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利用Schmidt望远镜实现的各种巡天计划及Schmidt底片的特点。介绍了Schmidt底片处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块底片处理法(Subplate),Mask法和滤波法处理底片的数学理论和结果。讨论了现代其他数学方法用于Schmidt底片处理的可能性。最后对编制LAMOST输入星表可能采用的底片处理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新方法——密度矩和法,用底片上已知亮度恒星的PDS测微密度数据来同时决定底片特性曲线和星等零点。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对没有感光斑点的底片作面光源测光。  相似文献   

3.
从1981年开始,北京天文台开展了发射线星系的物端稜镜巡天。用60/90cm Schmidt望远镜加5.°3的物端稜镜在敏化的ⅢaJ底片上可以得到亮于16~m的星系光谱像。本文公布了第一批巡天结果:在覆盖天区约220平方度的12张底片上证认出50个发射线天体,47个河外星系(其中3个可能是新的Seyfert星系),3个行星状星云(其中一个N2242以前被当作河外星系)。文中给出了这些天体的名称、坐标、星等及光谱结构分类等资料,并比较系统地讨论了发射线星系的证认及光谱结构分类。我们还将本巡天的结果与其他天文台的结果作了比较。这些天体的证认图见图版Ⅰ—Ⅱ。  相似文献   

4.
四颗射电源在依巴谷和PPM星表中的光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京天文台施密特望远镜的CCD巡天资料(BATC)中的20次观测,用IRAF软件处理得到星象中心位置,以依巴谷星表和PPM星表作为参考星表,用底片常数法进行处理,得到4颗河外射电源0851 202,1228 126,1442 101,1749 701的光学位置。文中还对所得到的位置与射电位置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国际上天文照相底片数字化工作的进展:底片的保存、底片数字化的意义和相关技术。扼要地介绍了国际虚拟天文台的情况及其与底片数字化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天文底片资料的保存现状,并提出了底片数字化建议:成立由各天文台专家组成的全国底片数字化协调小组,建立各单位保存底片的信息库、改进底片的保存条件、有步骤地对有价值底片上的全部目标进行扫描,以便将其与现代高精度的观测资料相结合,开展有意义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天文台SBG人造卫星照相机底片移动器上,加装了一套莫尔条纹光栅位移测量装置,作为底片位移传感器,用微计算机采集位移量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SBG的计时精度。本文介绍了该装置的原理、结构设计和调整安装,并报导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于用佘山40厘米折射望远镜拍摄的10组底片,用底片常数法和中心重叠法分别重新作了归算;对于饮食大时角底片的组,归算中使用在恒星常数中加进折射项的办法计入了大气色散改正。给出了15颗星的相对视和自行,以及由重叠解换算的绝对视差,对视差测定值的精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基于底片重叠观测的整体平差方法的发展历史和应用概况,分析了该方法应用于底片资料处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介绍了小视场CCD重叠观测的整体平差研究进展.分析与实测资料归算表明,整体平差方法可以在CCD资料处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在保证长焦距、小底片比例尺的同时,通过对CCD重叠观测的整体平差(相当于扩大观测视场),可覆盖更多的参考星,进而达到改善局部参考架、提高归算结果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用计算机处理恒星光谱底片的几个关键问题,并与传统手工方法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北京天文台施密特望远镜CCD类星体多色测光巡天中的15次观测,以NPM星表作为参考星表和底片常数法进行处理,得到3颗河外射电源0851+202,1228+126,1749+701的光学位置。文中分析比较了IRAF软件中计算星象中心的三种方法;同时提出应根据待测星的星等(或星象的半峰宽度)选择合适的采样范围。  相似文献   

