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卫星重力数据和海底地形数据对大塔穆火山开展详细的重力导纳分析。结果显示大塔穆火山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是1~3 km,指示火山形成于洋中脊之上,符合低重力异常和洋中脊三联点的构造背景。Airy均衡模型和岩石圈挠曲均衡模型推算的大塔穆火山的平均地壳厚度是11~17 km,最厚处拥有一个约30 km的地壳根,与实际地震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大塔穆火山的超厚洋壳不同于正常洋中脊,目前地幔柱与洋中脊相互作用是比较合理的成因模式。研究还发现大塔穆火山底下存在一个质量缺失的低密度区,这个区域可能是残留岩浆房造成的结果,与火山中心的地球化学特征、地震波速异常以及广泛的后期火山活动相吻合。另外,这个低密度区提供浮力支撑火山中心隆起,可能导致火山侧翼因差异性沉降而产生正断层。  相似文献   

2.
地球上有不少岛屿是由火山作用形成的,有些岛屿上的火山已经停止活动,成为死火山或休眠火山,也有一些海岛上的火山仍然在活动。目前,世界上有活火山500多座,这些活火山绝大多数分布在海岛上,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存在着差异,结果使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大不一样。本世纪令人类损失最大的一次火山活动发生在西印度洋  相似文献   

3.
吴溪 《海洋世界》2009,(12):11-16
现在还不算太晚——但也差不多了。人类已经向大气中排放了5千亿吨二氧化碳,并且每年至少还要再排放90亿吨——这些碳成为地球沉重的负担。按照目前的趋势,在2050年之前,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将达到一万亿吨,  相似文献   

4.
吴溪 《海洋世界》2007,(11):12-15
"看这儿——冰岛的西部海岸,你看见冰岛的首都雷克雅未克了吗?看见了!好,再顺着受海水侵蚀的海岸旁的这些数不清的峡湾往上看,注意纬度65°下面一点的地方,你看见什么东西了吗?""有一个好像一根瘦瘦的骨头似的半岛,尽头像一根巨大的膝盖骨的形状。""这个比喻很对,我的孩子。你在这根膝盖骨上看见什么没有?""看见了,一座好像伸到海里去的山。""对!这是斯奈弗。""斯奈弗?""就是它,这座山高约五千英尺,是这个岛上最有名的火山之一——如果它的陷口可以通到地球中心,它的确可以成为地球上最著名的火山了。"——节选自《地心游记》  相似文献   

5.
自从海洋诞生以来,在烟波浩渺的海洋里就栖息着千万种海洋动物。有许多海洋动物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或经海陆变迁而绝灭成为了“化石”,也有一类海洋动物在古海洋里出现过,后来失踪了,长期没被人们发现,人们误以为他们已经在地球上绝灭了,但后来又被人们发现了,人们把这些动物称为“活化石”动物。另有一类动物,他们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古海洋里就有了,时至今日却没有多大变化,仍保持原样,故人们也把该类  相似文献   

6.
1999年12月在美国地球物理协会的会议上 ,澳大利亚岩石学家K.Collerson的报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他宣称首次发现了从约770km深处喷出的岩石。如某些深部的岩石发现在新几内亚岛以东所罗门群岛的马来塔岛上。34Ma前该区发130Ma的翁通爪哇海底高地喷出地表。大约在23Ma前 ,这个高地与澳大利亚板块相撞 ,导致马来塔岛的上升和出露。金属矿山公司将采自马来塔岛的“奇异岩石”送至昆士兰州立大学进行研究 ,专家们发现了10~20μm的金刚石晶体以及莹青石(石榴石的变种)和其它在古代的火山喷发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预报火山活动的企图伴随着成功和失败。例如 ,1 991年菲律宾群岛民答那峨岛上皮纳杜博火山的喷发被相当准确地预报了 ,避免了人员伤亡和减少了财产损失。另一方面 ,在最近的 1 0年内 ,有 1 4个火山工作者 ,由于未充分估计到危险性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遇难。所以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会议上 ,当冰岛地球物理学家AgustssonK和EinarssonP提交有关位于该国首都以东 1 2 0km赫克拉火山活动的预报成果时 ,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这座火山 (高 1 4 91m)以不平衡的习性著称。它平均每 1 0年喷发 1次 ,但目前尚不能对其突然的喷发做出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09,(5):9-9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科学家能证明的是,我们需要做梦——大鼠被剥夺做梦权利4周后即死去。我们还知道,7个月大的胎儿就具备了快速动眼睡眠和非快速动眼睡眠,表明它们已经开始做梦。那么,人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梦的?数学家们分析了15周大的胎儿在睡眠状态下的脑电波,发现这一时期的大脑信号非常复杂。他们用数学方法找到了大脑皮层活动的模式,发现其活动的周期为5~10分钟。  相似文献   

9.
太空的星际物质或小行星碰撞产生的碎裂物质,在以每秒钟数十公里的速度向地球坠落时,因大气摩擦、燃烧成为熔融状态.随着速度降低,温度急剧下降,收缩成小颗粒,这就是宇宙尘。它们最后落到陆地或海洋。由于落到深海中的宇宙尘不受大陆物质混染,易保存也易发现,所以深海宇宙尘成为研究宇宙奥秘的珍贵样品。宇宙尘不足1毫米,小如针尖麦芒,但却有着重大的作用。这是因为人类要想了解研究自己栖生的地球,只凭地内物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  相似文献   

