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南黄海盆地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黄海盆地是目前中国近海惟一未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含油气盆地,其找油前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根据前人的认识和研究成果,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含油气系统中烃源岩的演化阶段和凹陷分类原则,南黄海盆地在平面上可划分为6个含油气系统,每一个含油气系统都发育各具特色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圈闭和运移条件。其中北部坳陷北凹中生界含油气系统和南部坳陷南四凹古近系含气系统为两个已知的含油气系统,北凹以寻找泰州组含油气系统的原生油气藏为主,南四凹以寻找阜宁组含油气系统的次生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2.
生油岩是形成油气的物质基础.生油岩的规模、品质、成熟程度和分布特征,对盆地含油气远景及油气分布规律,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人们在评价盆地含油气远景时,总是很自然地把生油条件放在首位来考虑.中国近海自北而南分布有渤海、南黄海、东海、珠江口、北部湾和莺歌海等六个主要新生代沉积盆.它们在形成机制、演化过程和所处构造位置以及沉积环境上各有异同.反映在生油层的发育上,既有某些共同性而又各具特征.  相似文献   

3.
该书对渤海湾盆地的下辽河坳陷、渤海海区、冀中坳陷、黄骅坳陷、东濮坳陷;江汉—洞庭湖盆地的江汉坳陷、洞庭湖坳陷;南襄盆地;苏北—南黄海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南海盆地等的第三系地层进行系统的孢粉相和孢粉颜色研究,获得各含油盆地第三系生油岩孢粉相与孢粉颜色的数据和特征,探讨其沉积环境、生油母质与油气成熟度,评价其生油潜力,为我国东部第三系含油盆地的石油勘探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我国孢粉学研究增添新内容.  相似文献   

4.
寒武一奥陶系生油岩是塔里木盆地主力油源,尤以满加尔坳陷发育最佳。本文以基础数据为依据,主要论述该套烃源岩的成油期问题,认为寒武系生油岩主成油期为古生代,并在中新生代具二次生油特点;奥陶系生油岩主成油期为海西晚期(满加尔坳陷)和中新生代。塔北、塔中诸多高产油气田中的油气主要为中新生代所形成。  相似文献   

5.
寒武-奥陶系生油岩是塔里木盆地主力油源,尤以满加尔坳陷发育最佳。本文以基础数据为依据,主要论述该套烃源岩的成油期问题,认为寒武系生油岩主成油期为古生代,并在中新生代具二次生油特点;奥陶系生油岩主成油期为海西晚期(满加尔坳陷)和中新生代。塔北、塔中诸多高产油气田中的油气主要为中新生代所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测南黄海盆地油气远景,利用最新采集的383个站位的低层大气烃类检测数据进行评价。烃类检测结果为:高值甲烷异常区主要分布在南黄海北部坳陷西南,次高值甲烷异常区主要分布在中部隆起带西部和南部坳陷中部,而南北向带状分布的甲烷异常带位于南黄海的东部。结合南黄海盆地航磁异常和部分浅地层剖面资料,认为中部隆起带东侧及紧邻的北部坳陷西南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7.
台西坳陷新生界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在对台西坳陆地层、构造及沉积环境等的分析研究基础上,指出台西坳陆上第三系中新统生油条件较好,下第三系西部稍好,东部较差.台西—台中凹陷西部为油气远景最有利区,台西—台中凹陷东部、南日岛凹陷、澎西凹陷次之.观音凸起、澎北凸起差.  相似文献   

8.
黄海海域陆相中生界地震反射特征及靶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前人对黄海海域油气勘探成果,作者对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陆相中生界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黄海海域陆相中生界分布广、厚度大、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该区下步油气战略性调查的首选目标。并提出北黄海陆相中生界油气勘探应以东部凹陷为主,同时兼顾中部凹陷。南黄海北部坳陷近期油气勘探重点应选择北部凹陷和加大东北凹陷的研究力度。南黄海南部坳陷陆相中生界油气勘探重点放在南五和南七凹陷。  相似文献   

