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笔者所提出的构造矿源层(前寒武系变质岩区)+燕山期岩体(岩浆岩或火山岩)+断裂交汇部位(构造扩容空间)的金银-多金属构造成矿的模式(或谓“三位一体”构造成矿模式),对中国主要金矿的构造成矿、成矿控矿系列(构造成矿区、构造成矿带、构造成矿田、矿床和矿体的成矿定位)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了具有前寒武系变质岩的地穹区及其边缘断裂带为金的构造成矿富集区,并指出了金矿构造成矿的有序性规律及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构造应力场控矿原理及控矿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从成矿构造应力场入手,研究了成矿构造应力场控矿的应变能原理及矿液运移原理,认为主应力和(σ12)与主应力差(σ12)决定了应变能的大小和矿液运移势的高低,它们都体现了能量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矿床中经常出现的4种典型构造在不同边界条件下进行了全息光弹模拟实验,发现应变能的分布、成矿流体的运动和集中与构造应力场密切相关,应变能的高梯度区和成矿流体运移势的低值区是成矿的有利构造部位。文中还介绍了一些控矿实例。   相似文献   

3.
研究黔西北威宁—赫章—纳雍—织金—水城地区,铅锌(铜)矿带上分布的1∶20万区域重力异常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岩体、化探等异常的对应规律及其关系,能对该区此类矿产的成矿规律、成矿部位和成矿特点的研究有所帮助,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上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1.广西花岗岩及其成矿与陆缘地体增生演化的关系(袁奎荣 杨心宜) 陆壳碎块型地体的增生及活化,对花岗岩类的形成和时、空分布及构造环境、成因类型,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广西花岗岩类,在内生成矿等多方面,具有对应于地体构造的地理变化特征与规律,但不受时代的限制。 2.论湖南黄金洞金矿床的成因及成矿模式(罗献林) 在系统总结黄金洞金矿床金的富集特征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论证了该矿床的的成因类型。根据各种地质成矿作用、构造成矿部位和主要矿物组合及含量特征,建立了矿床的成矿  相似文献   

5.
冀北东段是燕辽成矿带中有成矿远景的地区,不仅对铀成矿有利,同时又是金、多金属成矿的有利地区。工作区地处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位于中生代构造活动带的边缘及多期构造活动带的叠加部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双层构造层,且有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形成有利的矿源层(体)。这些多期热改造事件,使成矿元素具备活化富集的条件。本文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3条成矿带及一片成矿有利远景区,并提出金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铅锌矿的弧型构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家柏  赵元艺 《矿床地质》1998,17(Z1):229-232
苜次从新的视角运用地质力学观点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铅锌矿的区域构造控矿规律,也可说是运用地质力学观点研究单矿种矿床的区域构造控矿规律。发现中国铅锌矿与弧型构造之闾有极密切的时空关系,绝大多数大(超大)、中型铅锌矿床均定位于成矿期前或同成矿期弧型构造的一定部位,弧型构造控制了中国铅锌矿的区域分布。运用这种规律,对于寻找新的铅锌矿床(特别是隐伏、半隐伏矿床)、择优筛选靶区和远景区带的潜力评价,既简明适用又很有意义。同时也为铅锌成矿作用等提出了一些有待深人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运用成矿构造学分析、构造蚀变带填图和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对产于滇中中生代红层地区的大团包铜矿区进行了综合方法找矿研究,并取得了以下认识:矿区成矿构造具有多期活动性,北东、北西断裂均为矿区有利的控矿构造,二者交汇部位是成矿有利的部位.4号勘探线是矿区的矿化中心,北东向构造矿化具明显的不均一性,以往仅局限于北东向构造找矿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围岩硅化和褪色化是一种特征的找矿标志,构造蚀变带填图应用于中生代红层地区经济快捷,富有成效.成矿构造分析着眼于成矿的空间问题和驱动力,构造蚀变带填图着眼于成矿过程中矿物岩石成分的变化,构造地球化学着眼于成矿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三者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根据综合方法找矿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个可供工程验证的找矿靶区,即:4号勘探线的深部;F5断层及其与长冲菁断层(F2)的交汇部位;F1断层及其与长冲菁断层(F2)的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8.
江西相山铀矿田构造-岩浆演化及其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研究了相山铀矿田的构造、火山沉积及岩浆岩期后热液成矿作用,提出了矿田地质演化及其铀成矿规律等方面的一些新认识。从145 Ma以来,相山铀矿田的地质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和与之相对应的3套构造(主要为断裂)体系及2期成矿作用:(1)火山盆地和火山机构形成阶段,是铀成矿的奠基阶段;(2)东、西两部分差异抬升剥蚀阶段,形成的断裂走向总体为SN向,相对应的是早期铀成矿阶段;(3)红盆形成阶段,主要形成NE向断裂带,相对应是晚期铀成矿阶段。第2阶段的构造体系叠加改造第1阶段的构造体系而形成早期铀成矿作用。第3阶段的红盆构造体系对前2阶段构造体系的叠加改造而形成晚期铀成矿作用,晚期成矿作用的强度和规模都要超过早期成矿作用。这3套构造体系相交的降压空间,是找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
马脑壳金矿床位于中国重要的"川、甘、陕"成矿远景区的川西北地区,是川西北地区与构造蚀变带有关的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深部勘查、外围找矿和矿山开采发现了许多与原有认识不一致的地质现象,特别是越往深部,构造控矿和热液流体活动的迹象明显增强。根据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分析了矿床控矿因素,总结了成矿规律,探讨了矿床成因,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认为马脑壳金矿床以构造控矿为主,构造破碎岩带是主要矿体赋存部位,构造变形程度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分布、产出形态和矿化富集程度。多组构造复合部位是重要的赋矿部位,虽然矿(化)体总体呈北西向展布,但北北东向构造、北西向以及南北向构造复合部位是寻找富大矿体的主要方向。矿床表现出的层控性特点,主要与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岩层的岩石组合有关,能干性(渗透障)与非能干性(不渗透障)岩层的交互叠置和有序排列,导致所有金矿体都产于能干性和非能干性的转换部位,即砂岩、板岩的接触部位。马脑壳矿床的成矿与传统的卡林型金矿有较大的差异,构造—岩浆活动对成矿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有深部流体参与成矿的迹象,属多因复式成矿特征的大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界牌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南段东缘加里东褶皱带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北缘交汇部位的铺里-界牌断裂西侧,成矿条件优越.矿体产于寒武系上统(∈3)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NNE向断裂(F1)为导矿构造,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带、层间构造带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矿化以钨矿化为主,次为铜矿化,为典型矽卡岩型钨铜矿床.  相似文献   

