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图形对象空间数据序列化在GIS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分布式GIS系统时,要实现图形对象空间几何数据序列化和图形对象属性数据存储.如何实现图形对象空间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是实现分布式GIS系统的关键所在.由此给出在用 VC 开发分布式GIS系统时将图形对象空间数据序列化到分布式数据库中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空间数据是GIS应用的基础,经济高效地从网络获取空间数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研究了网络地图环境下利用Web GIS技术和开源软件实现空间矢量数据在线采集和数据库存储的方法和技术。并且使用Google Map API、Ajax技术和Apache、My SQL开源软件开发一个基于Web平台的原型系统,实现了基于网络地图的矢量数据的在线获取、数据库存储、在线显示和数据库访问服务接口等功能,为获取空间数据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存储网络规模扩大时,数据、管理和维护信息规模大幅增长,导致管理负担增大影响存储网络的数据服务.利用半分布式拓扑结构来组织存储节点,优化存储节点布局.改进Chord协议使大规模离散节点动态生成的自治区域,通过分布式哈希表对节点进行高效的查询和管理.自治区域内动态选举管理节点,并实现节点自组织提高系统稳定性.实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网络规模增大,平均查询路径长度较之前逐渐减少,并且通过划分网络结构降低网络波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Spatialite轻量级空间数据库的GIS数据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多数GIS系统在处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时都是将两者分开存放和管理,而这种方式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本文将Spatialite空间数据库嵌入到GPS/PDA的GIS外业土地调查系统中,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中管理,从而确保了数据的共享性和完整性,并结合外业土地调查系统,分析了在数据存储、查询与显示过程中空间数据库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存储网络规模扩大时,数据、管理和维护信息规模大幅增长,导致管理负担增大影响存储网络的数据服务.利用半分布式拓扑结构来组织存储节点,优化存储节点布局.改进Chord协议使大规模离散节点动态生成的自治区域,通过分布式哈希表对节点进行高效的查询和管理.自治区域内动态选举管理节点,并实现节点自组织提高系统稳定性.实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网络规模增大,平均查询路径长度较之前逐渐减少,并且通过划分网络结构降低网络波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数据量不断增长,应用不断深入,对作为数据承载主体的存储网络的运维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通过分析地理信息中心存储网络的基本特点与实际需求,依托SMI-S等协议,设计一套能够对异构存储网络进行自动化和集中化监控的软件系统,为设备排障、配置优化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以保障存储网络设备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层结构的企业级GIS中数据对象的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网络技术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系统从桌面转向企业级。企业级应用具有用户数多、数据量大、业务多变、对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等特点,使得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成为系统成败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系统体系结构演化的过程,阐述了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优点和构建数据对象的必要性;在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符合企业级GIS要求的数据对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意为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是一种基于SGMI.简单灵活的元语言,具有良好的数据存储格式、可扩展性、高度结构化、便于网络传输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XML本身非常适于数据库间的信息交互。因此,XML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以XML为中介实现数据交换,就成为XML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 GIS的广西雷电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eb GIS技术为依托,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闪电定位数据、雷达回波图相结合,建立了具有存储、应用、开发、分析及各种图形处理的INTERNET雷电定位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对闪电定位数据、雷达回波图的网络发布.系统可以对雷电天气发生发展进行实时监测、定位、跟踪并确定强雷电天气的落区,为各级气象台站预报员准确分析、判断、预报雷雨系统的移动及强度变化提供了较科学、直观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0.
插件式太湖水污染扩散模拟系统,基于三维水体污染扩散模型,结合GIS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再现了水体污染物运移扩散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动态演进过程.为了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需要一种松散的耦合机制.插件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功能模块间的耦合,把插件技术引入GIS的二次开发可以赋予系统动态可扩展性.本文首先,介绍插件式系统的一般...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服务的海洋矢量场远程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GIS大部分空间数据的静态网络可视化共享及其服务器端数据集中管理提供底层数据服务的方式,不仅难以满足与日剧增的多源异构海量空间数据共享需求,同时从应用角度也难以满足对动态性较强的海洋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可视化共享的需求。而网络Web服务和网格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网络GIS的有机结合,使得分布式、一站式的空间数据实时动态网络可视化共享成为可能。因此,本文针对海洋矢量场信息,深入分析其网络实时动态可视化需求及相应的技术难点,并以Web服务为基础,探讨了在Web服务与网络GIS技术基础上建立一站式海洋环境矢量场网络动态可视化共享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具体系统结构。文章最后以海洋流场数据为例,具体采用ArcGIS Server的网络服务技术,以及Arc Engine的高效可视化技术,具体实现海洋流场的网络动态可视化共享平台。实践证明,基于Web服务的海流网络可视化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对矢量场数据网络共享与可视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探讨企业级GIS平台"GE Smallworld核心空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波  陈芳 《地理信息世界》2005,3(6):12-18,23
