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系统把实时水情信息处理和水文预报模型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实现从实时水情信息接收、处理、检索、应用,直到联机洪水预报通用的自动化系统。三个多功能的汉字、英文、绘图检索程序包,可为多用户监视实时水情、统计打印各种水情报表、绘制雨量图和水位流量过程线等提供各种服务。使用简便、具有同一输入输出文件格式、可自动共享历史和实时数据库资料、分块率定整体组装式的SCLS、XAJA、NSAC和NTAK等预报模型通用程序包,可实现从模型率定到联机洪水预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复杂洪水预报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健挺 《水科学进展》1999,10(4):405-410
以广西南盘江天生桥一级电站施工洪水预报系统为例,讨论了以水情数据库、洪水预报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模型管理器为基础构建集成化复杂洪水预报系统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了用邻接矩阵来形式化和规范化预报系统水情数据与预报模型之间复杂关系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3.
河床高差对Y型汇流口螺旋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河床高差(定义为干支流河床高程差与尾水位之比)对Y型汇流口螺旋流结构的影响。通常情况下,Y型汇流口水流为表面汇聚的双螺旋流。河床高差的存在将减小干流侧水流的螺旋流强度,增强支流侧水流螺旋度,而当支流侧螺旋流很强烈时,干流侧螺旋流将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河道水情预报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荣  李义天 《水科学进展》2000,11(4):427-431
河道水流运动过程特别是洪水演进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鉴于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处理大规模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能力,本文将神经网络理论用于河道水情预报的研究,以期识别水流运动变化过程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为河道水情预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螺山站洪水预报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研究得出近年来特别是1998年长江中游出现的小流量高水位现象与螺山汉口河段累计淤积有关并得到螺山站水位变化与河床淤积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5.
《水文》2001,(3)
水情工作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水情测报质量和水文预报预测精度,建成水情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服务一体化的信息服务系统,为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达到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全面服务、精兵高效。 水情工作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标准化,水情分析科学化,水情服务多样化,水情管理规范化,水情队伍知识化。水情工作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和标志  相似文献   

6.
一个稳健的河网水情数据同化耦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河网水情动态系统的数据同化问题,将水情量测数据作为内边界条件,建立了一个基于误差最小二乘原理的河网水情数据同化耦合模型.同时,为了有效控制水情状态变量的校正程度,避免因校正过度而破坏河网系统的水量平衡关系,构建了一个能有效控制及平衡各量测变量校正程度的权重矩阵.通过模拟算例和实例应用,系统检验了模型在河网水情仿真与预报中的实时校正能力,并得到了理想的结果.结果表明:模型理论完备、构建简便、数据同化可控性好,能够有效地进行河网水情动态系统的数据同化,提高河网水情仿真与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乌江流域水文气象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明波  张新田 《水文》1999,(6):53-56
乌江为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流域面积87920km^2。在大量统计乌江流域干支流各主要上水文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流域的气象、径流、输沙量等年内年际变化及地区规律和干流大洪峰统计参数变化规律等,初步分析了上海大型水利工程对流域水文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频谱分析法”在兰州市地下水水源地水情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成利 《甘肃地质》1995,4(1):77-81
利用“频谱分析法”预报地下水位经实际监测结果的误差检验,认为该方法用于地下水水源地水位预报是基本可行的。为今后广泛开展地下水情预测预报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水库水情的长期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建立水库水情长期数值预报的思路和做法.本法的特点是在逐步回归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对所选取的因子进行优化筛选,因而使预报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该法用于我国东北地区松花江上游小山、两江和松山等水库的年、月来水量长期预报,结果表明,其预报合格率可达80%以上.另外,对6~9月总流量的预报,根据我国东北地区气候的特点,这一阶段的降水量变异很大,用本法预报会使误差较大,但是年平均流量与这一时段的总流量相关较好,于是提出了另外的预报方法.总之这一方法是较为快捷而实用的水库水情长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游河床覆盖层渗透变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在黄河中游干支流河床中,普遍沉积有不同厚度的沉积物。由于物质来源不同,沉积时的地形和水流条件各异,这些沉积物的岩性和粒度成份变化很大,特别是多数支流流经黄土地区,挟带大量泥砂,使这  相似文献   

11.
《水文》1965,(6)
我站是长江流域沅水水系的主要支流——錦江的控制站,集水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流域內多山岳地区,上游梵净山一带常为暴雨区,支流較多,水情相当复杂;而且,城鎮及主要耕地多处沿河两岸,錦江全年通航,木材筏运頻繁,受汛期洪水威胁很大,因此,站上的测报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在上級党政的正确領导下,我站水情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自1953年設站以来,十六次被評为  相似文献   

