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目标 ,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热情 ,保护生态环境则是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为了了解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为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测绘局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支持下 ,运用遥感技术与西部 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联合开展了生态环境调查 ,获得了一批重要数据和资料 ,为将这一重要成果提供给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使用 ,出版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图集》。此次调查综合应用景观生态…  相似文献   

2.
“绵阳市城市遥感综合调查”是 1998年 3月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下达的二级课题 ,由四川省遥感中心承担。课题宗旨是充分运用遥感技术优势 ,对绵阳市土地利用、绿化、交通、风景名胜、地表水资源、工程地质环境、“三废”污染现状及城市历史变迁进行遥感综合调查和评价 ,提供相应的基础数据资源和新一代图件 ,为有效指导绵阳市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事业 ,全面提高城市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及为绵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课题于 2 0 0 0年 12月通过评审验收。评审意见认为 ,“该成…  相似文献   

3.
遥感实习课程独立设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永明 《地理空间信息》2011,(6):146-147,157
在分析传统遥感实习课程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论证了单独设立遥感实习课程的必要性。对《遥感软件操作综合实习》独立实践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突出该课程的"综合"特色。实践表明,《遥感软件操作综合实习》独立设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遥感专业软件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的需要,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数据的处理与集成,开展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覆被和生态要素结构变化分析、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强度评价、生态脆弱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基于遥感调查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对比的典型区生态环境遥感分析和生态环境变化成因对策分析等综合性的研究,并以量化和可视化的形式系统地反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的空间分布、空间统计和空间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5.
巡天察三晋     
前不久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山西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研究》项目作为一项重大测绘科技成果,被国内专家誉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勘查项目《长江中下游及上海经济区航空遥感综合调查》于2月25日在北京通过部级评审。 该项目为一大型遥感综合调查项目,由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持,有16个单位、332人次参加工作,历时3年,完成了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矿产资源、区域环境、城市国土规划等38个研究课题。 项目应用综合遥感技术,编制了1:20万遥感地质解译图26幅、1:5万遥感地质解译图29幅、1:5万深部地质结构示意剖面图8幅;采用典型地段法、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找矿模型;应用遥感、航磁、地质综合方法进行了成矿预测。全区预测了以铜、金、多金属为主的…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是“十一五”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根据《2006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计划(草案)》(国土资发〔2006〕101号),该项工作已于2006年启动,将在各个省(区、市)选择部分成矿区带、矿集区和规划区作为工作区,利用遥感手段对工作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状况进行调查和监测。其成果主要是为辅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矿…  相似文献   

