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10,(3):11-11
动物和人类的差距究竟有多远?最近有科学家得出新的研究结论,认为海豚其实就是生活在海洋里的人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让人觉得有些异想天开的观点,主要是因为海豚所表现出的种种接近人类儿童智商的高级行为。科学家已经确认海豚拥有与人类进行沟通的天分,而且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远远超出原先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子衿 《海洋世界》2012,(9):55-57
在新西兰北岛的西岸水域,生活着世界上最小的海豚——毛伊海豚。它也是世界上最濒临灭绝的海豚物种。近日,科学家发现,毛伊海豚中处于繁殖期的雌海豚,仅存不足22只。这意味着,毛伊海豚或许很快就会消失在海洋中。  相似文献   

3.
主动声纳——从海豚得到的启示声纳是受人耳和动物的回声定位系统的启发而研制成功的。电磁辐射在水中传播时由于水的吸收而衰减很严重,但声波却能在大海中传得很远。有一次在印度洋里爆炸一枚深水炸弹,它所产生的声波竟传到了27750千米以外。最初的声纳比较简单,是被动式的,后来发展的主动式声纳也不如海豚和蝙蝠等动物的回声定位系统,在灵敏度、小型化和抗干扰等方面远比生物声纳系统更逊色得多。  相似文献   

4.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0,(3):F0002-F0002
海豚是海洋哺乳动物的一种,因为格外“聪明”而备受喜爱。最近,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们是生活在海洋里的人类。瓶鼻海豚又叫宽吻海豚,是我们最容易见到的那种海豚,在海洋馆表演节目的就是它,  相似文献   

5.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2,(3):2
<正>请赋予我们权利最近,一些科学家、哲学家和动物福利组织组成了"赫尔辛基联盟",希望保护海豚权益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变成法律条文被人们严格遵守。他们表示,海  相似文献   

6.
莫知 《海洋世界》2006,(12):30-33
十一月上旬,东京的科学家宣布最近有渔民捕获的一头宽吻海豚竟长有一对额外的后鳍,这有可能是后肢的残余部分。这对后鳍大概有成人的手掌那么大,它们远小于海豚的正常前肢,从其身体腹面接近尾部的地方向外突出。科学家针对海豚后鳍的成因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人类与海豚这一似鱼非鱼、用肺呼吸的海洋哺乳动物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澳洲、非洲和美洲发现的一些岩石雕画表明,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在大海上同海豚有过亲密的交往。令人极感兴趣的是,海豚能够拯救落水的人。这样的趣事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不止一次地发生过。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就对海豚和它救人的趣事作过描述。现在,科学家们已基本上搞清,海豚救人并不是它有意识  相似文献   

8.
莫知 《海洋世界》2006,(9):24-25
大约是在3500万年之前,古鲸终于与其后肢的残余部分说了拜拜。而这个说起来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却有可能是靠某一个突发的遗传学事件起了关键的作用。由美国东北俄亥俄州大学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通过从同时期的古鲸和海豚化石中获得的数据,来尝试发现那些有可能  相似文献   

9.
《海洋世界》2012,(3):F0002-F0002
最近,一些科学家、哲学家和动物福利组织组成了“赫尔辛基联盟”,希望保护海豚权益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变成法律条文被人们严格遵守。他们表示,海豚是一种高智商动物,应该被当成“非人类人”来对待并被赋予相应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最新研究表明,在海洋中生活的鲸鱼与陆地上的牛是“血亲”。世界上现存的鲸类可以分作两大类,一类是包括抹香鲸、逆戟鲸、鼠海豚在内的有牙齿的鲸鱼,它们利用声波来寻找海中的食物;另一类则是象蓝鲸那样没有牙齿的鲸鱼,它有独特的鲸须,并以此在海水中捕捉食物,而不是利用声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水下声音的传导和发声的仿生学研究,鲸类的鼻道可能是一个与发声有关的器官,这一点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如Kellogg认为噪声可能是从喷孔内部的某个能振动的构造所产生的,这个构造很可能是在喷孔下鼻道的呼吸囊。Norris也认为鼻道和鼻囊(呼吸囊)是发声的器官,并猜测由于鼻道的不对称可产生声调频率  相似文献   

