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京圈旅游通》,该书分为古都休闲游、京郊大地游、北京周边游三部分,并配以相应的地图。古都休闲游以北京历史文化为背景,介绍了北京老字号、民俗、街巷、胡同、四合院等;京郊大地游介绍了京郊的美丽自然风光和古老民俗文化;北京周边游介绍了草原风光凉爽游,一路沿海逍遥游,海港美食洋货游等。  相似文献   

2.
李东雪 《北京测绘》2021,(2):F0004-F0004
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北京四季美食地理》和《中国大运河?北京》手绘地图于近日正式出版。两版地图立足于北京,聚焦于人文,定位于地理,以北京历史文化等内容为主题,串联起散落在北京的“精华”建筑及历史遗迹,全方位、多尺度地展现了城市框架,手绘出北京特有的历史人文质感。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技术的北京旧城胡同现状与历史变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IS技术,通过挖掘历史地图、影像、文字资料,对不同历史时期北京旧城胡同的现状和历史变迁情况进行研究,制作了旧城胡同GIS数据,建立北京旧城胡同的时空数据库,对旧城胡同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揭示建国以来旧城胡同变迁的时空关系,为旧城胡同深化研究奠定基础,为旧城胡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北京地图集》的设计特色北京市测绘院董怡国《北京地图集》是一本大型的城市综合性地图集。它以直观、形象的地图,结合照片、图表、文字,全面、系统地反映首都北京的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城市建设、科教文卫、旅游事业、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历史变迁和总体规划等情...  相似文献   

5.
陈鸣 《地图》1994,(2):55-57
有关北京的几种新型地图的研制陈鸣(北京市测绘院100038)为迎接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在市科委的支持下,我们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试制了几种新型地图:《北京卫星影像旅游地图》、《北京鸟瞰图》、《北京立体旅游地图》等。现将这几种地图的研制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6.
《北京旅游图集》简介刘振东(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13002)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北京旅游事业管理局编制、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北京旅游图集》是我国目前出版的同类旅游地图中的姣姣者。该图集获1991年北京测绘学会“地图优秀作品奖”和中...  相似文献   

7.
牟子谦 《地图》1997,(2):35-36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地图出版事业正蓬勃地发展,除传统的挂图、教学图与综合性的参考用图外,各种专题地图应运而生,新图种不断涌现。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地图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图种,这就是星球地图出版社专门以国内外大事为重点而编制出版的《时事地图》(第1号)。大家知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代表语言的符号──文字、代表数量的符号──数字和表示事物空间关系的图形(包括地图),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三大文化工具。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懂得运用图形这个形象生动、方位准确、文字扼要、简明易懂的特…  相似文献   

8.
王自强 《地图》2006,(3):8-9
由首都图书馆编辑的《北京历史舆图集》是一部出色的古地图整理汇编作品集,也是第一部专题汇编北京古旧地图的大型图集。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文化名城。北京建城并成为蓟、燕诸侯国之都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公元938年,统治中国北方的辽以北京(时称燕  相似文献   

9.
《北京交通地理指南》的设计与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作为一个信息的载体,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本文结合北京市交通特点,阐述《北京交通地理指南》的设计思想。从版式设计、图组设计、资料的收集、制图综合、色彩设计、符号设计几方面进行介绍,对各种问题的处理都有很好的体现。体现了计算机制图采用平面设计软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测绘》2011,(4):84-84
《北京古地图集》是从国家图书馆地图专藏和书型古籍中遴选出的59种113幅有关北京的中外古旧地图,按成书(图)的时间先后编排而成,旨在通过展现古代北京在全国的空间位置、所属所管沿革,尤其是通过展示北京城市的空间布局、市政建设等发展变化.勾勒出北京城市的空间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规划测绘部门联手领导专家重视支持 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测绘是基础。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持策划,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承办,以《地图》杂志增刊作为载体的《北京人文地理》的策划编制出版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国家测绘局等部门和领导的全力支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地图》1992,(1)
《地图》从十月怀胎到正式刊行问世,已经走过了6年的历史行程。正如在创刊及一周年之际许多领导人的题词:“《地图》季刊的创刊,是地图绘制出版事业的一大进步,是一个里程碑”、“办好地图杂志,为普及地图知识,提高地图科学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地图》杂志的出版,将为地图的绘制、出版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园地,为出现更多的精美地图作出贡献”。《地图》作为一种科技刊物,  相似文献   

