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4-1985年度,石河子58万亩冬春小麦平均亩产424斤(其中冬麦平均单产425斤,春麦平均单产422斤),比上一年的404斤增产20斤.这是自1979年以来石河子第七个丰收年.华侨农场24连750多亩,平均单产630斤;9连胡德仁包蛋麦103亩,以平均单产910斤夺魁.莫索湾去年春麦也获得了好收成.150团2万多亩春麦,平均单产550斤以上,最高的亩产达820斤.石河子1984-1985年度冬春小麦大面积高产从气象角度  相似文献   

2.
扶风县的棉花产量从1965年到1974年是一个相对高产阶段,全县10年平均产量70.3斤,最高94.4斤,最低51.0斤。与1955—1964年平均产量29.1斤相比较,后10年提高41.2斤,产量翻了近一倍半。这是农业学大寨的丰硕成果,是科学种田的巨大成效。但是分析棉花产量发展的趋势,高低变化悬殊,特别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棉花是礼泉县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7%左右。三十多年来产量一直徘徊在30——40斤(平均36.1斤),产量低而不稳,务棉投资越来越大,但增产幅度不大,仅有两年亩产超过60斤,最低亩产仅7斤。三十三年中亩产30斤以下有13年占39%,40——50斤有9年占27.2%。棉花产量为什么低而不稳呢?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麟游县大豆种植面积由1949年到80年平均为51521.7亩,其平均亩产为56.5斤,播种面积仅次于宝鸡市十二个县、区的宝鸡、凤翔县,但论其亩产确是最低一县。70年代大豆播种面积比50年代少一万多亩,比60年代少两万多亩,平均亩产60年代比50年代少6.9斤,70年代(包括80年)又比60年代少12斤。产量最高的1956年,平均亩产为108.0斤,最低的76年,平均亩产为27.2斤。上述  相似文献   

5.
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宝坻县的耕作改制得到迅速的发展。三种三收面积达25万亩,并获得较好的经验。小麦最高单产超过700—800斤,中茬玉米有的500斤以上,下茬高达300—400斤,全年亩产有突破1,500斤的。三种三收是新发展的重要种植方式,但目前三种  相似文献   

6.
扶风的棉花产量从一九六五——一九七四年是一个相对高产阶段,全县十年平均产量70.3斤,最高94.4斤,最低51.0斤。与一九五五——一九六四年平均产量29.1斤相比较,后十年提高41.2斤,产量翻了近一倍半。这是农业学大寨的丰硕成果,是科学种田的巨大成效。但是分析棉花产量发展的趋势,高低变化悬殊,特别是一九七五——一九七六年连续两年减产,气候条件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探索棉花稳产高产的途径,我们分析了扶风棉  相似文献   

7.
河北旱原地区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区小麦产量在全省小麦产量和粮食产量增减产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如丰收的1975年全省粮食增产8.6亿斤,本地区即占65%;1976年全省粮食减产6.8亿斤,本地区又占74%。建国三十年来平均亩产只有一百五十一点七斤,比全省平均亩产还低二十二点四斤。本区小麦低而  相似文献   

8.
培育壮苗是夺取红薯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壮苗成活率高,抗逆性强,发根快,发根早,易形成块根。俗话说:“苗好一半收”就是这个道理。据郑州郊区十八里河公社贾砦三队试验:栽壮苗的苗高6寸,8—9片展叶,平均百株鲜重1.3斤,每亩单产3,760斤;而栽弱苗的苗高6寸,6—7片展叶,平均百株鲜重1斤,每亩单产3,320斤,壮苗比弱苗每亩多收鲜薯440斤,增产14.3%。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籽粒增重与气象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泰安地区夏玉米生产中的问题,一是产量不高(据1975年统计,比意大利、美国少318—390斤/亩,比烟台地区少216斤/亩;二是产量不稳(逐年间最大升降幅度可达正负五十斤以上)。  相似文献   

