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对最优加权组合理论和高斯-牛顿法优化非线性模型参数的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依托于洒勒山滑坡的实际变形监测资料,建立了该滑坡变形预测的3个非线性预测模型:指数模型、Verhulst模型和灰色GM(1,1)模型;利用最优加权组合理论建立了洒勒山滑坡的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并运用高斯-牛顿法对各单一模型和组合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任何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参数优化后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参数优化后的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是最高的。因此,综合运用最优组合理论和高斯-牛顿法处理滑坡预测预报模型,是提高滑坡预测预报精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支持向量机(SVM)适合小样本数据建模这一特点,提出利用SVM进行煤矿小断层预测。以小断层广泛发育的赵官矿实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断层倾向、落差、倾角以及断层性质作为特征影响因子,以Matlab中的libsvm工具箱为平台,总结了SVM建模过程,并建立了赵官矿井小断层水平延展长度的SVM预测模型,验证了该模型在该井田内具有一定泛化性。为验证SVM小样本建模的优越性及该模型在相似地质条件下工程实例的应用,利用该模型及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对赵官矿以及邻矿——邱集矿采掘工程中新揭露的小断层进行预测,并将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发现SVM预测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3.
基于PCA-GEP算法的边坡稳定性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谷琼  蔡之华  朱莉  黄波 《岩土力学》2009,30(3):757-761
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算法,并将其用于边坡稳定性预测。该算法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有效地减少预测模型的输入量,消除输入数据间的相关性,再将得到的新样本数据输入基因表达式,构建边坡稳定性的预测模型。利用该预测模型对82个危险圆弧破坏边坡实例中的71个实例进行学习,对另外11个实例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保留传统的以误差值作为评判模型优劣标准的同时,引入AIC信息准则法,分别对v-SVR算法和GA-BP网络算法和PCA-GEP算法三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运用该算法可以获得更优的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比v-SVR算法和GA-BP网络等其他算法得到的结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工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加权函数组合预测边坡变形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变形监测是边坡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变形预测问题是边坡工程中主要技术难题之一。考虑边坡位移变形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如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需要大量的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灰色系统模型要求原始数据序列必须满足指数规律,且数据序列变化速度不能太快等。建立了边坡变形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同时给出了灰色GM(1,1)边坡预测模型。提出边坡的神经网络与灰色系统加权函数组合预测模型,采用动态规划解法,将原模型转化为多阶段决策问题,使组合预测误差的平方和最小,得到组合权重,这样得到的变形预测结果的精度将大大提高,弥补了单一方法的局限性,满足工程预测的需要。通过边坡实例加以验证,加权函数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精度有一定提高,能够与实际监测数据相吻合,达到准确预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周婷  温小虎  冯起  尹振良  杨林山 《冰川冻土》2022,44(5):1606-1619
准确可靠的径流预测对于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径流预测对流域内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水利工程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径流预测通常采用单一方法进行建模与预测,难以利用各预测模型优势的问题,本文利用极限学习机(ELM)模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ARS)等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疏勒河上游未来1~7日的径流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对ELM、SVM、MARS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组合,构建了径流组合预测模型,以获取更可靠的预测结果,并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方法获取BMA的95%置信区间,对预测结果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ELM、SVM、MARS模型以及BMA组合模型均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中长期日径流预测;BMA的预测精度较单一模型更高,能够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值;BMA的95%置信区间对实测值覆盖率高,同时能够提供较好的确定性预测和概率预测结果。表明BMA在资料有限的条件下,表现出较单一模型更高的预测性能,可以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中长期日径流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边坡位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涛 《岩土力学》2010,31(5):1670-1674
利用边坡实测位移序列预测边坡未来时间的位移,可以有效地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在分析了灰色预测方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各自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二者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预测模型--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新模型既发挥了灰色预测方法中“累加生成”的优点,弱化了原始序列中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增强了数据的规律性,又充分利用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求解速度快、易于描述非线性关系的优良特性,避免了灰色预测方法及模型存在的理论缺陷。同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模型的参数优化,通过2个工程实例说明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边坡位移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戈海玉  涂劲松 《岩土力学》2011,32(6):1808-1812
通过边坡现场监测位移序列来预测未来时间边坡的位移,可以有效地评价和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多种非线性分析方法的组合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将灰色理论与投影寻踪回归各自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二者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预测模型--时序投影寻踪回归模型。新模型既发挥了灰色预测方法中“累加生成”的优点,弱化了原始序列中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增强了数据的规律性,又充分利用了投影寻踪回归方法易于描述非线性关系的优良特性,避免了灰色预测方法及模型存在的理论缺陷。同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将文中提出的时序投影寻踪回归方法应用到 2 个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边坡位移的预测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缪宁 《云南地质》2011,30(4):487-489,475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岩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该方法地很好的表达了岩质边坡稳定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应用该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合核函数的高斯过程边坡角智能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斯过程(GP)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全新学习机。与支持向量机(SVM)相比,该方法有着容易实现、超参数可自适应获取及预测输出具有概率意义等优点。结合边坡工程中的边坡角设计,编写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边坡角设计的GP程序,为克服单一核函数预测精度和网络泛化能力差的缺点,采用单一核函数相加作为GP的组合核函数,将自动关联性测定参数(ARD)引入其中,建立了关于超参数的GP回归网络模型,使用共轭梯度下降算法导出最优超参数,用ARD超参数进行输入属性相关性分析和特征选取,并以此网络对测试样本进行学习预测,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方法给出了在回归问题上的应用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边坡角智能设计应用中,采用组合核函数的GPR网络ARD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预测回归性能优于SVM,且预测输出的概率解释能更好的体现预测值的代表性,为边坡角设计开辟新径。  相似文献   

10.
