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情报》2011,(2):F0002-F0002
位于河南省遂平县西部伏牛山东缘余脉,东部为黄淮海平原,面积147.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地质遗迹为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其大地构造位于我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东段。山体主要由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东部区域的地壳村造历史及当今构造格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精密水准测量结果对中国东部地壳垂直运动机制进行了探讨,从而在用地质理论解释测量结果的同时也用测量结果验证了地质理论。最后根据地质构造分析结果对今后测量工作的布点方案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欧洲大陆遥感地质解译、诠释与矿产勘查战略选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欧洲大陆基础地质和矿产分布规律,以Landsat ETM+为主要信息源,应用遥感信息技术,研究了欧洲大陆的遥感影像特征,对欧洲大陆的地层、岩体、构造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结合相关的地质矿产资料,编制了1∶500万欧洲大陆地质矿产遥感解译图等系列图件,发现了一些新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在此基础上,对欧洲大陆基础地质和矿产分布规律的科学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认识;根据这些新认识,进行了矿产勘查的战略选区,筛选出俄罗斯科拉半岛穹窿地区、乌克兰地盾区和乌拉尔造山带北端沃尔库塔区等8处找矿有利地区,为境外投资战略决策和欧洲大陆矿产勘查战略选区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迁安市黑龙山铁矿先后投资400余万元,以“排岩与废弃地整治相结合、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新模式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累计开发造地320亩,并栽植果树等14.5万株,建成了远近有名的“绿色矿山”,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此举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以Envisat ASAR为数据源,运用高密度的InSAR技术反演安徽地区大别山造山带地区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技术,对大别山地区的构造地貌进行剖面分析,生成研究区面状地形起伏特征图,在此基础上对大别山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定量分析,其成果可为我省地震地质研究提供大尺度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新疆库斯拉甫地处青藏大陆北缘西昆仑复合造山带与塔里木大陆南缘的碰撞结合带,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但自然环境恶劣,可进入条件差,有不少重要地质现象和找矿信息若采用常规地质调查方法难以获取。许多应用实践已经证明,日趋成熟的遥感技术能够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以库斯拉甫地区为研究区,以ETM+图像为数据源,在ENVI软件环境下,综合运用比值运算、掩模处理、主成分分析和密度分割等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研究区近矿围岩蚀变信息;并通过与研究区已有矿点信息和化探异常信息进行叠置分析,对提取的遥感蚀变信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提取羟基蚀变信息是可行的,可为研究区今后开展大范围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处东昆仑造山带的青海省都兰县阿斯哈—按纳格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成矿带之一,区内地质构造复杂,金属成矿作用极为发育,成矿潜力巨大。为了对该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建立一套矿产快速评价方法组合体系,在研究阿斯哈—按纳格地区的区域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理论,建立以遥感地质矿产信息提取为中心的找矿技术方案,对整个研究区的Quick Bird,ASTER和ETM+等不同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线-环构造解译和遥感矿化色调异常提取;在综合分析区内典型金矿床的遥感影像特征和筛选有利于成矿的线-环构造基础上,圈定出20个找矿有利部位。遥感矿化色调异常与化探异常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吻合度较高,对高效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丹巴旋涡状构造的解译及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了以TM卫星影像解译为手段, 综合了地貌形态、水系展布特征以及新构造运动方面的信息, 提出了在被海内外学者称之为“中国地质百慕大”的松潘──甘孜造山带主体的东侧, 以四川西部的丹巴县为中心的地区存在着一个较为显着的旋涡状构造。并在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地层分布和变质作用、褶曲形态和断裂构造特点等方面证实了该旋涡构造的存在, 对它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兰州市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影像数据,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相结合的技术,提取兰州周边地区削山造地信息和遥感生态指数,研究该地区削山造地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周边地区削山造地工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研究成果为兰州削山造地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提供科学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地质工作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深入,地质事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现阶段,地质工作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质工作新体制。什么是地质工作新体制,己成为当前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回顾地质工作的改革过程是十分必要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全面展开,地质工作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地质工作者经过探索,逐步认识到地质工作改革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必须从地质工作本身的特点出发,改革地质工作的运行机制。通过认真分析地质勘查成果的商品…  相似文献   

11.
