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锦霞 《福建地质》2014,(3):226-230
浅层地震P波折射法是高速公路勘察中常用的一种探测手段。结合高速公路路线工程勘察,列举该方法在查明基岩埋深、测定基岩波速中的运用,有助于查明低速带以及划分隧道围岩类别。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光辉 《矿产与地质》2006,20(2):166-168
简述了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从电极排列、数据预处理及反演处理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并通过在长-邵高速公路勘察的应用实例,来说明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在岩溶洞穴、地质灾害等探测领域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衢州—窑上高速公路D、E合同段综合物探应用为例,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自然电位法、探地雷达等工作原理和方法,总结了综合物探在高速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包括岩性、构造、岩溶等方面地球物理探测的应用成果,从而说明在高速公路路线勘察及施工过程中,物探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杨勇 《福建地质》2010,29(2):128-134
在高速公路勘察前期,物探勘察能为高速公路线路的设计及其它勘察工作的布置提供基础资料。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以及勘察要求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几种物探方法在福建省境内高速公路隧道勘察中的应用效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桑掌沟村办煤矿采空进行的地质采矿调查,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等勘察工作,查明了该矿采空区的地质与工程地质特征,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及塌陷冒落特征等,依据这些综合勘察结果,认为路基下伏的采空区将会使地表继续变形,影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正常使用的维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桑掌沟村办煤矿采空区进行的地质采矿调查、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等勘察工作,查明了该矿采空区的地质与工程地质特征、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及塌陷冒落特征等,依据这些综合勘察结果,认为路基下伏的采空区将会使地表继续变形,影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正常使用和维修。建议在路面基底层下部加铺一层土工织物或用稀少注浆孔内注浆来加固地基,如能充填采空区则可彻底解决地表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7.
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避免大量开挖揭露工作量, 加快地裂缝的勘察速度, 研究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探测方法是目前西安地裂缝勘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勘察应用的地质基础, 结合近十几年工程勘察实践, 讨论了氡射气异常的特征, 分析了氡射气的探测效果, 结果认为: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探测中的有效率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8.
微动探测技术是一种天然源面波勘探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探测效率高、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在工程勘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隧道勘察为例,通过布置“一”字型台阵采集微动数据,借助ESPAC法提取微动数据的面波频散曲线,通过对面波频散曲线进一步反演,获取地层的速度结构,划分隧道围岩类别。结果表明,微动探测技术在隧道勘察中具有一定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薛海林 《矿产与地质》2010,24(3):275-279
文章通过青海诺木洪—格尔木高速公路盐渍土路段勘察实例,指出了公路盐渍土勘察中应注意的事项,分析了高原盐渍土的成因,提出了盐渍土的重要物理力学指标、盐渍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等。为西部高速公路勘察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对高原盐渍土勘察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0.
以往有关探索提升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产品质量的议论有不少的讨论。笔者根据多年勘察设计的实践经验,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总结,找出了人才、科技、管理、法制、文化五要素,笔者认为,这才是提升勘察设计产品质量的真正动力。本文就五要素在提升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对五要素本身的丰富与创新作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许颢砾 《地质与勘探》2018,54(3):603-613
在探测地下、井下或巷道下方的局部异常体时,地面瞬变电磁信噪较低而井下瞬变电磁发射磁距受限,因此探测深度较小。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地面大回线仅发射+井下重叠回线发射接收的地面-井下双源瞬变电磁立体探测方法。通过COMSOL软件数值模拟与室内水槽试验,模拟了四种不同的瞬变电磁装置(井下重叠回线,井上大回线发射+井下小回线接收,地面中心回线,地面-井下立体探测)探测。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地面-井下双源装置的感应电位曲线幅值最大且灵敏度最高;室内模型试验结果绘制成感应电动势多测道剖面图,分析比较其曲线特征,表明地面-井下瞬变电磁立体探测明显优于其他三种瞬变电磁装置,其效果非常明显、稳定且磁感应强度更高,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因此,地面-井下双源瞬变电磁立体探测方法可行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The exhaustion of coal resources in the shallow part has made deep mining enter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however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deep coal seam is relatively complex; the mining process is threatened by confined water in the basal limestone while the key point of solving water inrush is to check the fracture mechanism of floor strata. A large number of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explored this issue and the geophysical method has achieved a good effect in probing floor strata. Based on research status analysis of stope floor strata fracture, this paper stated the technological principles of electrical method, electromagnetic method, seismic wave method and new technology-Brillouin Optic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 (BOTDR) and their application status in probing basal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and analyzed technical features of different probing methods. It reveal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ir application, proposed the idea of total space, multiple parameters, real-time monitoring of stope floor, developed integrated dynamic monitoring alarming system of basal stratum and looked in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ock water detection technology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al mining floor strata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相似文献   

13.
