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湖北省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管理三维仿真系统开发为背景,介绍基于ArcEngine的大数据量河道三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面向对象系统设计与分析技术,使系统具有体系结构清晰合理、技术先进、扩展性好、查询方便、三维场景数据量大、功能强大等特点,能有效地为长江堤防管理单位的高效管理、研究和规划服务,提升湖北省河道堤防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以"数字长江"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对其他大数据量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长江航道维护尺度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基于SSH框架,设计并实现了长江航道维护尺度管理平台。采用B/S体系结构模型和springAOP技术,实现了长江航道维护尺度的填报、审核和发布。管理平台的成功运行,证实了SSH框架的优越性,提高了长江航道维护尺度管理的便捷性、可靠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建立洱海流域地理信息系统(EHLBGIS)是洱海流域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探讨了洱海流域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阐述了基于ESRI公司的ArcObjects开发方式,并结合可视化语言进行系统开发,实现对洱海流域的多种地图数据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4.
数字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房地产工程是实现房地产行政管理和政务信息化的综合系统工程,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房地产业务和政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要建设数字房地产工程,必将通过现代测绘技术建设数字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城市房地产管理的科学化、规模化、现代化。本文所阐述的系统框架与研究,可为应用管理部门提供一种新颖的辅助决策手段,使部门传统的工作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胡定军 《现代测绘》2011,34(5):58-59
本文以长江数字航道与智能航运建设示范工程(南京至浏河口河段)为依托,介绍了国际标准电子海图的发展情况,着重阐述了基于S-57编码的长江内河电子航道图(iENCs)的关键技术,以保证长江电子航道图的生产、应用遵循相关国际标准,同时也尽量体现长江内河流域的航道特征。  相似文献   

6.
拟议中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长江三峡水库,横跨长江、淮河、黄河及海河流域,全长1600km,是一项跨流域远距离调水,改变祖国面貌的宏伟工程。自50年代起,该项工程就开始了规划,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多方面科学论证和研究。1984年地矿部地质遥感中心沿黄河至北京段进行了1:2万彩红外航空摄影,为河北段进行遥感解译试点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本次工作选择河北段长470km,面积18,916km2进行遥感水文工程地质解译,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四川省境内各二级流域地表覆盖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基于遥感技术获取四川省2000-2015年3期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并分析境内长江干流、嘉陵江、岷江-大渡河等流域地表覆盖现状及16年来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五大流域中,耕地面积及其占比最大的是嘉陵江流域,林地面积及其占比、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的是岷江-大渡河流域,草地面积最大的是雅砻江流域,建设用地占比最大的是长江干流流域;2000-2015年,各流域地表覆盖变化率从高到低排名依次为:嘉陵江流域、岷江-大渡河流域、长江干流流域、雅砻江流域、黄河干流流域;各流域主要地表覆盖变化表现为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和林地。  相似文献   

8.
长江电子航道图是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数字航道、智能航运建设以及水运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生产与信息服务技术方法层面,说明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的功能特点及服务运行方式,分析其建设的技术功能与特点;介绍长江电子航道图提供的智能助航服务,并分析其推广应用前景,为内河电子航道图建设提供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9.
流域是水利现代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小流域是对流域的进一步细化。本文首先阐述了小流域的概念,接着结合实际需求,分析讨论了北京市平原区内小流域划分技术及原则,最后对北京市平原区的小流域划分结果进行展示和讨论,并分析了小流域成果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更好地发挥梯级水电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流域水电开发企业需要融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梯级水电站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本文从流域水电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和流域水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出发,提出了流域水电全生命周期三维可视化数字管理平台建设思路:通过企业数据中心建设集成整合已有信息系统采集管理的梯级水电工程相关阶段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通过三维可视化平台建设增强信息的直观表达,也便于分析和展现数据间的关联关系.这一思路已成功指导雅砻江流域数字化平台建设,可为相关流域水电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