GIS平台已经经历了面向个人、项目和企业的三大变革。以GE Smallworld为代表的面向企业的GIS是这一变革中的一个标志。从GE Smallworld里产生的一些重要的概念、技术已经成为工业界的标准和追求目标,例如版本管理、无缝数据存储和长事务管理等。这些技术为企业级GIS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重点介绍企业级GIS平台的特点,并向读者展示GE Smallworld企业级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GIS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各部门的应用日益普及和深入,GIS潜在的价值正在不断的被发现和挖掘,并逐渐成为各类基于IT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公共平台。以往GIS系统中的数据特别是空间数据大多是采取文件方式,空间数据越多文件就越大,对于数据的处理就越复杂。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存储不断优化,使空间数据借助数据库来存储的方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当前网络地图出版特别是专题地图网络出版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版式网络地图的概念、原理及技术方法。版式网络地图克服了当前专题地图出版GIS化和静态图片化的倾向,在为用户提供高保真地图阅读体验的同时,实现了专题数据和专题地图同时发布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对专题地图图片和专题地图数据进行四叉树分解,将专题地图图片划分为规则格网大小的瓦片金字塔;将专题数据要素分解为可变分辨率的格网集合,以唯一标识记录每个格网及其(需查询的)属性,并采用支持区域、时间、指标、数据四元组的专题数据元进行存储,以便高效地索引专题数据,从而实现专题地图数据的高效查询。同时,本文还介绍了版式网络地图发布模式在地形图出版、原图版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环境变迁地图集》电子版网络地图发布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最后,对比分析了WebGIS、静态地图图片、PDF/GeoPDF地图、SVG地图以及版式网络地图5种发布模式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版式网络地图是一种有望在专题地图出版领域推广和应用的轻量级地图发布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三维地质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质数据的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是“数字城市“工程的重要内容,3D GIS将在未来的城市数字化建设中扮演核心角色.介绍了3D GIS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详细讨论了基于3D GIS构建的城市地质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结构功能.三维数据结构的研究是3D GIS的核心问题并成为当前制约3D GIS深入发展与应用的瓶颈,由于缺乏对三维地质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与可视化表达的三维数据模型,当前GIS的三维地质建模能力与三维空间分析能力都极为薄弱.在分析城市三维地质数据多种建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基于TIN和TEN的混合数据结构来构建城市地质数据建模系统.针对城市三维地质数据的特点,探讨了城市三维地质海量数据的采集与管理、城市三维地质数据信息的Web发布等重要问题,力求为系统功能的最终实现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的管理具有海量、异构、文件小而数量多等特点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建立了以核查成果属性数据为核心、采用Oracle大对象技术保存AutoCAD,PDF,Word,GIS等多种格式成果数据的数据模型,具体实现了全国15万个矿业权约700 GB多元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并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为矿业权核...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特征面向对象的地理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网络建模强调的是对逻辑网络中的节点和联线的网络拓扑和语义操作过程。而传统GIS矢量数据表达所采用的平面图原子级弧段-节点数据模型强调的是几何信息的表达。对此,作者讨论了如何将基于特征的GIS概念建模方法引入地理网络表达中,克服平面图数据模型的不足之处,发展基于特征的地理网络数据模型,并着重阐述了逻辑网络模型的特点和应用特征。在地理网络的表达方法中,作者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途径,比较了传统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在地理网络表达中的差异,以及面向对象方法在地理网络路径系统表达和动态分段及其网络连通性规则表达中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8.
网络地图可以快捷地提供海量空间数据,用户可通过其提供的API方便地将其嵌入到定制的网络应用中,同样,将其集成到功能丰富的GIS桌面系统中是必要的、有益的.但目前主流的网络地图如Google地图、Bing地图等,与主流GIS桌面系统所支持的OGC的WFS、WMS、WCS等空间数据服务发布规范不兼容,因而不能被GIS桌面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MongoDB的矢量空间数据云存储与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量空间数据存储与处理日益成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矢量空间数据更因其较高的复杂性,成为该类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文档数据库,探究了多用户数据存储、矢量空间数据存储、海量矢量空间数据并行处理等问题,给出了存储和处理矢量空间数据的方法。在三层式云存储架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矢量空间数据云存储与处理系统VectorDB,达到了海量矢量空间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处理要求。系统采用文档数据库MongoDB存储矢量空间数据,使用OGR库实现不同格式矢量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存储,并用Hadoop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并行计算,以及用mongo-hadoop作为MongoDB与Hadoop之间的连接器。通过实验对比了VectorDB与PostGIS的矢量空间数据读写性能,并分析了VectorDB与MongoDB在海量数据并行处理性能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VectorDB具有更好的读取性能和海量数据处理性能,适合多用户不同格式、不同属性矢量空间数据存储,对海量矢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NoSQL的海量空间数据云存储与服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实现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地存储管理和在线服务,成为地学信息科学领域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矢量和栅格空间数据的不同特点,提出并实现了矢量栅格数据一体化的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云存储管理与访问服务方案,在海量矢量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创新性引入分布式图数据库Neo4J和并行图计算框架。在三层式空间数据云存储架构基础上,给出NoSQL数据库技术的栅格和矢量数据云存储的实现策略与方法,并开展了通用数据访问接口的设计。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存储栅格数据,并使用列族数据库HBase对其建立分布式空间索引,及采用满足ACID约束的分布式图数据库Neo4J来存储矢量数据,并使用R树建立空间索引。在自主研发的地理知识云平台GeoKSCloud框架下,初步实现了核心组件-空间数据聚合中心(GeoDAC)软件,可为各类用户提供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和访问服务。通过搭建试验床,开展GeoDAC与开源GIS软件PostGIS在矢量数据读写访问性能方面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虽然GeoDAC没有获得写入性能的加速作用,但其具有PostGIS无法比拟的强大读取性能。GeoDAC将海量数据经过空间分割后分布在集群上,能够并行处理查询请求,极大地提高空间查询速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