8.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和国家《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的总体要求,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分析技术和手段,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全省的国土空间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主体功能区试划方案,进而为编制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西部重点煤矿区自然地理与环境本底地图集》是一部关于西部八省煤炭开发的自然本底特征的区域专题地图集,是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部重点矿区土地退化因素调查"的阶段性成果。文章在介绍地图集编制的目的和流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地图集的具体内容、地理要素表达方法的选择、地图集编制主要特点,并具体分析了部分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旨在为相关专题地图集如自然地理专题地图集、经济地理专题地图集等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遥感综合试验对于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遥感应用都需要试验提供支撑。从2018年开始,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遥感自身发展和遥感面向地表圈层深化应用面临的科学问题,在滦河上游流域组织了小滦河流域复杂地表碳循环遥感综合观测试验,本文旨在介绍该试验的目标、区域、观测参数、观测方法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以期望为今后开展其他遥感试验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该试验采用星机地协同综合观测的方式,选择主要的在轨运行卫星数据及覆盖此流域的遥感产品作为主要数据;针对典型区域开展航空及无人机遥感试验,搭载光学传感器设备,获取典型区域水热循环、碳循环等关键参数;并同步开展地面观测试验,在典型实验区开展大气、植被和土壤关键参数的精细观测。目前已系统的开展了地面测量试验、无人机遥感试验及航空遥感试验,并同步收集了卫星遥感数据,形成了一套丰富的星—机—地配套遥感实测数据集。在试验的推动下,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20年在试验区架设了多座综合观测塔,并配置了多种观测设备,开启了长时间序列观测任务,虚拟试验场的构建和机理生态模型的运行也在同步开展。小滦河流域复杂地表碳循环遥感综合试验利用星—机—地一体化的监测方法有效获取了地表水、能量和碳循环的关键参数,为遥感机理模型发展、反演方法检验和尺度转换研究提供了关键的基础数据。目前已用来建立遥感机理模型的综合检验平台,分析和改进传统模型和遥感产品在复杂地表的适用性,阐明流域尺度碳水耦合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与遥感三十年》是我近年悉心编写的一本对1979—2009年间自己从事遥感工作的回忆和发表文章等的汇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遥感往事》,回忆我从1979年2月参与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建设开始,先后经历的国土普查卫星论证、《国土资源遥感》期刊的创建、1992年全国GPS会战、资源一号卫星论证、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工程的国际合作、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创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创建、西部大开发遥感应用研究、海峡两岸和"两岸四地"遥感合作、中加遥感合作、中法遥感合作、302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12.
西部遥感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遥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航天、航空、地面探测以及与GIS相结合的较完善的遥感技术应用研究体系,是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灾害调查与监测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首先回顾了西部遥感技术应用试验研究,总结了西部遥感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择要列举了部分成果,最后结合西部大开发的需求,阐述了西部遥感今后发展前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海洋局负责承担的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和资源调查中的开发研究,已于1985年年底结束,今年1月26—28日在北京通过鉴定。鉴定会期间,国务委员方毅和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到国家海洋局观看了这项攻关课题成果展览,方毅还为成果展览作了“发挥遥感优势、开发海洋资源”的题词。该研究课题分为三个大项目和九个分课题。三个大项目是:海岸带和海岸滩涂资源综合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部机关各司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为准确掌握2014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持续更新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有效支撑国土资源综合监管,服务“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和《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试行)》,部署开展2014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开发规划及管理中遥感应用现状进行了简略介绍,并对遥感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约200万km2国土一直没有1:5万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制约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脚步。西部测图工程于2006年全面展开,累计投入2500人次、500台车次、2000套生产与安全保障装备,行程超过1800万km。工程在我国测绘史上实现了“四个首创”,即首次采用卫星遥感立体影像实现大规模国家地形图数字化测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业遥感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增元  陈尔学 《遥感学报》2021,25(1):292-301
根据林业遥感科研项目成果和行业应用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将中国林业遥感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 1951年—1980年为以航空遥感像片为主的目视解译应用阶段,建立了航空摄影和地面综合调查相结合的森林调查技术体系;1981年—2000年为卫星遥感开拓创新阶段,首次研发了针对森林资源调查的卫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在可再生资源遥感调查、遥感系列制图、生态效益评价等关键技术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将应用领域扩展到湿地资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林业灾害等遥感调查、监测领域;2001年—2020年为定量遥感发展与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形成阶段,通过深入开展林业遥感应用基础理论和定量遥感技术与方法研究,促进了定量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林业综合监测技术体系的形成,并构建了林业遥感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最后就林草部门在新时期所面对的新要求、新任务,给出了未来林草遥感科研和应用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详细阐述了矿产资源遥感综合预测方法的工作程序、控矿要素的数字化分析与遥感找矿模型的建立,以及遥感矿产的综合分析评价方法与应用等,并以西南三江中段遥感综合预测成果佐证了矿产资源遥感综合预测方法在矿产资源预测中能使野外调查工作更具预见性和目的性,从而大大缩短了矿产资源调查的工作周期。  相似文献   

19.
借鉴环境评价领域的成熟案例和经典方法,在遥感影像解译成果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运行平台、模型空间数据库和模型属性数据库。研究选用了3种综合评价算法,开发了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系统,为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并以青海省为例进行了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国土资源遥感》主要刊登遥感 (包括GIS、GPS)技术在国土资源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气象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调查与开发 ,国土整治的规划与管理 ,环境和灾害监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 ,重大建设工程选址、选线及城市规划等应用领域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在新千年里 ,我刊将加大力度宣传 3S技术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和西部大开发中的新方法和新成果。欢迎广大遥感届内人事踊跃投稿。针对以往来稿中存在的问题 ,来稿时请注意如下事项 :( 1)稿件的篇幅应控制在 60 0 0字左右 ,且项目齐全 ,前置部分应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