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西沟-银硐子银多金属矿床由同生断裂-热水流体-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多重主和形成。矿床在区域上处于柞山镇Pb、As、Cu地球化学省,NWW向富Cu、Mn、Ba、Pb、Ag和NW向低Pb高Cu、As及NE向富Pb、Zn、Cu的地球化学带3者交汇部位。矿床原生异常组合由西向东为Fe、Cu、MnBa→Cu、Ag、Pb、Zn、Ba、Mn、→Pb、Zn、Ba。成矿成晕具有热水同生沉积-交代→热水混合同生沉积→热  相似文献   

2.
川西石棉地区含金剪切带的地球化学标志及矿物组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扬子地台西缘的石棉地区,含金剪切带发育,其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由下而上依次为基底次级含金韧性剪切带→基底与盖层之间的含金滑脱韧性剪切带→盖层闪级含金韧-脆性剪切带,而各剪切带的特征各异,地球化学标志--Pb、Z→Te、As→S;主要成矿元素--Au、Pb(Zn)→Au→Au、Ag、Cu、矿石中的最常见矿物--黄铁矿→黄铁矿-黔铜矿和黄铁矿。  相似文献   

3.
陕西凤县八方山多金属矿床成矿成晕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山多金属矿床产于中泥盆统星红铺组,古道岭组。指示元素有Cu、Pb、Zn、Ag、Cd、Hg、As、Sb、Au、Ba、Sr、B等,原生异常的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Zn-Hg-Pb-Ag-Cu1-Ba-Sr-Sb-As-Cu2、Ni、Co、Au,具有明显多建造晕的特点。八方山多金属矿床是由海底喷流(汽)同生沉积-叠加、再造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西太平洋冲绳海槽烟囱硫化物矿床矿石化学特征与分带型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侯增谦  T. Urabe 《地球学报》1997,18(2):171-181
西太平洋冲绳海槽烟囱式硫化物矿床分布于琉球弧后扩张盆地、产于尹是名洼陷盆地(深1400m),其特征与日本黑矿类似。硫化物矿石及烟囱主要有3种化学类型:Pb-Zn-Ba型、Zn-Pb型和Cu-Zn型,三者分别代表温度不断升高的热液体系的早、中、晚3个成矿阶段产物,其中,Pb-Zn-Ba矿石及烟囱形成于高fo2环境和高流速、低温、富Pb、Zn、Ba热液体系,Cu-Zn矿石及烟囱形成于低流速、高温、富Cu热液体系,Zn-Pb矿石则介于其间。硫化物烟囱显示明显的矿物-化学分带。在Pb-Zn-Ba矿石(烟囱),Zn、Cd集中于烟囱中央,Ba、Fe、As、Sb、Ag、Pb集中于烟囱外带,Cu则富集于烟囱中外部。在Cu-Zn矿石,As、Sb、Fe、Ag、Au仍富集于烟囱外带,Cu、Zn、Pb则在烟囱中央富集。依此元素化学分带型式,建立了古代黑矿硫化物矿体分带与硫化物堆积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疆西天山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形成演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隗合明  吴文奎 《地质学报》1999,73(3):219-230
笔者根据对西天山北部大量矿床和矿点研究,在对西天山成矿类型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该区金属矿床主要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类型,即:①与中酸性、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Cu-Fe-Au-MoO-W-Sn-Pb-Zn成矿系列类型;②与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建造有关的Cu-Fe-Au成矿系列类型;③与沉积岩、热水沉积岩有关的层控Cu-Pb-Zn成矿系列类型。每个成矿系列类型具有不同的成矿特征和成矿背景。成矿  相似文献   

6.
内蒙赤峰安家营子金矿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未蚀变岩石、近矿蚀变围岩及矿区内产出的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对比,指出本区最佳指示元素是Au、Cu、Bi、Pb、Mo、As;矿区产出的黄铁矿都富含As、Sb、Bi,但富金黄铁矿中还富含Cu、Zn、Pb;成矿温度影响着含金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含量,成矿温度高的矿床中黄铁矿之As、Sb、Hg、Zn含量低,而更富金  相似文献   

7.
平江万古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平江万古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容矿地层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坪原组,矿床继承了容矿地层富As、Sb、W等微量元素的特点,成矿流体为与区域浅变质作用有关的HCO_3--Cl--Na ̄+-Ca ̄(2+)型建造水热液,成矿过程中Au主要以AuAsS_2、AuAsS_3 ̄(2-)络合物形式迁移,矿床形成于中一低温,弱碱性、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浙江西裘地区晚元古界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1,富集As、Sb、Bi、Ga,稀土元素总量低,铈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1-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均属于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硅、氧同位素地球化学也显示其热水成因之特点。硅质岩的MnO/TiO2、δCe和δ30Si值分析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深海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形成温度较高,约为82-165℃。  相似文献   

