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蓝海洋 《化工矿产地质》2020,42(1):37-41,65
辽东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盛产菱镁矿产品基地之一,菱镁矿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海城至大石桥一带。通过地质背景分析,研究菱镁矿的矿区、矿体地质特征和矿石质量特征,认为辽东南地区菱镁矿应属浅海相化学沉积碳酸盐岩建造,菱镁矿层的形成受特定古沉积环境控制,经区域变质重结晶作用或热力变质作用再次重结晶形成菱镁矿层。菱镁矿的形成是原生沉积与变质和变形作用的综合产物,矿床成因类型应属于沉积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2.
辽东—吉南地区硼矿床产于早元古代辽东裂谷中,有硼镁石、含磁铁矿-硼镁石和磁铁矿-硼镁石3种矿床类型,分别赋存于下元古界宽甸群砖庙组下段、老营沟组中段和高小岭组下段,形成3个含硼原始沉积旋回,具严格的层控特点。裂谷阶段沉积的矿源层硼组分,溶于吕粱运动的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的变质热液中,并在该时期的东西向褶皱层间剪切作用控制下,顺层侵位于褶皱翼部低压空间和轴部虚脱部位。成矿后构造对矿床具一定的改造作用,从而形成多成因多期次的沉积变质再造硼矿床。  相似文献   

3.
铧子峪菱镁矿位于辽宁省海城境内,形成于古元古代,含矿建造为古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含镁大理岩.通过对矿区内含镁大理岩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和对大石桥期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等的研究,总结出铧子峪菱镁矿的成矿模式:菱镁矿矿质来源于干热的湖盆地内含Mg质较高的水体,随着蒸发作用的不断进行,菱镁矿原始矿源层逐渐沉积形成,后期的区域变质作用使原始矿源层富集成矿,从而形成了该沉积变质型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辽东地区早元古代大石桥组赋存有富镁质的碳酸盐岩建造,其中产有大型或超大型菱镁矿、滑石矿床。文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野外调查和研究工作,从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建造、岩相古地理、成矿构造、成矿流体等几方面讨论了辽东菱镁矿和滑石矿床的成矿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菱镁矿矿床是元古代海相蒸发沉积条件下形成的,而滑石矿床则是由埋藏海水演化而来的富硅质高盐度的变质流体对镁质碳酸盐岩交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辽北地区菱镁矿床位于中新元古代凡河裂谷东南边缘及太古宙抚顺-清原克拉通北部边缘,由4个独立矿体组成,东西向展布,尤以佟家街矿体规模最大.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四段细晶白云岩中.在对佟家街菱镁矿床的补充普查工作中,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及古海水、古气候、古地理位置的研究分析,提出以沉积为主,变质重结晶、变生热液改造为辅的矿床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6.
辽东古元古代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克勤  陈从喜 《地球科学》2000,25(4):346-351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裂谷里尔峪组和大石桥组中分别分布有富镁质的碳酸盐岩建造, 其中产有硼矿、菱镁矿、滑石、岫岩玉等大型-特大型矿床.这些镁质非金属矿床的形成先与古元古代的蒸发岩系有关, 然后经历了吕梁期区域变质和热液交代变质改造, 以及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改造等成矿系统作用过程.其中, 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成矿构造、成矿流体对镁质非金属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些矿床也是古元古代矿源场、流体场、热场(能量场)、应力场等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和后期构造-岩浆作用叠加改造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7.
我国前寒武纪非金属矿产的分布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前寒武纪非金属矿产的分布和特征,指出菱镁矿、硼矿、磷矿、滑石、石墨等非金属矿产赋存于不同的沉积建造、火山堆积以及不同变质岩系之中,是由古陆块的构造部位所决定的。前寒武纪非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大陆地壳演化关系密切,古元古代大陆拼合焊接的造山带和新元古代稳定地块的海相沉积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非金属矿产成矿构造环境,前者在中国北方(如胶辽裂谷、佳木斯地块)形成菱镁矿、硼矿、滑石矿和石墨矿等矿床,后者在南方(如扬子陆块、苏鲁大别带)主要形成磷矿床。前寒武纪产出大型、超大型非金属矿床数十个,成因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型、岩浆热液型和沉积(弱变质)型,文中着重对硼、石墨、菱镁矿、滑石、磷矿等五个主要矿种的资源分布及矿床地质特征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8.
冀北蔡家营铅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元古代是蔡家营矿床的重要的成矿期,在本区古元古代裂谷活动中,发生了海底火山的喷发和沉积作用,除喷出大量的基性岩浆外,形成了红旗营子群火山-沉积岩地层,还有大量成矿物质的堆积,顺层形成块状硫化物矿体,后经上隆拉伸和挤压褶皱等强变质变形作用,使层状矿体发生了“变质重就位”,部分形成脉状(或囊状)矿体。随后,又受到中生代构造岩浆热事件的叠加,使矿体再次经受了活化改造,有可能又有新的成矿物质加入,使矿体最后定位。故本矿床的成因应为多种地质作用下的多成因的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变形改造-热液叠加的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
古元古代-中国重要的成矿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古元古代是中国十分重要的成矿期,矿种多、成矿规模大、矿床类型复杂。与太古宙相比,古元古代构造体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太古宙全活动体制转换为活动带和稳定地块并存的构造格局,因而其成矿特征与太古宙有明显差别。太古宙成矿主要与绿岩带有关,相应形成铁、金、铜锌等矿床。在古元古代,与成矿有关的构造环境主要是与拉伸、裂陷和伸展活动有关的裂谷环境,其次为活动大陆边缘裂谷及弧后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有少部分与伸展构造有关,产在深大断裂带中的矿床。因而古元古代成矿是以裂谷、裂陷为主的成矿体系。在古元古代形成华北陆块北缘东段辽吉与古元古代裂谷作用有关的硼、铁、菱镁矿、滑石、铅锌、铜镍、岫玉等矿床成矿系列、华北陆块南缘中条山-王屋山与古元古代裂谷作用有关的铜矿床成矿系列、佳木斯微陆块与古元古代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石墨、金矿床成矿系列等11个主要矿床成矿系列。相应大规模成矿的有铁、铜、金、铅锌、金红石、钛铁矿等金属矿床及石墨、菱镁矿、硼、滑石等非金属矿床。就是同一种矿产,与太古宙相比,矿床类型也有明显差别,如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铁矿,在太古宙为阿尔戈马型,而古元古代则以苏必利尔湖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青城子铅锌矿成矿受层位、岩性控制.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侵位而引起的穹隆构造及其上覆的层状岩系中的滑脱型韧性剪切带、层间断裂带及中生代岩浆作用、断裂构造对成矿起重要作用.矿床具有“多阶段复成因”特点,经历了3个主要成矿期,即古元古代同生沉积就位成矿期、吕梁变质-变形“重就位”成矿期和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再就位”成矿期.矿床成因属以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作用为基础,遭受后期变质变形和热液叠加的广义层控性矿床,即属海底喷气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城-大石桥菱镁矿矿床举世闻名,矿床分布于辽东元古宙裂谷海槽北缘的次一级盒地中。含镁建造属元古宙上辽河群大石桥岩组的上部.按含矿建造组成岩石的各种成因标志,确定建造的沉积岩相为闭塞台地相,因此.推测它形成于裂谷边缘的泻湖环境。由于长期潮汐作用,泻湖内有充分的富镁海水周期性地供给,在当时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泻湖中的卤水不断浓缩,并通过化学与生物化学成矿作用,在泻湖盆地内形成了大型-超大型的菱镁矿矿床。元古宙末期矿床遭受了绿片岩-角闪岩相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12.
柳西地区自古生代以来形成的柳园-俞井子裂谷带等构造奠定了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金矿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构造分别控制着金矿成矿带、矿床(体)的产出,同时控制着金矿的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找矿方向为柳园-俞井子裂谷带南北缘深大裂带及其内部次级大断裂两侧。  相似文献   

