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以來的數年中,地層上及化石上新的重要發現時有增加。最近潘江同志對於南京附近的地質研究頗詳,曾在雷鼓山剖面烏桐系發現魚化石,經劉憲亭同志鑑定,認为胴甲魚類(Antiarcha)的一種(屬名及種名俱未能鑑定),地層時代應屬於泥盆  相似文献   

2.
微体古生物因形体微小肉眼不易見到而得名。微体古生物一名是用來和大形古生物區別的。微体古生物包括的东西很多,不是生物分類的名称,只要是形狀微小的化石,不管屬於何門何類,都可称微体古生物。微体古生物的研究和發展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在此之前,虽早有發現,但系統研究較少,对其应用價值估計不足,很少有人注意。近二、三十年來因石  相似文献   

3.
含魚化石地層在我国各处发现的很多,分佈區域也相當广泛,所以地質工作人員足跡所到之處,常可能發見魚化石;如何把這些宝贵的材料採集回來,使牠發揮應有的價值,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這裡僅提  相似文献   

4.
徐國風 《地质论评》1957,17(1):91-99
複雜硫鹽類礦物和較稀少的硫化物礦物在自然界分布的數量是比較少的,並且其中有很多礦物因彼此性質近似而難於鑑定,這就使得人們對它們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難,並使之成為礦物學研究方面的薄弱環節。因之,關於闡述這方面問題已有的文獻是比較少,研究這些方面問題的中國材料也極其缺乏。  相似文献   

5.
俞建章  郭鸿俊 《地质学报》1951,(Z1):63-78,113,115
在中奧纪,中國北部舆南部各有標準的頭足類動物,在華北的叫做珠角石,性質與北美相近,在華南的叫做直角石,頗近歐洲種類,我國地質工作者在近三十年中多沿用此說。李四光教授首稱華北舆華南在同時各有特殊的頭足類動物而不相混合,是因為在懷遠運動後,有東西向的陸地穹起,横阻在中國中部,即今秦嶺及其東延之淮陽山脈。李氏並謂該山脈遺有缺口,所以華北珠角石得有流向華南的機會。近由珠角石之先後發現於華南,知其分佈地點漸多,且直角石亦復散見於華北各地,這些事實,都是證明李氏所謂南北兩式標準頭足動物交流之說,是最正確的。翻閱本國地形图,伏牛桐柏兩山間約當襄陽南陽一帶,地勢忽趨低窪,這大概就是李氏所稱横亘中國中部山脈的缺口,南北兩式頭足動物互相交流的孔道。珠角石的名稱,在現時已覺過於籠統。賽瑪爾和施樂克謂真正珠角石的壁襟較長,算珠式體管亦較扁平。至於壁襟最短而算珠式體管發育較差者,已另名之為阿摩角石。近得賈汪林子馬家溝灰岩上部所產珠角石標本,舆葛利普氏算盤形珠角石相比,並無不同的地方,細窥之,方知其壁襟特短,應歸入阿摩角石一屬中。由此想到葛氏華北奧陶纪化石—书所載珠角石各種,似須重新研究,以謀訂正。 華南標準頭足類化石是直角石,普通又稱為寶塔石,商人喜琢磨之,推銷国外,作陳列品。清水三郎与小幡忠宏二氏更創立新屬名震旦角石,選俞建章著中国中部頭足類化石书中第六版第二图(原名中国直角石)為該新屬的基形標 本。據稱這新屬的特點,在壁襟甚長,和殻外飾有横紋。現因二氐所述有舆事实不盡相符的地方,特改訂之。本文附有腹足類化石環螺等類的描寫,詳英文稿中。  相似文献   

6.
許德佑 《地质论评》1938,3(3):299-304
中國海相下三叠紀化石之最初發現者,為法籍鑛工師勒克萊(M.A.Ieclere)彼於一九○二年在貴州貴陽附近之砂子硝地方,曾於直接掩覆上二叠紀地層上之灰色硬石灰岩中獲得頭足類及微小之腹足類。頭足類經杜維勒(H.Donville)之  相似文献   

