区,对于盘锦市今后的工程建设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砂砾土和砂土成分不同,两者在相同的波速值时密实度也不同,现有规范对砂土液化的波速判别法不适用于砂砾土,砂土液化的判别结果对砂砾土偏于危险。而我国部分地区砂砾土分布广泛,十分有必要发展砂砾土的液化预测及判别方法。本文根据渭南北湾水库工程基础勘察资料,在前人对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剪切波速对砂砾土进行液化判别,为液化土的工程处理提供地质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工程砂砾土液化判别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活动断裂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全新世活动断裂,能引起砂土液化、地面沉降、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为减轻其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影响,在未知情况下,如何探查活动断裂是工程建设的重点问题。同时查明活动断裂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是评估活动断裂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本工程场区拟采取资料搜集、现场调查、综合物探及工程地质勘察等手段来综合分析活动断裂的位置、基岩覆盖层厚度、岩石的风化程度等,为查明活动断裂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杭州湘湖地区为山前堆积、钱塘江冲海积与冲湖积相沉积环境,西南部软土发育,北部和东部砂性土为主,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工程地质层特征、空间展布、物理力学性质和三维工程地质结构分析表明,软土中存在透镜状砂体、粉砂土中夹软土,构成较好的地下水通道和剪切滑动层.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重点注意软土地基与砂土液化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并建立监测预警体系,以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琼州海峡古河道及其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稳定性,利用单道地震探测技术开展了海峡地质灾害调查,发现在地震反射层Ⅰ和层Ⅲ之间埋藏着两条古河道,沿现今海槽两侧的岸坡区发育。北侧古河道沿海峡北侧岸坡灯楼角至海安港一线发育,呈弧形绕雷州半岛西南玄武岩台地分布。南侧古河道分布于临高角至东水港一线。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确定它们具有形成较晚的年代学特征。北侧古河道形成年代至少晚于中更新世,南侧古河道可能为全新世。古河道几何特征分析显示其具有北缓南陡的不对称"U"型几何特征。按照钻探资料,古河道填充物具有软土、砂层互层沉积特征。因此,在地震、海浪和潮流及重大工程建设施工等外部动力联合作用下,古河道极易触发顺层滑塌、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等地质灾害。使得古河道工程地质条件及稳定性成为跨海通道无法规避且必须解决的地质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云南地质灾害及灾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弘  梁永宁  任坚 《云南地质》2002,21(3):221-229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样化的地形地貌,云南是中国地质灾害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各种地质灾害,从滑坡、崩塌、泥石流到地面沉降,从土壤流失到石漠化等广泛分布于全省,其中,斜坡地质灾害尤其,日益给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并造成巨大损失。在过去的十年,地质灾害治理投入了大量工作,已在全省建立了防治体系,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地质灾害多发区采取了工程治理、生物工程治理措施,使当地人民的正常生命得到保障,许多工业及民用设施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在政府和民众的关心支持下,更深入的全省地质灾害调查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3.
雄安新区作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城市,急需建立城市地质标准,为高水平现代化城市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从城市地质与现代城市行政管理有机融合的角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地质标准现状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需求,研究提出雄安多要素城市地质标准体系。研究表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先进的多要素城市地质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应该包括空间、资源、环境和灾害等子体系:空间涵盖全域、重点区、特色小镇、工程建设场地等四方面,资源涵盖地热、矿泉水、地下水等三方面,环境涵盖土壤质量、地下水质量、湿地质量等三方面,灾害涵盖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砂土液化、地面塌陷等五方面。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等不同阶段城市管理密切结合,需要研制30项城市地质技术标准,包括空间标准6项、资源标准9项、环境标准7项、灾害标准8项。  相似文献   

14.
2018年2月7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的地铁2号线在盾构施工中发生塌陷事故,造成11人死亡、1人失踪、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万元。为深入分析此次事故成因,本文基于自2017年3月~2019年1月期间的56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了研究区的时空形变信息。结果发现塌陷区及其附近区域在监测期间存在持续的地面沉降,形变速率达到30 mm·a-1以上。通过对事发地的实地调查和形变特征分析,并结合当地地质资料推测了塌陷形成的机理:供水管道下方的软土存在不均匀沉降,使水管产生裂缝导致管道内水外渗,进而致使还未达到胶装凝固点的管片产生裂缝,最终引起隧道和地面坍塌。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盾构施工中塌陷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晋江下游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庆 《福建地质》2005,24(4):241-249
从地形地貌、地下水、岩土体和地震地质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和评价晋江下游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城乡建设、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地质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内已发岩溶地面塌陷灾害严重,地质环境条件极其复杂,第四系覆盖土层厚度大,底部粉质黏土层土洞发育、隐伏基岩为壶天群灰岩,溶洞及断层破碎带发育,单个溶洞、土洞规模较大,溶洞与溶洞、土洞与溶洞之间连通性能较好。岩溶地面塌陷是以覆盖层粉质黏土层或砂类土层的扰动和土洞的形成为起点的,根据勘查区上覆盖层二元结构的特征,区内地面塌陷及土洞的发育过程可分为"下黏上砂"二元结构塌陷模式和"下黏上砂、软土"多元结构塌陷模式,塌陷区的岩溶塌陷致塌机制主要为机械贯穿作用,塌陷发育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建议今后不宜在勘查区及其周边一定范围进行地下工程建设活动及抽、排岩溶地下水行为,避免地下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再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17.
福州地铁1号线全线为地下建设,地铁路线主体车站与区间隧道工程均在巨厚淤泥层、富水砂层和花岗岩残积土层等地层中施工,通过研究福州地区特有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综合分析,认为盾构机在软硬不均地层、孤石地层,断裂带、富水砂层中穿越是隧道施工的主要风险源。根据地层的不同工程特性分析了在施工中可能引发的风险事故,同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风险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北京地面沉降区综合基础地质及地面沉降专项调查,查明了沉降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地面沉降分布现状,并在典型地面沉降区开展了钻探和各种水文地质及土工试验工作。根捃上述成果资料,首次对北京市地面沉降区的含水岩组及压缩层组进行了划分。为首都地面沉降网站建设及地面沉降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高旺 《福建地质》2002,21(2):99-102
福建三明盆地工程地质条件对三明市工程建设和城市规划起决定性作用。三明盆地是个构造断陷盆地,地质构造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应根据不同建筑场地合理规划工程建设,确定工程勘察手段及工作量,确保工程建设经济、合理及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基础上,总结出唐山地区主要公路工程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和砂土液化,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要灾害。并根据灾害发育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