9.
东海地质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东海早第三纪时断裂活动为主,造成盆地山岭式的构造格局,促使油气主要向西运移,并受断层控制.晚第三纪时挤压褶皱为主,坳陷与隆起对立的构造格局,促使油气向东、西两侧和中部隆起带运移并受褶皱构造控制.油气可能主要聚集在主要生油凹陷内部,但基隆凹陷的西坡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北凹是一个大中型的中、新生代沉积凹陷,经过四十余年的油气勘探,至今仍无商业油气发现,仅发现诸城1-2一个含油气构造.北凹的油气勘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是否发育优质烃源岩、烃源岩能否生烃、油气是否运移至储层是关系到北凹油气勘探的基础地质问题.在对北凹主要烃源岩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技术,对北凹油气成藏特征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北凹存在白垩系泰二段主力烃源岩,为中深湖相,生烃指标较好,分布面积较大,且现今已经成熟并排烃,生烃中心位于ZC-A井区.油气通过断裂发生垂向运移,已充注至始新统戴南组储层.流体包裹体荧光观察结果及显微测温结果均表明戴南组至少存在两期油充注,第一期发生在35 Ma左右,第二期为现今.  相似文献   

11.
济阳坳陷陡坡带构造特征--以东营凹陷北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阳坳陷为一典型北陡南缓的箕状断陷盆地,其各凹陷北部的强断裂活动造成北断南超、北陡南缓的构造格局。以东营凹陷北坡为例,盆倾断裂发育,切割潜山顶面呈阶梯状,断裂旁侧沉积较厚,常发育褶皱构造。断裂上升盘遭剥蚀,下降盘发育一系列扇体,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2.
<正>0引言南黄海是我国大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扬子块体和海区,以及破解朝鲜半岛和东亚大陆边缘演化的重要节点。南黄海中—古生代海相地层分布,是研究扬子块体向东延伸及岩相古地理的关键,也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南黄海自北而南可划分为千里岩隆起、北部坳陷、中部隆起、南部坳陷及勿南沙隆起5个二级构造单元(图1)。CSDP-2井是中部隆起上的第一口全取  相似文献   

13.
高加索地区和南里海盆地相邻水域的中生代沉积物(岩性、结构和油气赋存)MoudkhatRzaev中生代沉积物在高加索地区有相当广泛的分布、它们在大高加索和小高加索(MalyCaucasus)、南里海盆地的相邻水域部分及库拉盆地的坳陷带中均有广泛分布。尽...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田分布规律.李德生,1卷1期.渤海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构造演化.刘杰,1卷1期.南黄海盆地第三系沉积特征及其含油气性.俞印生,1卷1期.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纪地层和沉积特征.徐怀大,1卷2期.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的地质构造特征.刘星利、王仲明,1卷2期.南海新生代岩石圈板块的演化和沉积分布的某些特征.何廉声,2卷1期.从朝鲜安州盆地的生油地质特征展望北黄海的成油远景.彭世福、郑光膺,2卷1期.  相似文献   

