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中国铁矿资源现状与潜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铁矿类型多样,成矿条件复杂,中小型矿床多、超大型矿床少,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组分多,选冶条件复杂.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地质工作程序分析,我国铁矿资源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预测在15个重点有望区(带)内的37个有望区段的远景资源/储量为96亿吨,其中东部地区40亿吨,西部地区56亿吨.为保证我国铁矿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应加强铁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加大国外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提高资源科学利用水平,从而保证铁矿资源的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2.
我国铁矿资源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5~2008年,笔者等先后开展了“我国大中型铁矿山资源潜力调查评估”和以大中型铁矿山为重点的“我国铁矿资源潜力数据库建设”项目工作。本文根据全国大中型铁矿相关资料和近年铁矿勘查成果,对我国铁矿资源的潜力和找矿空间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铁矿资源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科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利用宁芜地区(江苏部分)地质资料,结合磁场特征,重点对该区侵入岩体、断裂等地质构造进行了推断,编制了1:5万磁法推断地质构造图,为铁矿预测提供了地质构造等综合信息要素。采用RGIS2008软件2.5D人机交互拟合方法,累计估算铁磁性矿体资源量84642.6万t并分级。通过已知矿床的分布特征分析,结合磁测资料解释应用的成果,对宁芜地区(江苏部分)铁矿资源潜力进行了探讨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辽宁鞍本地区铁矿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鞍本地区铁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矿成矿规律,并对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预测.研究表明:鞍本地区铁矿均为变质条带状铁矿,矿体具有层控性,该地区铁矿资源潜力巨大,实现铁矿找矿突破是完全可能的,在得出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2008,35(3):10
《国土资源报》消息 2008年2月27日,在天津召开的全国铁矿勘查研讨会上,国土资源部对开展新一轮铁矿勘查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动员,强调要在国家层面统筹考虑各种资金渠道的地质找矿工作,加强铁矿勘查规划部署研究,加快推进铁矿资源潜力评价,编制和实施重点成矿区带铁矿勘查统一部署方案,运用新机制,引导社会力量,统筹推进新一轮铁矿勘查。  相似文献   

6.
利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在广东省已有硫铁矿床矿区地质、区域地质、物探、化探资料的基础上,对全省硫铁矿按矿产预测类型、预测工作区进行了最小预测区的圈定,使用地质参数体积法估算了硫铁矿的潜在资源量。以此为基础,将广东省最小预测区合理归并为找矿潜力区,按照资源丰度,分析了广东省内硫铁矿各潜力区的找矿潜力,得出广东省已有硫铁矿床的深部与外围仍有很大潜力,未知区找已有类型硫铁矿床也有很大潜力;同时提出优先开发大降坪、西牛、河朗、凡口、马口、大宝山、保安等地区的勘查部署建议。另外,笔者所应用的矿床预测类型分析、矿床类比、空间分析、归并计算的方法为其他省不同矿种的潜力分析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林-曼养-大勐龙地区火山岛弧构造,岩浆-火山活动期次多,时间跨度长,酸性-中性-基性岩均有产出,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铁矿资源较为丰富。对区内主要两种铁矿成因的探讨和对磁异常与铁矿床内在联系的分析,认为本区铁矿资源找矿潜力很好,值得进一步进行以铁为主的多金属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铁矿成因类型、分布规律等。认为吉林省具备铁矿成矿的地质条件,铁矿的资源潜力较大,实现铁矿找矿突破是完全可能的,并按A、B、C三类进行了资源量预测。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时彬 《地质与资源》2018,27(5):494-502
以本溪-临江勘查区为例,通过对勘查区航磁、重力以及电法剖面数据的解译,为深部地质地层、构造、岩体、矿体等信息推断提供地球物理依据,绘制地质图切剖面,服务三维地质建模.在地球物理信息处理的过程中,结合鞍山式铁矿成矿机制,在勘查区内研究发现若干潜力矿床.  相似文献   

10.
本项目研究将四川省铅锌矿划分为4个预测类型和8个矿床式,在全面研究各类型典型矿床和预测工作区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定量预测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全省铅锌矿的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对省内铅锌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铁矿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芳  黄建平  黄震 《江苏地质》2012,36(2):157-164
铁矿资源是江苏省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之一。根据最新的地质找矿原则,突出“攻深找盲”,开辟“第二成矿空间”的找矿思路,以新的成矿理论为指导,加强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的力度和深度,充分运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新的勘查技术方法,对铁矿资源潜力进行评价。通过此次评价,共圈定了6个远景调查区,6个重点普查区,8个普查验证区。  相似文献   

