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海考     
廖玉麟 《海洋科学》1979,3(3):54-58
海参是一种美味的食品。我国古代就有关于海参的记载,说:“海参性温补,足敌人参。”据报道全球约有800多种海参。我国已采到的有100多种。本文选一些常见种作一简介。 一、我国常见的海参 1.平足目 ELASIPODA 本目多见于深海,触手10到20个;形奇异,疣足大,背腹交界处常有边绿,有的具尾部;管足退化,减少为1—2行,无吸盘;无咽收缩肌和呼吸树。我国已发现有10多种。  相似文献   

2.
赵鹏  杨红生  孙丽娜 《海洋通报》2013,32(2):178-183
触手、管足是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摄食和运动器官,对食物选择和生境斑块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组织学、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仿刺参触手、管足的组织结构,粘液细胞类型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触手和管足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查明了仿刺参触手柄部组织结构由外至内为角质层、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神经丛、纵肌层、间皮;触手末端与柄部结构组成基本相同,仅乳突腹面上皮加厚。管足吸盘由外自内依次为角质层、上皮、神经丛、结缔组织、端板、间皮。触手和管足细胞多含酸性粘多糖。触手乳突腹面分布有一种含有颗粒囊泡的粘液细胞,管足吸盘腹面存在有纤毛的非分泌细胞(CNS)、支持细胞(SC)、无纤毛细胞(NCS)  相似文献   

3.
正"梦幻海参"(学名:Bnypniasfessp.)是一类全球性的深海游泳海参,生活在几百米到6 000 m的深海海底附近,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海域都发现过它们的踪迹。身体前部和尾部都有十几个疣足由膜连成扇状,用来拍水游泳。虽然经常在海底游泳,当需要进食的时候,"梦幻海参"又会降落到海底表面取食沉积物,用身体前部扇状膜下方的疣足铲起深海底泥让自己饱餐一顿。这种海参还具有出色的生物发光能力,当受到  相似文献   

4.
思源 《海洋世界》2011,(5):30-33
大海赋予了大连人豪放的性格,大海也练就了大连人抗击海浪的胆量.在大连海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性格粗犷、身怀绝技,不需要任何潜水器具,仅凭一口气就能扎进20、30米的海底,在暗礁丛生、急流涌动的海底捕捞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每一次的潜水都是与死神的一次较量,他们是大海的儿子,他们被人们称作"海碰子".  相似文献   

5.
如果问海贝是如何运动的,不论大人或小孩都会回答“爬嘛”。其实这只是贝类运动的一种方式。在贝类大家族中有各种奇特的运动,正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贝类属软体动物,爬行是最基本的一种形式,特别是那些营底栖匍匐生活的海贝,依靠蹠面呈扁平状的足,海底爬行,运行自如。多板贝类习惯于夜晚行动,依靠足部和环带肌肉的伸缩前进。胡桃蛤每分钟可爬行几厘米,鲍爬行速度最高,达每分钟50厘  相似文献   

6.
在北方的海边,不时会发现形状似五角星、表面呈淡黄色或淡蓝色的海星,静静地趴在海滩上。北方人称它为海盘车,可能是因为它很象车轮的辐条,在西方称它为星鱼或轮星鱼,从分类学看,它并不是鱼,而是和海胆及海参同类的无脊椎棘皮动物。海星生平趣闻海星背部微隆,腹部平坦,以腹着地。五个角(腕)的底面中间各有一条沟,内有许多管足,末端有吸盘。腕有多种用途,可用来翻转身  相似文献   

7.
海胆是人们比较生疏的一种海洋生物,它的别名叫棘锅子、海刺猾、棘球和海针;它的体形呈球形,有的呈半球形;它的身上长着一个个带刺的紫色仙人球,因而,它又叫“海底刺球”、“龙宫刺猬”,它和海参、海星同属于棘皮动物门,自列一纲——海胆纲。海胆大多生活于海底,喜欢栖息在海藻丰富的潮间带以下的海区礁林间或石缝中,以及坚硬沙泥质浅海地带,具有避光和昼伏夜出的特性。目  相似文献   

