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采用地质因子分析方法对隆林革步测区1︰5万化探扫面的10个元素分析数据进行正交和斜交处理,得到了4个主要因子的过程,并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斜交因子更能够直观反映测区地质特征,其得分等值线图较直观地反映了地质构造及其他地质因素,可为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东昆仑软玉矿(昆仑玉)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控制条件,找矿方向,初步探索了一些成矿规律,划分为两个成矿带和23个预测成矿区。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BIF型铁矿分布较为广泛,其中鲁南地区苍峄铁矿带是全省重要的BIF型铁矿带之一,该含矿建造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本文在对苍峄铁矿带中典型矿床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铁矿带西延隐伏区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隐伏区BIF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且该区高磁异常较为明显。通过对该类型铁矿矿床成因及找矿预测模型研究,并综合该区地质特征、物探异常特征和铁矿成矿规律等要素共圈定6个铁矿找矿靶区,即B类找矿靶区为涝坡南找矿靶区、马头西找矿靶区、山湾东找矿靶区、东凫山北找矿靶区、胡埠找矿靶区;C类找矿靶区为张庄找矿靶区;本次研究工作为该区今后铁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范庄银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准的研究认为,范庄银矿与铁炉坪大型银铅矿床同处于一条北东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属构造蚀变岩型脉状矿床。该区又受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两侧拆离断层的控制,显示地质成矿条件的复杂性。本文在综合分析矿床成因的基础上,根据矿区成矿特征,划出了三个具有找矿前景的成矿靶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铜绿山-铜山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针对该矿床深部找矿需求,以科学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对成矿地质条件及深部找矿潜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Surpac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构建三维地质体实体模型、三维地球化学模型及三维地球物理模型。对有利的找矿信息进行提取,选择侵入接触面缓冲、蚀变缓冲、F1因子和重磁同源异常4种预测要素,并选用证据权的方法进行综合成矿预测,构建了三维综合信息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将铜绿山-铜山铜铁金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为周边同类型矿床的深部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山东牟平-乳山成矿带金青顶金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场三维分布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建立三维综合找矿模型,为金矿深部成矿预测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指导矿山生产与发展方向。针对金青顶矿区深部找矿问题,在全面收集已有地质、矿产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构造叠加晕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构建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场等方面的三维综合找矿模型,将金青顶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体及地球化学场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信息分析与深部预测评价,减少了深部预测的不确定性。矿体三维模型显示,矿体呈现中间宽两端窄的形态,有向深部尖灭的趋势。三维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显示,Au、As、Sb、Hg、Cu、W、Sn、Co、Ni元素及组合因子主要分布于矿体浅部,向深部呈现元素场强度下降的趋势;Mo、Bi元素主要分布于矿体深部;Ag、Pb、Zn元素分布较分散,存在多个矿化中心。地质-地球化学三维模型显示,组合因子高得分区域与组合矿物富集区域相符合,Au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矿体浅部,深部成矿作用减弱。应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求取Ⅱ号金矿体的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为Sb-Cu-Ni-Au-Sn-W-Hg-As-Co-Ag-Zn-Pb-Mo-Bi,该序列与单一期次成矿垂向分带序列进行对比无明显反常现象,指示Ⅱ号矿体当前开采深度以下成矿潜力不高。研究结果显示,在综合找矿模型指导下,基于三维地球化学空间场晕模型的三维地质、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展示、提取与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价深部成矿潜力,为深部成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指导矿山工作的部署。综合分析认为金青顶Ⅱ号主矿体在-1 200 m以下找矿潜力一般,不宜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深部探矿。   相似文献   

7.
