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寨县油菜越冬期的气候条件分析及防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寨县冬季气温较低,冻害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丹寨县油菜越冬期的气候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提高油菜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对黄淮海地区小麦产量可能影响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石立  王馥棠 《气象学报》1993,51(2):209-216
本文分析了黄淮海地区小麦生育期内不同时段的温度、降水与产量的关系,分别得到了不同类型的偏回归系数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季节温度升高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温度、降水同时变化综合影响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各地不同季节气候变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北部、中部地区秋季、冬季变暖将导致增产,春季减产;而南部地区则秋季、春季将减产,冬季增产(河南南部略有不同)。降水量变化对各地各季气候变暖产量效应的迭加作用不同:北部、中部地区秋、冬季降水有利于增产,春季降水对减产略起缓解作用;南方各季降水过多均对小麦不利。总的说来,大部分地区若小麦生育期内气候变暖变湿,将有利于增产,但南部地区降水过多有不容忽视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海北冬春气温度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英年  张景华 《高原气象》1998,17(4):443-446
祁连山海北地区冬春气温与高寒草甸牧草产量具有很高的反相关关系。冬春气温升高导致牧草产量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冬春气温升高,使冬季土壤冻结层变薄,土壤水分散失严重;  相似文献   

4.
解决“菜篮子”工程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件大事。而秋白菜生产、供应又在整个蔬菜供应中居重要地位,其总产量占丹东市蔬菜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供应时间占全年的二分之一,是城市冬季主要蔬菜供应品种。秋白菜产量的高低又受气象条件的制约,产量很不稳定,往往给安排生产和计划供应带来很大困难,开展秋白菜产量预报就可以及早提供产量信息,为组织秋白菜生产和计划调运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逐步实现既满足市场供应,又不致因生产过剩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雪压的观测相对来说比较特殊,也比较繁琐。观测员必须反复操作测量工具和读数,有一个比较长的观测过程,它只在冬季降雪达到观测标准时才读数,观测次数少,特别是河曲周围晋西北一带,冬季降雪较少,有的年份甚至一次也达不到雪压观测标准。正因为它的观测次数如此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浙江省板栗产量的分布及气候生态区划间题。根据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地区冬季热量条件和7~8月份水分条件的类似性及各县板栗产量的分布现状,将我省划分为3个板栗气候生态栽培区。  相似文献   

7.
汪铎  张镡 《气象学报》1984,42(1):99-109
本文分析了近几十年谷物产量和百余年海平面气压场及降水资料。揭示我国东部长江下游粮产区的天气和谷物天气产量存在30—40年的长周期振动和2—3年的短周期振动,并且与特定的相一致的大型环流系统振动相配合。通过分析讨论,提出了一个“环流一天气一天气产量”同步振动模式。简言之,即当冬季贝加尔湖冷高压偏弱和澳洲低压偏强,相应地,春季赤道低压偏强以及夏季南方涛动偏强时,则长江下游处于(长周期振动的)多水期或(短周期振动的)多水年型,谷物天气产量偏低。反之,则处于少水期或少水年型,谷物天气产量偏高。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冬季OLR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联系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根据NOAA卫星观测的1979~1994年OLR资料,对青藏高原全区冬季(1~3月)OLR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EOF分析,并研究了它与冬、夏500hPa高度场及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原冬季OLR的分布型与冬季冷空气的路径、强度和范围有密切关系。高原冬季OLR的异常屯其后我国夏季降水及500hPa高度场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冬季高原北部偏冷(暖)时,夏季我国黄河南部一华南、黑龙江降水偏多(少)、华  相似文献   

9.
在为自治区党政领导的气象决策服务中,统计了北疆8个站的冬夏平均气温的统计分布,得出一些有趣的现象,尤以冬季更为突出,把它写出来,供有兴趣者在分析气候现象时参考。1统计现象的描述1.l这次统计的年代是A1954-1993年,共39年的记录。所谓“冬季”是指头年11月至次年的2月,共4个月。这39年的冬季平均值正好为一IO.0℃。l.2年际变化很大。在这39个样本中,北疆冬季平均最低年是1968-1969年的冬季,为一14.l℃。而冬季平均最高年是1989-1990年的冬季,其值为一8.9℃。最大相差竟达7.4C。南疆冬季8站平均仅达57℃,夏季北疆…  相似文献   

