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冼柏琪 《地质科学》1986,(2):170-178
南丹-河池锡-多金属成矿带(以下简称丹池成矿带),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南丹至河池一带,呈北西走向的弯月形,长170公里,宽20—35公里。带内蕴藏着非常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图1),无论从有用矿产的种类,还是从矿产的储藏量而言,它都是一个难得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5.
“福建-岭南地块”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洲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渤海、东海、黄海和日本海等海域,是新生代逐渐形成的。这样,就有理由认为,今天的我国东部大陆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在前新生代的地质构造发展,是一脉相连的。关于它们之间的连接图式,日本地质学家小林贞一,在三十年代初曾提出“秦岭-汉城地轴”,五十年代初又提出“福建-岭南地块”之说。  相似文献   

6.
海相三叠系广泛发育于中国南方,含有丰富的动物化石:瓣鳃类、菊石、腹足类及介形虫等。在此区内,海相二叠系也极为发育,有许多二叠-三叠系连续沉积剖面。因此,二叠-三叠系的界限剖面,可以在许多地点见到。 二叠-三叠系的界限日益受到国际地层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苏良赫  王玉如 《地质科学》1960,3(6):317-319
1958华北京地貭學院师生参加了全国广大面积的普查找矿工作。数个月的工作中,在地貭学的各专门科目里都有新的发現。山东大队平度队在平度县陆曲村地方的結晶片岩(五台系?)中找到了罕見的金紅石-石英伟晶岩脉。采回的标本现由地貭学院陈列館收藏,并由陈列館工作同志进行了室內研究。陈列館收到的金紅石-石英伟晶岩标本共十块(見封三图1,2)。最大一块重44.7市两(1.4公斤),最小一块重9.7市两(0.3公斤),十块全重277.7市两(8.67公斤)。另外有大块純金紅石两块共重49.2两(1.54公斤)。因为材料数量丰富,故而研究結果对于金紅石-石英伟晶岩脉整体的了解来說是具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应变-滑劈理(Strain-slip cleavage)一词,早在1886年提出。后来的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术语,诸如滑劈理(Slip cleavage)、皱劈理(Runzel cleavage)、剪劈理(shearcleavage)、锯齿形劈理(Crenulation cleavage)等。  相似文献   

9.
西藏南部拉孜-江孜一带的白垩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垩纪,在西藏南部地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发生了剧烈的火山喷发、岩浆侵入以及褶皱运动。沿雅鲁藏布江一线,以大规模的超基性岩带为标志,又是一条重要的地质界线,被称为“断块缝合线”或“板块缝合线”,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在超基性岩带两侧,拉孜-江孜一带,最广泛发育的是白垩纪地层,厚度巨大,岩相极其复杂,而且含有可采煤层。因此,对这一带白垩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测定地质年代的钾-氩稀释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地质科学工作的发展,要求应用钾-氩稀释法测定年青的新生代岩石矿物年龄越来越迫切。我们的钾-氩稀释法工作,开始于1975年,我们走了一条有别于国外稀释法的路子,从实验结果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些地方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班公湖-怒江带中段构造性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裕生 《地质科学》1984,(2):139-148
西起班公湖,向东大体沿黑(河)阿(里)公路,经改则、尼玛、东巧—那曲,再向东,大体与怒江上游相连接的一条超基性岩带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经几次考察,已初步被认为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甚至可与南面的雅鲁藏布江带相对比。然而,由于过去工作的较少,对该构造带的研究尚很不够。  相似文献   

12.
凃光熾 《地质科学》1959,2(7):193-198
所谓构造-岩相带是指地壳的某一部分,它在地层和沉积物的发育、构造类型、岩浆活动、变质程度和成矿作用上都有它一定的特点,而与周围地区不同。换句话说,某一构造一岩相带无论在地质构造和地质发育史上均有其特点,而与邻近的构造-岩相带基本上区别开来。根据1956-1958年我们在祁连山的调查研究工作和有关部门的资料,我们对祁连山构造-岩相带的划分提出如下的意见。这种划分主要是在西尼村划分的基础上加以修压和补充而成。  相似文献   

13.
赵瑞 《地质科学》1983,(3):225-231
本文试图在Pinckney及Rafter(1972)工作的基础上讨论闪锌矿和方铅矿同时从铅锌-还原型硫热液系统中晶出时的硫同位素分馏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邀请法国洞穴联盟并与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织了这次洞穴考察。这次考察自1984年秋天开始酝酿并作了大量的资料准备、研究地区踏勘等工作,于1986年秋开始第二阶段野外调查工作。考察队由法国的洞穴学家、地质学家14人及中国岩溶与洞穴科学家7人组成。从1986年9月中旬至10月底对贵州省安顺、织金、紫云、罗甸等地区47个洞穴进行了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的铅锌矿床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燕山沉降带中部马兰峪背斜的北翼。北翼主要出露太古界和上元古界地层。  相似文献   

16.
江山-绍兴断裂带在杭州湾延伸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山-绍兴断裂带斜贯浙江境内,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大地构造分区界线。在浙江陆区部分,江山-绍兴断裂带基本上顺浙赣铁路方向,从江山沿金衢盆地南缘,经乌灶至绍兴平水、富盛。过绍兴后,江山-绍兴断裂带是否继续向杭州湾海域延伸以及如何延伸,则认识分歧。  相似文献   

17.
苏、浙、皖地区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南部近东西延伸的扬子板块形成于距今800Ma 前。自震旦纪开始,在其东缘苏、浙、皖地区形成了两个呈北东东向展布的并在其东端相联的裂陷槽。其沉积厚度达万米。沉积演化晚期形成了复理石与磨拉石。复理石堆积于晚奥陶世,此时裂陷槽为两个向东开口的海湾,碎屑物来自盆地南北两侧的扬子古陆。磨拉石堆积的时代从晚奥陶世末到中泥盆世,碎屑物  相似文献   

18.
论硫化物型钨矿床的脉动-沉淀分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彤 《地质科学》1959,2(10):300-305
金属矿床的原生分带问题,是近代矿床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这个问题,正如研究矿床地质方面的其他自然规律一样,对指导找矿勘探工作有很大的实用意义。自从1907年司泼尔(J.E.Spurr)提出金属矿床分带原理以后,五十多年来,不少矿床学者曾先后提出了这种或那种理论来解释分带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南方许多风化型高岭土矿床研究查明,在表生条件下形成高岭石-多水高岭石矿物的基本因素是决定于风化母岩的岩性和水介质的物化性质。水介质的物化性质又明显地受到风化母岩的岩性类型和结构构造、动力裂隙的发育程度、围岩的稳定性和透水性、气候、地形地貌和植被等因素的综合性制约。  相似文献   

20.
郭金弟 《地质科学》1958,1(3):27-28
前言在显微鉴定工作中,矿物的折光率是很重要的常数。定矿物折光率此较好的方法是油浸法,简单而准确。现在一般用的折光率油是比较滿意的,但其折光率只从1.40-1.78,在1.78以上的就没有很滿意的折光率油。黄磷和二碘甲烷混合物的折光率可从1.74-2.06,可是这种混合物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燒,使用时有危險。二硫化砷,三溴化砷,硫黄,和二碘甲烷混合物的折光率,可从1.74-2.02,但是这种折光率油的缺点是:混合物中的三溴化砷容易沾污折光仪的玻璃光面,并且腐蝕金属和溶解部分的矿物,有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