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银线石"是在广州市场上销售的一种低档宝石材料,已有检测机构将其定名为顽火辉石。为了确定其定名,为珠宝鉴定工作提供有用信息,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方法,EPMA,IR,XRD及SEM等大型仪器对"银线石"样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银线石"为黑色-灰黑色,具交替闪现的金属状反光条带的特征外观,折射率为1.69(点测),摩氏硬度为5~6,密度为3.45g/cm3;主要矿物组成为斜方辉石亚种的紫苏辉石;紫苏辉石矿物的微细纤维状结构及相邻纤维带存在角度的排列方式,可能是"银线石"呈现特征外观的原因。"银线石"的外观特征和较高的密度值均属其鉴定特征,可与顽火辉石区分。  相似文献   

2.
《华中区上奥陶统笔石》出版由穆恩之、李积金、葛梅钰、陈旭、林尧坤、倪寓南撰写的《华中区上奥陶统笔石》最近由科学出版社以"中国古生物志"形式出版发行。这本近60万字的专著在1965年即完成初稿,1979年开始又全面修改、补充,至1986年成稿,是二代人...  相似文献   

3.
如果把土地矛盾纠纷比作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地雷",那么,宁陵县石桥国土资源所所长张林,无疑就是一位"排雷"能手。他从工作实践中摸索总结出四招"排雷"技巧,先后成功化解72起土地矛盾纠纷,使该镇由"信访大户"一跃成为全县无重访、无越级访、无群体访事件的先进集体;他所在的国土资源所和其本人均被商丘市国土资源局评为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4.
神话故事中讲到花果山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即下一石蛋,石蛋又化作石猴孙悟空。然而,在神奇的大自然里,石头"下蛋"的奇事还确实存在。在我国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有个叫姑鲁坡脚姑挂村的地方,村中小溪边就有两面会"下石蛋"的石壁,人们把它叫"产蛋崖"。"产蛋崖"每隔三十年左右就会下一个"蛋",这种"蛋"很大,小的也有几十公斤,大的上百公斤。靠近溪边的一壁上,  相似文献   

5.
灵璧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灵璧石的涵义作了厘定,并运用地质科技理论与手段,对其"黑、响、瘦、透、漏、皱"诸特点的构成机理加以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对其开发利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红藻石和蓝藻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实例,发现在以往碳酸盐岩颗粒分类中没有红藻石和蓝藻石的合适位置。鉴于红藻石重要的成因意义和造礁作用,有必要明确红藻石的概念和归属。珊瑚藻本身极易钙化,经生物矿化作用最终保存下来的珊瑚藻屑一直放在生物碎屑中,而红藻石是由非固着的珊瑚藻构成的钙质独立结核,因此也可以被划分到生物碎屑中。蓝藻石作为蓝细菌钙化作用的产物,同时鉴于蓝藻石的广泛存在,把钙化蓝细菌形成的核形石命名为蓝藻石,这一重要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一直被使用。然而蓝绿藻概念已变更为蓝细菌,蓝藻石的形成与藻类无关,显然将其称作蓝菌石更加确切。因此,应将红藻石和蓝藻石分别归为生物碎屑和核形石当中,并用新的术语蓝菌石替代蓝藻石。其意义在于使红藻石和蓝藻石的概念及归属更为规范,并为碳酸盐岩颗粒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7.
眼睛石     
钟华邦 《地质学刊》2004,28(1):54-54
江苏省有丰富的观赏石资源,例如著名的有雨花石、太湖石、水晶石、昆山石、茅山石、溧阳石、栖霞石、筋纹石、翠竹石、眼睛石等等,笔者在此对眼睛石作一简介,以飨读者。眼睛石因其形状似眼睛而得名,是江苏地质科技人员在2 0世纪80年代发现和命名的。眼睛石产在溧阳市七里岗至平桥龙山膨润土含矿带中,已采获各种大小不同的眼睛石达百余枚。在开采膨润土矿时可以顺便收集。眼睛石通常呈椭圆形的团块状出现,切开之后就如照片中所见的眼睛石。照片外部红色部分为沸石化硅质岩,然后有一圈蓝白色的玛瑙,再向内为紫水晶。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紫水晶极…  相似文献   

