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态敏感区域梅里雪山雨崩村的旅游地—旅游者互动影响,结果表明,雨崩旅游地对进入雨崩的游客在交通方式偏好,消费方式及停留时间,文化的约束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而旅游者的进入则对当地的经济收益、环境生态问题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影响。基于此,提出通过政府做出科学合理的旅游地发展决策与规划、依托并发挥当地宗教文化特有的约束力以及加强景区管理部门对游客的生态教育等措施,达到旅游地与旅游者的良性协调共生。  相似文献   

2.
基于EI、NEP和VIS相互作用的生态旅游者培育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琴 《地理研究》2009,28(6):1572-1582
培养出更多环境责任感强的生态旅游者,是支撑我国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协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关键。本文以模型的形式梳理了生态旅游者培育的基本思路,模型以识别生态旅游者的3个特征向量EI、NEP和VIS为基础,以生态旅游者的细分市场特征为依据,揭示出一般游客发展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的两个阶段和两条路径。并针对游客参与生态旅游过程中在时间、收入、身心和态度等方面的阻碍因素,从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经验中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如加强民众旅游伦理道德和休闲教育、加速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创新、完善旅游目的地环境解说系统等。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是该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笔者从云南的地质地理背景出发,详细调查了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和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根据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及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即将旅游地质资源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从景区边缘发展起步,突出农家特色,提高乡村生态旅游民族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4.
旅游垃圾是人类旅游活动的伴生物、旅游业的副产品,也是旅游业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梅里雪山风景区生态脆弱,远离城市,位置偏僻,其环境的脆弱性使旅游垃圾影响更加显著,梅里雪山的垃圾已经成为当地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影响到当地藏族村民的正常生活,从微观层面研究在生态脆弱地区、在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和社区背景下的旅游垃圾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生态旅游是基于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发生的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它可以实现旅游者回归自然、体验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愿望。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地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及前景,并就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湿地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区作为生态旅游实现的重要场所,是生态旅游者的目的地,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多种角度对其开发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从区域的层面来研究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很少有从企业或社区等微观主体的角度来研究生态旅游区域。演化经济学中关于产业"演化""创新"的理论及"个体群"方法对于从旅游产业微观主体的角度自下而上的来研究生态旅游区域的开发可以提供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楼观台森林公园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立新  孙根年 《山地学报》2006,24(6):727-733
提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构建了一个“两翼对接”模式。在广泛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上述理念和开发模型,针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特征,对其深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系统设计。具体而言,重点突出了自然山水、生物景观和道教文化三方面设计,揭示了三大类60个景物的生态文化主题,设计了相应的开发展示模式和游客生态体验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的展示水平和加深旅游者的生态体验。  相似文献   

8.
论旅游地生态旅游文化系统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从系统论和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生态旅游主、客体构成问题进行了重点的分析,认为生态旅游系统中主体构成包括生态旅游者、非生态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属地居民;客体构成包括生态旅游地的自然本底景观和旅游地的风景景观.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包含旅游景区生态和谐子系统(物质层次)和人对旅游地景观的心灵认知和感悟子系统(精神层次)的生态旅游文化系统,并指出该系统中存在的5种能量信息互动关系和关系介质-生态旅游体验.通过该研究的归总以期推进研究者和管理者对生态旅游文化构成的探讨,将学术界和非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观点相互结合并促使生态旅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上对生态旅游和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很多,生态旅游者行为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又因为其复杂性,对其分类研究也是研究的难点。观鸟旅游是生态旅游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对不同类型观鸟旅游者行为特点进行研究是亟待开展的课题。本文运用休闲分类学方法,通过调查到访过董寨的观鸟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观鸟水平和忠诚度,分析观鸟旅游者行为特征,按照不同类型观鸟生态旅游者分析其行为特征和目的地偏好属性,目的是:(1)应用生态旅游者分类方法研究不同类型观鸟旅游者行为特征;(2)为生态旅游者行为研究提供范例。观鸟旅游者可以被分为3类,即偶尔型、积极型和熟练型;(3)提出观鸟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加强生态旅游者行为研究;培育生态旅游市场;为经营者提供目标市场的细分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旅游商品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与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旅游商品市场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缺乏对旅游者商品需求的调查与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商品市场的研究,结合昆明市旅游商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对国内旅游者旅游商品需求差异性的实证分析,探讨了来昆国内旅游者在旅游商品方面的需求状况和存在的差异,提出了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中应注重地方性、特色性、多样性,重视商品的包装、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努力营造轻松舒适的购物环境等.  相似文献   

11.
程绍文  李艳  张晓梅  李照红 《地理科学》2017,37(10):1569-1576
以武当山为研究案例地,通过游客问卷与访谈调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定量分析武当山旅游体验对游客认知、思想、行为意愿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 武当山游客的旅游动机有宗教朝圣、文化体验、娱乐放松及感情交流4类;② 宗教文化旅游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及对道教文化的认知、态度及践行意愿;宗教文化旅游对游客的影响强弱因动机而不同,自强至弱依次为宗教朝圣、文化体验、感情交流及娱乐放松。  相似文献   

