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佑一 《地球》2012,(8):16-17
7月21日,侵袭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那场暴雨,让无数人终生难忘。7月26日,北京市就暴雨灾情举行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称死亡人数为77人(后增至79人),其中66名遇难者身份已经确认,36人为男性,25人为女性,因公殉职5人。北京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其中房山区80万人;损失近百亿。  相似文献   

2.
王铸金 《地球》2012,(8):34-35
继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后,25日、26日天津暴发20多小时的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133.3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西青区,为195.0毫米,造成中心城区30余片积水,23座地道断交。静海、东丽、津南、西青、北辰、滨海新区大港等6个区县城区出现不同程度积水片,其中静海的薛庄子更是达到235.2毫米,236万亩农田被淹。由于防御措施及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27日大部分积水已清理完毕,人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生产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1,(4):49-49
2010年全球地震共造成死亡人数约为24万人,受伤人数超过48万人,其中1月13日海地7.3级地震死亡人数23万余人,受伤约为48万人,灾区破坏惨重。  相似文献   

4.
王铸金 《地球》2013,(6):51-53
正"欢迎来北京看海"是前两年每到汛期,北京市遭暴雨、城区严重积水后,在网络上出现的热门调侃话语。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曾造成78人遇难,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今年汛期是"7·21"特大暴雨灾害后的第一个汛期,北京做好准备了吗?5月25日,北京市召开防汛抗旱  相似文献   

5.
感动北京     
蓝颖春 《地球》2012,(8):68-73
7月21日,当人们还在相互调侃又到北京来"看海"时,暴雨已经用最快的速度水漫京城,京港澳高速告急!莲花桥告急!广渠门桥告急!机场告急……无数被水围困的人牵动着全城的心。这一天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注定是难忘的一天,在这一天,79条生命从此离我们而去;在这一天,10万人为保他人平安在抢险一线;在这一天,这个拥有2000万人的城市不需要任何安排,全城总动员,上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世界日”愈来愈多。除却卫生日、野生动物日、气象日、地球母亲日、环境日、减灾日(10 月13 日)等几十项外,近两年又增加了一项?海啸意识日。海啸并不常有,却是致命的。根据联合国2018 年公布的数据[1](http://www.un.org/en/events/tsunamiday/),在过去100 年里,58 场海啸夺走逾26 万人的生命,平均每场海啸丧生4 600 人,超过其他任何自然灾害,尤以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死亡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7.
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在云南省大姚县先后发生了6.2、6.1级地震。7月21日6.2级地震造成16人死亡、72人重伤、515人轻伤;直接经济总损失59190万元(云南省地震局,大姚6.2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2003年7月29日)。10月16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救援队参加伊朗地震紧急救援工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3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5时26分(北京时间9时56分),伊朗南部著名古城巴姆发生7.0级强震,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OCHA)报告,该地震造成4.1万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地震摧毁了巴姆城87%的建筑物,使得7.5万人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22日09时10分21.6秒,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境内(28°01′N,104°08′E)发生Ms5.1地震,震源深度9km.极震区烈度为Ⅵ度,个别Ⅶ破坏点,等震线形状呈椭圆形,长轴走向北东向.地震造成22人死亡,13人重伤,35428户、151168人受灾.2006年8月25日13时51分41.1秒,盐津县(28°03′N,104°07′E)再次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7km,较7月22日地震略浅.微观震中由722地震位置向西北偏移约4km.由于震中位置基本相同,故地震灾害相互叠加,出现灾害加重现象和灾情范围扩大趋势,地震造成2人死亡,重伤7人,1万多户、4.5万多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房屋倒塌1500多间,其中170所学校的校舍不同程度受损.  相似文献   

10.
蓝颖春 《地球》2014,(5):92-95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北京、上海、陕西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至14日晚9时官方发布的消息称,汶川地震已造成死亡人数达14866人,四川尚有25788人被埋。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相似文献   

11.
李猛 《地球》2012,(8):46-47
7月21日,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大部分会从各种传播媒介中,得知北京市气象台连续发布的六次天气预警信号:9时30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中午前后本市将开始出现降雨,强降水将主要集中在傍晚到夜间。预计本市大部分地区的累积雨量将达到暴雨(40-80毫米),其中房山、门头沟、海淀、石景山、丰台、密云、怀柔、平谷等地的局部地区降水量将超过100毫米。请注  相似文献   

12.
雨中诘问     
袁立明 《地球》2012,(8):60-63
2009年7月13日下午14——16时左右,北京最大降水量达74毫米,西三环主路被淹,丰益桥下积水水深达1米左右,造成西三环,西四环,南三环,南四环等地区发生大面积拥堵,截至晚22点左右(除丰益桥)方恢复正常。2011年7月23日下午,北京突降暴雨,最大降水量达到173.2毫米,造成地铁1号线,4号线部分线路雨水倒灌,暂停运营,同时,西二环,西三环,西四环,丰益桥,南四环,南五环发生大面积拥堵,多架航班延误,对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再遇暴雨,北京有谱了》。2012年7月21日,最大降雨量  相似文献   

