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陕西分布四大类铀矿,其中砂岩型铀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花岗岩型铀矿位于小秦岭和北秦岭东段,碳硅泥岩型铀矿位于南秦岭黑色岩系中,伟晶岩型铀位于北秦岭东段。陕西找铀矿以砂岩型和伟晶岩型铀矿为主。砂岩型铀矿找矿有利地区为黄陵—彬县地区,伟晶岩型铀矿主要找矿方向在商南—丹凤地区。  相似文献   

2.
灰池子岩体外围发育大量的伟晶岩脉,是伟晶岩型铀矿的重要富集区,已在陕西境内发现2个大型伟晶岩型铀矿床。经过近几年的铀矿勘查,在河南省卢氏县灰池子岩体外围也发现了伟晶岩型铀矿体,证明该区存在巨大的铀矿找矿潜力。然而,由于该区研究程度较低,不利于进一步的铀矿勘查。文章以灰池子岩体外围含铀伟晶岩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其宏观、微观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区伟晶岩型铀矿以晶质铀矿和铀钍石的形式赋存于黑云母花岗伟晶岩中,并提出了伟晶岩型铀矿的宏观、微观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通过对研究区伟晶岩铀矿石与光石沟铀矿石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区铀矿石虽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等特征,但在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副矿物种类、岩石分异度、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配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推测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与两个地区所处的构造位置及岩浆活动强烈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东秦岭伟晶岩区是秦岭造山带规模最大、稀有金属矿化最丰富的伟晶岩区.该区稀有金属矿化种类齐全,产出贫矿、铀矿化、铍矿化、锂矿化和复杂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以锂矿化和铀矿化伟晶岩为主.稀有金属伟晶岩类型丰富,包括绿柱石-铌铁矿亚型、锂辉石亚型、锂云母亚型和钠长石-锂辉石型.伟晶岩内部结构分带型式多样,包括对称分带、分层和均一结构.铀矿化伟晶岩分带简单,铍矿化和复杂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以对称分带结构为主,锂矿化伟晶岩具有多种内部结构分带型式.伟晶岩分异演化程度跨度大.结晶分异影响着复杂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的成矿过程.该区主要产出古生代伟晶岩,形成于晚志留世—中泥盆世,集中于两期,处于晚造山-造山后阶段.伟晶岩形成时代与伟晶岩空间分布、岩浆岩分异演化程度、稀有金属矿化类型等关联不大.东秦岭地区中大面积不同时代花岗岩体的侵位、变质沉积岩地层的发育以及长期复杂的造山演化历史,包括地壳加厚和抬升,是形成高度分异演化的伟晶岩岩浆的有利地质条件.该区具有寻找铍矿和复杂稀有金属矿的潜力,且需要关注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矿物的综合利用.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岩浆成因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陕西商丹三角地区秦岭群地层中发现了两个小型伟晶岩型铀矿床和数个铀矿化点.在豫西,灰池子岩体从陕西向东延伸至卢氏黄柏沟-骑马河-里曼坪一带.灰池子岩体就位于商丹断裂和朱夏断裂之间秦岭群地层.秦岭群是一套深变质岩系.灰池子岩体为Ⅰ型花岗岩.伟晶岩划分三种类型:黑云母伟晶岩、二云母伟晶岩和白云母伟晶岩.围绕该岩体,伟晶岩的分布具有水平和垂直分带性,岩体的内带为黑云母伟晶岩,远离岩体分布为白云母伟晶岩,介于两者之间为二云母伟晶岩.产于加里东的黑云母伟晶岩稀土元素特征属轻稀土型,具有较强的铕亏损,岩石化学特征具有高硅(73%)、富碱、K>Na,贫Fe,Mn,Mg,Ca等.副矿物为钛铁矿-独居石-晶质铀矿组合.晶质铀矿主要赋存在伟晶岩的黑云母或稀土中.形成时代为426 M8.在灰池子岩体外带的河南部分伟晶岩具有较好的铀成矿前景,特别是卢氏县的里曼坪、骑马河和黄柏沟一带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东秦岭洛南高耀—丹凤—商南地区是中国重要伟晶岩区之一,前期找矿工作主要围绕伟晶岩型铀矿和锂铍铌钽铷等稀有金属矿,发现了一系列矿床(点),构成了重要的商州—丹凤伟晶岩型铀矿集区。陕西高耀—河南官坡一带伟晶岩区分布有规模大、强度高的锡化探异常以及锡石自然重砂异常。近年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在商洛市庾岭—峦庄一带,针对伟晶岩脉、锡化探异常及锡石自然重砂异常,开展以锡为主的关键矿产调查评价,在洛南县高耀镇发现了伟晶岩型锂铍锡钽矿点(图1),填补了陕西省锡矿空白,对区内进一步开展伟晶岩型锡及稀有金属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北秦岭东段柳树湾地区开展的活性炭吸附法测氡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氡浓度异常峰值高、连续性好,总体呈北西走向,主要沿岩体与地层接触带中的伟晶岩走向分布,其分布范围及规模明显受伟晶岩控制。通过对发现的氡浓度异常点进行钻探验证表明,氡浓度异常均为矿致异常,与深部含矿伟晶岩密切相关,能够很好的反映出隐伏伟晶岩的铀矿化信息。