为切实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通知》提出八项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的监督管理;切实落实地质资料汇交人的责任;全面掌握地质工作项目信息,建立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进一步明确地质资料汇交要求;规范地质资料的汇交和转送程序;切实抓好地质资料补交工作;严格执法,加大对地质资料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提供保障。《通知》同时附有《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分级意见》,以指导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刘剑  王冬至 《测绘通报》2021,(12):79-82
垦造水田每年至少种植一次水稻,是垦造水田监管的重点内容。为了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监测,本文基于高时序的Sentinel-1A影像水稻识别技术,在广东省垦造水田监测中开展应用,并结合外业实地拍摄照片进行结果验证。选取广东省2020年前验收的垦造水田项目中新增水田为监测对象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早稻识别结果总体精度达85.02%,晚稻识别结果总体精度达90.46%,说明该方法用于判断水稻种植情况是可行的,可有效缩小外业核查范围,提高监测效率。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 为加强对地质勘查单位从事地质勘查活动业务范围的管理,维护地质勘查市场秩序,保证地质勘查质量,根据《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4.
加强地质科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工作是一项调查研究性和探索性很强的战略性基础工作。中外地质工作的经验充分证明,矿产资源勘查能不能取得重大突破,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的评估预测能不能奏效,重大工程建设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有关地质条件、地质规律的认识程度;取决于我们地质科学技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地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往往会引起地矿工作的重大飞跃,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地质科学技术是推动和促进地矿工作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力量。立足于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去思考地质工作和地质科学的未来,我们要充分认识地质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稀缺已经成为一些丘陵山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削山造地也成为这些城市获取土地资源最有效的途径。针对兰州市2013—2017年土地资源扩张现状,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地面高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空气质量监测等数据,提出了一种将遥感变化监测技术、风蚀模型和Aermod模型三者结合的兰州北山区削山造地扬尘浓度预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兰州北山区削山造地区域在风蚀作用的影响下产生的扬尘污染会对兰州市区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且影响程度主要由削山造地开挖面积、风向风速及削山造地区域与城区距离3个因素决定。当削山造地规模下降、开挖区域重点向北转移后,兰州市区内空气质量所受影响呈下降趋势,但兰州新区附近区域的空气质量所受影响依旧严重。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 地质资料是国土资源的信息载体,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地球、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基础.地质资料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程建设、地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地质资料的积累和提供利用,对减少地质工作的投资风险和重复投入,促进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修订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对原有的地质资料管理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国际惯例的新型的地质资料管理制度.主要是:扩大了地质资料的汇交范围,强化了地质资料的统一汇交管理,突出了对汇交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了地质资料公开利用的法律制度.<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打破部门之间地质资料相互封锁,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全社会共享,改善矿业投资环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适合地矿工作自身特点的地质信息共享方法是实现地质信息共享的关键。本文根据地矿行业自身特点,对地质信息共享数据模型-GeoSciML,能调动地质信息产权所有者共享积极性的地质信息共享保障机制与共享模式,以及地质信息共享平台与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回顾30年来中国开展航空地质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科技现状。叙述了开展遥感地质调查的主要成就和进展,包括充实提高了地质理论研究,加速了区域地质调查进度,促进了矿产普查,扩展了地质资源远景,改进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和灾害地质勘测工作,使遥感地质应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有了明显的发展。根据遥感技术与地质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对遥感地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跟踪遥感技术的最新发展、更新地质理论,进一步发挥遥感技术的潜力,争取在地质理论研究、矿产资源发现、环境地质应用等方面作出更广泛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上海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战略,是促进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地质工作服务新机制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加强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和社会共享机制建设,扩大了地质资料信息源,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初见成效;围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社会需求,梳理了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流程,通过应用示范,进一步探索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努力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正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可被重复开发利用、能够长期提供服务。针对地质资料分散在各级地质资料馆藏单位和保管单位、难以实现全国统一地质资料网络化服务的难题,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按照部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工作要求,创新性提出了利用分布式集群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