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1884年11月14日云南宁洱地震参数进行了重新核定。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普洱府(今宁洱)周围,即23.1°N、101.0°E,精度为1类,误差≤10 km,震级6 3/4级,震中烈度Ⅷ度。等震线破坏区呈NE走向,而有感区长轴呈NE向,二者之间有一定差异。1884年宁洱地震区位于滇西南地区的龙陵—澜沧江断裂与红河断裂之间思茅次级地块内的普洱断裂带附近,其极震区长轴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应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2.
对1884年11月14日云南宁洱地震参数进行了重新核定。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普洱府(今宁洱)周围,即23.1°N、101.0°E,精度为1类,误差≤10 km,震级6 3/4级,震中烈度Ⅷ度。等震线破坏区呈NE走向,而有感区长轴呈NE向,二者之间有一定差异。1884年宁洱地震区位于滇西南地区的龙陵—澜沧江断裂与红河断裂之间思茅次级地块内的普洱断裂带附近,其极震区长轴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应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3.
1982年2月25日8时39分,在江西龙南县境,东经114.8°,北纬24.7°发生一次5.0级地震。由于江西是一个少震、弱震活动区,龙南5.0级地震又是近四十余年来省内发生的一次震级最高的地震,因此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龙南地震的有感范围较大,东到福建长汀,南到广州,西到湖南郴州,北到赣县。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区最高烈度VI度,面积约270平方公里。长轴呈东西向,长27.5公里,南北宽11.0公里。V度区范围较大,呈北东向分布,  相似文献   

4.
1976年11月20日09时50分,广东省顺德县沙(氵窖)公社与佛山市澜石公社之间发生Ms=3.3级地震。震中位置为东经113.1°,北纬22.9°。震源深度3.5公里。此次地震震级虽小,有感范围却甚大,广州、新会、阳江、肇庆等地均有感觉。有关专业人员认为这个地震的高烈度异常在国内是罕见的,其等烈度线值如表1: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地震台网测定,1982年1月25日15时50分30秒在广东省海南岛乐东县东南10多公里(北纬18.65°,东经109.26°,图1 )发生一次M_s4.1 级地震。地震的有感范围几乎遍及全岛。最甚者为乐东县志仲公社,保国、保显农场,崖县三亚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普遍有感,有的惊逃户外,门窗、屋瓦作响,有些墙壁出现小裂缝。  相似文献   

6.
1982年1月13日23时,山西省太谷县东部阳邑公社一带发生4·2(Ms)地震.省地震局、太谷县科委、太谷县地震办公室共同进行了宏观考察.先后对太谷县大部地区及榆次、祁县、清徐、榆社等县的部分地区,进行了烈度评定和宏观异常调查,并了解了有感范围.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广,震中烈度为五度强.震时震中区人们普遍感觉强烈,个别房屋有破坏现象.但震区人畜均无因建筑物倒塌而伤亡.震前震中区及邻近地区有一部分宏观异常存在.  相似文献   

7.
地震报导     
一九八三年四月三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发生了万全4.7级地震。这次地震是继1967年赤城大海坨Ms5.5级地震后16年来张家口地区发生的一次最大地震。虽然震级不算高,但极震区烈度竟达Ⅵ度,并造成了约80平方公里范围内民房不同程度的破坏。有感范围达1000平方公里。一、地震参数(据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地震目录):  相似文献   

8.
1980年6月18日05时45分云南省蒙自县鸣就公社发生 Ms5.4级地震。为配合地震考察及趋势预测,我们通过电话联系向四川、贵州、广西及云南省内共35个地震台站收集了可用 P 波初动符号26个。震后5小时得出下述初步结果。A 节面,走向79°,倾向南东,倾角58°B 节面,走向325°,倾向北东,倾角57°  相似文献   