胡军  董建华  王凯凯  黄贵臣 《岩土力学》2016,37(Z1):577-582
为了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利用协调粒子群算法和BP网络建立了边坡稳定性CPSO-BP预测模型。BP网络能够很好地描述边坡稳定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将内摩擦角、边坡角、岩石重度、边坡高度、黏聚力、孔隙压力比6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网络的输入,将边坡稳定性系数作为网络的输出。为避免BP网络陷入局部最优,利用协调粒子群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确定BP网络的连接权值和阀值,使BP网络的优势得到分发挥,达到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目的。实例表明CPSO-BP模型有更好地预测精度以及将其应用于边坡稳定性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变换和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涛 《岩土力学》2009,30(Z2):394-398
边坡变形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演化过程,用现有的物理模型来解决边坡变形的预测问题有很大难度。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用实测的边坡位移时间序列来预测边坡未来变形更为准确,而将多种方法组合起来进行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进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边坡时间序列分解为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然后利用互信息法和伪近邻法得到各分量的时间延迟和嵌入维数并进行相空间重构,再根据各个相空间的特点建立相应的GALSSVM预测模型,最后把各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小波重构,重构后的结果即为最终的边坡位移预测结果。对丹巴滑坡预测研究表明,这种新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PSO和LSSVM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文涛 《岩土力学》2009,30(3):845-848
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该模型既利用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求解速度快、易于描述非线性关系的优良特性,同时也利用了粒子群算法快速全局优化的特点。粒子群算法用于搜索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最优参数,然后将模型用于预测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徐飞  徐卫亚 《岩土力学》2010,31(3):944-948
结合支持向量机和马尔可夫链,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移时序预测模型--支持向量机-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SVM-MC)。通过对实测位移值的学习,利用经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对位移时间序列的宏观发展趋势进行滚动预测;在此基础上应用马尔可夫链确定位移时序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通过对状态的划分、实测值与支持向量机拟合值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等指标的分析,实现了对预测结果的改进。将该模型应用到某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的位移时序预测中,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科学可靠、预测精度高的优点,在岩土体位移时序预测中具有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 -SVR算法的隧道围岩位移演化规律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灰色理论、遗传算法(G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等方法预测隧道稳定性的缺陷,提出应用稳健性能较好的? -SVR(support vector machine)算法对非对称连拱隧道围岩位移演化规律进行预测研究。应用加速混合遗传算法搜索? -SVR最优参数,以提高? -SVR的预测能力。将预测结果与灰色理论、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比较,显示? -SVR算法学习和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e development i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has followed the development in computatio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recently develop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s to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the actual slope failure database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Different ANN models are developed to classify the slope as stable or unstable (failed) and to predict the factor of safety. The developed ANN model is found to be efficient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lik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genetic programming available in literature. Prediction model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developed ANN model parameters. Different sensitivity analyses are made to identify the important input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6.
混沌时间序列支持向量机模型及其在径流预测中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重构相空间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混沌时间序列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建模的思路、特点及关键参数的选取。利用饱和关联维数法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运用改进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对宜昌站月径流时间序列进行混沌特性识别。在运用混沌时间序列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月径流预测的应用中,引入了径向基核函数,简化了非线性问题的求解过程。实例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处理复杂的水文序列,具有较高的泛化能力和很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马氏距离判别模型无法考虑指标权重的不足,引入粗糙集理论,通过分析评判方法对评价对象的支持度和重要性计算得到权重系数。将权重系数嵌入距离判别模型,构建了边坡稳定性预测的加权距离判别模型。根据边坡失稳破坏特点,选取合理的判别因子,以大量工程实例样本作为原始数据和训练样本,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预测的粗糙集-距离判别模型。将边坡稳定性评价预测的粗糙集-距离判别模型评价预测结果与马氏距离判别法、支持向量机理论、Bayes判别分析等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粗糙集-距离判别模型的有效性。将建立的粗糙集-距离判别模型应用于黄河中游地区某大型水利枢纽库区边坡工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研究结果表明,粗糙集-距离判别模型具有权重分析合理、预测准确性高等优点,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预测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Landslide displacement is widely obtained to discover landslide behaviors for purpose of event forecasting. This article aims to pres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andslide nonlinear displacement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using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Three state-of-art techniques,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the relevance vector machine (RVM), and the Gaussian process (GP), are comparatively presented briefly for modeling landslide displacement series. The three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comparatively for both fitting and predicting the landslide displacement series. Two landslides, the Baishuihe colluvial landslide in China Three Georges and the Super-Sauze mudslide in the French Alps, are illustrated. 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pproaches are feasible and capable of fitting and predicting landslide nonlinear displacement. The Gaussian process, on the whole,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levance vector machine, and simpl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with optimized parameter values in predictive analysis of the landslide displac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