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三届理事会所属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名称主任委员挂靠单位大气物理学委员会胡志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与气象仪器委员会葛润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陈联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学委员会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大气化学与...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1986,(6):92-96
一、一般问题(含:气象学史、自外业务概况、气象人物)题作者l译者1年页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十年(1985一1994)规划 我国云与天气学的研究 大气环流的遥相关问题刘还珠19861一10束家鑫等李崇银1986198614一21 1一8 日本气象卫星中心的新计算机系统及其安装以后的业务变更 大气运动的尺度和可预报性 热带气象学的若干进展 国外数值天气预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HIDEYUKI HA一SEGAWA Roland B.Stull 章基嘉 杜行远许健民19868一14王延禄19861986198614一18 1一13 1一4二、大气探测与仪器装备(含:气象卫星、雷达、火箭、电算机、…  相似文献   

3.
一、一般问题(含:气象学史、国外业务概况、气象人物)者译者年}期苏联国家自然环境和气候监测系统关于大气环流主要思想的发展H .fl KoanoB等198468一70E .N.Lorenz宋显荣辛宝恒198424一26二、大气探测与仪器装备(含:气象卫星、雷达、火箭、电算机、通信技术装备)者i、者…年…  相似文献   

4.
书讯     
AMS是中国气象学会委托气象出版社编辑、出版和发行的英文气象学术期刊.它主要刊载大气科学领域中各个学科,如动力气象、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污染、大气探测、应用气象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和代表我国学术新水平的论文、研  相似文献   

5.
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是新疆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技术保障科、物资供应站、检定所(与气象计量站合署办公)、科技服务科五个科室,主要负责全疆气象装备和器材的计划、采购、供应、仓储工作,承担全疆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雷电监测设备,大气观测设备,气象仪器,电解水制氢设备,通讯设备,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83,(6):94-97
题作者译者期、页 一、一般问题回顾气象学五十年来的发展国外的极地研究 二、大气探测与仪器装备日本的高空气象观测甲醇一水制氢Vaisala RS 80型无线电探空仪日本大气物理、空间科学和遥感技术的概况计算机技术发展与我国气象业务工作的现代化天气实况彩色液晶显示器直接辐射计波克谷地MST雷达瑞典天气雷达在未来观测和预报系统中的作用世界气象组织标准通风千湿表光缆技术在气象仪器中的应用BQS系统业务功能之二计算机系统在气象部门的新应用 —美国的几个人机会话处理系统BOS系统业务功能之三英国天气雷达网测定日照时数的仪器声学…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我院是国内大气科学领域(天气动力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大气环境、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应用气象学)专业齐全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与南京气象学院、北京大学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现有博士生导师6位。1996年招收博士生9名,授博士学位2名,招收...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上     
《气象科技》1981,(1):49-49
《动力气象学引论》(美)J.R.霍尔顿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训练部译,198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329页。本书简明地叙述了大气动力学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近代动力气象学中所研究的一些主要问题,并以准地转理论将大气大尺度运动贯串起来加以统一地阐述。全书共分12章:绪论、动量方程、水平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9.
新书架     
《气象》2005,31(8):96-96
AREMS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奥运气象保障技术研究2004年度论文汇编;CAMS大气数值模式系统研究;应用气象学(第二版)。  相似文献   

10.
中尺度气象学及大气化学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张庆阳,史国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8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在基础研究和许多前沿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既推动了气象业务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有关学科的进步。本文仅就中尺度气象学和大气化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做一综...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89,(6):96-97
一、一般问题(含:气象学史、国内外业务概况、气象人物)题目}作者译者页1985年IAMAP和IAPsO联合学术交流会情况 简介省级天气预报自动化业务系统1986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活动变化中的大气大气科学的国际合作与变化中的大气气象资料综合处理系统的概况及应用北京气象中心实时气象资料库潘剑翔范淦清Jill JaegerG .0.P.Obasi 冈野诚 应显勋等守来福曾晓梅章育仲杨宝珠年}期环1989】119891“1989}”1989}”‘989}”1989}413一18封三93一9516一2525一3187一9311一18二、大气探测与仪器装备(含:气象卫星、留达、火箭、计算机、通信技…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上     
Dynamic Meteorology(动力气象学),S.Panchev著,英文版,1985年由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本书作者是保加利亚人。本书由俄文版译成英文。原书1981年在索非亚出版,后被许多国家翻译,360页。本书开头介绍了动力气象方面的一般知识,然后分两部分介绍大气中的动力过程。第一部分是理想大气动力学。包括:大气热力学方程(气象方程),方程的简化;大气能量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1月29日到12月4日,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大气物理学委员会在中国科学 院大气物理所一室、五室的资助下联合在广州召开了“中层大气物理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得到了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学会和广东科协的大力协助,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学部委员叶  相似文献   

14.
新书架     
《气象》2007,33(9):128-128
数值计算方法;新编动力气象学;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防雷避险手册;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06)。  相似文献   

15.
王开存  袁慧玲 《大气科学》2023,47(1):230-238
2019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推进新时代科学基金改革,在此背景下地球科学部大气学科率先开展了申请代码调整,助力优化学科资助布局,确定了以“分支学科、支撑技术和发展领域”三大类,共15个二级申请代码为主要架构的学科资助体系,并组织专家对各二级申请代码的下设研究方向和关键词进行系统梳理和调整。应用气象学作为学科二级申请代码之一(D0515),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人工影响天气;(2)农林气象;(3)水文气象;(4)资源气象;(5)交通气象;(6)其他应用气象方向。本文从服务申请人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应用气象学二级申请代码内涵和外延的演变,介绍了应用气象学二级申请代码下的关键词,结合文献检索,分析了这些关键词在国内外科研前沿和基金项目申请书中的使用情况,并梳理了应用气象学二级申请代码的主要申报单位,以及在基金申请过程中关键词使用和科学问题属性选择的相关问题。通过上述梳理与解读,助力基金申请人选择合适的申请代码和关键词,并提升基金申请书的智能辅助指派效率。  相似文献   

16.
Deck.  WL  马树庆 《气象科技》1996,(3):31-35
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历程WayneL.Decker(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1引言农业气象学涉及农业生产与销售对大气的响应,如何利用天气预报,利用气候风险分析和改变环境来避免或减轻天气灾害。本文谈的农业气象包括农业气候学。新的世纪即将来临,有必要回顾一下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中国气象局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其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50年来,始终面向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大气科学前沿,在大气探测、中尺度气象学、气候学、极地和高原气象学、数值天气预报、农业气象学、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云雾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大气雷电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开展了东亚季风、台风、暴雨、高原气象、极地气象等方面的综合科学试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气象科研与业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前的美国气象装备的现代化计划陈奕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所,北京100081)关键词美国气象装备,气象现代化美国气象局(NWS)目前的气象装备站网密度及预报手段可以提前几天正确地预报大尺度的天气系统,对大尺度天气的3—5天天气预报的...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共同发起,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以及中国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CCMAP)共同赞助的“北京国际辐射会议”(BIRS)于1986年8月26—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名誉主席是叶笃正教授(中方)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J·London 教授(美方),执行主席是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秀骥教授和美国犹他大学气象系廖国男教授。  相似文献   

20.
第二届国际大气和海洋观测资料同化专题研讨会简介及我国同化工作现状沈桐立(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系,南京210044)第二届国际大气和海洋观测资料同化专题研讨会于1995年3月13~17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发起,并为总的组织者。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