8.
以老挝石和寿山石的岩相学为基础,对其矿物学上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重点用电子探针(EMPA)分析了老挝石和寿山石组成的化学元素种类及含量.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分析了老挝石和寿山石的矿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老挝石和寿山石两者在矿物学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颜色、成分等方面,老挝石的颜色主要为红、白、粉,较少出现黄色,寿山石颜色丰富多彩,有红、白、粉、紫、黄、绿等,不同品种颜色差异较大.造成老挝石和寿山石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为Fe元素含量的变化,Fe含量越高,颜色越深.老挝石和寿山石的主要矿物组成大致相同,主要由地开石、高岭石和珍珠陶石等组成,但两者在矿物组成含量及种类上略有差异.寿山石品种不同,矿物组成略有差异,如寿山虎口石中出现黄铁矿和叶蜡石,这在老挝石的研究中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9.
印章石,又叫做花乳石,是石中的儒者。从古至今,印章石一直是文人心灵和思绪的寓体,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  相似文献   

10.
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是核工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榍石(CaTiSiO_5)因其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核素包容能力,被用作放射性核素固化的备选材料。在长期的地质处置过程中,榍石固化体中的放射性核素发生衰变,导致其晶格损伤,其中又以α衰变最为显著。为评估榍石固化体在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和长期稳定性,研究榍石的辐照损伤机理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榍石的晶体结构中放射性核素的可能存在位置、高温高压和辐照损伤引起榍石的结构相变、榍石的红外和拉曼光谱、核素固化体榍石的合成方法、固化体辐照损伤效应和机理、非晶态榍石的高温再结晶、氢在辐照损伤固化体榍石中的行为以及水或者溶液与固化体的反应等,并针对辐照损伤榍石在原子尺度上非晶态的结构问题、存在长期争论的辐照损伤非晶态和快速冷却熔融相的"玻璃态"之间的结构异同、榍石中锕系核素的氧化态、高温退火无法使辐照损伤榍石晶体结构完全恢复、低温水热反应能否使辐照损伤榍石再结晶等基础科学上的争议等进行了讨论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笔者把下奥陶统新二台组分为三个岩性段,下奥陶统新建五个笔石带、北天山西段以笔石带化石的混生为显著特点,除巳公布的Cardiograptus-Oncograptus混生外,Anisograptus和Triograptus的混生为一新的例证、Anisograptus和Triograptus在我国华南它们分别是新厂期X_1和X_2的笔石带化石,而在果子沟它们上延到相当华南新厂期X_3的层位、此两笔石属的个别分子可继续上延到Tetragraptus(Etagraptus)approximatus带的底部和T.fruticosus带、风沟组被厘定为中奥陶统下部.在科古琴地区发现有中奥陶统上部层位和晚奥陶世地层.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大理石是一种优质建筑装饰材料。但天然大理石开采、运输和加工费用都很大,如能找到代用品则意义重大。在人们生活中,破玻璃,陶瓷碎片,断砖烂瓦等无机废弃物难于处理,以致造成环境污染。工业矿渣、粉尘、烟道灰、粉煤灰,采石(矿)场中的小石屑、石粉、尾矿、煤干石等也是较难处理的废弃物。为解决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我们以多种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粘合剂,研制成功了人造“大理石”。1983年取得废弃物人造“大理石”的科研成果。1984年又通过空心微珠轻质人造“大理石”的技术鉴定。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推广  相似文献   

