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球》2017,(2)
<正>住建部近日发布《关于公布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通知》,批准了包括广东惠州市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在内的五个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分别是: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城市湿地公园、安徽省铜陵市西湖城市湿地公园、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四川省成都市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7,(2)
<正>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境内,距银川市区9公里,距黄河3公里。是我国继江苏溱湖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后第三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3.
正青藏高原西南部的西藏,有着"亚洲水塔"的美誉,这里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目前,西藏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10处,国家级、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6处,共有各类湿地650万余公顷,居中国各省(区)第二位,其中玛旁雍错、麦地卡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近日,西藏自治区又新增了一处国家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7,(2)
<正>千古绝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最初是形容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美景,但是在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也有这样壮观的景色。这里有一万多亩的湖泊,有茫茫的原始森林,有宽阔的滩涂湿地,还有大片的亚热带丛林,再加上嬉戏的各种鸟儿,美景之外更给深冬添了一份热闹。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南方湿地珍稀水禽人工繁殖的国家级基地,更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7,(10)
<正>华北第三大洼淀——永年洼,是河北省南部唯一的内陆淡水型湿地,被誉为"冀南明珠"。这里长年积水,碧荷连天,百鸟飞翔,芦苇丛生,有"北国小江南"和"第二白洋淀"之城。近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组成国家湿地公园验收考察组,对永年洼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进行了验收考察。最终,该公园通过了验收考核,待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后,将正式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6.
汉江上游是丹江口水库的水源区,其生态环境状况对保障汉江全流域及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4月对汉江上游干流及源于秦岭南麓的5条典型支流开展了系统调查,旨在摸清汉江上游干支流的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以及评价其水质状况.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40种,其中水生昆虫209种,软体动物13种,环节动物9种,其他类群9种.其中四节蜉Baetis sp.在各条河流中均为优势种,此外其他优势种还有拟细裳蜉Paraleptophlebia sp.、细蜉Caenis sp.、扁蜉Heptagenia sp.、花翅蜉Baetiella sp.、直突摇蚊Orthocladius sp.、纹石蛾Hydropsyche sp.、蜉蝣Ephemera sp.、带肋蜉Cincticostella sp.、高翔蜉Epeorus sp.、似波摇蚊Sympotthastia sp.和真开摇蚊Eukiefferiella sp..从各类群的密度来看,水生昆虫在汉江及五条支流中均占有绝对优势,占总密度的90.8%~98.9%,而在生物量上,除汉江干流中软体动物占绝对优势外,水生昆虫在各支流中均占绝对优势,占总生物量的47.0%~98.9%.就功能摄食类群的密度而言,直接收集者在汉江干支流中均为最主要功能摄食类群,而从生物量方面来看则表现出差异性,捕食者是金水河和旬河中最主要功能摄食类群,刮食者为汉江干流和月河中最主要功能摄食类群,直接收集者是金钱河中最主要功能摄食类群,滤食者为湑水河中最主要功能摄食类群.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流速、总磷和电导率为影响汉江干支流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采用底栖动物生物指数(BI)和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水质生物评价,结果显示除汉江的极个别断面、湑水河和月河下游及旬河的中下游河段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外,其他调查河段均处于清洁状态.本研究结果可为汉江上游流域生态管理和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盛开的宫粉紫荆花带香飘阵阵、万亩果林湿地风光旖旎、纵横交错的河网鱼跃鸟鸣……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城区最大最美的湿地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广州城"绿心",保留了珠江三角洲自然河涌生态系统和万亩果园果基鱼塘生态农业,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不久前,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就在美丽的海珠湿地举办,以城央湿地典范诠释可持续发展城镇未来,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8.
金星宇 《地球》2014,(8):97-100
近11平方公里的西溪距杭州西湖不到5公里,是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国家4A级景区。在西溪,水因为各种动植物的点缀而更加秀美,动植物同样因为水的浸润而更显灵动与青翠。西溪湿地公园的东南角,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清灵的河水倒映着周围的苍翠,缓缓流淌过远处起伏的“山丘”。“山丘”上耸立着一座圆形瞭望台,仿佛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芽。登临高台举目眺望,整个西溪尽收眼底。这座瞭望台连同脚下的“山丘”就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国家级湿地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7,(2)
<正>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她被称作"亚洲第一湿地",据说这个湿地是中国最美的河谷湿地,清澈的根河静静流淌,曲水环抱草甸,岸边矮树灌木丛生,绿意盎然,湿地上花草摇曳,山间白桦林连绵成片。这里便是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额尔古纳湿地原名根河湿地,2009年之后更名为额尔古纳湿地。湿地位于额尔古纳市郊,是中国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被  相似文献   

10.