12.
漫话海豚     
当人们观看海豚钻火圈、打乒乓、玩水球、顶球、腾跳等各种“杂技”表演时,无不对它那精彩的动作而啧啧称道,连声叫好,对它充满了好奇和神秘。多少年来,它那聪明绝顶的举止及有趣的传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传诵,从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莫大兴趣和重视。经科学家观察研究论证,海豚与鲸是“同宗兄弟”,同属海洋哺乳动物,它没有鳃,是用肺来呼吸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11,(4):46-49
"从拍摄一开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进到水中,与飞速游动的海豚保持同步。为了抓拍海豚的动作,我们得设计出新工具并让它们真正地投入到运行。这期间,我们测试,失败,再从头开始,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使用鱼竿摇臂式摄影机本是一场赌博,但从监视器上我们发现了其应用潜能,现在我们所有的疑虑都打消了。这种摄影机的速度超过15节,完全可以跟海豚赛跑,捕捉其呈现出的所有活力,就好像我们也成为其中一部分,就在那一瞬间,我们似乎也化身为海豚与其它同伴一道在大海里畅游。"  相似文献   

14.
正在北极熊传统的食谱上,海豹一直是它们主要的猎食对象。如今,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气候下,这份食谱在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首先是在2015年6月,挪威科学家目睹了北极熊在北极吃海豚这骇人的一幕——饥饿的北极熊杀害并吃掉了海豚,甚至还将吃不完的海豚贮藏起来。北极熊曾经是北极顶级的猎食者。如今,在不断变暖的北极,它们却四处受困,受到致命威胁;它们一直以统治者的姿态高贵地生活在北极,现在却如困兽,四处流亡……  相似文献   

15.
<正>4据国外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称,鲸和海豚已经失去了品尝其他味道的能力,仅有咸味味觉被保留了下来。科学家对15种不同海洋生物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他们的研究对象中包含须鲸、抹香鲸和宽吻海豚。这项最新研究发现,这些海洋动物与味觉相关的大部分基因都出现了突变,而且无法产生品尝味道所必需的蛋白质。只有与咸味相关的基  相似文献   

16.
美国科学家根据声音在热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冷水中快的原理,研究出了用声波测量海洋温度的方法,并称之为声学测温法,可望作为一种测量大面积海水温度的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一项目的研究小组,在美国旧金山西南100千米水下939米的先锋海底山上,放置了一台发射器。该装置能发出195分贝的巨响。由布置在太平洋四周的海军声波接收器网络和夏威夷附近的圣诞岛及新西兰的水下传声器负责监听。这一系统测量穿过5000千米的太  相似文献   

17.
1998年4月,美国的海洋资源研究者R Dziak和C Fox在太平洋海水中收集到发自某处的低频率声波信号。在以后的3.3年问,地震网站又记录到了这些声波(其中中断过6个月)。这引起了美国科学家的关注,并通过建在阿留申群岛、美国西部、近赤道夏威夷、日本诸海岛、波利尼西亚的水下地震和声波站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13,(4):30
近日科学家设计了一套能够实现水下"飞行"特殊的装备。这套装备看起来很像跳伞运动员的滑翔衣,在手臂和腿部之间特别设计出像蜘蛛网状的翅膀,使得穿戴者能够如蝠鲼一样在水里滑翔。这款海洋之翼的设计理念是由法国人纪尧姆·比纳德提出,并与水肺公司共同设计制造。日前自由潜水  相似文献   

19.
海洋纵横     
以色列“海豚”级潜艇可携核弹由德国制造的“海豚”级潜艇是目前最先进的潜艇之一,以色列购进该型潜艇后,替代了服役23年的“格尔”级(GaL)潜艇。“海豚”级潜艇每艘价值3亿美元,排水量1720吨,以柴油为燃料。这艘潜艇可携带16枚海对海导弹或鱼雷,弹头重227千克。可以高亚音速前进,射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家根据声音在热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冷水中快的原理,研究出了用声波测量海洋温度的方法,并称为声学测温法,可望成为一种测量大面积海水温度的先进技术而得到广泛应用。 这一项目的研究小组,在美国旧金山西南100公里水下939米的先锋海底山上,放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