湘东北地区井冲钴铜矿是湖南省境内首次发现的原生钴矿,本文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从井冲钴铜矿"三位一体"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入手,系统分析和总结了该矿床成矿规律,初步认为连云山岩体晚期侵入体为井冲钴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在系统总结找矿标志基础上探讨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详细地阐明了古浪堤铜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其控矿因素,并结合区内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古浪堤铜矿区的成矿规律,认为本地区找矿潜力巨大,开展深部找矿工作,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铜井、金场地区水系沉积物18种元素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8个综合异常。对综合异常进行查证,新发现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线索,其中9处金矿(化)点和矿化线索,验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3处找矿远景区。分别为金场—铜井一带金、铜、铁、汞、银找矿远景区、金佛院铬、铜找矿远景区和青杨行—孔家湖一带铜、铅、锌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预测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山东省相关地勘单位在对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场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李屯次级磁异常、大张次级磁异常、潘店次级磁异常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异常查证工作;相继发现了"厚度较大、品位较高、分布集中"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为系统研究该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异常、铁矿成矿规律等提供了资料基础和勘查经验。该文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铁矿床特征分析,探讨了该区矽卡岩型铁矿的控矿要素及成矿后期构造运动对该区铁矿床的改造作用。在"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的基础上,该次研究工作建立了包括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物探特征等方面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同时提出了研究区今后铁矿勘查工作中需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以期促进今后相关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砬沟银多金属矿化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大兴安岭有色金属资源勘查重点地区之一,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区域内同一成矿带上已发现多处有色金属矿床。通过对突泉县大砬沟银多金属矿化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物探异常等综合研究分析,详细了解该区的矿化特征,获得了较好的找矿信息,总结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并提出了成矿远景及找矿方向,为该地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招平断裂带南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招平断裂带的地质、重力、磁法、大地电磁等资料总结了研究区的重磁场特征及岩石的物性特征,并通过5条典型剖面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进一步查明了研究区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根据CSAMT实测数据,反演及推断了招平断裂带南段深部的延深及变化情况,推测脆性断裂是招平断裂带南段金矿找矿的关键因素并据此在实测剖面上圈定了8处成矿有利靶区。本文认为研究区的北部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10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以来,先后在鲁西莱芜和齐河-禹城深覆盖区取得了高品位矽卡岩型铁矿重大找矿突破。莱芜地区矿山岩体周边覆盖区发育有明显的航磁异常,通过对牛泉覆盖区磁异常和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具备良好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并通过异常查证和系统的钻探施工,在牛泉覆盖区探明了一处中型矽卡岩型铁矿床。本文在总结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主要成矿条件,探讨了找矿标志,对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简单预测,以期为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贺兰山北段金铜矿产资源预测为研究对象,采用R型因子分析研究元素组合规律,应用含量-面积分形法研究地球化学异常并确定其异常下限,圈定元素组合异常和综合异常,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划分出5处找矿远景区:哈尔木腾、柳葫芦沟-大麦里沟、树龙沟-麦子井金找矿远景区;梁根-牛头沟-其勒格金铜找矿远景区;达拉布盖钴镍找矿远景区。异常查证结果显示,梁根-牛头沟目前已控制3条工业矿体,为有利的金铜找矿靶区,其勒格已发现5处金矿化体,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为下一步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5.
传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是先用数学方法(多元统计、衬值、分形等)圈定异常,之后再对异常进行评价,同一批化探数据,不同的人其评价结果可能有所不同,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笔者通过研究地质成矿规律来限定元素的组合规律,即将地质、地球化学规律融合于数学规律之中。通过对山东省1∶5万五井幅、悦庄幅大量区域化探数据进行重新处理,赋予数据以客观的地质内涵,来圈定成矿类型异常图、成矿强度异常图等带有特定地质意义的异常图,从而快速筛选与成矿有关的异常。定量分析了区内金铜等主要矿产的成矿强度,据此在区内圈定成矿远景区1处,圈定找矿靶区3处,有效指导了区内的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6.
摘 要:通过对新疆鄯善县地质及大平梁典型矿床的研究,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及遥感多元信息的融合信息,建立了大平梁地区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运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的ASTER遥感数据进行了蚀变信息提取,运用衬值异常法提取了研究区的1:5万化探异常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套合的RGB彩色合成、基于数据层的彩色空间变换(HIS变换) 和二维相关编码对研究区的遥感蚀变信息与化探信息进行了融合处理,提取了综合的找矿信息,结合异常区的基础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1个A级、1个B级、1个C级靶区,为该区后期地质工作及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锦屏山石炭系本溪组铝土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铝土矿成矿机制研究,总结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为今后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依据,也有利于开展外围及邻区相似条件下的类比找矿,为生产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8.
枣庄薛城地区为山东省五大稀土矿找矿远景区之一,具有与郗山稀土矿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存在12γ以上的航空放射性异常5处,成矿地质条件较为优越,通过本次地质、物化探综合技术手段圈定物化探异常,指导探矿工程的布设,最终在关帝庙地区发现稀土矿体3条,稀土矿化体18个,取得了找矿突破,总结区内综合勘查方法应用经验,对指导类似地区稀土矿的找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区域地质、矿体地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矿区成矿规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利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西部石板井地区1∶5万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取出6个具有代表性
的因子,绘制出地球化学分区图及因子得分等值线图,并讨论了各分区与其地质背景的对应关系。依据分区结果,结合北山区域
成矿背景、工作区地质特征及野外地质调查发现的孔雀石矿化点,确定了Cu-Zn分区是有利的成矿地段,并与志留系公婆泉组变
质安山岩有关,90%的孔雀石矿化点位于该分区中。通过对工作区进行地球化学分区,结合各分区中Cu元素含量的统计特征,绘
制了Boxplot对比图,分析Cu元素在各分区中的聚集特征,为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找矿方向,确定了成矿有利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