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岩裂隙水水井的布置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基岩裂隙水埋藏、分布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常使近在咫尺的相邻水井,涌水量可相差数十倍到上百倍;甚至在同一井位上,可能因井深和井型选择不当而不能成井。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发利用基岩裂隙水资源,有必要对我国近年来丰富的布井经验加以总结。本文将着重论述在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分布区布置水井时,井位、井深、水位和井型确定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2.
刘俊龙  王元行 《地下水》1999,21(2):68-69
沧县八角琉璃井是古代建井中保留下来的一种井型。它结构坚固合理,造型独特,保护完好。为保护、弘扬古代的成井工艺,从井的建设年代,井型结构和成井工艺进行了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填料真空井     
河北平原开发地下水高潮中,涌现出一种新井型,叫做填料真空井。该井型是从手压真空并发展到机带真空井后,为进一步提高单井出水量,在采取增大孔径,回填砾料改进过滤结构,扩大进水面积等新工艺的基础上试验成功的。由于成井质量可靠,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吕锡安 《安徽地质》2004,14(2):112-114
通过亳州城南水源地22口供水管井的成功建成,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成井工艺,顺利解决了该水源地第四系易坍塌,成井困难,粘土层泥湖钻头,钻进效率低,粉细砂地层涌砂,难于抽清水等问题.其中钻井技术主要有:设备选择、钻进方法、牙轮钻头的使用、钻进参数、钻井液的选择与使用、扩孔方法等.成井方法主要有:滤水管的选择、填砾规格的确定、成井操作等.  相似文献   

5.
胡瑞 《地下水》1993,15(4):181-181
1 无纺布成井的意义无纺布代替填砾成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a.解决了填料供求紧张的矛盾;b.减轻了交通运输量,就前些年通辽市平均每年约1400眼的打井任务而言,年总需填砾约3万m~3,用无纺布成井可节约运输近2000节车皮,同时又可减少相应数量的公路及畜力运输量;c.用无纺布成井避免了在填料运输过程中,由  相似文献   

6.
广西岩溶峰林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及钻探成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梳理广西岩溶峰林区近年来抗旱找水成井的钻孔资料,分析水文地质条件与成井的关系,结果表明:构造、岩性和岩溶发育层位是控制钻孔是否成井的主要因素。断层破碎带、向(背)斜以及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的接触带等蓄水构造为有利的成井位置;石炭系地层(C1、C2)和上泥盆系地层(D3)为主要的成井地层,占成井总数的55.24%,平均单井出水量为261 m3·d-1,平均开采深度为37.67 m。通过对区内的岩溶水赋存特征及规律分析总结,归纳成6种钻探成井模式:压扭性断裂旁侧富水模式、相对隔水岩层阻水模式、挡水墙阻水模式、圈团褶皱蓄水构造模式、向/背斜轴部富水模式、自垩系红层盘地找水模式,并提出了几种常见的地形地貌特征找水标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二元双层结构的水井由一次成井改为二次成井工艺的施工实例,阐述了二次成井工艺的施工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既保证了安全成井,又提高了涌水量。  相似文献   

8.
封隔注浆分层成井技术为多层水文地质钻孔分层成井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新工艺。传统分层成井方法耗时长、效果差、止水效果不稳定,尤其是在细颗粒或钻孔结构不稳定的地层分层成井困难,易发生钻孔事故等问题。文章通过室内试验和野外施工,探索出封隔注浆分层成井。以HQ56水文地质孔为例,研究了分层成井、分段振荡洗井,并进行了分层抽水试验。研究表明,封隔注浆分层成井技术止水可靠,分层抽水试验数据准确。该技术尤其适用于细颗粒或钻孔结构不稳定地层快速分层成井。  相似文献   