该方法为确定铀矿找矿有利地段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本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秦岭花岗伟晶岩的基本地质矿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伟晶岩是一种特殊的火成岩类,东秦岭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分布区和稀有金属成矿区之一,这里广泛发育各种类型花岗伟晶岩,并形成4个大的花岗伟晶岩脉密集区。岩石化学、稀土配分和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东秦岭的花岗岩与伟晶岩具有一致或相似的特点。其粗大的矿物组成,表明伟晶岩中富含挥发份并且是在封闭条件较好的地壳中深部形成的,是地壳深部过程的记录和区域侵蚀深度较大的标志。各种类型的花岗伟晶岩具特征的结构、成分和矿化分带现象,反映出深部透岩浆流体的成矿作用。东秦岭花岗伟晶岩受秦岭造山带主造山阶段的加里东期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是同一板块俯冲碰撞构造体制下由花岗岩母岩浆分异、演化的结果。东秦岭花岗伟晶岩分布面积大、类型全、分异演化强烈、矿化普遍,是我国寻找花岗伟晶岩型稀有元素矿产、铀矿和部分宝石资源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朱富社  杨安林  卞利 《地下水》2014,(4):187-189
光石沟铀矿床是北秦岭东段具较大规模的伟晶岩铀矿床,铀成矿与加里东期花岗岩、伟晶岩密切相关。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矿区内灰池子岩体与外接触带小岩株存在40 Ma的时差,小岩株与黑云母伟晶岩脉有30 Ma的时差,这些花岗质岩石是加里东期一次熔融事件的系列岩石组合。伟晶岩型铀矿是富铀残余岩浆半原地侵位的同生铀矿床,铀矿化、铀矿体受黑云母伟晶岩脉控制。在大毛沟岩株白岗质花岗岩(419 Ma)新生锆石内核(残留锆石),第一次获取了与下元古界秦岭群同位素年龄一致的年龄信息(1980.5 Ma),为研究该区加里东期花岗岩与秦岭群的关系,岩浆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
灰池子岩体外围发育有黑云母伟晶岩、二云母伟晶岩和白云母伟晶岩3种类型的伟晶岩,对该区铀及三稀矿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但是对伟晶岩的含铀性因工作程度较低而缺乏系统研究。文章以灰池子岩体外围3种伟晶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不同类型伟晶岩的地质及放射性特征基础上,指出灰池子岩体外围黑云母伟晶岩、二云母伟晶岩和白云母伟晶岩的放射性强度依次减弱,其含铀性依次变差;黑云母伟晶岩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富铀伟晶岩,是寻找铀矿的目标伟晶岩。通过对研究区富铀黑云母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并与光石沟伟晶岩型铀矿进行系统对比,提出了研究区富铀伟晶岩的野外地质及放射性、矿物组合和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且对指导该区铀矿进一步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锦  李耕  郭建军 《陕西地质》2009,27(2):70-74
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铀矿化类型,其矿化层严格受到花岗伟晶岩脉控制,矿化层围岩为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等。花岗伟晶岩脉由硅质物肢结,坚硬质密,不透水,其测井结果表现为高电阻和高自然伽玛特征。而其围岩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层理和解理非常发育,并富含层间水,测井结果表现为低自然伽玛、低电阻和低自然电位异常特征。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含矿层与其围岩物性差异较大,利用地球物理测井参数的差异来评价岩矿层和铀成矿规律显然是一种较好的铀矿勘查工作方法。FD--3019伽玛定量测井是铀矿钻探勘查定量解释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测井工作;2007年以前花岗伟晶岩型铀矿钻探勘查没有尝试用电阻率、自然电位等综合测井参数评价预测铀矿化情况,实践结果证明通过综合测井曲线解释能够更准确的预测花岗伟晶岩脉的展布规律,科学划分钻孔地质剖面,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勘查评价和预测提供可靠依据,并且及时准确的指导野外生产和钻探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陕南光石沟伟晶岩型铀矿床中长石矿物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石沟伟晶岩型铀矿床中相关伟晶岩中的长石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矿物化学电子探针研究,结果显示其中的斜长石都属于更长石、钠长石,碱性长石均为透长石,运用二长石温度计计算出了四种类型伟晶岩的结晶温度。通过研究,认为4种类型伟晶岩具有岩浆演化关系,从不含矿黑云母伟晶岩-含矿黑云母伟晶岩-二云母伟晶岩-白云母伟晶岩,随着伟晶岩岩浆演化程度的增高,成岩结晶温度不断降低,岩浆逐渐向酸性演化,同时由于黑云母等富氟矿物的产出,导致晶质铀矿的沉淀而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2.