陈越  潘保柱  吴利  胡恩  赵耿楠  张森 《湖泊科学》2022,34(5):1630-1641
浮游动物作为食物链中重要的初级消费者,其群落结构特征是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研究于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对渭河干流及秦岭北麓五条典型支流开展了系统的水环境及浮游动物群落调查. 结果表明,渭河干流营养盐浓度整体高于秦岭北麓支流,干流浊度远高于支流. 两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种类数136种(原生动物65种,轮虫44种,枝角类15种,桡足类12种),其中2017年秋季渭河干流浮游动物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4种、9.02 ind./L和0.0051 mg/L,秦岭北麓支流为37种、42.78 ind./L和0.0229 mg/L;2018年春季渭河干流浮游动物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2种、292.89 ind./L和0.1734 mg/L,秦岭北麓支流为68种、70.15 ind./L和0.0508 mg/L. 秋季渭河干流下游浮游动物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最低,而春季随上、中、下游三者均依次增大;秋季秦岭支流中罗敷河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最高,而春季灞河最高. 春、秋两季干支流间浮游动物优势种差异较小,但秋季优势种种类数少于春季. 秋季渭河干流中游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最高,而春季下游最高;秋季秦岭北麓支流石堤河3个指数均最高,而春季灞河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最高,石堤河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 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渭河干流与秦岭北麓支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主导因素均存在季节差异. 本研究揭示了渭河干流与秦岭北麓典型支流的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渭河流域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秦岭北侧特异重力场及其探榷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陕西榆林-重庆综合地球物理大断面中在陕西咸阳至中秦岭北侧测段特异重力场给以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认为:秦岭北侧断裂带(或秦岭造山带与华北地块的接触带)的位置恰在该重力异常突跃地段内.断裂构造的上部近于陡直、且略向北倾斜,倾角约为70°左右;断裂构造中部为近垂直形态;断裂构造下半部略向南倾斜,倾角70余度.秦岭北侧断裂以北的大幅度落差、大规模的巨型重力异常低谷区的形成,是由于上部地壳存在一个厚达6 km、宽40余公里的新生代沉积地层区引起的.中秦岭北侧断裂构造带和沉积岩层区的形成,是与地质历史时期中秦岭地区的多次复杂构造运动的叠加、特别是华北板块的下插、并与秦岭多级次造山运动具有极其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丹江口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按季度对丹江口水库4个区域(丹江库区、汉江库区、取水口、五青入库区)14个采样点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1种,主要由寡毛类(颤蚓科、仙女虫科)和摇蚊科组成.其中,寡毛类密度在全年中占优势地位,占底栖动物总密度的90%以上;生物量的优势种则主要为软体动物.空间分布上,底栖动物密度以汉江库区最高(大坝前:33792ind./m~2),丹江库区次之,取水口和五青入库区的密度相对较低,且五青入库区偶尔出现0密度的样品;生物量则由于丹江库区和取水口经常有软体动物出现而导致该区域内生物量相对较高.季节变化上,密度分布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生物量也呈现出类似的分布,但秋季和冬季差别较小.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Goodnight-Whitley生物指数、Wright生物指数及Carlander生物量法对丹江口水库水质进行评价,比较而言,Goodnight-Whitley指数不适宜用于丹江口水库的水质评价;而综合利用其它三种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取水口为轻污染状态,丹江库区为轻-中污染,汉江库区为中-重污染;五青入库区由于水深太浅,底栖动物生境易受外界影响导致群落波动较大,因此不宜采用底栖动物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连绵数百里的绿色长城——木麻黄海防林带,是一道壮观的风景线;紫水鸡在野菠萝树丛间出没,它有着"最美水鸟"之称,却一度被误以为已然灭绝;这里是海南保护较好的湿地之一,也是比较稀缺的内陆淡水沼泽湿地……这里,就是海南的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从1998年到2018年,20年的打造和生态恢复,让昔日环境恶劣的荒滩,如今已是处处美景,海南西部海岸有了4000多亩浪漫恬静的湿  相似文献   

14.
