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根据1953~2003年周口气象资料、小麦生育期观测和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11月上旬之前有1~2次>20 mm的降水过程,有利于小麦播种;小麦越冬期气温较高,有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地下部分继续生长的特征,有利于形成壮苗;穗粒形成期无连阴雨的年份占80%,日照相对充足,气温>10 ℃的日数长,延长小花分化时间,有利于成大穗;5月份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小麦灌浆有利.小麦生产气候条件的劣势为春季晚霜冻出现的几率为10年1遇,应注意防范4月10日之后出现的晚霜冻;3~4月偏旱的年份较多,几乎2年1遇,应加强各种水资源的开发;5月份出现干热风的几率为2年1遇,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2.
1气候概况春季(3—5月)冷、暖交替出现;5月中西部大部及东部偏南地区出现3次大范围降水过程,锡林郭勒盟东部及东部偏北地区春季无有效降水,旱情严重;全区出现3次较强沙尘暴天气;春霜冻结束偏晚;大风日数中部地区比历年偏多;日照大部地区充足。1.1气温春季全区平均气温在-2.4~12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2006年春季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气候概况 2006年春季(3—5月)青海省总的气候特点是: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季内,3、4月份的寒潮、强降温天气和青南部分地区及同仁县部分地区的春季雪灾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便;3、5月份的乌兰、西宁风灾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5月份贵德的洪涝灾害、北部大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霜冻灾害以及循化、民和等地的农作物病虫害、泽库雷击灾害等也对人们的生产、财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今年太安地区337万亩小麦在经历了五个多月的干旱之后,获得了单产441斤,比1980年增产1成左右的好收成,夺取了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间,其气候特点是:冬前积温和日照充足;冬季干冷;春季气温高,降水奇缺,旱情严重;小麦灌浆期,气温适宜,日较差大,干热风发生晚而轻。由于上述气象原因和人们的辛勤努力,今年小麦亩穗比较适中,穗粒数比去年增加3个左右,千粒重增3—5克,,高产田创历史最高水平。分析今年小麦丰产的气候原因,对于今后提高科学种田和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是有益的。现将冬小麦几个关键发育期的气象条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气候因子与云南粮食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剑 《应用气象学报》2000,11(2):213-220
该文分析了云南近50年气候生产力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对气温、降水与小麦、水稻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2月至翌年2月的降水是小麦增减产的关键因子, ≥10 ℃的积温比降水更有利于水稻生产.同时针对制约农业增产的重要气象灾害发生时期进行诊断, 发现小春作物的主要气象灾害是1~2月的冬旱和2~4月的倒春寒, 大春作物的主要气象灾害是5月干旱和7~8月的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6.
1 气候概况今年秋季全区气温偏高 ,降水中西部地区偏多 ,东部区偏少 ;初霜冻中西部地区偏晚 ,东部大部地区偏早 ,全区未出现严重霜冻灾害 ,日照充足 ,秋末局部地区出现降雪、降温天气 ,大风偏少。1 .1 气温秋季我区平均气温普遍偏高 ,阿盟、赤峰偏南部及呼盟北部比历年偏高 1  相似文献   

7.
《气象》1977,3(1):12-13
平凉地区处于六盘山、关山东西两侧的黄土高原上,地形复杂,山川塬都有,气候差异大,晚霜冻持续时间长,高寒山区个别年份在5月底和6月初还出现霜冻。晚霜冻对正在拔节、孕穗、抽穗的冬小麦和刚刚出苗的玉米等春播作物危害很大。因此,做好霜冻预报,开展群众性的防霜抗冻是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掌握晚霜冻的气候概况 根据群众经验、作物生长发育期和气候特点,我们确定4月16日至5月15日,9月1日至10月10  相似文献   

