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时候,我暑假常去乡下,那里空气清新,没有灯光干扰,一到夜里就繁星满天,引起我对天空的幻想。从此,我便对天文感兴趣了。 上小学时,我经常晚上出来看星星。那时,我没有星图,更不知天上星星叫什么名字,但我常描星,一天天观测,我发现星星东升西落,每天都提前一点升起。  相似文献   

2.
2010年初,我在《天文爱好者》杂志上看到了周波写的(2010年关注SOHO等彗星》,一下子激起了我对SOHO寻彗的兴趣。起初并没有太多的天文知识,感觉也就是“三分钟的热度”,但通过网络和书籍的了解,又让我找回了一点自信,既然别人能发现,何不自己尝试尝试呢?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我馆目前馆藏文献的分布情况、检索途径和一些网上服务 ,目的是希望能给不太熟悉馆藏的读者尽快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 ,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4.
今年 6月份 ,我从《天文爱好者》的“观测角”栏目得知 ,今年 7月 1 6日月圆之夜将发生罕见的月全食现象—月全食 ,我和同好许俊、郑 欣等盘算着进行全程观测。 7月 1 6日晚 ,我们把望远镜搬到一片空地上 ,万事俱备 ,只欠月升。7月 1 6日 1 9时 57分 ,月食如约出现。月球边缘的光辉慢慢暗下来 ,初亏了。这个缺口越来越大 ,月光一点一点地暗下去。 2 0点 3 2分 ,半个月轮被地影给吞没了。我们从天文望远镜中能清晰地看到月面越来越暗 ,2 1点 0 2分 ,月亮最后一丝光辉也消失了 ,本来还明亮的月球 ,现在只剩下一个依稀可辨的古铜色圆盘。月球…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天文爱好者》杂志创刊五十周年,也恰好是我订阅《天文爱好者》二十周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正上小学的我偶然在同学家看到一本书,从这本书上知道了第一个星座——天兔座。从那时起就想认识天上其他的星座。限于当时的条件,不可能找到任何有关天文方面的书籍,只好等着机会的来临。1984年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从其中的《天文》分册上学到了一点天文知识。1985年偶然在一位朋友家里的小学课本《自然》上看到四季星图。从此以后就是凭着这简易的四季星图开始了认星之路,也真正开始了天文之路。  相似文献   

6.
日食是一种奇异壮观的天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中国古代对日食进行过长期的观测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日食是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远古的人们知识低浅。他们看到太阳被一个黑影一点一点侵蚀掉,就认为是个怪物把太阳吞食了。惊骇之下他们在一起擂鼓呐喊,用各种方式想把怪物吓退。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似乎更加钟情于月亮。寂静的夜空,她带来的虽然只是那么一点点光明,却是那样的温柔可亲和延续了白天的生命。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脍炙人口的月下名句。“中秋节”更是将“赏月”定为我们中华民族每年一度的一个节日。除了皎洁的、银盘似的月亮,另一类很有观赏价值的就是月食了。图1是2007年3月3日的月全食照片。说起“三月三”,使我想起我们云南大理有“风花雪月”一说,即“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  相似文献   

8.
山风 《天文爱好者》2009,(10):56-59
从天文风景摄影开始 初学天文摄影,你不要去想马上就拍到多么精美的天体照片,这是不现实的。你也不要担心需要购买昂贵的天文望远镜或者其他装备,这暂时还用不着。我认为,最初步、最易上手的天文摄影门类是天文风景摄影。它不需要你有任何专业的装备,哪怕是一台最普通的相机都能拍摄许多题材的天文风景。而如果你的器材再稍微专业一点,那你将获得令人惊讶的漂亮天文照片。  相似文献   

9.
上次文章,我们介绍了设置灰场可以改变照片的总体色调。但是,如果你对设置灰场之后的色彩还有那么一点点不满意,还想进一步微调,或者觉得颜色不够鲜艳浓郁,那么,可以调整色彩平衡和饱和度。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天文爱好者们,您是否已经参与寻找 SOHO 彗星的活动了?我想,绝大多数的天文爱好者都是目前还没有或者是今后也不会参与的,但至少你们现在已经开始关注咱们中国在 SOHO 彗星的发现方面的发展了。同时,这也是在国际上展示咱们中国业余爱好者能力的一个舞台。说到寻找 SOHO 彗星的魅力,大家可能会以为:只有已经找到了 SOHO 彗星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它所带来的巨大快乐和成就感。但只有这一点,还不完全对;能够把自己的快乐让大家一起来分享,才能带来更大的快乐啊!现在,全世界参与寻找 SOHO 彗星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相对而言,每发现一颗新彗星的难度也都会随之增加;在这样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论对谁来说,一旦有了新的发现,哪怕是一颗非常暗弱的彗星,也都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我与天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和天文奥赛“一见如故”。没有功利的束缚,让我深沉地爱上了这个比赛。在去年整整一年里,我都醉心于天文奥赛,经历了从国内竞赛到IOAN(国际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系列比赛。宁夏固原的国赛让我踏出了广东,并且首次面对了众多的天文爱好者们。而后的IOAA则让我放眼世界,认识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更收获了一份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从未想到,我可以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风采。虽然没有十分优秀的成绩,但在一次次的天文历程中,我长大了!  相似文献   