汉江丹江口水库由汉江、丹江两个库段组成.在丹库的峡谷灰岩地带,断裂、节理发育,利于水的渗透和循环.1967年11月蓄水后,随水位的变化,地震活动增加,几年来由 Mss=4.7,并在丹库的峡谷附近形成北北西方向延伸的三个地震密集区.地震频度、强度与水位(库容)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蓄水后地壳形变明显,并讨论了形变应力分布特征及诱发机制.   相似文献   

15.
乌拉嘎国家矿山公园坐落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乌拉嘎镇境内。2005年8月23曰,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首批全国28个国家矿山公园之―。2007年10月22曰正式揭牌开园。园内山势平缓,森林茂密,山间溪谷湿地发育,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和矿产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6.
汉江丹江口水库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江丹江口水库由汉江、丹江两个库段组成.在丹库的峡谷灰岩地带,断裂、节理发育,利于水的渗透和循环.1967年11月蓄水后,随水位的变化,地震活动增加,几年来由 M_s<2.5上升到 M_s=4.7,并在丹库的峡谷附近形成北北西方向延伸的三个地震密集区.地震频度、强度与水位(库容)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蓄水后地壳形变明显,并讨论了形变应力分布特征及诱发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轮虫群落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对丹江口水库轮虫群落及理化因子进行了周年调查.共检测到轮虫62种,隶属于12科23属,其中丹江库区30种,汉江库区54种.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长圆疣毛轮虫(Synchaeta oblonga)、等刺异尾轮虫(Tri-chocerca similes)、冠饰异尾轮虫(Trichocerca lophoessa)、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为主要优势种类.丹江口水库轮虫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区域变化特征为:丹江库区取水口汉江库区五青入库区.相关分析表明,水体透明度、叶绿素a、总磷、溶解性氮和溶解氧浓度与轮虫密度和生物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夏季对优势轮虫密度变化有显著贡献的环境因子为SiO2-Si和溶解氧含量,秋季为溶解氧和pH,冬季为叶绿素a、溶解氧和DIN,春季为DIN.  相似文献   

18.
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王英华  陈雷  牛远  余辉  罗明科 《湖泊科学》2016,28(5):1057-1065
为研究丹江口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探讨影响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环境因子,于2014年5月2015年4月对丹江口水库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此次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6种,隶属于7门21科38属.浮游植物全年平均生物量为0.35 mg/L,平均密度为9.08×10~5cells/L.优势种为脆杆藻、小环藻、直链藻和栅藻,其中脆杆藻所占比例最大,平均生物量为0.089 mg/L,占总生物量的25.43%.近些年丹江口水库营养水平的提高可能是脆杆藻生物量升高的主要原因.绿藻和蓝藻在夏季大量繁殖,硅藻为春、秋和冬季优势门类.汉江库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大于丹江库区,两个库区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丹江库区优势门类为硅藻门,而汉江库区为绿藻门.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总磷浓度、pH值和溶解氧浓度.RDA分析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溶解氧浓度、pH值、总磷浓度和水温.为控制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防止其异常增殖造成水华,应严格控制外源营养盐特别是磷元素的输入.本研究可为丹江口水库的水质改善及富营养化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丹江口水库在完成高水位蓄水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特征可为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保护与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及健康管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18—2020年的水库浮游植物监测数据,结合同期水库水体的理化参数,分析了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在不同年度、季度及空间的变化特征,以及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显示该区域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个门类,其中蓝藻门、硅藻门、绿藻门、隐藻门为优势类群。2018—2020年浮游植物年均密度分别为1.96×106、2.55×106和5.07×106 cells/L,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浮游植物季度密度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在夏秋季节蓝藻门和绿藻门占优势,春冬季节硅藻门和隐藻门占优势,同时硅藻门在四季中均占据生长优势。空间上库区浮游植物密度明显高于支流,且汉江库区浮游植物密度高于丹江库区,其中蓝藻门和绿藻门主要在库区大量出现,而支流则以硅藻门和隐藻门为主。RDA分析显示,影响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温,其次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在不同季节和...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7,(2)
<正>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境内,有1300年以上历史,总面积82万亩,历经上千年的垦殖创造的梯田农业生态奇观。作为千年大地粮仓,哈尼梯田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稻米和水产品,在调节气候、保水保土、防止滑坡、维护动植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湿地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