7.
1940年計荣森在湖南跳馬澗首次發現溝鱗魚(Bothriolepis)化石后,將跳馬澗系定为上泥盆紀,引起了古生物学家和地質学家的長期爭論。1957年3月間,筆者到湖南湘潭茶園舖工作时,在跳馬澗系找到兩層魚化石,它的層位应屬中泥盆紀。現將地層剖面报導如下,供討論这一問題的参考。茶園舖位于湘潭南二十公里,湘衡公路經过。化石產在茶園舖西北五十公尺,獅形山南坡茶園旁边,开  相似文献   

8.
馬希融 《地质论评》1937,2(2):157-160
1901年英國古生物學者萊得利基氏(K.A.Redlich)初由印度南嶺東部發現一種三葉蟲化石,定名為Hoeferia noetlingi Redlich,在「印度古生物誌」上發表。但屬名以前已被佔用,所以1902年考斯曼氏(M.Cossmann)改名為萊得利基蟲(Redlichia)。  相似文献   

9.
一、樹枝石(Dendrite)——不必注意的一种假化石 樹枝石这样的“化石”,对於一个有經驗的地質工作者來說,会一望而知其为不值一顧的假化石;但是,因它的外形很像樹枝狀的蕨葉、藻類或樹形筆石,所以当化石知識較差的人碰上時,它却是極其引入注目和迷惑的。後一种情形,从古生物研究所近年來所接  相似文献   

10.
周明镇 《地质学报》1951,(Z1):89-96
山东大学地质礦物系同學及王鳞祥、關广岳二先生,於1950年春在膠东萊陽縣金刚口及趙疃附近,白堊纪上部王氏系中所採的恐龍化石及蛋化石,已經初步研究,恐龍骨骼屬於鸟脚類中的鸭嘴龍科,屬類及種類因材料不足,未能作確切鑑定,但与谭錫疇教授及司丹斯基博士在同一屬位及地區內將軍頂附近所採的譚氏龍(Tanius)很相近,可能為同一種屬,祇是骨骼形體较罈氏龍稍大,但就僅有的材料作比較,則与外蒙古所採的姜氏巴克龍(Bactrosaurus johnsoni Gilmore),亦甚接近。山大地质礦物系所存標本,除零星碎塊外,计有大體完整之脊椎骨七,左鸟喙骨一,左右脛骨各一,左腓骨一。蛋化石包括受壓擠破裂之蛋三枚,零星蛋殼破片若干。由外表及製成薄片後在顯微镜下觀察之結果,發現舆現今已知的恐龍及其他爬行動物蛋殼構造,都不相同。但比較上舆外蒙古白堊纪上部伊蘭達巴索層內所採的鴨嘴龍式蛋殻結構,最為接近。依據外形,內形结構,及一般爬行動物和鳥類蛋殼之生長及構造,作比较推测,莱陽所產蛋化石為一種新的恐龍蛋型,可能為一種屬於鴨嘴龍類的恐龍所產。本文著者承山大地質礦物系何作霖主任及王麟祥先生供給標本和有關资料,及各项帮助,中国科学院楊钟健教授在标本之鉴定及研究上,赐予指導,並為校改原稿,表示無限謝忱。  相似文献   

11.
馬廷英 《地质论评》1936,1(3):295-300
造礁珊瑚大體生於熱帶與亞熱帶海裏,測定他們的成長率爲一件極麻煩與需要時間的工作,所以這方面的研究在比較最近纔有幾個人作,测定出來的不過寥寥幾十種,大體又限於赤道直下或赤道近旁。我近幾年來繼續發見了化石與現代造礁珊瑚内部構造上帶有類似植物年輪的季候成長现像(1,2),並由現代造礁珊瑚  相似文献   

