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晚,星空神奇而美丽。这美丽的群星,包裹着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在彼此隔绝的时代,观察着以同样规律运转的星空,解读出不同的含义和内容。西方认为星空与人类实际生活没有太多联系,是神话故事世界。我们中国人,却认为那是天上的人间社会。有人说,地上有什么,天上就有什么,这样对天空进行解读太缺乏想象力了。有些人却认为,这非常有想象力,而且很大胆:星空,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社会就是星空。  相似文献   

2.
蜀人浮槎访牛郎 天上有璀璨的银河,地上有壮阔的大海。在遥远的地平线处,海天相接。西晋时期,著名的博物学家张华的《博物志》中有一篇文章,名为《八月槎》,讲述了下面的故事。古人认为银河与大海相通。有一个居住在海边的人,看到每年八月都有人乘筏子在银河和大海问往来,从没有间断过。此人好奇心大涨,也跃跃欲试。他找来一个筏子,在上面盖起小屋,带足粮食,就乘着它浮海而去。开始十多天,可以看到日月星辰出没和昼夜变换。而后,一片茫茫然,不再有昼夜分别。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生下来是偶然的,死去却是必然的。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应该人人都知道,但是,想长生不老的人却大有人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崇尚炼仙丹求长生不老者,数以十计。到了近代,伟大领袖毛主席被比喻为红太阳,红太阳照亮世界,万古长存,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崇敬和热爱。当然从科学上讲,红太阳也不能摆脱死亡的必然。恒星死亡之后,会有各种归宿,我们关心的是其中的一种:怎样的恒星死后会形成黑洞。  相似文献   

4.
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多得令人难以置信。星辰闪闪竟耀,好像以虚幻的速度慢慢坠落下来似的。繁星移近曝前,把夜空越推越远,夜色也越来越深沉了。县界的山峦已经层次不清,显得更加黑苍苍的,沉重地垂在墨空的边际。这是一片清寡、静谧的和谐气氛。  相似文献   

5.
9月漫步星空     
→北斗横卧秋意浓北斗七星可以说是全年星空中最著名的形象,是最容易被人们认出的星象。每年秋天傍晚,北斗七星距离地平很近,如果北方地平附近有树木或是建筑物,那么就会挡住它。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部分。秋天,又是熊准备冬眠的季节,所以,生活在加拿大南部的印第安人认为,天上的北斗七星所在的大熊座也要回至嘣蔓面的洞穴冬眠了。下图是梵高笔下靠近地平的北斗七星,画于1888年9月。这正是北斗横卧秋意浓的最好写照。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的心目中,科学和政治是截然分开的,搞政治的人搞不了科学,搞科学的人玩不了政治。两族人群,彼此间还有某种成见。我国老一辈的天文学家,原南京大学天文系系主任戴文赛先生曾因传播过一句英语的名言,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批判。这句英国人的名言是:“Politics is a dirty game”,即政治是一种肮脏的游戏。自古至今,搞学术的人都玩不过搞政治的人,历代学者被政治家坑害的太多了。通常情况下,也有一些学者从政,不过,这些学者往往不是真正的学者,徒有虚名,本来就没搞出什么名堂。  相似文献   

7.
7月星空看点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转眼已到2014年7月。日落后,如果天气晴朗,就向西方天空看,那里有狮子座。靠近头顶附近,可以找到北斗七星,顺着斗柄连出曲线,会遇到一颗亮星,那是牧夫座中最亮的星——大角星。继续延伸,会遇到两颗亮星,发出蓝白色光,稍微暗些的星,是室女座中最亮的星——角宿一,角宿一附近那颗红色亮星,就是著名的火星。在曲线下方,有颗橘黄色亮星,那是著名的土星。  相似文献   

8.
关于时空 悠悠万事于此惟大,这个“此”是什么?就是时间和空间,它是我们宇宙的基础结构。实际来说,这两者既看不到又摸不着,我们能感知的只是它们的力,即引力。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把两者结合起来,称为时空。这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具权威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9.
组织“杭高天文社日全食远征队”赴西部观测日全食,已经给N届的杭高天文社队员带来期盼和激动。从杭州去西部观测日全食,行程非常遥远,往返7000多千米。为选择一个合适的观测卖点,天文社的队员早早就开始在地图上搜索,试图寻找合适的观测点。这次的日全食时间比较短,我们希望选择尽量往西,尽可能接近日全食中心线的地方。除此之外,那里人烟稀少,沙漠戈壁广布,交通和是否有居民点就是十分重要的事了。  相似文献   

10.
记得我第一次读毛主席的诗“到韶山”,其中写到“故园三十二年前”,颇为感慨。想到时光过得真快,伟大领袖都变老了。其实,人到老年,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希望回顾往事。在人的天文生涯中,亚太天文会议是我第一次参加的国际会议,而且在大会做了正式报告。原本通知我,只给“poster”的待遇,即把提交的文章内容写成大字报张贴。后来会议组织者发现我的报告内容不错,才改为大会报告。屈指数来,刚好是三十二年前。在这三十二年间,我多次参加国际会议,但第一次的印象却永远绕絮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11.
故乡的夜晚是宁静而飘逸的,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在明净的星空下焕发她独有的光彩。故乡的夜,似一块不饰雕琢的璞玉,散发出一种自然朴实的气息,渗透出丝丝凉意。到处是一片黑色,夜空是深深的蓝色,很清晰。衬得星星月亮也更加晶莹闪亮。  相似文献   

