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偏离份额等方法,分析1995—2015年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呈减弱之势;结构效应和净竞争效应上,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皆处于劣势,第三产业则呈相反态势,分别以大城市和小城市表现最为显著;区位效应上,第二、三产业区位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皆为劣势,空间相互依赖作用逐步降低,其中森工类城市第二产业区位效应最为劣势。“结构性减速”成为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主导因素,因地、因类制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部地区煤炭城市产业结构效益动态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产业结构变化率与变动系数、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产业结构偏离-份额指数对中部地区煤炭城市的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横向动态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部主要煤炭城市在近8年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率总体显著。(2)所有城市的第二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所在城市经济增速,而第三产业则慢于城市经济增速。(3)产业结构偏离度在1997—2007年整体在下降,但在近6年却呈缓慢上升态势。(4)偏离-份额指数显示中部各主要煤炭城市第二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占优,但对于第一与第三产业不同城市偏离效益表现不同;同时,各煤炭城市相应产业部门对所在城市经济区域的促进作用以及在产业区域经济结构效果和竞争效果指数方面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1978—201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城镇化响应强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第二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响应强度呈现阶段性波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U"型曲线变化趋势;河南省城镇化响应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区域城镇化类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区域城镇化总体水平、城镇体系发育程度、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城市经济密度、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综合应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Lilien指数、More值以及结构偏离度等指标,以2004-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甘肃省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速度及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shift-share模型将产业结构变化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衡量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1)甘肃省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已稳步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一"产业演变格局。(2)2004-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分别为-1.379、1.115和1.901,第一产业发展滞后,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且不同时段发展速度各不相同。(3)甘肃省产业整体以0.087 1的Lilien值和4.364 6的向量夹角升级,转型升级的速度较快但趋缓态势显著。2010年以来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服务经济化"趋势。(4)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效应主要源于产业内技术进步,结构效应较低,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尤其是第三产业,其总结构效应为9.021 3%,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贡献;第二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为负,主要在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匹配。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对生产率的增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依旧巨大。  相似文献   

5.
综合应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Lilien指数、More值以及结构偏离度等指标,以2004-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甘肃省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速度及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shift-share模型将产业结构变化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衡量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1)甘肃省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已稳步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一"产业演变格局。(2)2004-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分别为-1.379、1.115和1.901,第一产业发展滞后,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且不同时段发展速度各不相同。(3)甘肃省产业整体以0.087 1的Lilien值和4.364 6的向量夹角升级,转型升级的速度较快但趋缓态势显著。2010年以来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服务经济化"趋势。(4)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效应主要源于产业内技术进步,结构效应较低,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尤其是第三产业,其总结构效应为9.021 3%,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贡献;第二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为负,主要在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匹配。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对生产率的增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依旧巨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业结构贡献统计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1951—2012年广西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差异和2002—2012年广西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受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不同政策手段与方式的影响,在时间上广西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呈两阶段波动收敛,在空间上三大经济区呈自西向东梯度推移的规律性变化,因受二产不断增加因素的影响,14个城市间产业结构变动过程差异显著,且三大经济区和14个城市的经济政策使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呈反向变化。后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开放统一要素市场,促进要素资源流动,构建分工合理与布局科学的产业体系,逐步以间接调控方式并遵循市场规律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应成为国家从宏观层面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需要考量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动态背景下,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向量夹角法分别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视角衡量山东省曲阜市2006—2015年旅游产业结构的时序变化,测度曲阜市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曲阜市旅游产业有一定的结构优势但竞争力相对较弱,合理化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虽然有升有降,但平均水平一直较高,表现出高位震荡的特征;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均值为0.03,周期性震荡呈现收敛趋势,反映出曲阜市旅游经济发展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1953--2003年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大体上服从Growth函数,具有长、短波复合变动规律,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特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加,人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与经济自身调节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效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3个方面分析了洪涝灾害承灾体易损性,阐述了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与动力,分析了产业结构对洪涝灾害承灾体易损性的影响。以安阳市为例,在分析典型年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地均产值指标分析了2010年三大产业产值效益以及由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探讨了典型年份产业结构调整对承灾体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安阳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现减小趋势,第二产业比重最高且基本稳定,第三产业则呈增长趋势。在典型年份,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最高时,承灾体易损性增强,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严重,且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相反发展趋势,与第三产业呈现相同发展趋势;洪涝灾害期间日降雨量明显减小,但其造成的损失却有加大趋势。近年来,安阳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降低了承灾体的易损性;第二产业比重平稳增长以及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快,则增强了承灾体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10.