13.
《山东地质》2008,(12):50-50
灵璧石历史悠久,名冠古今中外,早在北宋时就被列为贡品,与英石、太湖石、昆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且排在首位。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奇石展评中灵璧石获奖21块,位居世界100多个国家之首,真正成为“天下第一石”。灵璧石具备“声、形、质、色、纹、意”六美。“声”是灵璧石的主要特点,它“声如青铜,余音悠长”。早在3千年前人们就用磬石制成“编磬”,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对外播出的“东方红”就是用编磬演奏的。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我国珠宝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西安绿""丹东绿"等绿色印材,其多被用来仿冒绿色寿山石("月尾绿"),并以高价售卖。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仪器,对"西安绿""丹东绿"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与寿山"月尾绿"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月尾绿"主要由铬云母组成,Cr,Fe元素是其呈浅绿色并略带灰黄色调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安绿"主要由伊利石组成,其Cr,V元素的质量分数远高于"月尾绿"中的,且前者几乎不含Fe元素,这可能是其呈艳丽绿色的主要原因;"丹东绿"主要由斜绿泥石组成,Fe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且几乎不含Cr元素,致使其呈现较深的暗绿色。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发现,与"月尾绿"相比,"西安绿"中伊利石的片晶厚、粒度小,"丹东绿"中斜绿泥石的片晶薄、堆积紧密,挠性发育。这三种绿色印章石在绿色色调、光泽、密度、内含物等方面存在不少的差异,可作为其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5.
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和浙江昌化石、内蒙古巴林石是全国知名的四大图章石。图章石的矿物学组成及宝石学特征依产地既有诸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通过系统地对图章石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成矿地质条件、蚀变矿物组合及矿物相(分带)分析对比,认为青田石和寿山石同处于华夏造山系(地块)内,而巴林石、昌化石所处的区域大地构造属性相似,均位于我国主要地块的结合带内,处于活动陆缘结合带中,其基底见富汞的古生代碳酸岩建造,故能产出独具特色的鸡血石而异于青田石和寿山石;青田石和寿山石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以火山构造为主体,叠加区域构造,而昌化石、巴林石控矿则以区域断裂构造为主。  相似文献   

16.
以南华北盆地野外剖面、钻井及钻孔为研究对象,在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将南华北盆地"石盒子组"划分为三角洲和潟湖沉积相,其中三角洲可进一步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亚相及众多微相。在单井及井间沉积相对比研究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对比,对南华北盆地上、下石盒子组岩相古地理平面分布及垂向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  相似文献   

17.
经2011年6月2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矿业冶金学部投票通过,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建省研究员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11月14日,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委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维克多·库金教授亲临石家庄为石建省研究员颁发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证书、院士证和院士徽章。石建省研究员长期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全球变化地质记录科学研究,先后承担完成数十项国家和  相似文献   

18.
中间型心笔石的发育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乃仁 《地质论评》1986,32(2):101-107
标本采自浙江江山宁国组。大量的中间型心笔石保存为立体的褐铁矿化标本。其发育型式是具两个横管,但又具特殊的背弯折的构造而有所不同。从发育型式看,心笔石与拟心笔石相同。从发育型式来看,等称笔石进化到肿笔石再进化到心笔石是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从凝块石概念的演变论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作为微生物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凝块石与核形石曾经被统称为"微植石"而与"叠层石"平行使用;但是,鉴于叠层石也具有凝块状组构,所以凝块石又被译作"斑粒石",或被称作"花纹石",因此,凝块石这一概念还显得有些混乱.术语和概念的差异与混乱代表了地质学家们对微生物碳酸盐沉积作用不同阶段认识的升华和进步.近年来,将微生物碳酸盐岩划分为叠层石、凝块石、树形石和均一石四大类,又将核形石作为"球状叠层石"而不与叠层石平行使用.尽管对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进展,如将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地史演化归结为16个关键事件,总结了前寒武纪碳酸盐岩沉积相随着地球海洋和大气的长时间演变而产生的3种沉淀形式,将多年来形成叠层石的蓝绿藻归为细菌类称为"蓝藻菌"等.但目前还难以回答叠层石的确切生长机制,特别是前寒武纪叠层石;随着更老的地质时代中凝块石的发现,将凝块石理解为被生物扰动等作用所破坏的叠层石似乎与地质事实不完全相符;再者,凝块石的形成机制也还是一个谜.更重要的是,作为微生物碳酸盐岩的一种重要类型,凝块石这一术语的混乱以及对凝块石形成机制认识的变化,为窥视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研究进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陕西紫阳焕古滩原划的下志留统大贵坪组中,根据新发现的笔石,从其中又划分出下、上奥陶统及中、上志留统,其中包括奥陶纪5个笔石层和志留纪10个笔石层;在洞和群中划分出中奥陶统1个笔石层,为本区建立新的地层层序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和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