9.
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发生MS 5.5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获得丰富的测震和强震台站三分量波形数据。使用2°—10°震中距范围内80个台站的宽频带垂直向速度记录,测量该地震的宽频带面波震级;使用震中距200 km范围内1 278个强震仪和简易烈度计三分量记录,计算近场强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值。结果表明,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平均值为5.5,震中西南侧台站测定震级相对偏小,偏大台站多分布在东北侧。近场强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呈NE—SW走向的条带状分布特征,沿断层破裂方向衰减慢,垂直断层方向衰减快。宽频带面波震级和加速度反应谱的空间分布特征支持本次地震以东北向单侧破裂为主,对照震中区地震断层资料,本次地震可能属于高唐和陵县—阳信隐伏断裂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江西龙南县发生一次5.0级地震,根据现场调查和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取得这次地震的震源参数及序列特征。 一、主震震源参数 发震时刻:1982年2月25日 08—39—10 震中位置:北纬24°44,4′ 东径114°48.0′位于龙南县南亨——临江公社之间。 震源深度:16公里 震级(Ms):5.0 震源位置的确定,采用包围震中的龙川,焊州、会昌、韶关、新丰江等台站数据,经过震相校正,分别用和达法、高桥法、石川法在五十万分之一地形图上交切,取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30日14时17分新疆乌恰县两发生6.0级地震,具体参数如下: 发震时刻:14~h17~m40~s 震中位置:39.6°N,74.4°E 震级:(Ms) 6.0 地点:乌恰县西吾合沙鲁乡 据了解,此次地震乌恰、喀什等地有感。主震后统计至5月3日12时止共记到Ms2.0级以上余震26次,其中,4.0—4.9级3次;3.0—3.9级2次;2.0—2.9级21次,序列衰减较快。  相似文献   

12.
1993年4月份,首都圈(38.5°—41.0°N,11 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ML≥2.0地震10次,比上月有所下降,震级最大为4月25日山西繁峙东南M_L≥3.5地震。唐山地区的最大震级为M_L≥2.8,地震发生频次也明显低于上月水平(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1984年10月27日11时32分及11月1日2时42分,在川南泸县境内先后发生两次3.0级地震.这两次地震的微观震中分别为北纬28°55′东经105°15′及北纬28°56′东经105°42′.经宏观考察,地震叠加破坏较重的是泸县的宜定乡,同时还包括相邻的通滩区一带,其次有况场乡以及纳溪县的马岭乡等地,泸州市有感.震中在宜定,据泸州地震台资料,震源深度约2公里,震中烈度V~+~Ⅵ度.这次地震的震级较小,由于震源很浅,破坏较重,尤其突出的影响了当地的中、小学校正常行课,引起了县、市、省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辽宁彰武4.8级地震的烈度与震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2月25日13时59分辽宁彰武发生Ms:4.8级的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彰武县马尾村(42°15′N、122°31′E)震中烈度为Ⅵ度。本文叙述了这次地震的烈度分布与震害。这次地震震害总的特点是房屋破坏不严重,但有裂缝的房屋在Ⅴ度和Ⅵ度区内广泛分布,震害有一定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15.
1986年8月22日10时03分,在吉林省长白山附近(127°45′E,42°11′N),发生了一起有感地震,其震级M_L 3.9,震中烈度为五度,震源深度16km.有感范围约1600km~2.是有史以来,这一带发生的一起震级最大的地震,因此不能不使人关注.  相似文献   

16.
1983年10月18日17时53分,宝兴县境内发生一次4.2级地震,微观震中北纬30°05′,东经102°42′。据考察确定,这次4.2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宝兴县城西北18公里,即宝兴县陇东公社先锋大队一带。震中烈度Ⅴ度强,Ⅴ度区长轴呈NE45°方向展布,长约为9公里,短轴长5公里,Ⅴ度区面积为45平方公里。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宽,北至小金  相似文献   

17.
小金5.0级地震的主要破坏区沿抚边河分布,等烈度线总体轮廓呈“猪腰”形,其长轴方向为北25°西。极震区(白果坪Ⅶ°)内的房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损坏;Ⅵ°、Ⅴ°区内的房屋大多在1989年5.0级和6.6级地震破坏或损坏的基础上震害加重。  相似文献   

18.
兵库县南部地震于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JST;JST=GMT+9h)发生在兵库县南部的活动断层上,对几个城市尤其是神户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们通过对宽频带及强地面运动地震图的分析确定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大小(地震矩和震级)。由长周期矩心矩和量反演的震源机制是,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33°,83°,169°,补偿线性偶极向量分量小(1.5%),M0=3.0×10^19Nm,Mw=6.9  相似文献   

19.
1979年7月9日18点57分23.1秒,江苏省溧阳县发生Ms=6.0地震。据江苏省地震局测得:微观震中为北纬31°27′,东经119°15′,震源深度约12公里。宏观震中位于上沛公社石家圩与东塘村附近。震中烈度为Ⅷ度。 1974年4月22日在靠近这次震中处,曾发生Ms=5.5地震,即微观震中在北纬31°27′,东经119°19′宏观震中在这次宏观震中之西北胡家边一带。这两次地震在震害上有共同点和差异点。分析这两次地震震害资料,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供重建家园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93年7月份在首都圈(38.0°—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M_L≥2.0地震27次,其中2至2.9的24次,最大震级为M_L3.4(见下表)。地震频度和能量释放都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