13.
通州龙卷风     
岳尚华 《地球》2012,(8):26-29
7月21日,北京61年不遇的大暴雨中,位于该市东部的通州区突受龙卷风侵袭,大辛庄、张家湾和枣林庄等40个村庄受灾,数千座民房遭到破坏,三人死亡,六人受伤。事件还原,40多村庄损失严重据村民事后回忆,当日13时50分左右,开始打雷闪电,天空很快暗沉下来,雷声也越来越响,村民们赶紧扔下手里的活从地里奔回家中,不一会儿外面风雨大作,雷声震得窗户呜呜作响,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最大地震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达腊岛西北近海8.7级地震。印尼8.7级地震是全球近40年来发生的最大地震,并引起强烈海啸。地震和海啸造成的灾难涉及十几个国家,目前已造成超过22万多人死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其中印度尼西亚损失最为严重,死亡16万余人,苏门答腊班达亚齐至米拉务沿海损失最大。全球地震活动次数处于平均18次水平,但强度或能量释放是40年来最大的。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大地震仅偶尔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但往往形成巨大的奇异震害。本世纪死亡万人以上和财产损失5000万美元以上的地震已达45次之多,名列前矛者如下:1976年7月27日中国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损失数十亿美元;1920年12月16日中国宁夏海原8.5级地震,死亡23.4万人;  相似文献   

16.
1995年7月12日在滇西南中缅边境发生了7.3级地震,由于这次地震震级较大,致使云南思茅、临沧、西双版纳3个地、州所辖的5个县,共39个乡,约12400平方公里上的50多万人口受灾。造成11人死亡、136人受伤(其中重伤26人)。伤亡较少,虽然与该区人口稀少,居民住房多为竹楼有一定耐震性等客观因素有关外,震前作了较好的中、短、临预报,对减少伤亡起到了一定作用。这次地震的特点是:震级大、受灾范围广、危房多、内伤严重。在短短13天内,在同一地区,连续发生5.5级、6.2级中强地震和7.3级强烈地震,实属罕见。因震害叠加,城镇、农场等大批建筑物地基开裂,墙体疏松,多数成了危房,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亚洲11个重要地震国家或地区(阿富汗, 巴基斯坦, 菲律宾, 日本, 伊朗, 印度, 印尼, 中国大陆, 中国华北地区, 中国南北带)近代地震造成人员死亡率的自相似指数标度律, 并将其应用于泊松模型中, 预测2025年前亚洲重要地震国家发生地震生命损失千人、 万人和十万人以上巨灾事件的概率。 其中, 中国大陆华北地区、 日本和印尼发生万人以上死亡的巨灾概率可能较高。  相似文献   

18.
地震造成人员死亡主要是由房屋毁坏和次生灾害引起的。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发生MS6.6地震,造成95人死亡、2014人受伤,灾区民房破坏严重,重灾区房屋毁坏比达36.59%;同时震前不断降雨和地震的耦合作用,诱发大量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本文通过对灾区不同类型结构房屋破坏情况、常驻人口、死亡人数、死亡地点及原因、地形地貌和地质灾害的调研,获得大量准确的基础资料;分析得到这次地震人员死亡特点和重灾区不同类型结构房屋的破坏比;利用重灾区9个行政村死亡人数和房屋毁坏比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得出房屋毁坏比与人员致死性关系,同时运用不同烈度区内房屋毁坏比数据和人口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此关系计算得到的总死亡人数比实际死亡人数多16人,总误差率为17.02%。  相似文献   

19.
前言     
1605年7月13日海南琼山发生7.5级强震,造成东寨港一带陆陷成海,72个村庄被海水淹没,万顷良田变沧海,各类建筑物倒毁殆尽,3300余人死亡。此次地震震中烈度Ⅹ度强,是迄今为止华南地区毁坏性最大的地震,留下了中国唯一陆陷成海的古地震遗址,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大规模“海底村庄”景观。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了亚洲和非洲至少10个国家和地区,近30万人死亡,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灾难和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震灾害对社会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秋萍  崔振昂 《地球》2014,(5):110-111
生活在沿海的居民长期遭受海洋灾害的侵扰,形形色色的海洋灾害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风暴潮灾害。在过去的200年间,全球有260万人死于风暴潮,其中2007年11月发生于孟加拉的风暴潮造成3千人死亡,5万人受伤,摧毁了150余万家庭的房屋,受灾人口达7百万;2008年5月,发生于缅甸的风暴潮死亡人数超过8万,7百万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