狄乾斌  梁倩颖 《地理科学》2018,38(10):1606-1615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海洋生态效率进行测算,运用标准差椭圆对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最后运用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生态效率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以评测中国海洋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并探究其与海洋产业结构响应关系。结论如下:中国沿海省份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占海洋生产总值较大,在研究期内呈现增长趋势;大多数省份海洋产业结构熵值下降,说明该类省份海洋产业发展平稳;在时间上,海洋生态效率总体上处于无效状态,海洋第三产业占比重高的年份,海洋生态效率相对较高;在空间上,海洋生态效率重心总体呈现向北移动趋势,表明北方海洋生态效率的优化进度快于南方;基于沿海各省脉冲响应图可以得出,各省份海洋产业结构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冲击最后都趋于平稳,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变动稳定,其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小;在方差分解部分,沿海各省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生态效率方差分解的贡献度较高,且呈现增长趋势,说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生态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演化及其经济带动作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宋周莺  车姝韵  王姣娥 《地理科学》2016,36(9):1388-1396
通过建立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并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变异系数等方法,从不同空间层级剖析了东北三省的创新能力发展格局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从创新能力分析,吉林、辽宁的创新能力增长较快而黑龙江相对较慢,省际差异呈扩大态势;地级市之间的创新能力相差悬殊,呈现明显的省会城市及门户城市集聚效应,但市级差异呈缩小态势。 从创新贡献率分析,辽宁的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相对较强,而吉林、黑龙江相对较弱;地级市差异较大,沈阳、大连、长春、大庆的创新贡献率比较突出,而锦州、吉林、盘锦、铁岭上升较快。大部分地级市的创新发展对经济带动模式为“低创新能力-弱经济带动”和“高创新能力-强经济带动”,说明各地级市的创新发展及其对经济带动的两极分化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基于Shift-Share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老工业基地经济弹性特征对于增强其应对国内外扰动,促进落后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在对1990—2015年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周期划分的基础上,测度各城市不同周期中经济抵抗力和恢复力表征区域经济弹性,借助shift-share分析法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分量,揭示区域经济弹性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在不同时段内的区域经济弹性具有动态差异性特征,辽宁省对冲击扰动的抵抗力较低,容易遭受冲击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均对区域经济弹性产生重要作用,且区域竞争力起主导作用,当前辽宁区域经济弹性受产业结构素质低和竞争力弱双重约束;服务业受老工业基地“路径依赖”影响,长期存在结构水平低和竞争力弱问题,第二产业结构素质和竞争力不匹配问题严重,路径依赖下的制度锁定现象仍旧存在,这都限制了辽宁的区域经济弹性水平。针对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内部机制,提出了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李鹤  张平宇  刘文新 《地理科学》2007,27(4):486-492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和理论目前尚未成熟,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其协调度的概念出发,利用因子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并对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状况经历了从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过程,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发展大致呈“V”型趋势变化,“九五”时期是协调状态由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过渡阶段,1997年以后环境与经济处于初级协调状态。对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限制因子进行了分析,指出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工业三废排放量大、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等因素将长期制约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山西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统计指标为基础,通过构建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3个指标,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山西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2003—2014年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逐渐增强,预测2020年旅游业依存度将达到79.5%;从空间维度来看,与周边省份相比,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在2003—2014年间显著提高,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各市自身GDP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山西11个市旅游业拉动效应整体上势头强劲,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山西省全省GDP作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则各市旅游业拉动效应呈现出不同态势。  相似文献   

15.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组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士君  王丹  宋飏 《地理科学》2008,28(1):15-21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应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的任务,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目标下,调整结构、优化功能.辽中南城市群应在继续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方向的同时强化效益和效率机制;吉中城市组群应在坚持汽车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方向的同时强化城际之间的行业联系;哈大齐以及黑龙江东北城市组群则应做好资源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在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城市群组内部城市职能分工,加速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弱化不同等级城市间纵向联系的行政隶属关系,进一步强化同一等级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在城市群组之间亦形成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为新型工业基地建设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16.
陈妍  梅林 《地理研究》2018,37(2):307-318
借鉴协调发展相关理论,构建综合评价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转型的指标体系,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算2000-2014年系统内各要素对资源型城市协调转型的作用,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来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水平呈现波动式缓慢上升的走势,共出现四次较大幅度的波动,空间上差异性先减弱后加剧,协调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南部,失调城市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边缘地区,无论是协调度水平变化或是空间分布上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②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转型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从划分类型看,协调发展型城市在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作用力均衡较好,对社会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投入强于发展调和型城市和失调衰退型城市,钢铁型城市协调转型水平强于石油型城市和冶金型城市,森工型城市表现最弱。③ 第三产业发展、教育、技术、非国营经济、生产生活环境等因素对协调转型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历史遗留问题、产业结构升级等仍待进一步解决,同时也对实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
集聚与分化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核心问题。利用区域条件指数、城市指数、变异系数对辽宁城市核心要素的集聚与分化进行动态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辽宁城市人口、经济、社会与交通要素呈现出由沈阳经济区向沿海经济带集聚的态势,仅通讯要素呈现出反向发展特征;综合型城市人口、经济、社会要素集聚趋势显著,重工业型城市出现整体分化,轻工业型城市交通、资源型城市通讯要素出现明显集聚;辽宁城市人口、经济、文化层面处于低首位分布状态,沈阳中心性不够明显,但在教育从业、医疗、客货运及邮电等方面垄断能力趋于增强;辽宁省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经济扩大趋势明显,人口扩大趋势较弱,各城市发展速度差距悬殊,相对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