13.
辽东裂谷白云金矿载金黄铁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云金矿是辽东裂谷区内重要的大型金矿之一,长期以来缺少直接的年代学数据。本次对白云金矿不同矿石类型中的8件载金黄铁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其等时线年龄为225.3±7.0 Ma(MSWD=5.8),187Os/188Os初始值为2.1±2.8。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次年代学研究得出:白云金矿形成于印支期,其成矿物质主要为壳源,白云金矿是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其形成构造背景可能为受蒙古–鄂霍次克大洋向南北两侧俯冲之后的陆内后碰撞造山环境。本次研究也为今后在辽东裂谷区寻找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青海东昆仑督冷沟铜钻矿床控矿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彤 《矿产与地质》2004,18(2):109-112
督冷沟铜钻矿床位于近EW向东昆仑构造带东段,它形成于晚古生代岛弧环境,成矿地质作用非常复杂,绿泥绢云母千枚岩为主要赋矿地层,构造变形使矿质运移、富集。认为该矿床控矿条件为地球动力学环境、变质火山岩及构造变形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5.
China has abundant reserves of magnesite, making it the world’s leading source of this strategic mineral. Sparry magnesite is the main type of magnesite deposit, and is easy to exploit. It occurs mainly as the sedimentary-metamorphic type. Production is centred on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where a world-class large to super large magnesite ore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facility has been developed. Hydrothermal metasomatic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ultramafic complexes and eluvial deposits produced by weathering, are two other important types found in China. The Western section of the Bangonghu-Nujiang metallogenic belt is an important target region for prospecting lake-sedimentary magnesite deposits. Based 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material from 62 magnesite production area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etallogeny of magnesite and delineated 13 magnesite metallogenic belts. Maps were produced showing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in magnesite deposits, the metallogenic system of the magnesite deposit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etallogenic belts of Chinese magnesite deposits.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orecasting the location of potential magnesite resources in China. Finally, it explores some key scientific issues,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es of ultra magnesite ore-concentrated areas, and their sources of magnesium.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克兰盆地红墩SEDEX型铅锌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墩铅锌矿床位于克兰裂谷盆地,形成于被动陆缘裂谷构造环境,具有SEDEx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容矿岩性为一套巨厚的粉砂质、泥质碎屑岩建造,成矿作用与海相基性火山岩有关,矿体产状与地层走向一致,矿石具有明显的纹层状构造,在矿物共生组合上,表现为锌多铅少,不含铜,且闪锌矿为含铁较少的低温闪锌矿。  相似文献   

17.
方磊  王永春  刘宪春  高飞 《华北地质》2011,34(2):119-125
吴家堡钼矿位于辽东裂谷北部本溪-凤城多金属成矿带的中部,主要产于古元古代碎斑状花岗岩构造裂隙中,钼成矿与中侏罗世白水寺花岗岩体侵入有关,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及绢云母化,矿石矿物以辉钼矿为主。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找矿有利部位为中侏罗世花岗岩体与古元古代花岗岩体及辽河群地层接触外带,其矿化规模及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