11.
湘西花垣铅锌矿田的成矿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湘西花垣铅锌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结构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花垣矿田成矿构造特征,包括成矿前构造、成矿期构造和成矿后构造。通过矿田地质调查,认为铅锌成矿作用与液压角砾岩关系密切,而液压角砾岩为成矿期构造;根据成矿后断裂的主要特征,结合擦痕产状,反演出花垣矿田成矿后共受到3期构造应力作用;根据成矿期构造的空间分布规律(成矿期构造受花垣—张家界断裂左行走滑形成的张性空间控制)和原始礁灰岩台地的分布规律,预测了远景勘查区域。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大厂矿田91、92号矿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厂矿田成矿背景及91、92号矿体的矿石构造、成矿构造类型及成矿构造系列等研究,主要取得成果和认识:(1)大厂矿田91号、92号矿体矿石构造有韵律层纹条带状构造、网脉状构造、节理脉状构造等,矿体成矿构造类型划分为同生沉积型成矿构造、构造型成矿构造和叠加型成矿构造;(2)通过构造解析,将大厂矿田成矿构造划分为沉积型成矿构造系列、挤压型成矿构造系列、挤压-走滑成矿构造系列三类,分别对应早期(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系列、中期(印支期)剪切带型成矿系列、晚期(燕山期)花岗岩型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   总被引:92,自引:3,他引:89  
刘建明  张锐  张庆洲 《地学前缘》2004,11(1):269-277
中国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东西向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与北北东向中新生代滨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强烈叠加、复合、转换的部位。从而使大兴安岭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期次多、成矿强度大、矿床类型多样。近年来区内找矿工作有了新突破 ,对内生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进展 ,文中试图作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文章将大兴安岭地区对照其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成 4个成矿带 ,总结了两期主要成矿期 (海西期和燕山期 ) ,归纳出两大主要成矿系列 ,并分别就最近几年的新成果进行了典型矿床的举例  相似文献   

