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迅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快速行动,全力组织投入支持开展抗震救灾和防范次生地质灾害。经过多方积极努力,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
经纬悦读     
<正>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来青调研指导玉树地震灾区灾后土地利用规划工作5月27日至30日,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带工作组一行10人来青海,围绕玉树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开展了调研指导。  相似文献   

3.
4月20日下午,国土资源部玉树一线抗震救灾专家组宣布,通过连续5天详细追踪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基本确定距离县城西北方向11.5公里的隆宝镇“郭央烟宋多”为宏观震中,位于国家地震信息网公布的仪器震中东约30公里,坐标为北纬33度03分11秒、东经96度51分26秒。这一发现将为玉树灾后重建避让选址、地震机理研究、地质构造研究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经纬悦读     
<正>汪民在玉树地震救灾现场要求参与抗震救灾的国土资源队伍杜绝麻痹大意思想切实做好地灾调查4月16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在青海玉树,听取了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山青的抗震救灾工作汇报,并到国土资源救灾基地  相似文献   

5.
韦慧晶 《青海国土经略》2010,(3):I0003-I0003
<正>5月17日,国土资源部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国土资源系统青海玉树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总结大会",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省政府办公厅、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受灾面积大、人口多,居民住房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广大测绘工作者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第一线,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大量测绘服务保障。一是为抗震救灾积极提供最新测绘成果资料。玉树地震发生后,省测绘局及时提供了近5027幅最急需的玉树地区影  相似文献   

7.
<正>5月25日上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乘飞机抵达玉树灾区,看望慰问奋战在灾区的地质勘查和地质测绘人员,并就重建过程中防止和治理地质灾害等问题进行考察和调  相似文献   

8.
《青海国土经略》2011,(5):55-F0003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是玉树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受地形因素控制,结古镇周边地质环境条件也十分脆弱,加之受玉树强烈地震影响,致使以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对地震灾区城镇及恢复重建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正>刘红星作为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肩负着编制、组织地震等自然灾害引发的重大地质灾害调查的重任。在玉树抗震救灾的日子里,为了群众的安危,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给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全国人民感同身受。作为从事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生态环境等研究的国家科研机构,有责任为国分忧,为灾区政府和人民服务,为灾区恢复重建贡献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因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批长期在三江源地区开展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提出,  相似文献   

11.
根据当前地震灾区形势和抗震救灾任务需要,中央要求山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绵阳市。5月19日下午,山东省委、省政府研究部署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救援工作,急需四川省和绵阳市及所属县市区行政区划图,其中要求绵阳市行政区划图图面能够反映村庄的位置分布,要求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紧急提供。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立即与国家地理信息中心联系,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2010,(4):59-59
“4&#183;14”玉树地震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按照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部署,紧急安排地震灾区打井任务。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的紧急勘查,初步确定了100口井的选点方案和布设位置。县、乡政府所在地打井52口,寺院打井24口,人口相对集中区和饮水困难地区打井24口。截至4月27日,布设井位13口,已开孔5处,成井2口,总进尺140米。另据悉,该厅对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作了部署:一是进一步划定灾害易发区的预警区域,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省鲁甸县6.5级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紧急启动地灾一级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派专家组赶赴灾区,并与国家气象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门和单位密切联系,随时监测灾区气象、地质条件变化。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派出212人、49台车辆、4个飞行队及7架无人机参与地灾工作。目前,地灾预警及排查工作正在地震灾区有序开展。地震发生后,及时协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第一时间获取了灾区遥感图件。国土资源部派遣的前方工作组于8月5日晚抵达鲁甸县,与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工作组对接协商后,针对地灾排查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以乡为单位  相似文献   

14.
玉树“4·14”地震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玉树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温总理就玉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过专门的批示,青海省委省政府多次督促国土资源部门做好玉树地质灾害的防治及相关工作,并指出灾区重建必须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应当超前或与重建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区,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依然时刻受到威胁。特别是地质灾害高危频发的汛期将至,如果防范不及时,无疑将使地震灾区雪上加霜。情况紧急!党和人民急需地质专家到灾区第一线排查地质灾害隐患!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灾害作斗争的抗震救灾战斗发起。  相似文献   

16.
<正>在高海拔、严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的玉树震区,他们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冒着漫天大风沙、冰雹寒雪、深夜大幅降温的寒冷,争分夺秒,翻山越岭,连续在野外宿营,短短的4天时间内,基本查清了玉树地震地表破裂的地质结构,率先提出玉树7.1级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  相似文献   

17.
抗震救灾,测绘先行!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在交通阻隔、通讯中断的情况下,一张张清晰而精准的地震灾区卫星遥感地图,成为救援指挥人员及时了解受灾情况、解救受困人员、拯救生命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弹性位错理论和岩石圈分层粘弹性模型,进一步分析2010年玉树地震同震及震后应力变化对2016年杂多地震的影响,讨论玉树地震和杂多地震对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应力影响及未来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同震库仑应力使杂多地震震中位置应力升高1.476 kPa。2010年玉树地震至2016年杂多地震的6 a内,震后粘弹性松弛作用使研究区域库仑应力增强区域应力持续集中,并使应力影区进一步释放应力,杂多地震位于玉树地震导致的库仑应力增强区域。2016年杂多地震发生时,其震中位置应力升高3.902 kPa。采用多组不同模型参数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玉树地震对杂多地震孕育起促进作用。2016年杂多地震同震破裂仅影响震中周边小范围区域的应力状态,在杂多断裂带西北端出现应力高值区域。2010年玉树地震同震及震后作用使甘孜-玉树断裂的叶诺卡-结隆段、巴塘乡-洛须段、当江段、巴塘乡断裂中段及五道梁-曲麻莱断裂称多段应力明显升高。甘孜-玉树断裂西北段的叶诺卡-结隆段、巴塘乡-相古段地震空区的地震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一个祥和美丽的高原小城被瞬间的地动山摇撕成碎片。7.1级强震震碎了玉树人民的家园,震颤了青海人民的内心,震惊了全国人民的目光。突如其来的灾难牵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一场感天动地、气吞山河的生死大救援迅速展开。没有豪言壮语,来不及充分准备,第一时间,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队伍义无反顾奔赴玉树灾区。脚踏余震频发的大地,肩负灾区人民生命的安全,国土人奋力排查地灾险情;面对滑坡崩塌的危险,克服高原恶劣无常的气候,国土人快速实施找水打井;心系灾区人民冷暖,情注建设美好家园,国土人科学评定灾后重建选址……在灾区奋战的日日夜夜,在地灾可能出现的角角落落,国土人不畏艰险、挺立向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玉树Ms7.1地震前的重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8—2008年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获得了玉树地震区域重力场及其动态变化,从动态的观点研究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地震前区域重力场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重力变化与甘孜 玉树断裂构造活动存在密切的空间联系,重力测量较好地反映了伴随活动断层的物质迁移和构造变形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效应;2)区域重力场动态图像较完整地反映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流动重力观测得到的异常前兆信息;3)玉树震中附近重力点值时序变化累积量超过80× 10-8 ms-2,较好地反映了玉树地震前重力测点随时间的剧烈波动性上升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