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四川盆地下中三叠统嘉陵江组—雷口坡组(T1j-T2L)盐系地层蒸发岩发育,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区探盐找钾的重要地区层位。现通过四川盆地下中三叠统盐系地层古地磁样品的系统采集和测试工作,首次在我国建立了古地磁磁性地层剖面,并根据测定结果,结合地质资料,探索了四川盆地下中三叠统(T1j-T2L)成盐古气候条件及其时代归属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调查区变质岩区跨东昆仑变质地区和南昆仑变质地区。从前寒武纪至晚古生代地层均有分布,文章正对前寒武纪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变质岩进行研究。总结其变质作用及其变质演化特征,希望为该地区地质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坚  葛同明 《南极研究》1995,7(3):30-40
从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地区的43个采样点采集了334个定向火山岩样品进行地磁研究。火山岩层的地质时代为早第三纪。火山岩样品的古地磁学研究表明,早第三纪时,南高得兰群岛及南极半岛已经处于或接近于现今的地理位置。早第三世以来,本区未有明显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4.
从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地区的43个采样点采集了334个定向火山岩样品进行古地磁研究。火山岩层的地质时代为早第三纪。火山岩样品的古地磁学研究表明,早第三纪时,南设得兰群岛及南极半岛已经处于或接近于现今的地理位置。早第三世以来,本区未有明显的相对运动。古地磁资料还表明,古新世南极半岛的北缘出现了小规模的逆时针转动(约15°)。这与南美板块与南极板块的相对移动有关。随着南大西洋的扩张,南美板块向西漂移,南极半岛北部受此西向漂移的带动,出现了小规模的逆时针转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勘查区岩(矿)石的磁性分布特征,寻找隐伏磁性矿化体,在充分研究勘查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前提下,选择1 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ΔT测量。通过化极和不同深度的延拓处理,圈定ΔT异常三处,推断异常分别由深部和浅部隐伏磁性体引起,通过钻探施工,验证了一处磁性体的存在,为进一步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已经取得的地质资料 ,如沉积特征 ,古地磁数据 ,火山活动 ,构造运动特点等 ,对影响新疆晚古生代气候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北平原深州地区JZ孔光释光测年、古地磁定年与岩性岩相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划分并厘定了其第四纪年代地层序列。研究认为:该孔全新统(0~10.35 m)底界年龄为10.10 ka B.P.(相当于0.01 Ma B.P.);上更新统(10.35~52.68 m)底界年龄为127.70 ka B.P.(相当于0.128 Ma B.P.);中更新统(52.68~112.17 m)底界年龄为0.78 Ma B.P.(即古地磁B/M界线);下更新统(112.17~365.42 m)底界年龄为2.58 Ma B.P.(即古地磁M/G界线)。该划分方案符合区域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总体特征。JZ孔磁性地层记录的Blake负极性亚时应为区域性极性漂移事件,利用古地磁Blake极性亚时划分河北平原上更新统底界应慎重对待,需有绝对年龄的约束。  相似文献   

8.
1983年夏秋,笔者曾随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前往南峰地区进行过地质、地球化学考察,现将当地变质岩类和花岗岩的若干特征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变质岩群及变质相带 本区的变质岩自西向东可分为:乃彭组—多雄拉组—乃彭组—多雄拉组—加热萨组—帕隆群(图1)。在这些组、群中能见到: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绿片岩相。  相似文献   

9.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修测),对1:25万马尔康幅的地层、岩浆岩和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厘定,对区内的区域变质岩进行了初步重新划分,根据特征变质矿物组合进行了变质相带划分,初步划分了变质期次,重新厘定了三级变质岩带。  相似文献   