12.
夏寒 《天文爱好者》2014,(12):67-71
明亮的太阳表面,时常会出现一些黑斑,天文学家称之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物理学家热衷的研究对象,关于它仍有许多尚待解决的谜团。天文爱好者对太阳黑子不会陌生,用一个口径10厘米的望远镜,就可以一睹它的芳容。普通百姓或许知道太阳黑子这个天文学名称,若想亲眼看到它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机会还是有的。2014年10月17日至30日,太阳表面就出现了一个特大黑子群,是近24年来最大的,裸眼可以观看。按照天文学家的编号,它为2192号黑子群。  相似文献   

13.
冯宇 《天文爱好者》2010,(11):86-87
2010年7月4日,北京站。人头攒动的广场上,一个十几人组成的小分队忽然出现在人群中。且不提他们眼中异样的光芒,仅仅观察他们手里提的,背上携带的各式包裹,器材,就知道他们在这熙熙攘攘的客运站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没错,刚刚经历残酷的考期,我们北航北斗巡星会14人的“巡星实践小分队”再次整装待发。此次活动将探访江南著名而又神秘的天文资源。  相似文献   

14.
汽车飞驰在机场高速上,眼前的北京城— 一栋栋熟悉的高楼大厦,一条条车水马龙的街道,渐渐在我的眼前呈现出来。冬日午后的阳光,伴随着汽车的行驶声,一阵难以抵挡的疲倦悄然袭来。于是,我闭上眼睛,深深地舒了一口气。过年了?真的吗?大年三十几下午,我们才匆匆地从巴黎回到了北京。零星的鞭炮、到处张贴的红彩,我仿佛真的觅到了几丝年味儿。华灯初上,当一家三口围坐在桌旁,开开心心地吃着团圆饭时,当窗外的鞭炮声快要把我的耳朵震聋时,当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之时,我才真正感觉到,北京,我的家,这年味儿竟是这么浓、这么亲切!喜欢过年,喜欢北京。  相似文献   

15.
人类从诞生以来,就对星空充满好奇。在远古时代,人们只能通过眼睛观看星空,有时为了实现某种观测目的,还要建造一些简单的测量设施,例如,英国的巨石阵。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揭开了近代天文观测研究的新篇。20世纪30年代,认识宇宙又添新方法--射电天文观测。  相似文献   

16.
高中,这个与初中完全不同的地方,连空气都是紧张的。地理老师通知有冬令营,是去南山天文台的,我很高兴,缠了妈妈好久,终于获准去了。时隔多年,我又要踏上这片土地了,儿时的记忆还依稀的留在脑中,那片星空灿烂的天,在脑海中依然。不知道,这片天,变了多少,心中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17.
《天文爱好者》2014,(2):18-23
夏季农村的夜晚,天空中南北走向的茫茫天河,是童年抹不去的记忆。长者说,天河里有水,把牛郎和织女分隔在东西两岸。长大后,上了小学、中学,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由许多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和彗星组成,天上的那条河是银河系,太阳系就在银河系内。后来加入了天文学的队伍,了解了更多字窗的奥秘。对子人类的活动空间来说,尽管银河系已是非常巨太,但它只是字窗的微小部分,在我们可观测的字宙中,有吒000亿个银河系这样大小的星系。认识星系的结构和演化是了解整个宇宙的基础。银河系真实的兰维结构是怎样的?它是搬何形成的,叉将如何演化下去?等等,关于银河系仍然有许多待解之谜。北京大学关文学系及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教授刘晓为正带领国内一批天文学家探索有关银河系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元旦过后,春节将至,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进入了隆冬时节。冬季是寒冷的,冬季的夜晚更为寒冷,而中、高纬度地区的冬季夜晚则尤内寒冷。以北京地区为例,冬季农村的夜晚气温在零下十几度是常事,并且还时常刮有刺骨的寒风,在这祥的环境下观测,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冬季的夜晚很长,许多地方冬季的天空晴天率高、透明度好,观测条件应该说是非常好,因此,冬季可队说让爱好者又爱又恨。冬夜观星,一定要注意保暖。关于保暖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可以和大家详细探讨。 冬季天气虽冷,但它的星空却是一年四季中最为灿烂辉煌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冬夜星空吧!  相似文献   

19.
农历大年三十,清晨六点,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机场。一行十五名中国学生挥泪告别亚利桑那大学的教授。再见,亲爱的Wendy,再见,可爱的Ferdane,再见,宜人的亚利桑那。站在机场的玻璃幕墙前远眺亮黄的朝阳跃出沙丘,我在心中祈祷,能再次造访这片点缀着仙人掌与棕榈树的神奇土地……  相似文献   

20.
望远镜是天文学的标志,是天文爱好者的最爱。二三十年以前,能拥有一架望远镜是很多同好的梦想。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同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少同好的设备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此刻却发现,儿时出门便能看到的星空已经离我们远去,找一个理想的观星地点往往要跑很远,花费很多时间。现在买望远镜越来越容易,观星却越来越奢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