12.
各地零讯     
《水文》1957,(3)
廣东省水利廰水文总站为了提高水情预报的理論技術,并使水文测站廣大同志能熟悉掌握水情预报工作,今年二月間于每个分站抽调了二名技干(廣西省水文总站亦派來技干4名参加)组成了水情研習班,在总站研究和学習一个月,已于3月6日结束。参加研習的同志对这門新的科  相似文献   

13.
杨罗 《水文》1994,(2):55-59
山东省洪水预报方案编制及洪水作业预报探讨杨罗(山东省水文总站)一、编制洪水预报方案有关问题的探讨洪水预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进行洪水作业预报的基本依据。如何编制科学合理且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洪水预报方案,是水情预报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就笔者参加我省...  相似文献   

14.
刘金平 《水文》2005,25(3):42-45,55
即将颁布实施的《水情信息编码标准》是我国水情工作的一项重大革新。阐述了编制《水情信息编码标准》的背景、基本原则和与《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的本质变化;描述了水文要素标识符的构成原则、水情信息编码的分类及其可编列的内容;介绍了《水情信息编码标准》中A、B、C等3种基本编码格式及其实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水文》1982,(5)
赣江1962年6月中、下旬连续发生了两次大洪水,下游出现了解放以来最高记录。由于上游洪水与中、下游干支流洪水遭遇严重,使下游自新干以下先后有数处河堤溃决,造成了一定的灾害。分析弄清这次降雨、洪水及干支流洪水的组合情况,河堤溃决对洪峰的影响和已建成运用的上犹江水库与袁水江口水库在洪水中的作用等等,对赣江的水文预报及今后防洪规划都有参考价值。现将分析情况概述如下:一、基本情况赣江发源于武夷山西侧,自东向西流的贡水与自西向东流的章水在赣州会合称赣江,然后转向北流,入波阳湖后经湖口汇入长江。自赣州以下先后有较大支流遂川江、蜀水、孤江、禾水、泸水、乌江、袁水及锦河加入。赣江的总控制站外洲(1962年以前为丁家渡站)的流域面积为80948平方公里,全长427公  相似文献   

16.
陈文军  聂秀敏  李军社 《水文》2003,23(5):24-27
介绍了陕西省水情信息系统及其功能和特点,对水情信息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和预报模型集成化结构进行了探讨。该系统经过2001年、2002年2个汛期的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功能齐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流程合理,预报精度优良,标准化与先进程度较高,满足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总体要求,提高了水情工作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并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雷健波  陈其名  唐奇善 《水文》2000,20(5):37-40
柳州市洪水灾害频繁,为了防洪减灾在柳江上建设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系统由水情遥测、计算机广域网和洪水预报模型等子系统组成。水情遥测子系统的通信采用卫星和超短波组网,并使用卫星作为超短波中继的热备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经过1999年主汛期的考核,运行正常,使用效果良好,VSAT工作频段为Ku波段,存在雨衰问题,在建设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使该问题不致于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实践证明,VAST卫星在柳州市洪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次重现期的桂平航运枢纽水闸设计洪水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支流交汇处支流上的水闸不仅受到支流洪水的影响还受到干流洪水顶托的影响,设计水位的推求需要考虑干支流洪水之间的相关性和同时发生的概率。以桂平航运枢纽水闸为例,采用Copula函数构建干流浔江与支流郁江洪水的联合分布,对比分析同现重现期和二次重现期差异,分别根据同频率和最可能组合经调洪演算推求水闸防洪水位。研究表明:浔江、郁江洪水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Clayton Copula能较好模拟浔江、郁江洪水的联合分布;二次重现期的浔江、郁江洪水流量均大于同现重现期,因此二次重现期更安全。同频组合经调洪演算推求桂平航运枢纽水闸防洪水位要高于最可能组合,最可能组合偏重于较大的郁江流量,浔江流量设计值偏小。  相似文献   

19.
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情报预报应用微机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87年5月11~15日在合肥市召开。有关生产、科研、院校等单位的代表59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了近些年来在水文情报预报中应用微机技术的经验,有的代表还作了现场操作表演。一些单位研制的实时水情处理系统,具有自动译电、水情检索和显示、制表、绘图等功能。这标志着我国在水情工作中应用微机技术已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依靠手工处理水情信息的落后局面。而且在近年来的防汛和水库调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会议认为,微机技术在水情工作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应当加速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文发  周新春  段红 《水文》2007,27(3):39-42,62
长江三峡河道因水库建设已成为水库库区,三峡河道原有产汇流规律的改变,造成水情预报有效预见期大幅缩短。随着近年来降雨预报水平逐渐提高,利用定量降水预报增长有效预见期已成为可能。因此,以探讨如何更好开展中期水文气象耦合应用为目的,以三峡入库日平均流量预报为对象,利用中期降雨预报信息,提出一种开展中期水文气象预报耦合试验方案及影响中期耦合预报试验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方向。试验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法的应用是可接受的,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可供大中型水库开展中期预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