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事探空工作的探空员,感到最棘手的莫过于讯号突失了。因为讯号突失,轻则影响施放高度,重则造成重放球,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把讯号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减少探空讯号突失,是做好高空气象测报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使用同样的探空仪、回答器、电池,地面接收设备同样是701测风雷达,但突失率相差很大,如1978、1979两年的探空讯号突失统计:南宁8次,突失率0.5%,梧州55次,突失率3.7%,桂林76次、突失率5.3%。这说明了经过主观努力,减少探空讯号突失是有可能的。通过工作实践和试验,我们体会做到如下几个方面,是可以减少探空讯号突失的。过细地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的重点是探空仪、回答器、电池的每一个焊接点是否虚脱焊。由于氧锈作用,镁电池易霉烂,负极片焊点常常脱落,这种脱落在电池未泡浸之前或  相似文献   

3.
探空讯号故障指回答器不能正常发讯而影响探测高度的现象。从故障表现来看,可分为讯号安全检查突失和讯号消失,也有部分介于两者之间,很难分清是属于哪一类。除去机械方面的一些偶然因素,突失和消失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同产生于发讯装置的两个部分:回答器和电池。其造成的后果轻则影响资料长度(500hpa以上),重则重放球(500hpa以下)。在记录整理用微机自动化后,为提高探空质量,就务必解决好这个问题。本文针对上述故障的两个方面,结合本站工作实况及本人的工作体会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6,(2):27-28
近几年,我组在使用GEZ_5—69型升压回答器中,遇到一些问题,大致有两种情况:1.施放后4—5分钟发生讯号突失,造成重放球事故;2.在对流层顶附近(100毫巴左右)发生讯号突失,影响施放高度。我们发现属第一种情况的,都是1971年以前出厂  相似文献   

5.
高空气象探测中,由于讯号突失、消失会造成施放高度低、重放球等事故,不仅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又影响天气预报及资料的使用与服务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工作中的试验,初步得出导致讯号突失、消失的主要原因及排除方法。一、“69”型回答器造成讯号突失及消失的几种情况 1.频率漂移“69”型回答器由400MC振荡器,1.2MC淬频振荡器及直流变换等部分组成,其中400MC振荡器是整个电路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6.
刘象新 《气象》1987,13(11):55-56
探空重放球使探测时间推迟,导致探测所获得的高空气象资料相对失去时间和空间的比较性,降低了使用价值,甚至可能造成资料缺测。 探空重放球指标,是全面完成高空气象测报质量六项技术指标的难点。近几年来,我们在减少重放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对探空员消灭重放球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交流,组织了有关的业务学习,对可能造成重放球的原因进行了研讨分析。在此基础上,不少站制订了一套适合本站情况的仪器准备、施放操作细则,减少了重放球。全省人为重放球次数已由1979年57次减少到1986年的28次,下降了50.9%。现就如何减少重放球作些经验性介绍。  相似文献   

7.
1 引言呼和浩特高空站 ,从 1 998年 8月 1日起正式使用 70 7- C波段雷达 TC2电子探空仪探空观测系统 ,从那时到 2 0 0 1年 8月 3 1日 ,使用中出现了信号突失、仪器变性、少一组信号及信号干扰等各种问题 ,其中信号突失出现 1 2次 ,造成重放球 2次 ;仪器变性 2次 ,造成重放球 1  相似文献   

8.
注水镁电池是探空仪的能量供应部份,它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探测工作能否正常进行。据统计分析,1987年杭州台的31次探空讯号消失和突失中,由于镁电池原因造成的讯号消失占60%以上。本文分析镁电池造成讯号消失的三个主要原因及改进方法。一、电池质量问题1.根据“69”型回答器的工作电压要求,电池的 A_1输出电压必须保持在5.5伏至6伏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国的绝大部分高空气象探测站使用的晶体管回答器(以下简称回答器)的纸盒内有一个泡沫盒,其主要作用是对回答器进行保温,以使其升空后在低温下仍能正常工作.假如回答器纸盒内不装泡沫盒,施放过程中,将会对探空记录和质量产生什么影响呢?经过6个月的实验,证明拆除泡沫盒后施放的探空仪仍能正常工作. 实验过程:从1999年9月开始至2000年2月止,利用正常施放的机会,在装配探空仪时,拆除泡沫盒.上述时段共施放了63套这样的探空仪(其中上海产品10套,其余均为太原产品).所得的结果如下: (1)在探空仪经过低温(-60~-80℃)区域时,其马达转速无明显降低的现象; (2)探空仪的电码讯号、测角和测距回波自始自终一样清晰; (3)无突失,无重放球; (4)我站的其它5位探空员,在同一阶段的时间里,使用泡沫盒所施放的效果与实验比较,特别是在球炸率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表1).  相似文献   