10.
海底泥火山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泥火山是地壳深部大套巨厚富含有机质及流体的欠压实泥页岩在区域动力学作用下挤入上覆地层,使得上覆岩层弯曲隆起或刺穿上覆地层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也是气体向上运移的通道,被认为是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要证据.结合国内外海底泥火山研究实例,系统总结和分析了海底泥火山的地球物理特征,以期为海底泥火山的调查与识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谭征  苏军 《海洋世界》2007,(1):73-75
在人类刚刚开始地理大发现的时候,太平洋真的曾被发现过,而且这一发现还历经了数百年的历史。从巴尔博亚到麦哲伦再到库克经历了数百年,自库克船长的去世便宣告了地理大发现的航海探险时代的结束。在这二三百年的地理大发现中,许多文化、历史都已经被铭记,但更多的则被时光的刀锋改变了模样。然而,太平洋上充满诱惑的岛国文化却始终不曾改变过。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7,(11):8-8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而且是唯一一个无常驻居民、没有主权国家的大陆。迄今为止,已经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80多个考察站,对南极进行了多学科考察。研究发现,南极洲存在着煤、铁、金、银、铜、铂、铬、锡、铅和石油、天然气等220多种矿产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山、煤田和富饶的海洋生物资源,堪称地球尚未开发的最后"聚宝盆"。针对这个"聚宝盆",相关国家1959年签署了《南极条约》,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球上发生的轰轰烈烈的板块运动激起的地震和火山喷发,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灾难,但也给人类带来许多恩惠。板块构造作用形成无穷的矿产,成为促进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例如,人们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东太平洋洋底多金属锰结核,含有丰富的铁、锰、钴、铅、铜、镍等金属元素;在大洋中脊顶部形成的富含多种金属的沉积物,会随着海底扩张不断产生,不断向两侧推移。在大陆架、大陆坡这些大陆边缘区,不但接受了从大陆输送过来的丰富有机质,  相似文献   

14.
深海火山 1977年,美国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岛以东进行了一次探险活动,他们在2500米的海底发现了一个深海火山口,这是科学家们发现的第一座深海火山,在此之前,人们对此还一无所知。在地壳下面几十千米深处是呈液态状的岩浆,岩浆的流动致使地球构造板块破裂并造成板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9,(2):8-8
人类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超级捕食者”。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对其他生物的猎捕行为已经改造了这些生物。这种改造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让自然界“望尘莫及”。人类猎捕行为对猎物的改变速率比自然界大3倍,比其他的人为影响(如污染)大50%。  相似文献   

16.
我们居住的地球已围绕太阳旋转了47亿年,生物圈的形成也有30多亿年的历史。人类为谋求生存发展,向地球索取了几百万年的物质资源。然而,几百万年后的今天,尽管高科技突飞猛进,经济迅速发展,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真正成为地球上的主宰力量,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已今非昔比,环境也不再是本来意义的“自然环境”。于是,当人类历史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一个严峻的挑战也随之而至:人口过快增长与自然资源有限、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加剧。确切地说,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所引发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构成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威胁。人们忧虑着、呼唤着——救救地球!救救人类!令人欣慰的是,一种全球意识随之产生,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那就是抑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保护环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全球性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刘杰 《海洋世界》2014,(5):62-63
<正>干旱遍及全球,各国都在想方设法解决用水的问题,有些才气的舒拔博士也挤进了这个热门的行当里。他和对他唯命是从的助手白德共同研制成功了"微波融雪器",这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融冰化雪的仪器,可以安装在海底。不过,他们研究这项技术,是为了利用它进行讹诈。"微波融雪器"的研制成功,使得舒拔激动不已。他幻想着自己已经控制了地球与全人类,连美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中,对未知事物的渴求和想象是贯穿其中的。而覆盖地球表面70%的海洋,带着与生俱来的神秘感,无疑给了人类最大的想象空间。也正因此,人类不禁在想,在陆地上的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海洋这片未知的领域里是否还幸存着远古时期的遗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球上,大洋中脊经常发生火山喷发,但是从未有人见过活动的火山喷发。人们只能研究这些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流、火山锥和火山脊,来推断熔岩喷出时海底的变化情况。近来的研究工作使人们向实际观察海底火山喷发大大靠近了一步,海洋深处的火山活动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逐渐被人们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1 0月 1 9日在印度洋亚南极海域工作的澳大利亚科学考察船“Aurora Australis”号 ,在离无人居住的哈尔特岛以北 2~ 3km处观察到了海岛上空的烟柱。当该船靠近时发现 ,作为较大火山大本一部分的谋松峰上的火山活化了 ,谋松峰侧坡上的新裂隙喷发的烟柱和水气柱笼罩了海岛的西端。观察者从派往火山地点的直升飞机上发现 ,1 987年火山喷发在该山峰火山口处形成的熔岩湖已经消失。在它的位置上产生了被厚冰层覆盖的不规则锥状体 ,通过其裂隙冒出烟和水汽。还有一个活动中心出现在利得冰川顶部 ,在这两个中心之间有数百米绝对清洁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