12.
天柱山旅游产品组合与客流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旅游产品与客流时空分布相互作用规律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运用旅游地理学相关理论和概念,依据调研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实证分析方法,对天柱山旅游产品组合与客流时空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天柱山旅游产品类型逐渐复合化,自然观光产品仍是支配天柱山客流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旅游产品空间布局的凝聚性和不平衡性,造成局部景点客流超载,局部欠载。根据客流时空变化趋势对旅游产品开发的要求,提出由产品类型组合、空间组合引导客流时空分布的产品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13.
Mountain glaciers have an obvious location advantage and tourist market condition over polar and high latitude glaciers. Due to the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 and heritage value, some mountain glaciers will always receive higher attention from commercial media,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mountain tourists in China and abroad. At present, more than 100 glaciers have been developed successfully as famous tourist destin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seriously affects mountain glaciers and it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accelerated retreat trend,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of some glaciers will be weakened, even disappear in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will also inevitably affect mountain ecosystems, and tourism routes under ice and glacier experience activities in these ecosystems. Simultaneously, the disappearance of mountain glaciers will also lead to a clear reduction of tourism and local economic benefits. Based on these reasons, this paper took Mt. Yulong Snow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d the retreat trend of a typical glacier. We then put forward som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response mechanisms and adaptation models based on climate change in order to help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glacier tourism.  相似文献   

14.
旅游者类型及其体验质量研究——以周庄为例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苏勤 《地理科学》2004,24(4):506-511
旅游地的客源市场是由不同人口和社会特征的旅游者组成的,他们的旅游动机和需要各不相同,旅游体验质量也存在差异。利用第一手调查资料,在对周庄旅游者动机和体验质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交互分析和分层聚类的方法,分析了周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根据主导动机的不同将周庄旅游者分为4 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人口社会属性及旅游行为。最后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提出了周庄旅游产品调整的对策。结果表明:身心放松因子是周庄旅游者的基本动机;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受心理内在推力驱使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较高,而主要受旅游地属性外在拉力吸引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较低;不同类型旅游者对周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期望值一致很高,而对于周庄的旅游设施、服务、主客关系、产品价格的要求不一。  相似文献   

15.
戴光全  吴必虎 《地理科学》2002,22(1):123-128
从旅游产品再开发的角度出发,应用市场营销学的TPC理论和旅游地理学的DLC理论,对昆明市的病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昆明市旅游产品再开发战略的方向、原则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6.
开展传统古村落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乡村研学旅行产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皖南地区典型的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例,从游客体验视角,构建了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因素恒等性检验。结果表明:影响西递、宏村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的旅游体验因素有文化认知、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和学习认知4种类型;从路径系数来看,案例地研学旅行者的文化认知(0.510)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程度最大,情感体验(0.340)和审美体验(0.224)次之,学习认知(0.212)位居最后;论文构建的传统古村落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跨样本稳定性特征。研究结果可为西递、宏村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和传统古村落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西庐山风景区旅游气候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与气候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旅游气候学角度透视气候对传统避暑胜地庐山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发现当地气候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庐山气候的美学属性为当地提供了大量气候旅游资源,另一方面气候的旅游适宜性为吸引海内外游客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庐山的气候对旅游业发展也有一定制约作用,如气候诱发的明显旅游季节性和某些极端天气事件。为了促进庐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应大力开发反季节旅游产品,改变传统旅游目的地形象,加大季节性差异定价力度,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灾害性天气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朱芳  苏勤  陶云  沈惊宏 《热带地理》2020,40(4):636-648
日常生活环境和旅游目的地环境都可以为个体提供恢复的机会,不同环境的属性特征导致不同程度的恢复。为了探究环境类型与恢复性效应之间的关系及停留时间的调节作用,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混合设计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游客在不同环境中的恢复性效应,并对这一现象提供心理上的解释。结果表明:1)恢复体验的4个维度(放松体验、心理脱离、掌握体验、控制体验)在旅游目的地环境中的得分均高于日常生活环境。2)掌握和控制体验维度在城市旅游目的地中的变化程度高于乡村旅游目的地,两种类型目的地的放松和心理脱离维度差异较小。3)随着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的延长,乡村旅游目的地放松体验和心理脱离维度变化程度高于城市旅游目的地,两种类型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效应会相互靠近。因此,游客的环境恢复性效应不仅受到环境和目的地类型的影响,同时还与游客的适应程度有关,且受到其停留时间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Yang  Zhongyuan  Yin  Min  Xu  Jiangang  Lin  Wei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8):1411-1434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theory, tourist destinations may be regarded 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formed by multiple adaptive agent interactions and composed of an agent system, tourist attraction subsystem, tourist service facility subsystem,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syste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patial evolutionary progress of the Southern Anhui tourist area. The period 1979 to 1990 comprised the formation stage of spatial agglomerates, during which tourist attractions centering on Huangshan Scenic Area and Jiuhuashan Scenic Area were gradually exploited and formed scale agglomeration;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began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and Gini indexes of the number of tourists and tourism revenu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0.26 to 0.29, and from 0.33 to 0.35, respectively. From 1991 to 2008, the system experienced a growth stage in which Huangshan Scenic Area and Jiuhuashan Scenic Area were further developed with improved tourist service facilities. Rapid development of Xidi-Hongcun Scenic Area and establishment of Fantawild Tourist Area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more spatial agglomerates with larger scales; Gini indexes of the number of tourists and tourism revenue presented fluctuating changes, reaching low points of 0.15 and 0.25 in 2000 and 0.12 and 0.22 in 2007, respectively. From 2009 to the present day, the system has remained in a blowout-development stage, during which non-linear interactions among agents are strengthened; various emerging development factors generate cultural tourism, vacation tourism, rural tourism and other new tourism products jointly with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factors. New tourism products form a large number of new spatial agglomerates that are interconnected, accelerating the spatial flow of tourists and tourism revenue and reducing the differenc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s within the region; Gini indexes of the number of tourists and tourism revenue declined steadily from 0.17 and 0.23 in 2009 to 0.12 and 0.15 in 2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