9.
研制的一种新型成井过滤器技术,它适合于地下水开采特别是深井开采及粉细砂地层开采,具有良好的滤水挡砂作用和功能。减小钻井口径、滤料对位准确,避免了常规成井时人工填砾易形成的砾料架桥、蓬塞、厚薄不均等所导致水井涌砂等成井质量问题。为粉细砂地层成井、深井成井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成井材料和成井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机井技术档案不单纯是机井建设状况的记录,也是搞好机井建设促进管理工作的可靠依据,对于水利建设向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机井技术档案,是在1989年进行历时半年的全区机井大普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89年针对我区原有的机井技术档案管理较乱,数据准确性差、资料不详、不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现象,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机井大普查。采取村村到、井井查,从机井的位置、井深、井型、出水量、成井工艺到多年来的利用情况,涉及到130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成井质量,解决涌砂淤井问题,衡水地区机井研究所于一九七九年开展了“机井成井工艺研究”科研项目。一、试验目的要求: 我区绝大部分地下水补给不足,特别是中部和东部水文地质复杂,富水性条件差,  相似文献   

12.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10,37(8):35-36
PVC-U管属于新型成井管材,国外水井中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尚处于推广阶段。通过PVC-U管与传统金属井管在成井材料和成井过程中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PVC-U管无论是在管材成本、成井时间以及成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等方面,都比传统金属井管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3.
刘志国 《探矿工程》2005,32(12):49-51,58
介绍了郑州首眼深层地热勘探井的成井工艺。突破了常规成井技术环节,尤其对于深部弱渗透层成井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四川煤层气单井产量差异大、产能规模小、探明储量极低等问题与挑战,以古叙矿区为例运用“一票否决+多层次模糊评价+多层空间叠加”等方法来应对煤层气开发选区等主要问题,综合分析了钻完井各种井型的条件与经济效益情况,提出“丛式井组为主体成井方式、地面煤层气开发模式、煤炭与煤层气有机协调的井上下联合抽采开发模式及关闭矿井煤层气抽采模式”分别适用于筠连和芙蓉矿区、古叙矿区及零星矿井;坚持传统“清水+砂”方式储层改造继续扩大运用,开展新型压裂液的研究是解决南方高煤阶构造复杂区煤层气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结合贵州省毕节地区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和486口钻井资料发现:构造、岩性和地貌是控制钻孔是否成井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分析。寒武系娄山关组(2-3ls)、二叠系茅口组(P2q-m)、三叠系嘉陵江组(T1j)和关岭组(T2g)为主要岩溶找水层位,占成井总数的79.83%,成井率分别为88.1%、41.56%、76.32%、70.94%,平均单井涌水量分别为409.62 m~3/d、165.93 m~3/d、291.2 m~3/d、277.42 m~3/d,相较于厚层纯灰岩,灰岩夹碎屑岩地层和白云岩地层成井率更高,且钻孔平均涌水量更大;区域性断层不再是钻井找水的有利部位,中小型断裂等小构造控制局部富水区成为钻井找水的有利靶区,归纳4种钻探成井模式:中小型断裂控水模式、逆断层上盘富水模式、含水层与隔水层接触带富水模式、白云岩岩溶裂隙富水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井中电视为指导成井修井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从而提高了测井及成井修井的成功率和效率。通过实例介绍了井中电视在成井修井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饮用天然矿泉水水井探采一次成井勘查的基础上,就成井工艺提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实施方案。通过对水质、水量的检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找出一条高品质矿泉水成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松散层水源井成井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福刚  李磊 《地下水》2007,29(5):114-116
水源井成井工艺水平是保证成井质井工艺.对松散层水源井施工过程中的成井工艺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思考,力求为水源井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相应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在援豫抗旱找水成井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怡 《贵州地质》2012,29(2):128-131
介绍了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在援豫抗旱找水成井施工中的使用情况、成井工艺及孔内事故处理情况,分析了钻探效益,总结了该次施工取得的经验,得出在河南省太行山区,在无水情况下,运用空气潜孔锤钻进成井工艺取得成功,并可大幅提高钻进效率,保证成井质量,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出今后河南省太行山区深部打井施工中增配专门钻机和增压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结合贵州威宁县地下水机井施工,针对地下水机井工程成井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成井结构及下管人为操作等进行重点分析。探讨对地下水机井进行修筑井台、避免地下水污染、定期检查、经常清洗等日常维护。地下水开发利用应注意:科学合理开采、地下水动态观测、建立机井回访制度、水井保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