12.
徐州地区是老的铁矿石生产基地,开采条件较为成熟,但可采资源日益衰竭,因此,对该区铁矿资源量进行科学预测,掌握区内资源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徐州地区铁矿资源的成矿地质背景分析,选取相对合理的预测要素,通过计算关联度方式确定有效的预测单元;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预测单元的资源量进行估算,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合理评述。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2010,(9):36-36
国土资源网消息根据铁矿资源潜力评价的结果,甘肃项目办建议,今后全省的铁矿勘查可围绕19个勘查区进行,其中A级勘查区12个、B级勘查区级5个、C级勘查区2个。  相似文献   

14.
牛翠祎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274-1281
本文以全国金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为基础,从我部金矿勘查、利用情况对我国黄金矿产的资源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我国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的地质工作程度和近年来地质勘查进展,通过与国外勘查技术及勘查现状的对比分析,结合矿床发现的规律,分析了我国黄金资源潜力,为我国黄金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部署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彤 《矿产与地质》2008,22(3):232-235
祁漫塔格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铁多金属矿产地,其成矿作用主要为喷流-沉积作用,矿产伴生有益组分多,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该地区铁矿资源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按照《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的统一规定,对中南地区铁等20个重要矿种,从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成矿规律、资源预测、成矿作用和找矿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资料汇总和综合研究; 在分析重要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划分构造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扬子陆块与武夷-云开造山带西南段界线等的新认识及其证据; 通过总结区内不同大地构造相、不同时代重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和时空分布规律,圈定了物探、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的各类综合异常,编制了系列图件,研建了各类数据库系统; 客观评价和定量预测了重要矿产的资源潜力,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指出了找矿方向。该项目取得的各项成果为今后开展更加深入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勘查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2010,(9):77-77
国土资源网消息在综合考虑各预测工作区铁矿资源潜力和其他各因素后,宁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建议,今后铁矿勘查部署应围绕贺兰山北段预测工作区、贺兰山中段预测工作区、卫宁北山预测工作区和香山一烟筒山预测工作区进行。  相似文献   

18.
牛翠祎  刘烊  张岱 《地学前缘》2018,25(3):1-12
为了摸清全国金矿资源潜力,科学合理地部署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时空分布及资源潜力特征,跟踪金矿勘查进展,提出金矿勘查部署建议。中国金矿床虽以小型居多,但大中型金矿床的资源储量约占80%。金矿床在中生代呈大规模成矿特征,其矿床数和资源储量均居主要地位,其次为新生代、晚古生代、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金矿床在空间上呈区域集中分布特征,根据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金矿床空间分布,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预测资源量,修订了金矿成矿区带划分方案,确定了57个Ⅲ级金矿成矿区带,其中胶东、小秦岭-伏牛山、滇黔桂、西秦岭、燕辽、松潘-摩天岭、东秦岭、长江中下游、丽江-哀牢山和吉南-辽东成矿区带,其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在全国均居前列。以服务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目的,提出了金矿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将金矿床类型归纳为12类,分别为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变质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砂金型、花岗绿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风化壳型、砾岩型,其中以前5种矿产预测类型为主。在总结金矿床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主要类型金矿预测评价模型。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金资源量31 125.6 t,预测深度大多小于1 000 m,50%的预测资源量分布于已知矿床外围及深部。根据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结合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新的找矿进展,找矿主攻矿床类型为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中国东部胶东、小秦岭-伏牛山、西秦岭、滇黔桂为金矿重点勘查区带,已知矿床深部和外围仍是金矿重点找矿地段;西部地区如东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班公湖-怒江、丽江-哀牢山等区带的金矿勘查突破,基础性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投入,为西部地区金矿勘查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开创西部地区金矿勘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概要地介绍了中亚地区的构造分区特点、优势矿产资源和主要成矿时期。在区域成矿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围绕大规模成矿作用进行地质过程解析的重要性,更好地为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查开发选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地介绍了中亚地区的构造分区特点、优势矿产资源和主要成矿时期.在区域成矿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围绕大规模成矿作用进行地质过程解析的重要性,更好地为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查开发选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