14.
矿产预测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矿产勘查工作已进入运用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型、进行成矿预测的新阶段。作者就国内外矿产预测研究的现状,并结合自己的工作,提出了四个值得重视的发展趋势。(1)矿产勘查战略的转变。要重视勘查总体部署最优决策的研究。(2)区域成矿分析理论的研究。它是进行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和远景区预测的基础。其理论正沿着构造地质、金属省(区)和建造分析三个研究方向发展。(3)矿区预测的主要途径是:深入的矿田、矿床构造研究,矿化分带规律研究,成矿物理化学参数测定和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的成果。(4)矿产资源的统计分析和定量评价。它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领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理论研究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的临界 超临界流体卢欣祥 董 有 尉向东等 (3) (1)………………浅谈构造强度控矿关连绪 (4) (1)……………………………………………………………………………地质·矿床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成岩成矿年龄研究陈锦荣 崔学武 武玉海等 (1) (1)…………………………甘肃白银郝泉沟金矿控矿构造研究张照志 王志远 (1) (6)………………………………………………海南省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王春宏 聂凤莲 刘 纲等 (1) (11)…………………………………山西堡子湾金矿成矿时代探讨牛翠伊 廖永骨 卿…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部地壳地洼阶段的热塑性变形应力场有利于锡成矿。构造应力场对锡成矿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对成矿域的矿液运移势和能量场的控制。推导获得矿液运移势的计算公式:Vi=-(a·K_0/u)·[exp(σ_1-σ_2)]·(σ_1+σ_2),表明地壳构造应力场对成矿域矿液的运移和成矿部位的选择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具有群聚产出的空间分布规律,这种空间产出规律与断裂带的渗透性结构有关。通过应力转移模拟,计算库伦破裂应力(CFS)的变化值,获取断裂带渗透性结构可以为成矿流体通量及其中金属沉淀成矿概率提供半定量约束。胶西北焦家金矿田是我国第一个千吨级金矿田,其内金矿化严格受NE-NNE向的焦家断裂带构造控制,而其深部隐伏的近EW向基底构造带对成矿的贡献尚不明确。为此,我们根据地球物理资料解译的基底构造带空间形态,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基底构造带对理想模型和焦家断裂带内库伦破裂应力变化的影响,探讨基底构造对矿床定位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EW向基底构造带对区域库伦破裂应力的变化有明显影响,模拟结果图像可视作该深度上NE-NNE向浅表断层和EW向基底构造带分别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之和。成矿深度上某一点因基底构造带活动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的值与基底构造带埋深与成矿深度间距的平方呈反比。当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运动方向指向同一象限时,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交汇部位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值相对减小;而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运动方向指向不同一象限时,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交汇部位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值相对增大。焦家金矿带内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发生右行为主的走滑活动,滑动侧伏角不大于30°,滑动位移量略大于浅表的焦家断裂带。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的再活动导致在其与浅表断裂交汇部位形成构造节点(如新城、焦家),引起该处断层破裂的传播受到阻滞,库伦破裂应力增大,而岩石破碎,有利于高渗透性的裂隙-网脉系统的发育和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产出;在远离焦家主断裂带的前孙家、洼孙家等部位,浅表断裂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不明显,而基底构造带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占主导,发育高渗透性裂隙-网脉系统的发育和中-小型金矿床(点)的产出。基底构造带的空间展布及其埋深与成矿深度的间距可作为评估区域成矿潜力的重要因素,EW向基底构造带与NE-NNE向浅表断层的交汇部位是重点靶区,且基底构造埋深与成矿深度的间距越小则发育金矿床的概率和规模越大。  相似文献   

18.
在吉林省成矿规律与预测方面的研究中,成矿时代为主要薄弱环节之一。对成矿时代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的内容,有益于野外一线对找矿信息进行科学决策,降低找矿勘查工作成本,还能推进找矿勘探的新突破。本文通过19例相关新资料的解读,并结合区域矿产资源成矿演化的特点,获得3点认识:(1)以成矿时代为主坐标轴,吉林省经历了"克拉通化"、"中亚造山带"、"滨西太平洋陆缘火山弧和盆岭构造"三大成矿阶段;(2)构造控矿表现为"构造控盆、盆型控相、相态控藏","构造控浆、浆型控相、相异矿别","构造控式、式殊床特、床定体律";(3)近年来不断有新成矿期、新矿种、新类型、新产地和新隐伏矿体的发现,表明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小街铜金矿是会东地区一种重要的成矿类型,笔者对该矿区所处构造部位、地质构造及矿床特征、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化富集规律进行分析,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好,加强综合找矿,可望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探明狮子山"飘带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深部找矿方向,在详实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规律和控矿构造特征,得到矿区主要由次级褶皱构造控矿、NE向断裂构造控矿及地层岩性接触带构造控矿三种控矿形式,控矿构造为"飘带矿"的形成提供了运移通道、沉淀-富集空间,与地层岩性共同组成有机的成矿系统:因民组在成矿中扮演富集场所和地球化学障双重角色;落雪组白云岩、鹅头厂组碳质板岩节理、裂隙发育,利于成矿流体运移、矿质交代沉淀,与富集"飘带矿"体关系密切。通过本次厘定的构造控矿特征,下一步找矿工作应围绕F_(y-2)深延部分、断裂交汇部位进行,尤其围岩蚀变是指示成矿的有利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