10.
广东冬季寒害对香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玲  高素华  黄增明 《气象》2003,29(10):46-50
广东丰富的气候资源有利于香蕉生产的发展,但冬季寒害仍可使香蕉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即使冬季最温暖的粤西南亦难幸免。阐述了广东香蕉寒害发生的情况,对几次突出的冬季寒害及其危害进行分析。严重影响广东香蕉主产区的寒害虽然平均约5年左右一遇,但是20世纪90年代寒害出现较频繁,加上反季节种植的春夏蕉由于经济效益较高,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使得其抽蕾或花芽分化在冬季,造成香蕉遭受寒害的几率增大,对香蕉产量影响很大。为此,广东香蕉生产的发展要重视寒害、风害及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布局,搞好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1.
冬季,我国大陆为冬季风控制,气候干冷。由于大范围环流状况的逐年振动,各地逐年冬季气候状况也可在相当大的幅度内变动,特别是冬季月份的气温,它的变率甚至比其它各季都大。因此,温度状况是表征我国冬季气候状况的主要指标。研究冬季气温变化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对于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展望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立项背景低温冻害是影响新疆特色林果品质与产量的主要灾害,21世纪后冬季异常低温频繁,新疆境内几乎每年都有严重的果树冻害发生。2007/2008年冬季环塔里木盆地出现持续低温天气,直立越冬的核桃、红枣、苹果、香梨等果树遭受严重冻害,全区受灾林果面积达46.9万hm~2,林果直接经济损失达29.4亿元,占到全区大农业损失的61.9%。低温冻害已严重制约特色林果产业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开展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中,考查了湖南夏季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厄尼诺现象和冬季欧亚大陆雪盖的统计联系,得出如下结论:(1)、当厄尼诺现象发生后,下一年湖南夏季风降水量偏多,其统计显著性水平在1%以上;(2)、湖南夏季风降水量与冬季欧亚大陆雪盖的相关系数为-0.53,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这个结论与Huhn-Shukla给出冬季欧亚大陆雪盖与印度夏季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0.54的结果相一致,它表明冬季欧亚雪盖对印度和华中季风降水量有相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元平 《四川气象》1998,18(3):25-26
根据1986年-1995年十年间11、12、1月份的天气资料,对绵阳机场冬季的低能见度、低云、大风和积冰等天气现象统计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提高对冬季天气的预报水平。1引言冬季天气,不象夏季天气那般风云突变,它是比较稳定的。绵阳机场,影响飞行的冬季天气,主  相似文献   

15.
一、冬季伊吹山的气象伊吹山拔海1377米。气象站位于一个等三角点上,相当于850mb等压而高度。在冬季如第1—1表所示。雾淞、降雪日数达到2/3以上。即在整个冬季期间,伊吹山的气温、风速值对结冰和它的成长是个好条件,建筑物等几乎埋在雪冰里。为便于参考其他高山雾日数如第1—2表所示。  相似文献   

16.
冬季低温对广西香蕉生产及产量损失影响评估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西香蕉生产代表县1980~2008年产量与冬季低温关系分析,结合2008/2009-2010/2011年冬季香蕉大田生产灾情调查验证,结果表明:香蕉遭受辐射型、平流型寒冻害影响后表观症状差异明显,且导致产量损失的关键气象因子与天气类型有关。在此基础上,补充和完善了香蕉寒冻害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7.
植树造林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大量木材、干鲜果品及多种林副产品,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更重要的是,它还起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止环境污染等作用,从而获得间接的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冠县气象站与周围五县市气象台站地面观察资料的对比分析,说明冠县林业发展对八十年代以来气候的调节作用。 一、概况 冠县位于鲁西平原,属南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季干冷,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易旱是其主要气候特征,历史上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是粮棉产量低而不稳  相似文献   

18.
闫雅珍 《气象》1995,21(5):2-2
冬小麦倒春寒天气的长期预报闫雅珍(天津市气象台,300074)冬小麦是天津市主要的夏粮作物.小麦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正常年份气温从冬季到春季是逐渐回升的,但有些年份冬季并不很冷,甚至早春(即3月上旬)也较常年同期明显偏暖,使得小麦提前...  相似文献   

19.
南宁地区冬玉米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农业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开发和利用对推动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玉米是南宁地区仅次于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是广大农村的主食,开发冬玉米:一是能充分利用南宁地区南部冬季丰富的光、温、水资源;二是利用好部分冬闲田,提高复种指数,争...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冬季大雪是吉林地区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对丁农业生产、畜牧业、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冬季大雪天气的预报是极其重要的。本文通过对1980—2005年吉林地区冬季大雪天气大气环流形势演变的分析,研究总结经验,为冬季预报大雪天气提供一些依据,对防灾减灾服务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