8.
结语     
1.我省大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和年际波动与大小麦生育期内的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密切相关,与生育期的长短有关。就是说,决定我省大小麦产量的地区差异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日照条件,而产量的年际波动则主要是由降水的多少决定的;有效分蘖期和抽穗成熟期是两个气候关键期,又是决定穗粒重的重要时期,降水偏少日照编多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穗粒性状。 2.本省大小麦的农业气候条件总的讲是有利有弊,利为主,弊不少。气温高→低→高,降水少→多,日照多→少→多的时间变化与大小麦生育阶段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基本同步;有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库尔勒近10a(2000--2009年)气象资料探讨了棉花播种关键期间(3月下旬至4月下旬)的气候背景,对棉花播种影响较大的气象要素和异常天气等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气候特点。结果表明:在库尔勒棉花播种关键时期,4月中旬气温偏低的概率较大;终霜冻异常偏晚基本为3a一遇;大部分年份降水少;大风灾害每年都发生,且多出现在4月中旬,但是强大风天气一般出现在4月上旬。由此可以给出最佳的播种期。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81-1991年11年小麦生长情况,我省各地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年际变化不大,二要素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千粒重年际变幅大,最高的1989年全省平均为37.1克/千粒,1991年只有30.5克/千粒。千粒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5月份小麦灌浆期的阴雨寡照、青枯、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出现,影响小麦灌浆,导致千粒重下降而减产。选育早熟品种,可避开5月下旬的气象灾害对小麦灌浆的危害;中后期在叶面上喷施磷酸二氢钾可防御干热风和青枯危害。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宁夏引黄灌区10个观测站1961-2004年春小麦生长发育期(3月上旬至7月上旬)的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长期的气候明显变暖。t检验结果表明,春小麦生长发育期日平均气温的突变发生在1989年,突变后的气温比突变前升高了0.7℃。在春小麦生长发育各阶段,气温都有所升高,但没有超出春小麦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引黄灌区春小麦的温度敏感系数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及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正值,这两个时段的气候变暖有利于春小麦生产;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及4月中下旬温度敏感系数为负值,这两个时段的气候变暖不利于春小麦生产。总体而言,气候变暖对春小麦单产的贡献为-2.6%。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暖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引黄灌区10个观测站1961-2004年春小麦生长发育期(3月上旬至7月上旬)的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长期的气候明显变暖。t检验结果表明,春小麦生长发育期日平均气温的突变发生在1989年,突变后的气温比突变前升高了0.7℃。在春小麦生长发育各阶段,气温都有所升高,但没有超出春小麦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引黄灌区春小麦的温度敏感系数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及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正值,这两个时段的气候变暖有利于春小麦生产;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及4月中下旬温度敏感系数为负值,这两个时段的气候变暖不利于春小麦生产。总体而言,气候变暖对春小麦单产的贡献为-2.6%。  相似文献   

13.
Conceptions encompassing climate change are irreversible rise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2)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changes in rainfall both in spatial- and temporal-scales worldwide. This will have a major impact on wheat production, particularly if crops are frequently exposed to a sequenc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specific weather events like high temperature during growth period. However, the process of wheat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s complex and compounded by interactions among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climate variables, soil, nutrition, and agronomic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we us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 (APSIM)-wheat model, driven by statistically downscaled climate projections of 18 glob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under the 2007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 Scenarios (SRES) A2 CO2 emission scenario to examine impact on future wheat yields across key wheat growing regions considering different soil types in New South Wales (NSW) of Australia. The response of wheat yield, yield components, and phenology vary across sites and soil types, but yiel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lant available water capacity (PAWC). Results show a decreasing yield trend during the period of 2021–2040 compared to the baseline period of 1961–1990. Across different wheat-growing regions in NSW, grain yield difference in the future period (2021–2040) over the baseline (1961–1990) varies from +3.4 to ?14.7 %, and in most sites, grain number is decreased, while grain size is increased in future climate. Reduction of wheat yield is mainly due to shorter growth duration, where average flowering and maturing time are advanced by an average of 11 and 12 days, respectively. In general, larger negativ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re exhibited in those sites with higher PAWC. Current wheat cultivars with shorter growing season properties are viable in the future climate, but breading for early sowing wheat varieties with longer growing duration will be a desirable adaptation strategy for mitigating the impact of changing climate on wheat yield.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小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青海省门源县为例,分析小油菜生育期气候变化规律.观测资料表明,小油菜生育期气温升高,气候变暖,4~8月降水量以每10年1.64~20.70 mm的幅度下降,9月降水以每lO年20.16 mm的幅度增加;气候变暖使小油菜播种期提前,成熟期推迟,生育期延长,为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保证;增温对各发育阶段的影响差异明显,除出苗至现蕾间发育进程加快外,其余各发育期生长发育出现迟缓变化;气候产量主要受4、6月和年平均气温及6月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豫东北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豫东北具有代表性的濮阳、南乐两个国家基本站1971-2000年的气象和农气观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濮阳和南乐30 a年平均气温呈逐年升高趋势,1993年后升高趋势明显。气候变暖使冬小麦播种期推延,返青提前,对冬小麦增产有利,也利于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和产量提高;终霜期明显提前,初霜期略推迟,霜期变短,使棉花平均生育期延长,霜后花率降低,对产量和质量提高有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沈阳地区地温变化规律,并提供更好的大田地温预报服务,降低播种风险,提高粮食生产安全,利用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点1981-2015年地温和气温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近35 a地温和气温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春播期(4月和5月)地温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981-2010年,年代际温度呈上升趋势,气温的变化导致地温的变化也更加明显,气温和各层地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426-0.549℃/10 a,4-10月0-5 cm、5-10 cm、10-20 cm每一层的地温差为1.5℃、0.5℃和0.5℃;0-20 cm地温以及气温在1996年前后发生了突变;春播期西部地区0 cm、5 cm、10 cm的地温和气温差值4-5月由较低转为较高;地温预报模型t检验的P值在P=0.01水平差异均不显著,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可以用于沈阳春播期(4月和5月)地温预测。  相似文献   

