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2.
3.
4.
5.
潘别桐  唐辉明 《地球科学》1989,14(2):189-197
本文提出了不通过地应力测量,确定工程岩体地应力值的断裂判据法和地震波断裂力学反演法。断裂判据法仅需确定野外最新构造体系断裂参数和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便可确定不同新构造活动区的现代地应力值或下限值。地震波断裂力学反演法仅需要收集地震资料,测定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便可确定区域平均剪应力τ_0;结合现代地应力场类型和最大主应力方向,可确定主应为值。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简文彬  郑治真 《地球科学》1996,21(6):649-652
以位于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中段沂沐带中的地声井含水层为例,在建立其水文地质模型的基础上,用Biot理论推导了承压含水层中地声波动的频率方程,结果表明,只有振动频率大于某一基频的地壳应力应变信息含水层对其才有响应。响应频率的大小取决于承压含水层的弹性常数,孔隙度,厚度以及水和骨架的质量密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地壳应力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来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以及地壳应力测量在我所的发展历程。一、地壳应力研究所(原地震地质大队)是李四光同志亲自组建起来的1962年新丰江水库地震后,李四光同志十分重视地震地质的研究。1962年在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设置了地震地质的研究课题,并由广东省地质局组建了新丰江(河源)地质队,进行地震地质调查及地震监测研究。1964年四川西昌到渡口(攀枝花)一带要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而这一带又是有名的地震带。如何在地震活动区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是当时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李四光同志认为,在…  相似文献   

13.
对研究地壳应力状态的地质学方法作了回顾与展望;指出该方法已经成为研究地壳应力状态的主要方法,并分析了影响该方法发展的三个问题;还指出现代构造遥感地质研究已为地质学方法研究地壳应力状态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测量地壳应力的深度分布对推测地震发生的危险性极为重要.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在某一深度。即使地壳应力值高,只要应力随深度的增加率低.在地震发生的深度应力值达到破坏极限就差得远.另一方面.破坏的危险性由差应力的大小决定.改变深度进行三维应力测量.用应力解除法或水压致裂法都有困难.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始建于1966年,紧随时代的脉搏已迈过四十年的历程。过去的四十年是全所职工历尽艰辛、奋力拚搏、艰苦创业的四十年,是百折不挠、求真务实、永攀高峰的四十年,把我所从一个野外地震地质大队发展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特色的社会公益类研究所,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始于足下,激励奋进,有着重要意义。我所的四十年,本人认为按时代划分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即:1966~1985年是组建培育队伍,加强基本建设,开展大量的监测预报调查研究的奠定基础工作阶段;1986年至今是适应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9.
20.
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我孙子研究所所长江刺靖行和特任研究员崛义直.应赵国光所长邀请.将于1992年5月26日到5月31日访问地壳应力研究所.访问期间.江刺所长将作《电力中央研究所简介和最近研究动向和课题》的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