伟晶岩型铀矿是北秦岭成矿带东段重要的铀矿类型,本文介绍了该类型铀矿的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副矿物特征和年代学特征.铀矿体产于淡色含榴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伟晶岩脉中,围绕花岗岩体产出,形态复杂,随伟晶岩脉的形态而变化,呈似脉状、透镜状和不规则状,晶质铀矿为最主要的工业矿物.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含铀伟晶岩年龄为404.3±1.4 Ma,略晚于淡色含榴花岗岩体年龄,矿岩时差小,显示了岩浆成矿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早泥盆世丹凤地区进入后碰撞构造环境,秦岭岩群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富铝含榴花岗质岩浆,随着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不断进行,铀元素以U4+形式与O2-结合形成晶质铀矿,在岩体内外接触带黑云母富集部位沉淀成矿.三叠纪后接受长期隆升剥蚀,侵入岩呈岩株出露地表,围绕岩株外带产出的含铀伟晶岩脉,表现为光石沟式铀矿床.随着隆升剥蚀作用的进一步加剧,侵入岩顶部相遭受剥蚀之后以岩基出露地表,在岩体的内接触带不规则形态的含铀伟晶岩出露地表,表现为陈家庄式铀矿床.依据成矿模式,预测伟晶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区2片,分别为大毛沟地区和纸房沟地区.   相似文献   

13.
土壤天然热释光法在相山火山岩型铀矿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然热释光法在火山岩铀矿床上的应用效果,表明矿体上方热释光异常较大,无矿区域异常较小,矿体的分布范围与高值异常范围一致,还发现在一些构造薄弱带,裂隙、断层处出现大的异常,试验证明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可以为评价火山岩铀资源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土壤天然热释光法是一种能达到攻深找盲的方法,而且它的异常重复性很好.天然热释光法在火山岩铀矿床上的应用研究表明,矿体上方异常较大,无矿区域异常较小,矿体的分布范围与高值异常范围一致.同时,在一些构造薄弱带或者裂隙、断层处出现大的异常,该方法可以为评价火山岩铀资源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5.
综合物探测量在桃山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度挖掘桃山铀矿田的资源潜力,在桃山地区开展了综合物探测量,结果表明,CSAMT测量能反映出断裂及裂隙密集带的特征,特别是断裂的影响宽度、深度、两盘结构变化等;磁法测量能圈定与铀成矿有紧密关系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分布范围。根据区内已知铀矿床的的分布,分析了铀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总结了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式,预测了铀找矿有利地段,取得了好的勘查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丹凤地区是我国伟晶岩型铀矿床的重要产区,光石沟铀矿床是该区最大的铀矿床之一,大毛沟岩株与光石沟铀矿床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成因联系。本文采用锆石LA-ICP-MS定年方法测定了大毛沟岩株的U-Pb同位素年龄,获得了代表大毛沟岩株形成年龄的锆石谐和曲线加权平均值年龄为418.3±8.8 Ma,与光石沟铀矿床的成矿年龄相当,说明光石沟铀矿床的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与该岩株的形成时间相当。同时,残留锆石中1980.5±19.47 Ma年龄的发现,说明大毛沟岩株白岗质花岗岩的物源可能与中下地壳秦岭群有关;E颗粒内核465Ma的年龄则可能代表灰池子岩体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表明大毛沟岩株与灰池子岩体的形成年龄之间存在约30 Ma的时差。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了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异常特征及其形成的机理,介绍了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经α衰变后产生的α粒子的反冲现象、团簇理论和自然电场,分析了砂岩铀矿床的地质特点、U-Ra平衡、磁化率、自然电位的变化等,对砂岩铀矿勘查的氡及其子体异常解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土壤热释光异常特征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阐述了不同景观条件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土壤热释光发光曲线特征异常特征;在扎吉斯坦等地的应用表明,铀矿床上形成了清晰的土壤热释光异常,异常特点表现为矿体两端异常高、矿体正上方异常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