17.
基于若尔盖地区天然牧草1983~2013年生育期观测资料和近5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相关分析、M-K突变检验和积分回归等数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天然牧草高原早熟禾生育期的影响,以揭示若尔盖湿地天然牧草生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年降水量有微弱下降趋势,牧草生长关键期5~9月有效降水日数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年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升高趋势显著;牧草生长季4~9月逐月积温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草地干燥指数以0.0256/10a的速率上升,1990s中期后暖干化加剧。(2)2000s牧草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较1980s提前,开花期较1990s延后了4天、黄枯期较1980s提前了12天,较1990s延迟了9天、生长期较1980s减少了20天,较1990s增加了8天。(3)3月≥0℃积温、4月和6月≥3℃积温的显著增加,导致了牧草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提前;除返青期外有效降水日数越多,生育期越提前,反之亦然;(4)牧草生长期对平均温度、气温日较差、有效降水日数等气象因子敏感;在牧草生长关键期7月不出现干旱或干旱程度较轻的情况下,气候变暖将导致生长期延长。   相似文献   

18.
近47a华南前汛期旱涝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华南61站47a(1958-2004年)前汛期(4-6月)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华南前汛期的旱涝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7a来华南有12个涝年和12个旱年发生,较严重的旱涝年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以后;前汛期旱涝变化以2~4a的年际尺度周期最为显著;4、5月旱涝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为一致,而5月与6月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一定的反位相变化特征;地理分布上,可将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分为5个旱涝异常气候区。近47a来桂南、粤西和东南沿海地区呈现旱—涝—旱的变化特征,而桂北区由旱转涝趋于雨涝的趋势明显,东北部山区由涝转旱趋于干旱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Climate change has led to increased temperatures, and simulation models suggest that this should affect crop production i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regions of the world. Nations at higher latitudes, such as Canada, will be most affected. W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variabilit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nd corn yield trends over a period of 33 years for the Monteregie region of south-western Quebec using historical yield and climate records and statistical models. Growing season mean temperature has increased in Monterregie, mainly due to increased Septembe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did not show any clear trend over the 33 year period. Yield increased about 118 kg ha−1 year−1 from 1973 to 2005 (under normal weather conditions) due mainly to changes in technology (genetics and management). Two climate variables we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corn yield variability: July temperature and May precipitation. These two variables explain more than a half of yield variability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In conclusion, July temperatures below normal and May precipitation above normal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corn yield, and the growing seasons have warmed, largely due to increases in the September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干热风灾害是危害我国北方麦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灾情,从干热风的概念、分类及研究方法出发,对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危害机理、气象环境成因、致灾指标、时空分布、监测预报及防御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阐述,并对未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主要分为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及旱风型3种,形成的气象环境成因主要受干热风天气系统、气候变暖、土壤墒情的影响,致灾指标主要分为形态学、气象学、综合指数指标。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危害总体呈东西两边重、中间轻的分布格局,主要发生在黄淮海平原、河西走廊和新疆3个地区。气候变暖背景下,大部分地区的干热风年日数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突变,近30年呈明显加重扩大趋势。基于土壤墒情影响的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构建、小麦干热风过程的灾害监测预警方法、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干热风灾害时空分布新变化及其气象环境成因等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