15.
坡折带可分为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侵蚀坡折带,而在陆相湖盆沉积中,规模较大的同沉积断裂(系)常构成构造坡折带。构造坡折带不但控制砂岩、砾岩体的发育,而且控制烃源岩发育、油气的运聚方式。在陆相断陷湖盆中,构造坡折带及其控制的低位域砂体发育带与湖侵域优质烃源岩的有效配置部位就是岩性油气的富集带。北黄海盆地发育多个坳陷,地史时期各坳陷经历了多期发育阶段,也必然导致湖盆坡折带的多期发育。分析北黄海盆地构造坡折带类型和各种地质体的分布规律、研究构造坡折带对各种圈闭的控制因素,能够更具体和有效地限定储油砂体的部位及规模,增大发现油气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南黄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近几年少量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表明,南黄海印支面以下存在厚达5000m以上的海相中,古生界,而且保存远比苏北陆区好,是南黄海新的勘探领域,中部隆起和勿南沙隆起稳定,面积大,有望找到大中型油气田,是具有远景的勘探新区。南黄海的油气勘探,中部隆起和勿南沙隆起应注意寻找与两个不整合面有关的,上有盖层封堵的非构造型内幕原生油气藏,在有利凹陷区以及隆起与坳陷接合部位应注意寻找中,上古生界再生油气藏;北部坳陷在注意寻找陆相中生界油气藏的同时还应注意寻找断块潜山型海相中,古生界再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南黄海北部坳陷是在印支期前陆盆地基底上发育的白垩纪—新生代大型伸展盆地.笔者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南黄海北部坳陷周缘大地构造学研究、盆地内构造变形—陆相层序充填研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比了中韩两国学者对于北部坳陷的陆相层序划分方案的异同点,列举了目前研究的薄弱点,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此研究对于东亚陆缘断陷盆地群地球动力学机制分析、扬子—华北碰撞造山带垮塌研究以及南黄海油气勘探突破均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非海岸主要含油气盆地属典型大陆裂谷层序和被动陆缘层序叠合的断坳型盆地,是在冈瓦纳大陆裂解及印度洋扩张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下形成的,均经历了卡鲁裂谷期、马达加斯加漂移期和被动大陆边缘期三期构造演化。但是,南、北盆地在构造及沉积演化特征及石油地质条件、油气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北部盆地早期受特提斯洋海侵影响,沉积发育了侏罗系潟湖相盐岩、浅海相泥页岩,而南部盆地处于强烈火山作用区,二者油气富集规律存在差异,烃源岩、储盖组合由北向南年代逐渐变新,目前北部油气发现明显更为丰富。初步分析认为,构造环境不同使得烃源岩发育北富南贫,断裂及塑性岩体作用形成的通源断层和有利圈闭存在差异,导致了东非大陆边缘南、北部盆地油气成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沉降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回剥技术对琼东南盆地进行了沉降史计算和分析,主要包括北部坳陷带的崖北凹陷、崖南凹陷,中央坳陷带的乐东凹陷,和南部坳陷带的华光凹陷.按照地震测线的分布和凹陷特征,我们共选取了30口模拟井进行一维沉降史计算,并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8口井,分析他们在小同时期的构造沉降速率与总沉降速率.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琼东南盆地主要经历厂三个主要的沉降幕:(1)始新世至渐新世,盆地处于裂陷期,构造沉降速率较大,平均为81m·Ma-1,沉降中心位于中央坳陷带.(2)早中新至中中新世,盆地由裂陷期向坳陷期转化,平均构造沉降速率减小至68m·Ma-1;(3)晚中新世以后,瓮地进入新一期的沉降阶段,平均构造沉降速率增加至84m·Ma-1;上新世以后,中央坳陷带发生快速沉降,达到了110m·Ma1.  相似文献   

20.
北黄海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黄海地区是我国研究程度最低的海区,各种情况表明,本区油气前景乐观。为了弄清北黄海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北黄海盆地原有二维地震资料和重磁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和解释。资料处理采用了地震多次波压制技术、精细速度谱分析、位场延拓、小波多尺度分析、区域场和剩余场分解、方向导数分析以及重震联合反演等多种处理技术,对地球物理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北黄海盆地结晶基底北低南高。褶皱基底呈NE向格局,埋深起伏变化较大。盆地主要发育NE向和NW向两组断裂。盆地被两条NE向的边界断裂所控制。NW向断裂是盆地内的次级断裂,控制了盆地内坳陷和隆起的分布范围和形态,使北黄海盆地形成三坳两隆的构造体系。规模较小的NE向3级断裂分布在坳陷内部,将坳陷分为不同规模的局部凹陷和局部隆起。火成岩主要分布在西部隆起带的南端和南部隆起带上,火成岩对坳陷内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