王涛  侯增谦 《地学前缘》2018,25(6):1-19
固体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测地球深部过程与不同圈层协同演变。深部物质探测、地球物理结构探测和深钻一起构成深部探测的三大途径。岩浆岩“探针”及区域同位素(如全岩Nd、锆石Hf)示踪填图是深部物质探测的主要手段,可以用来揭示深部物质组成特征及时空变化,确定不同类型地壳省,划分大地构造边界,估算大陆地壳生长量、方式,分析区域成矿规律。这一技术广泛应用后,有望实现深部结构探测与物质探测结合,开展深部物质填图。中国大陆是深部物质探测的良好实验室,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包括:多块体拼合的岩石圈及陆壳深部物质组成架构,不同类型造山带地壳生长与深部物质组成结构,不同构造单元深部物质组成与成矿作用及其浅部成矿制约。文中重点总结和探讨了岩浆岩全岩Sr-Nd同位素和锆石Lu-Hf同位素区域填图以及捕获锆石信息填图的思路、方法和注意的问题,以及可以解决的重大地质问题,并探索性提出今后开展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四平辽源地区利用电法寻找地下水为例,论述了电法异常曲线特征与地下水之间关系,总结了利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激电法在地下水探测中的应用效果;指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地下水赋存的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地下坑道开挖前方结构面超前探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  赵文 《工程地质学报》1997,5(2):169-173
本文在分析总结现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适合地下工程开挖前方结构面探测的新的方法--TVSP法, 同时对该方法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夯管法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夯管锤夯入钢管的过程 ,提出了依据地层压力和动力触探结果计算夯入钢管阻力的方法 ;还提出了应用波动力学计算夯入钢管位移、极限钢管夯入长度及钢管内最大压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在海洋深层水中隔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增加所产生的潜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人们在进一步理解全球碳循环问题的同时,正在寻求遏止大气CO2浓度快速增加的方法。文章在讨论一些可能的途径后,着重探讨了作为其中一种选择的CO2海洋封存的有效性问题。使用北太平洋海洋环流模式,研究了人为隔离CO2在海洋中的行为。在北太平洋中选择了1个位置,在不同的深度人为投放CO2。模拟结果表明,隔离有效性随隔离的深度增加而增加。总的来说,当注入深度超过1500m,其海洋中隔离CO2在50a后仍可达注入量的95%以上。当隔离深度超过2000m后,深度增加对隔离效果的影响变小,50a后的差异均小于1%。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夏桥矿(已报废)各水平涌水量较大,拟建立井下蓄排水系统,并利用峰谷时电价差价对矿井排水时段进行优化,以节约排水费用,提出了井下水闸墙上预留放水管数的计算方法,即:探放水管数计算法和水力学计算法2种方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水力学计算法比较符合放水实际,但没有考虑安全余量;探放水管计算法只是粗略概算,但安全系数比较高。实际应用中,宜采用两种方法互相验证,并考虑经济因素综合选定。   相似文献   

19.
断层特征参数地质雷达探测与识别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下空间中,用地质雷达方法沿水平方向探测可以确定断层的位置及走向,沿垂直方向探测可以测定断层的倾向、倾角和落差,但不能用于查明断层面内充填物的详细情况。因此,采用地质雷达方法对断层部分特征参数的准确判定,对地下工程的开挖与维护具有一定的工程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质雷达测量参数对数据采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是近年来适应快速、准确、无损的探测地下障碍物及对地下工程质量评价而迅速发展的方法技术。而这门方法的一个根本环节就是数据采集。本文通过结合工程实例来探讨不同的地质雷达测量参数对数据采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