9.
南秦岭晚古生代海底喷气-沉积成矿系统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祁思敬  李英 《地学前缘》1999,6(1):171-179
南秦岭显生宙喷气沉积成矿起始于晚志留世,泥盆纪是热水沉积成矿的主富集期,形成了以Pb,Zn为主的,伴生有Cu,Ag,Au,Fe的矿床(体)和Au,Hg,Sb,As等富集体,一般可划分出沉积和成岩两个阶段。之后发生了至少三个阶段的后生成矿作用,包括变质、改造、叠加成矿,以及局部的再造成矿。这一成矿系统有统一的物源和相似的金属组合,下伏沉积柱和基底提供了充足的Pb,Zn,Au,Ag,Cu,Hg,Sb,As以及Fe,Ba等。成矿与该区地壳的构造盆地建造岩浆变质变形等演化相伴随,不同阶段与不同性质成矿流体的形成与贯穿造山前后的一系列热事件有密切成因联系,形成了这一金属硫化物成矿系统,并以主富集期和主要成矿形式给予命名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块北缘金,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昌勇 《辽宁地质》1998,(4):241-250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根据区域地质建造特点、构造性质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成矿地质背景。不同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有不同的成矿特点:变质基底区,主要形成沉积变质改造型Cu-Fe-Au-Pb-Zn成矿系列;盖层区,主要在中晚元古代沉降区形成Pb-Zn(Ag)沉积成矿系列、Pb-Zn(AgAu)沉积改造成矿系列;地槽区,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系列,火山-次火山热液金、多金属成矿系  相似文献   

11.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前孙家-洼孙家断裂是研究区内主要控矿断裂。依据该构造南段前孙家、金华山两个金矿的岩石、构造、矿体分布、矿化蚀变等特征,对两矿区的构造控矿型式、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成矿热液活动具有多期性。成矿预测表明前孙家矿区4号脉的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2号脉在深部有一定的延伸;金华山矿区1号脉的下盘可能存在与1号脉平行的雁列脉矿体;1号脉、2号脉在深部应有交汇,可作为重点找矿位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我国再次在华南6217花岗岩型铀矿床中发现硒铅矿,测定了该矿物的化学成分,结合该铀矿床的矿物组合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讨论了硒铅矿的生成环境。  相似文献   

13.
Complexity phenomena like dynamic and static patterns,order form disorder,chaos and catastrophe were simula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2-D reaction-diffusion CNN of two state variables and two diffusion coefficients transformed form Zhabotinksii meodel.They revealed somehow the mechanism of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processes,and answered several questions about the onset of ore forming.  相似文献   

14.
Umbrella‐shaped objects, presumably fossil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Lower Proterozoic Noltenius Formation at two localities about 80 miles south of Darwin. Radial and concentric forms are described morphologically, and their probable mode of origi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四川杨柳坪热液型富铂族元素矿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四川杨柳坪是中国最主要的铂族元素矿床之一,但以往控制的97%以上的储量赋存在蚀变超基性岩体中,品位普遍不高,笔者等1999年通过对杨柳坪主矿体外围热液型矿体的调查,认为其中的热液型矿石可能富含铂族元素,经过初步的分析测试,证实了这一推测,并发现热液成民岩浆作用在杨柳坪地区具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最近在鱼海子等地地调查的新发现,建议在扬子地台西缘进一步开展找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揭示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点,矿床的形成是多种成矿作用过程叠加的结果,具有多来源,多期次成矿特点,经历了中三叠世的海底热水沉积作用和燕山晚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应为同生沉积与岩浆热液叠加、改造的复合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成矿流体研究及其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归纳了对超临界流体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的一些与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超临界成矿流体研究,提出该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依据青海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矿床物质来源、矿物、元素分带、成矿热液演化中铜多金属矿床的性状,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属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其矿床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两个阶段。中三叠世海底火山喷发喷气活动携带大量成矿物质,在浅海台地相对低洼的部位(还原条件下)与火山碎屑物、陆源物一起沉积下来,形成了最初的"矿源层"或贫矿层,在随后的(印支期)造山过程中,受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作用,地层中岩石脱水、成矿元素活化、聚集形成富矿溶液,并沿地层层理、岩石破裂运移,交代岩石中化学性活泼的组分或充填于岩石裂隙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9.
广西凤山金牙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实际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方耀奎  叶荣 《矿物岩石》1992,12(2):7-15
本文论述了金牙金矿床中黄铁矿的矿物组合标型,成分标型、晶形标型、物性标型、同位素标型等特征。这些标型特征不仅为该矿床的成因提供了可靠信息,而且对确立金矿床的分带、预测金矿化深度,以及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振飞 《现代地质》1993,7(2):215-220
热液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是多种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在空间上表现为场。隐伏矿床或矿体的存在会由各种场的异常反映出来。多场叠合法是通过研究各种场与矿化的关系,综合分析和利用多场找矿信息来进行隐伏矿床预测的方法。本文以辽西兰家沟钼矿床为例,叙述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