13.
成都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的《世界知识地图集》自2001年1月问世以来,至今已经再版5次,总发行量达4万册,这充分反映出在当前地图业越来越繁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优秀地图产品的诱人魅力。《世界知识地图集》共228页,利用了300多幅地图和480多帧照片、插图并配有45万多字的文字介绍。图集分序图(世界图)和分洲、分国图。序图宏观介绍宇宙和地球各种自然科学常识及全世界范围的人文历史文化知识。具体内容包括太阳系、运动的地球(地球构造、大气空间)、陆地、海洋、地震、火山、海啸、世界地形、气候、资源、环境、经济、人口、交通、政区、…  相似文献   

14.
纪喻 《中国测绘》2003,(4):48-48
确切地说,笔者面前展开的不像一张规范的地图:既没有正式的比例尺也没有常规的方向指标,甚至没有正规的图例符号。 但是,这张整洁、素净地图中的内容仍然吸引着我的目光,图纸上,北京的大小胡同一目了然,胡同的宽窄弯直用针管笔细细地画出来,胡同里的每一个拐角和凹凸清晰可辨;大小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名胜图册》的设计旨在宣扬神州绚丽河山、弘扬祖国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以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图册的设计构思是: 一、突出主题以全国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为重点。涵盖了国家级的和省级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名城,以及部分著名的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和中外闻名的登山地等。所集地图资料特色鲜明,符合较高层次旅游者的需要。所附文字  相似文献   

16.
1988年出版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侯仁之主编)是以北京市域历代政区沿革为主要内容的地图集。该图集在金代(建都)以后的部分才增加了城市变迁及重要园林和陵寝图。因此这部图集还只是一部关于北京政区沿革和城市变迁地图集,作为系列地图集《北京历史地图集》的第二集,则是充分利用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环境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多学科的最新成果,集中系统地再现了北京地区史前时期人类生存环境及其特征和演变,亦即史前人地关系,形成了与第一集不同的突出的特色。一、史前人地关系研究及其地图表现20世纪后半叶,全球性人口…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旧城胡同变迁图的设计与编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北京旧 城胡同现状与历史变迁调查研究,对1949年以来北京旧城的胡同分年代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和梳理。主要对 集中表现半个世纪以来北京旧城胡同历史变迁的“北京旧城胡同变迁图”的设计与编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何岩巍 《地图》2007,(3):54-57
北胡同,南巷弄“胡同”这词很有意思,特别是在“胡同”前面加上那些颇具文化历史内涵的人、物名称就更能体现老北京那种独有的韵味儿了。像什么“耳朵眼儿胡同”、“针鼻儿胡同”、“罗圈儿胡同”、“闷葫芦罐儿胡同”等等。这个词现在专指狭窄的小街道,在中国南方地区(特  相似文献   

19.
《坤輿万国全图》与《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外译本考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尼阁编译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多种欧洲文字版本之间存在翻译差异,而300年后出版的英译本和中译本与原文存在严重错漏。600页的札记,利玛窦只用不到两页的篇幅叙述测绘《坤輿万国全图》一事,连实际比例尺的描述也不清楚。利玛窦承认没有见过其他的版本,"六幅版"地图出现在南京或北京,个别欧洲文字翻译版本不一,《坤輿万国全图》究竟是在南京还是北京完成的也有疑问。《利玛窦中国札记》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测绘术语,指出地图的错误是针对西方地图而不是中国地图。《坤輿万国全图》中一半的中文地名,当时欧洲地图没有对应。1593年,利玛窦尚未制作《坤輿万国全图》,"六幅版"中文世界地图已出现在南京。因此,《坤輿万国全图》原本早已存在,《坤輿万国全图》应是郑和时代(1405—1433)大航海的成果,中国的地图学,不是西学东渐,甚至有可能是中国的世界地理与地图学流传到西方。世界地图史应该还原中国对地理大发现与地图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孙果清 《地图》2010,(2):132-133
《北京皇城地图》原为清内阁大库旧藏。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文物南迁以前,一直收藏于原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现存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笔者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工作时,见过此地图的黑白照片,图书馆目录中题为((北京皇城宫殿衙署图》,大概是自清内阁大库移交于图书馆后沿用旧称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