10.
岩矿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对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加强综合研究、开展学术交流以及进行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矿产勘查工作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是地质工作者应该而且必须掌握的技术。本文详细论述了岩矿鉴定的概念,我国岩矿鉴定的进展历程,岩矿鉴定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分别侧重研究哪些内容,以及岩矿鉴定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与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岩矿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改进岩矿鉴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航磁异常地质解释工作中,由于地质层体的磁性较弱,磁性变化较小,一般显示为较为平静的负磁场区,这些区域的断裂构造及隐伏岩体引起的弱磁异常的特征不十分明显,给航磁地质解释带来一定的困难。利用航磁增强处理技术能够突出显示弱磁异常信息,更加准确合理的推断解释断裂构造和隐伏岩体,充分发挥航磁测量在岩性构造填图及成矿预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超贫磁铁矿是指磁性铁含量低于现行规范需选磁性矿石一般工业指标要求,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进行开发利用的含铁岩石.本文基于前人研究资料上,并充分结合野外地质测量与地球物理测量工作,基本查明了乌拉特中旗宝格达地区内的地质特征,基本查明了该区磁铁矿化主要受新近系地层与玄武岩等因素控制并为其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蓝晶石是一种高级耐火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认识蓝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对勘查发现新的蓝晶石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通过对桐柏固县镇蓝晶石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矿床位于秦岭—大别山变质区,矿体赋存于新元古界歪头山组一套片岩相沉积变质岩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岩性具有高铝富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磁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岩、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产生不同磁场,形成相应的磁异常。利用物探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地质体和研究地质构造。其作用主要为勘查与磁性有关的矿产(铁矿)、配合地质调查进行地质填图、研究地质构造和大地构造等方面的问题。根据磁异常的定性及定量解释成果,布置钻探工程,以确定磁性体的空间分布。本次磁法勘探使用仪器为加拿大生产的GEM—35型钾光泵磁力仪。  相似文献   

15.
杨宏博  丁心科  朱雪莲 《西部资源》2013,(1):147+149-147,149
内蒙古中部前寒武纪变质杂岩经历过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提出了麻粒岩系和出露孔兹岩系之间时空演化关系的相关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利用最先进的SHRIMP测年技术,结合野外地质标志及变质反应,讨论研究高级变质岩的形成演化机制。通过区域对比研究讨论高级变质岩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16.
周怀鲲  瑞凯 《西部资源》2014,(1):139-140,143
巴彦乌拉山北部岩金矿详查区,通过多手段综合找矿,共发现2条矿化带,圈出6条矿(化)体。系统研究了区内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成因为中温热液矿床,含金层位主要为乌拉山群;赋矿围岩为中太古界乌拉山群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原岩类型主要为火山岩建造的中—高级变质岩。  相似文献   

17.
第四纪地质学在近些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这是由于第四纪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随着生产、科研的需要迅速扩展、加深而取得的。深海钻探不仅推动了海洋第四纪的研究,而且对大陆第四纪研究也发生了巨大影响。古地磁、放射性碳、氧同位素、钾氩法、铀系测年、微体化石等方法的应用和不断完善,也推动了第四纪地质学的迅速发展,在传统的地层、气候、新构造运动、古生物等方面;在环境的研究,海面的升降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北疆地区城市大气降尘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丽  夏敦胜  余晔  田世丽  王博 《中国沙漠》2010,30(3):699-705
应用环境磁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乌鲁木齐市和木垒县大气自然降尘所含磁性矿物的类型、晶体粒径和含量及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①乌鲁木齐市和木垒县降尘中铁磁性矿物含量高,其磁学特征主要受磁铁矿控制。②乌鲁木齐市降尘中磁性矿物含量高,尤其冬季降尘,而木垒县降尘中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低。③乌鲁木齐市降尘样品中磁性矿物的晶体颗粒较粗,磁学特征显示多畴(MD)和假单畴(PSD)颗粒的等效特性,季节差异性小;木垒县降尘样品中磁性矿物的晶体粒径较细,为单畴(SD)颗粒,季节性差异大。研究指示乌鲁木齐市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磁性矿物,并对其降尘的磁学特征产生了明显影响,冬季表现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冀北地区处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受到地质运动的多期强烈改造,具有极为有利的金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事实及找矿标志也极为显著。目前在冀北地区发现的绝大多数金矿均产于太古界变质岩内,表明两者在空间上紧密相关,通过成矿广度和成矿强度的GIS理论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冀北地区金矿与太古界变质岩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神山地区为研究区,运用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测量工作,对该地区的地质特征、矿产特征进行了大致了解,期望对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物探方面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