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月29日,禹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莅临市国土资源局,就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进行调研。禹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烨就今年以来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安排及建议等向调研组作了具体汇报,并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国土部门代市政府拟订的《禹州市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的核心内容。调研组认为,国土部门在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治理中思路清  相似文献   

2.
近日,潍坊市坊子区坊子煤矿矿区、西刘家埠废弃粘土矿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通过省财政厅和省国土资源厅评审论证。项目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 400万元,该区是山东省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示范县(第二批)中潍坊市唯一一个县市区。潍坊坊子煤矿区、西刘家埠废弃粘土矿区位于坊子老城区南部,经济发展区的西刘家埠村附近,紧临206国道。1902年,  相似文献   

3.
露天矿山对区域土地与环境产生了复杂多样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研究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分析、诊断、识别了废弃露天矿山修复目标、存在问题及特征,归纳总结了常用的治理模式;厘清了废弃露天矿山治理思路与方法,创新构建了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的技术体系;针对废弃露天矿山典型现状,归纳总结出研究区几种典型修复方法。旨在为泰安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技术参考,同时,对我国类似矿山开采区的恢复治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禹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利用无人机航空拍摄技术,督促指导全市各乡镇、各矿山企业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实行"挂图作战""见缝插绿",以加快全市矿山生态修复工作。3月以来,该局每天组织8架无人机,设立10个像控点,分别划定航飞路线和范围,沿省道彭花路生态廊道两侧自东向西,先期对无梁、古城、浅井、苌庄等4乡镇700余平方千米区域内矿区现状进行航空拍摄。根据航拍结果、结合地籍调查图库资料、套合企业《矿山地  相似文献   

5.
来到汝州市皮沟铁矿矿区,成片的花椒树、大叶女贞、侧柏等植被覆盖着矿区各处,原来的废弃矿坑已经改造成了一座可供灌溉耕地的水库,残破的废弃矿区成了造福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新生地。近年来,汝州市地矿局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新思路、新办法,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在全社会树立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理念,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河南永城坚持"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的总体思路,在采煤沉陷区和废弃矿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从"废水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生态修复之路,成为河南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的典范和标杆。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幸福庄村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为例,设计了一种光伏提水灌溉技术和矿山复绿工程相结合的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方案.该技术的后续实施应用可有效解决由于矿区位置偏远、水源稀缺导致的电力建设成本高、后期管护难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矿区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山东省废弃露天矿山现状,分析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总结以往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情况的基础上,以“双碳”战略目标为引领,对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所涉及的对象、技术、修复方向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生态复绿、农业用地、科普教育基地、旅游业用地、建设用地5种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以山东省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经验为例,说明5种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在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禹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部署,在市政府的主导下,国土、安监、环保、农林、水利等部门及相关乡镇协调配合,围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有序推进石灰岩矿山资源整合,不断规范企业开采、加工、运输秩序,促进矿区硬化绿化亮化;另一方面,本着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积极推进废弃矿山恢复治理,有效改善了当地人居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初夏五月,走进灵宝市小秦岭金矿区,青山映入眼帘,鸟语萦绕耳畔,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若不是之前来过,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矿坑四布、废渣遍地、山体裸露的金矿开采区。近年来,灵宝市在积极推进矿业绿色革命、大力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及时把矿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纳入治理范畴,全面深化矿区生态治理,实现了由点到面、由粗到细的升华。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矿区生态修复治理不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必须从源  相似文献   

11.
激光雷达(LiDAR)具有穿透力强、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安防监控、无人机、地图测绘、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高新科技领域。在自然资源调查和监测领域中,激光雷达能够弥补传统遥感技术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能快速采集监测复杂的环境信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针对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原理以及适宜性进行分析,并探究激光雷达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潜力,为激光雷达技术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平阳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书写了一篇绿意盎然的美丽诗篇。一、聚焦“一矿一策”治理,全力打造废弃矿山修复新样板  相似文献   

13.
<正>最美四月芳菲天,绿水青山耀太行。时下,走进河南省南太行山区,昔日的露天采坑和堆放废矿渣石的荒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青翠的草木和浓郁的绿色,远处青山如黛、云海如潮,近处花团锦簇、芳香扑鼻,犹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变化得益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2018年10月,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围国家第三批试点。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到登封市、禹州市、三门峡市调研指导工作,要求牢记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职尽责,高质量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黄河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地质灾害防治是自然资源部门的重大职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9月22日,张兴辽来到禹州市与登封市交界处实地查看滑坡体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并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尽快查清滑坡原因。省厅要立即派出专家组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禹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修复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设定了近期和中期生态修复目标任务,明确了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矿山生态修复重点任务。《意见》提出,到2020年,对磨街、鸠山、方岗等8个乡镇废弃矿坑(井)进行恢复治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到2025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态修复机制和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  相似文献   

16.
<正>沿禹州市无梁镇、浅井镇境内的省道彭花路西行,目光所及,原来满目疮痍的山体已经披上绿装,漫山遍野的松柏和道路两侧国储林基地栽植的各类苗木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自打去年俺这儿实施矿山治理以来,天蓝了,山绿了,空气质量好转了,以前从早到晚尘土飞扬、‘一年能吃俩石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63岁的无梁镇皇路河村村民李伯钦满怀喜悦地说。2018年以来,禹州市修复废弃矿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烟台市牟平区某废弃矿山为例,介绍了该区域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造成该区域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原因,以恢复耕地、草地、林地为目的,对区内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采坑、残丘、料场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需从科学的角度树立正确的修复理念,落实地貌重塑、土壤重构和植被恢复三大矿山修复核心技术,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蒙阴县汇泉峪地区石灰石资源开采历史悠久,过去粗放式开采造成山体及周边土地破损、占压严重,矿山废弃多年未得到有效治理。为消除破损山体视觉污染、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山体周边水土流失,实施了废弃矿山综合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矿区基础地质调查和现状测绘,综合分析了废弃矿山开采现状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建筑边坡、结构设计等建筑方面的相关要求,深入分析矿区地质条件、采石立面岩体特性和周边基础设施情况,详细介绍了桩板式挡土墙后覆土绿化的采石面治理方式,分析了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效和适用条件,为露天开采矿山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废弃矿区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领域之一.当前,治理废弃矿区已逐渐从初级的复绿、复垦转向“多 元共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其中景观评价在提升资源价值、挖掘矿区景观潜力等方面作用明显,为设计介入矿 区全生命周期和矿区综合治理与开发等奠定基础.由于 VRM、VSM 等传统景观评价方法运用于矿区治理存在 指标体系缺乏针对性和评价过程主观化等问题,为此,以大冶铜绿山矿区为例,运用 GIS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并借 鉴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同时兼顾矿区的隐形文化内涵,构建由景观视觉敏感度、景色质量、景观生态、景观格局、 文化价值5小类共17项指标组成的废弃矿区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并以大冶铜绿山矿区为例,通过层 次分析获得景观视觉美学、景观生态以及景观人文3方面的评价结果,以期破解传统矿区治理综合效益低、环境 治理与社会重构割裂等困境,为废弃矿区的规划设计发展和管理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东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历史上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较大,因受政策性关闭、修复不系统等因素的影响,遗留了一大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存在矿山地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损毁、植被破坏等一系列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美丽山东建设。矿山生态修复难度较大,必须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情况开展系统修复。本文引用2022年山东省历史遗留矿山核查成果,系统分析了山东省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面的探索实践,客观分析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山东省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