10.
1976年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劳模种的4.3亩“友谊麦”田,平均亩产806.1斤,创造了我省小麦生产历史上的单产最高记录,比1975年平均亩产729斤增加77.1斤。在他所在的庄家桥大队117.2亩移栽小麦试验田,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九年早造我所种植的杂交水稻常优7号结实率92.9%,亩产1008.3斤,首次突破千斤关,比一九七八年同期结实率提高15.3%,每亩增产135.8斤,增产15.6%。种植的常规品种珍珠矮结实率为77.0%,亩产800.0斤,比一九七八年同期结实率提高7.0%,每亩增产180.0斤,增产29.0%。桂朝2号结实率为86.2%,亩产887.0斤,比一九七八年同期结实率提高6.7%,每亩增产47.0斤,增产5.6%。(见表一)水稻结实率的高低与产量成正相关。因此,分析造成水稻空秕粒的原因以及研究提高结实率的措施,是水稻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九七九年,我地区水稻结实率普遍比一九七八年同期提高,其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蔡永鲜 《气象》1975,1(11):17-18
北方的晚秋,严冬和早春寒冷季节,露地蔬菜难以生长。近年各地蔬菜塑料薄膜覆盖生产蓬勃发展,在冬春淡季成功地生产出二十多种蔬菜,使多种蔬菜的上市时间春提前秋延后2—3个月,并创造了黄瓜亩产33,000斤、青椒亩产22,000斤、茄子亩产13,000斤等高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约占总播种面积的14.7%。1970~1980年全年平均亩产85.8斤,最高152斤,最低55斤,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探索稳产高产途径,我们对冬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农业气象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防御对策,为本县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旱原地区冬小麦亩产的年际变化很大,以蒲城为例,从1953年到1980年,最高亩产318斤(1975年),最低亩产仅109.6斤(1958年),多年平均亩产大约190斤左右。造成产量200斤左右的波动,除去生产技术水平及品种等因素外,在气象条件方面,降水量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一、旱原冬麦生育期的气候背景。渭北旱原东起韩城西至宝鸡,北起洛川以南,南到乾县、三原以北,蒲城位于旱原的中间地带,因此,不妨以蒲城为例  相似文献   

15.
刘瑞生 《气象》1977,3(10):15-16
在小麦接近成熟时,一场干热风往往会使小麦造成严重减产。为了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从1972年开始,我们开展了群众性的防御干热风试验。实践证明,用1斤氯化钙加水100斤,拌麦种1,000斤,闷5—6小时后播种,对防御小麦干热风有一定的效果,一般增产幅度在12—2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八三年气候异常,不利的气候使我县棉花大幅度减产。全县三十五万亩棉花亩产由八二年的108.2斤,下降到35斤左右,减产幅度67.7%,由历史最高年降到历史最低  相似文献   

17.
1975年冬到1976年春我省在海南岛南部崖县、乐东、陵水一带,搞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不育系种子(以下简称冬季南繁)三万三千余亩,获得全省平均亩产70多斤的好收成,其中十二个县和农场的育种队平均亩产过100斤,慈利县育种队50多亩突破亩产200斤大关。冬季我们从大陆到海南岛的目的是加  相似文献   

18.
《气象》1977,3(3):3-3
俺新城沟大队气象哨自1975年春建立以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气象站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为普及大寨县做贡献,使全大队科学种田的水平不断提高。粮油棉产量一年一大步,在过去被人称为“兔子不拉屎”的山岭薄地不断夺高产,粮食产量由文化大革命前的亩产二、三百斤提高到1976年的七百斤,棉花由过去的亩产三十多斤皮棉,闯过了百斤大关,广大干部群众称赞说,产量大提高,有气象哨的一份功  相似文献   

19.
麦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952年以来,我省春花面积在1911.2—2296.1万亩之间,其中大麦150.6—466.1万亩,小麦274.9—537.4万亩,大小麦合计446.3—328.9万亩,占春花总面积的21.1—38.0%。30年中,亩产平均以每年6.6斤的速度递增,1981年全省大小麦平均亩产分别达到304斤和348斤,比1952年分别提高202斤和228斤。但是大小麦产量不高不稳,高产年与低产年相差很大,如大麦,两者之比为3.5倍;各地之间产量相差也很显著,杭州湾两岸产量高,浙南浙西产量低,总的呈北高南低趋势,最高产县和最低产县产量之比也近3.5倍。这种产量不高、不稳、不平衡的特点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分析看,主要的  相似文献   

20.
邵开启 《气象》1982,8(10):32-32
雎宁县种植棉花的历史比较长,但由于对本地气候特点掌握不好,所以产量一直是低而不稳,一般年份亩产只有几十斤,1979年平均亩产为46.7斤。而1980年,全县17万5千亩棉花,平均亩产超过了历史上最高的水平,达到了114斤,单产、总产、收购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1980年我县棉花生育期的气候条件并不好,从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