12.
《天文爱好者》2011,(8):73-73
一次路边天文活动时.一校外大叔过来问了我很多无语的问题。 我说,我们学会有组织野外观测,他似乎颇感兴趣,说:管吃管住不?我无语。等我说到入会费十元时,他就说:我不报名了。你告诉我你们去什么地方,我自己去不就行了?我再度无语。  相似文献   

13.
记得F4有一首歌叫“流星雨”,歌词很煽情:“温柔的天空,应该让你感动,我在你身后,为你布置一片天空……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让你的泪落在我肩膀……”如果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约上两三好友,或聚屋顶,或聚球场,更为潇洒一点,或去郊外空旷的草地、山顶,在这首缠绵悱恻的“流星雨”的浅吟低唱中,各自凝视一方的天空,守侯一闪即逝的流星的出现,岂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民间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你在流星还没有消失之前许下一个心愿,这个心愿就一定能够实现。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作为一种生活的点缀,也可以为守望星空的我们增添几分浪漫的情趣。流星是飘浮在宇宙空间的尘粒,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飞向地球,与地球大气摩擦燃烧的现象。流星的高度通常以  相似文献   

14.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在北京拍摄了1997年3月9日的日偏食。照片拿到学校,同学都抢着看,有的同学还管我借底片冲洗留念。而我却一直不满足,那个时候我就在天文书上看到了今年7月22日长江流域日全食的预告,并暗自下定决心目睹这次日全食。去年8月1日,由于考试的原因,我又错过了一次我国西北部的日全食,更加坚定了我亲身观测长江日全食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詹想 《天文爱好者》2014,(11):54-59
我相信,许多天爱都会用Photoshop(下文简称PS)对星空照片进行后期处理。所以,当Adobe公司推出另一款强大的软件——Lightroom(下文简称Lr)时,大部分天爱可能没有太关注一一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我觉得PS已经足够强大,也足够方便了。直到我的一位玩摄影出身的天爱朋友把它强力推荐给我,我才发现这个软件的魅力。很快,我的后期处理就离不开它了。  相似文献   

16.
追着太阳跑     
自从上小学后,我一直喜欢历史、考古、古生物及地理,而2009年寒假去北京天文馆的一次参观又勾起了我对天文奥秘的兴趣。爸爸为了鼓励我,不仅买了许多诸如《星空》、《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恒星与行星》、《日全食》等书籍,指导我在网上查询天文知识,还带着我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望远镜。镜头是买的,镜筒使用塑料水管做成。整个望远镜可以随意组装拆卸。这使我明白了望远镜的原理及结构。全家还多次到十三陵神路观星,让我认识了许多星座。  相似文献   

17.
重新翻开几个月前采访麦克霍尔兹先生的访问记录,我思索了很久,却依然不知该如何下笔。直到我发现了本文题记中麦克霍尔兹先生所说的那句话,我的内心才得以在顷刻间释然,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所直苦苦寻找的,能概括一个彗星猎手整个天文人生的话。诚然这其中的确充满着微妙的情感变化,但是我撰写本文的目的却从未改变过,那便是向我的读者展现一个我所能了解的最为真实的麦克霍尔兹——一个北半球目视寻彗的传奇。  相似文献   

18.
《天文爱好者》2008,(1):74-75
我跟月亮有缘,我的英文名Phebe便有月亮和月亮女神的意思。十年前的月全食让我爱上了天文,我的望远镜观测得最多的也是月亮……所以,当看到“金秋览月”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充满了使命感,立马报名参加,是第三个在天文在线报名的人哟。  相似文献   

19.
李政道先生谈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常常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反映了人类的创造力。从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角度进行科普,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读毕本刊2010年第1期的《一钩新月》和第2期的《暮色秋江图》,笔者也就月相画中的天文知识谈一点心得吧。  相似文献   

20.
苏晨 《天文爱好者》2014,(10):77-79
今年八月份,接到好友汪伟玲的电话,说她和她朋友在内蒙古赤峰市热水塘镇建立了一家星空酒店,特邀我和其他几个朋友一同前去参观。星空酒店?听了这个消息我非常惊讶,这种酒店在我印象里只有国外有,很少听说国内有这样的主题酒店,至少我没有见过。带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我与国家天文台邱鹏和纪录片摄像师张岭一行三人出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