11.
黄天衣  王昌彬 《天文学报》1997,38(3):278-287
本文说明对称法在一定意义下是一种积分线性保守动力系统的辛方法.并指出在hλ的左半复平面上存在有一个对称法的相对稳定区域.这里,h是步长而λ是动力系统的特征根.对称法适用于不显含速度的非线性Hamilton系统,但不适用于显含速度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4种分析类星体长周期光变的方法,用一个模拟的周期信号y=sinθ检验这4种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天体光变采样的数据点个数相对少到一定值时,Jurkevich方法、时间补偿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DCDFT)、离散相关分析方法(DCF)和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PSD)的分析结果不一样,获取最短的连续数据点后,Jurkevich方法分析结果在4种方法中可能最为精确可靠,且计算方法简捷实用;(2)获得了Jurkevich分析方法的最佳参数,当m=9时分析结果最佳;(3)用m=9时的Jurkevich方法分析了类星体3C 279及3C 454.3的光变周期,得出3C 279的可能光变周期为(2.81±0.54)年,3C 454.3的可能光变周期为457 d。  相似文献   

13.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orbital determination methods, we study some properties related to the algorithms developed by Gauss, Laplace and Mossotti. In particular, we investigate the dependence of such methods upon the size of the intervals between successive observations, encompassing also the case of two nearby observations performed within the same night. Moreover we study the convergence of Gauss algorithm by computing the maximal eigenvalue of the jacobian matrix associated to the Gauss map. Applications to asteroids and Kuiper belt objects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4.
高斯型龙格库塔积分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高斯型隐式Runge-Kutta算法,该算法具有κ级2κ-1阶的代数精确度。数值结果表明,高期型隐式Runge-Kutta算法比传统显示Runge-Kutta算法精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喻福  苏杨  张哲  黄宇 《天文学报》2020,61(4):40
硬X射线成像是研究太阳耀斑等爆发现象的重要手段.由于采用调制成像而非直接成像的原因, X射线图像在日面上的位置需要借助太阳指向镜提供的仪器指向的日面坐标来确定.因此,指向信息对于耀斑定位实现多波段研究,理解太阳耀斑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此对两种太阳指向镜指向信息的获取算法进行了测试.结合太阳指向镜的设计方案,首先利用SDO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AIA (Atmospheric Imaging Assembly) 4500?的数据产生测试图像,其次对其进行二值化处理,分别提取日面轮廓和4个边角指定区域面积;最后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四象限法对太阳中心坐标进行反演.初步结果显示最小二乘法受随机噪声影响小,定位精度相对稳定约为0.25′′,并可提供四象限法解算的初值;后者的精度可以优于0.14′′,但受随机噪声影响较大.两种算法的精度都显著优于硬X射线成像仪(Hard X-ray Imager, HXI)太阳指向镜的设计要求,可为指向数据在将来科学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射电望远镜天线增益G的几种主要实测方法:包括用标准角锥嗽叭增益理论值的“过渡法”和用已知流量的射电源作校准源的“射电天文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给出了应用这些方法对云台射电望远镜天线增益的实测结果和精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推导了天体运动方程的数值解对积分初始条件、天体质量等动力系统参数的偏导数所满足的微分方程和初始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太阳光谱分析方法研究概况,特别关注对太阳耀斑等活动现象的非对称谱线轮廓的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本文简要总结了“多云模型”方法在研究太阳日面和边缘多活动体的极不对称迭加轮廓的应用,可同时导出各个活动体的速度场和其它有关的物理参量的定量或半定量分布。该方法的应用表明它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并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for Classifying Astronomical Objec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izes of astronomical surveys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re increasing rapidly. Therefore,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objects is becoming ever more important. We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of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LVQ) in classifying multi-wavelength data. Our analysis concentrates on separating active sources from non-active ones. Different classes of X-ray emitters populate distinct regions of a multidimensional parameter spac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objects in a multidimensional parameter space, we positionally cross-correlate the data of quasars, BL Lacs, active galaxies, stars and normal galaxies in the optical, X-ray and infrared bands. We then apply LVQ to classify them with the obtained data. Our results show that LVQ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separating AGNs from stars and normal galaxies with multi-wavelength data.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对资料序列进行复原的方法,并对在云南天文台10米天线射电望远镜的21厘米波段对太阳扫描观测的结果进行复原试验,获得了约7角分实际分辨率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