8.
珊瑚价更高     
珊瑚属腔肠动物门花虫纲,珊瑚是由珊瑚虫组成的一簇簇不定型的群体结构,珊瑚虫各自固定在一个石灰质的“体房”中。珊瑚虫是终生水熄型,只有幼虫可以自由游动,发育成熟后则固定在海底。水螅型分为基部、体部和末端的触手部,基部一般略扩大为圆形;体部大多数为圆柱形;触手部的触手是其捕食器官,上面有刺胞,能刺入微小的动物体内,麻醉或杀死猎物,然后用触手部的口吞入腔  相似文献   

9.
海参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聂竹兰  李霞 《海洋科学》2006,30(5):78-82
海参(sea cucumber,Holothurians)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分布世界各地不同深度的海底。全世界约有900多种海参,可供食用的约有40种。中国海域约有100多种海参,可供食用的约有20种,其中有10种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江南 《海洋世界》2004,(7):19-19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跳,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泥沙的海底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水汪汪的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像一只趴在地上的兔子,据此特征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  相似文献   

11.
海参,原名沙沥,属棘皮动物。在它那细长的、肉乎乎的身上,长满了肉刺,颇像一根黄瓜,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海瓜”、“海黄瓜”。其貌不扬,但憨态可掬,价值昂贵,是海产珍品。海参者,乃海中之人参也,简称海参。海参是一种古老的洋溢软体动物,至少已有5000万年以上的生存史,在生物界真可谓是位“老资格”了。  相似文献   

12.
花刺参(Stichopus monotuberculatus)是中国热带海参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可食用海参之一。本文以花刺参幼参为实验对象,主要研究其摄食器官触手的形态特征与消化器官肠道不同区段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花刺参的口周围共有20个等长的触手,每个触手由柄部和楯状触手组成。楯状触手向外张开呈掌状,从掌心中央向外形成5~6个主要分支。主要分支上又形成了2~3级的分支,分支的腹面分布多个乳突,2~3个乳突多聚集在一起形成乳突簇。单个乳突的直径为69.99±20.97μm,每簇乳突的直径为104.99±24.15μm,适宜摄食细小的沉积物颗粒。花刺参的前肠和中肠黏膜层较厚,分别为127.42±102.09μm和114.10±35.47μm,均显著高于后肠(18.18±8.38μm)。后肠黏膜下层厚度则显著高于前肠和中肠。肌层和浆膜层厚度在肠道的三个不同区段无明显差异。前肠和中肠的绒毛长度和密度均显著高于后肠,而后肠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前肠和中肠。上述结果表明花刺参的消化吸收主要发生在前肠和中肠,后肠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弱但分泌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在神秘莫测的海洋底部,栖息着许多动物。有的动物色彩艳丽、婀娜多姿,犹如娇柔的花朵,被当作植物。“海菊花”:海葵类的一种,属腔肠动物,它似娇艳的菊花。海葵形态繁多,有上千种,一般呈圆简状,体色艳丽。它靠强有力的底部吸盘附着在海底泥沙或岩石上。在它的管腔上部有数条至上千条菊花瓣似的触手,在海中伸展时,一张一合,如花似锦。生活在温带海域里的海葵,体形较小,管腔的直径不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深海发现"号潜水器在深海发现了很多奇异的生物。在此次深海探索任务,"深海发现"号从夏威夷海岸附近海域下水,潜入到大约4829米深的海底,并成功发回光波信号,实况直播海底探索过程。"深海发现"号发回的图像和视频显示,尽管在数千米的洋底暗无天日,寒冷又高压,但是"深海发现"号仍然能够发现大量的海洋生物生活于这种极端环境中,如细长黏滑的海参、高茎海绵、管状蠕  相似文献   