10.
刘慧芳  邵震球 《气象》1986,12(12):35-35
在雨天施放探空仪引起中低空信号突失、消失(包括虽有探空信号而无回答脉冲信号)的现象要比晴天多,这对探测的高度与资料的收集都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重放球事故。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气球升空后,雨水逐渐通过纸盒缝隙浸入回答器上,造成印刷电路板或各插座间短路引起的。我们曾在地面作过试验,将一滴水滴在回答器背面线路板中间后,当即可使信号突失。回答器出厂时虽在线路板上涂了一层绝缘物质,但仍不足以杜绝短路现象。要避免雨天出现空中信号消失,我们介绍两种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探空工作中,各项考核指标能否完成,主要取决于球炸率的高低。因为球炸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探空高度和测风高度的完成。而影响球炸率的主要原因有三个:①回答器;②电池;③探空仪。在气球施放后,上述任一部分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球炸率和探测高度,甚至会造成重放球,而影响探空质量和重放球二项指标。现就具体问题,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分析如下:l回答器的原因。因为回答器主要承担探空仪和雷达之间的通讯联络任务,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探空资料的获取。由于回答器的原因,可能造成的现象和原因,列表如下.2电池的原因。电…  相似文献   

12.
若夫 《气象》1980,6(8):25-25
一、前言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陆续收到一些气象探空站的反映,发现探空仪施放中信号突失或弱失的现象很普遍,在部份台站竟占空中故障的半数以上。重放球的事故不断发生,给高空探测工作造成损失。 为了分析信号突失的原因,我们结合部份台站的使用实况,在工厂做了一些模拟试验,并探索克服这  相似文献   

13.
讯号突失,是探空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解决回答器在对流层顶附近的突失问题,我们在回答器尚未改进设计的情况下,着重抓了镁电池的科学使用。 台站现用的镁电池,必须有一个激化过程,才能达到6.5—7.0伏的电压高峰(这种镁电池保持高峰状态一般可达100分钟左右)。如果不等电池激化充分,匆忙装配放球,就会使电池电压偏低,甚至因低温而升不到5.5—6.0伏,更易  相似文献   

14.
探空质量统计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进行一次月统计,需要查找上百次的观测资料,逐次将探空高度、测风高度、终止气压、放球次数、信号突失数记录在各值班员相应的统计表 格里。再由测风高度和终止气压分别与“高度—基数”表、“气压—基数”表相对照,查出测风基数和探空基数,填写在统计表格中。表格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15.
1资料统计西安探空站1997—2000年4 a中4 000多次观测,观测异常终止的突失现象有37次,不同季节出现突失现象的次数有所不同(表1)。2突失现象故障分析及预防方法2.1探空仪本身部件引发的故障探空仪故障引起的突失比例较大为24%(表1)。预防方法:给各转动齿轮间滴加润滑油和防冻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GTS1型数字探空仪施放过程中因电池问题而引起的重放球、探空信号弱、探空信号变性、测距凹口波不清、信号突失、探空仪施放前财准雷达探空仪无信号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得出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电池的浸泡方法、电池装配技巧和故障处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镁电池是施放到空中的探空仪及回答器的唯一电源。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探空施放高度,若使用不当甚至可能引起重放球。它是由一组7.5伏(供回答器使用)和一组3.0伏(供探空仪马达使用)组成的。前者故障会使回答器停振而不发射讯号;而后者无电或电压不足则造成马达停转或转速每分钟小于两转,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气象》1977,3(7):21-21
“69型回答器”在对流层顶附近发生讯号突失(突失现象,一种是在一、两分钟内,视频讯号剧烈跳动,后突然停振;另一种是讯号逐渐衰弱,先回波变淡消失,然后停振——这个过程一般为5分钟左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在地面进行了常温和低温试验,认为  相似文献   

19.
我台开展雷达测风业务,起初,大家在工作中普遍感到69型升压回答器的板压不易掌握,经常发生讯号突失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如何减少69型升压回答器讯号突失的科学试验活动。 通过反复试验,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要正确使用69型升压回答器,必须抓住最能反映这种回答器本质问题的总电流这项技术指标。 正确调节R_4(可调偏流电阻)  相似文献   

20.
该文研究了跟踪升空探空气球携带的探空仪和回答器(探空源),因干扰引起的假性突失,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的操作方法,以确保雷达正常跟踪和记录的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