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梅世蓉 《地震》1990,(5):1-8
本文扼要总结了八十年代八个方面的进展: 1.地震观测系统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2.各类地震前兆观测台网进行了调整与优化; 3.对干扰的识别与排除建立了成套方法; 4.总结了地震前兆特征、预报判据、指标,编制了地震预报程式化指南; 5.确立了地震综合预报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6.在“以物理为基础的概率预报”方向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7.在检测短临前兆上进行了扎实的努力; 8.系统科学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已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地震地下水位观测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关注。1978年我国通过对大地震总结与预报实践检验将地下水列为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尤其在突破短期预报及临震预报方面,寄予很大希望。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也把地下水列为前兆研究中三项重点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三:①取得了一批较可靠的观测资料;②实现了几次较成功的预报;③理论工作的进展把岩体裂隙的演变作为寻找和解释地震前兆的钥匙。而地下水存在的普遍性、流动性与难压缩性,决定了它能直接而敏感地反映岩体裂隙演  相似文献   

3.
地震前兆含义,科学问题与研究途径的研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肇诚  王贵宣 《地震》1997,17(4):429-439
地震前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地震预报、有关科学问题和探索途径的研究现状及其前景有各种评价。文章认为由于一些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尽管对中缅边境1995年7月连7.3级地震作出了成功预报,经验性预报有一定的局限性,文中讨论了广义地震前兆和狭义地震前兆,广义地震前兆包含二类前兆:场兆和源兆;而狭义前兆仅指后者。大陆震例前兆的系统研究证实了广义地震前兆的存在,然而  相似文献   

4.
本文扼要介绍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地磁观测与预报地震方法清理工作在震例分析、研究与预报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结果。说明地磁异常变化是一种有希望的地震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5.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地震预测预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地震防御工作的概况;1.地震观测系统的建设;2.地震信息系统的建设;3.对澜沧-耿马地震作出的较准确的中、短期预报;4.在工程地震方面取得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地震前兆与短临预报探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丁鉴海  余素荣  肖武军 《地震》2003,23(3):43-50
针对地震短临预报面临的科学问题,分析研究了地震前兆(近场前兆、远场前兆和大尺度动态前兆)预报地震的物理基础;总结了地震短临前兆时空演化特征和同步耦合现象。高空技术在地震前兆观测中的应用将有利于短临预报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下水化学预报地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炜  林颐耀 《地震学报》1981,3(1):55-60
我国利用水化学组分变化预报地震已有十年实践历史,通过多次强震的检验,说明地下水化学方法是一种可用的中短期预报手段.本文以华北地区三次大地震为重点,试图通过总结我国近期几次七级以上强地震的水化学前兆反映特征,探讨地下水化学在地震预报过程中的作用及前兆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对水化学预报地震的前兆机制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华北十二次5.0级以上地震前兆异常的清理总结,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地震前兆异常的某些特征,得出了用于计算预报发震时间和震级的统计公式,并用唐山7.8级地震进行检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可以在今后的预报实践中作为试验性的综合预报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总结东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适用于东北地区的关于发震时间、震中和震级的预测方法.并提出了第一前兆震群和显著前兆地震的概念.对东北地震的预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最后,对模糊数学等其他预报方法,进行了实用性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利用 VLF,ELF 频段观测地震的电磁辐射前兆,探索地震的短临预报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使该方面的工作由定性向定量方面发展,总结地震电磁辐射前兆的规律,提出更为可靠的地震预报参数,需要解决各个系统的标定问题.现提出我们在该项工作中的校准方法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前兆研究的进展,困难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渭宾 《地震》1990,(6):1-6