15.
刺参人工池塘养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乔聚海  程波 《海洋科学》2005,29(9):82-84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lca))是千余种海参中的一种,可食用的海参约40种.中国海常见的食用海参约10余种。其中以刺参的品质最佳,为海参之冠。自古以来,人们把海参称为“海产八珍”之一。我国人民最爱吃海参,认为海参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有益于人们健康的皂甙海参毒素和粘多糖等成分,对人体生长发育、预防组织细胞老化、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硬化、补肾壮阳皆有一定的功能,同时对治疗肿瘤和抑制肿瘤扩散都具有显著药用疗效。  相似文献   

16.
锉蛤科(Limidae)的种类既可食用又可做装饰品。它们的贝売大小不一,多呈椭圆形或三角形。两売相等,两侧等或不等。有的种壳质重厚,有的极薄脆。壳背缘直,腹缘呈圆形。壳顶小,略凸,位于背缘中部,其前、后方略具耳状突起;一般前耳小或退化,后耳较明显。贝壳为白、黄、褐等色。壳表具有各种放射肋,肋上有小棘、鳞片和颗粒等。有些种前缘和后缘开孔,足丝孔位于前腹缘。两壳顶分离,其间具有三角形的韧带面,中央有三角形的韧带槽。铰合部一殷无齿,有的只在韧带面两侧有齿状小突起。外套薄、外套触手极发达,少数种具外套眼,无水管,软体部具鲜艳色彩(图1)。 锉蛤科的种类虽不很多,但分布面较广,世界各大洋从潮间带的下区至数百米深的海底都有分布。它们是多能的双壳类类群,既能用足在海底做缓慢地爬行和移动,又能分泌足丝牢固地附着在岩石和其他物体上,而且还能在海水中自由游泳;当它们不活动时,又能以足丝和砂粒等筑造保护自己的巢穴。多数种软体部具色彩,在它们生活时,鲜红的足,朱红的鳃,浅桔红的外套及桔红的短外缘触手和细长的白色内缘触手衬托着白色或浅黄色的贝売,极为美丽。 中国近海的锉蛤科过去只有零星记载,未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研究。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近海搜集的材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共鉴定有13种,分隶于5属及5亚属,其中有5种为我国首次记录,1种为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会开花的动物海葵属海洋腔肠动物,与其说它们是动物,倒不如说它们更像娇嫩的花。海葵靠强有力的底部吸盘附着于海底泥沙或岩石上,其管腔上部的色彩斑烂的花冠状触手生长在口的周围,在海水中伸展时,形如葵花。生活在温暖水域的海葵,形体相对不大,它的管腔直径很少有超过3~5厘米的,但是,热带海洋里的大海葵,口盘直径一米有余,口盘周围排列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南海的西沙、南沙群岛等海域,生长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其中盛产的棘皮类动物海参,更是令世人瞩目。由于西沙、南沙群岛等海域处于长夏且基本无冬季气候,加上阳光充足,海水温度适中,海底生长着茂盛的海藻和种类繁多的浮游生物,给海参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丰富的饵料,因而盛产的海参种类就特别多,其中梅花参产量较高且最为名贵。据老渔民讲,我国南海产的梅花参是食用海参中最好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达,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泥沙的海底象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水汪汪的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象一只趴在地上的免子,因此,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其实,海兔并不属于哺乳动物的兔类,而是海洋里的一种软体动物。它与贝类中的牡蛎、蛤蜊倒是本家。它的外壳只因天长日久而退化,变成一片薄薄的角质层,被肉体包裹在外套膜里。海兔也有许多种,其中以蓝兔、肛海兔最为常见,成熟时体  相似文献   

20.
一座休眠多年的海底火山,在人们事先没有掌握预兆的情况下,在一群热望它喷发的人们面前,如约喷发;此后它从深深的海底猛然跃出,耸立在渴望它出现的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