12.
楊锺健 《地质论评》1940,5(5):437-438
祿豐所發現之蜥龍化石中,最完整一架之發見經過,曾在本刊第四卷第二期作初步敍述。後在科學第二十三卷第十一期及北京大學四十週年紀念刊上,均有類似報告。半年以來,此最完全之骨架已詳細研究完竣,定名爲許氏祿豐龍 Lufengo-  相似文献   

13.
黄为龙 《地质科学》1960,3(5):249-255
解放以来,在党的英明領导下大力展开了全国地下资源勘查工作的,在勘查过程中发現了許多魚化石产地,采得了不少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現的化石。这些重要的发現,不論在地史分布上以及在魚类化石系统演化上都具有很大的意义。我国領域广闊,化石材料的研究在全世界生物演化的研究上,占非常重要的地位。魚化石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地貭研究为找矿服务,一方面研究其演化过程来丰富达尔文主义理論。我国魚类化石的地层分布很广,材料相当丰富。解放前,魚类化石的研究非常不够,所发表的論文寥寥无几。解放后短短几年內的工作成果已超过解放前廿余年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周光煦 《地质论评》1940,5(Z1):57-60
石灰岩中含有小顆粒物,狀如魚卵,故名魚卵石Oolite。Gümbel氏以具有層理之薄層,作同心圆狀而包有一核心者,爲外層魚卵石(Extcolithes),内中含許多結晶小粒狀物質者,爲内層魚卵石(Entoolithes)。兩種常產生於一處。其詳細分類另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徽省各地质时代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调查,本文根据《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和《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编制指南》对安徽省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区划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化石产地主要分布于淮北-宿州、沿江地区和黄山地区。将古生物化石产地划分为3个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特别集中区,3个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区和4个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区。  相似文献   

16.
在波蘭达洛普热克地区,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硫磺礦床。据学者们估計:这里可以獲得約一億吨的純硫磺。在波蘭的其他地区,也發現了巨大的硫磺礦床。按照已經探明的硫磺儲量,波蘭已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墨西哥。  相似文献   

17.
鄭光永  金奎勵 《地质论评》1957,17(1):108-113
地質學報1956年36卷1期發表了莊前鼎“煤的新分類法及成分與特性圖解研究”一文。這一報告表明作者對於煤分類問題的興趣以及在計算和圖解方面進行了頗多的工作。在這一工作中,作者企圖利用元素分析的數據相互混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朱敏 《辽宁地质》2014,(5):60-60
近日,根据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公告,建昌化石产地入选了同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名录》。全同仅38家,辽宁省入选三家,另两家分别为义县化石产地和朝阳化石产地。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河南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家底,对全省古生物化石进行系统调查评价和归纳总结,对部分重要的化石点进行科学挖掘和深入研究,建立全省古生物标准实体化石标本库和古生物化石数据库,进而研究河南古生物化石保护政策措施,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规划,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河南省财政厅于2005年末启动了“河南省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河南省脊椎动物(恐龙、古象)化石勘查发掘”项目,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牵头承担。两年多来,项目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通过两项目组全体同志不畏艰难、扎实工作、共同努力,为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布展提供了大量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陈列布展标本,  相似文献   

20.
這一期“地質与勘探”發表了兩篇有关勘探類型和勘探網密度的文章,它們根据苏联經驗和我們歷年所積累的許多實際材料,提出正確確定勘探類型和勘探網密度的問題。這一問題决不至是一個技術問題,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經濟問題,是勘探任何一個礦區都必须注意的問題。 幾年來我們對勘探類型的確定,最主要的依據是蘇聯經驗,至於勘探網密度的選取也主要是依據蘇聯1953年前的規範。蘇聯經驗和規範,在過去一個時期內對我們的工作起着重大的指導作用,今後仍須更好的學習運用。但由於我們對這些經驗和規範的應用,缺乏實事求是的態度,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