本文试图从仪器研制,监测、预报和通讯系统建设,排除干扰、识别异常和分析预报方法的研究,以及前兆机理和震源物理等方面,简要地总结近十年我国地震前兆研究的进展。又从机理研究、统计检验以及提高仪器灵敏度和抑制干扰之间的矛盾等方面讨论了前兆研究在科学技术上面临的困难,同时分析了当前发展前兆研究面临的经费需求矛盾。最后,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前兆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天祝电磁波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祝电磁波出现前兆异常时对应地震很好,在短临预报中发挥了作用,天祝县地震局根据前兆异常作出的几次较好的预报,得到了甘肃省地震局的高度关注和评价。本文整理并总结了从1996~2004年这9年间的观测资料,并统计分析了前兆异常的特征,为天祝地区在短临预报方面提出了地震三要素的参考量。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地震带地震短期综合预报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立明  刘小凤 《地震工程学报》2006,28(3):193-203,209
在多年地震预报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短期阶段具有共性特征的地震活动增强、群体前兆异常演化、重点前兆和重点地震活动现象等,总结、提炼出了区域短期综合预报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地震预报可行性的科学与实践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肇诚  张炜 《地震学报》2016,38(4):564-579
唐山地震40周年之际, 回顾我国地震预测预报探索的科学实践历程, 总结其进展, 讨论遇到的科学与实践问题, 展望未来, 这是最好的纪念. 实现地震预报的关键是短临预报, 震前是否有前兆, 是否可以观测到, 是否可应用于预测地震并取得减灾实效, 这都是地震预报探索需要阐明的问题, 即地震预报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主要对地震前兆及其物理基础、 地震能否预测的争论以及观测的重要性等一些重要科学与实践问题进行讨论, 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 地震是有前兆的, 且前兆很复杂, 在充分研究前兆的基础上地震预报是可能的; 此外, 地震预测预报探索需从可行性研究进入更高的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四川地震监测预报工作40年发展历程。四川地震监测预报积累了地震学和前兆观测资料,推进了测震台网、前兆监测台网、流动监测网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地震预测探索之路奠定了基础;地震预报科研经历了多次科研攻关研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提炼和筛选了一些预报指标和方法;地震监测数字化的发展,给地震监测预报提出新的课题;今后仍将依赖于科学和创新机制,依赖于高新技术应用,依赖于地震监测网能力和质量提升,始终坚持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的地震预测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八五”地震预报理论及方法攻关进展之七─—地震短临前兆标志体系及综合预报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我国在地震前兆观测及其预报探索继“六五”地震前兆清理攻关、“七五”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以后,选择了实现地震预报的关键难点即地震短临预报阶段的前兆标志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疆天山地震带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和预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仲琼 《内陆地震》1993,7(2):128-135
概述了新疆天山地震带地下流体地震预报研究的主要进展。指出天山地区地下流体分布与地震活动间有成生联系。在中强地震震例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总结了地下流体地震前兆的综合异常特征,并对预报判据、指标和综合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水化观测技术、测试仪器、观测点的环境条件及干扰因素、预报地震效能、水化异常机理等方面作较深入系统的清理研究,总结了16年来我国水化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经验教训。 大量的实际资料表明,地震前后,地下水气体—化学组分出现明显变化,地壳运动和地壳应力应变引起的深层及浅层的地球化学信息,有可能通过地下水迅速传到地表。地震水文地球化学前兆信息的提取,扩大了用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探索地震信息的领域。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地震预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但是由于水化组分变化受多种因素的控制,特别是现有观测系统方面存在的弱点和局限性,当前的观测预报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文中对存在问题及今后攻关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据文献报道,地震前会有电磁前兆异常,对电磁异常的监测与判定也已成为地震监测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的有效手段之一.立体的、综合的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对系统研究和识别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将发挥重要作用.立体的、综合的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应由地震前兆监测台网、地震电磁卫星、子午工程监测系统以及其他区域监测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20.
地震综合预报的某些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国民  罗兰格 《地震》1990,(5):25-32
本文概述了地震综合预报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地震综合预报的实践经验,系统科学在地震综合预报中的应用,对地震前兆复杂性及其物理力学成因的认识,地震综合预报方法的研究及其在地震三要素预报中的应用等。文章最后讨论了地震综合预报的几个主要努力方向,即加强综合预报物理基础的研究,进一步开展系统科学在地震综合预报中应用的研究,以及在地震预报试验场全面开展地震综合预报的科学试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