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研究无人机实景三维测绘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实景三维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和地灾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并以"KD新农村建设项目"为例,说明了通过合理的航测路径规划、采集数据预处理、建模模块选择,可以准确高效地建立实景三维模型.该实景三维技术在地质灾害前期勘查、隐患跟踪分析、高精度等高线生成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最后论证了无人机实景三维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可以大幅提高地质灾害分析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工作,2000年以来,在认真总结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组织编制出台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等行业规范。  相似文献   

3.
由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高效、快速、高分辨率、非接触、数据处理方便等优点,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次作业过程中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2次扫描,获取点云数据后使用Leica Cyclone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再利用Geomagic studio构建三维模型,通过对比获得该地区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维可视化平台,利用离散点内插的方法构建地质灾害区表面TIN模型,并利用C#语言实现地质灾害区塌方量的算法.在理论上该方法所描述的地面模型逼真且能保持原始数据的原有精度,而且采用TIN进行体积计算,易于计算机实现.通过塌方区实例数据验证该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作业效率好等优点,可以满足地质灾害应急需求.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管理,保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实施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指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采取专项地质工程措施,控制或者减轻地质灾害的工程活动。第三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通讯》2005,(24):20-24,25-35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0号令)的规定,经审查,决定授予下列单位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单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甲级资质单位(详细名单附后),现予公告。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单位名单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级资质单位名单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单位名单4.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级资质单位名单国土资源部2005年11月7日附件1:国土资源通讯…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通讯》2008,(14):19-19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0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1号令)的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甲级资质证书有效期限为3年。从今年开始,部第一批颁发的甲级资质证书将到期,为做好甲级资质证书的换发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通讯》2006,(19):25-25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地资源部第29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0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1号令)的规定,国土资源部拟于2006年11月11日至17日受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甲级资质单位申请。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在灾后重建中,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质灾害点的治理过程的详细信息,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甘肃省地矿局测绘勘查院利用徕卡ScanStationCIO三...  相似文献   

10.
刘汉湖  杨武年  夏涛 《测绘科学》2007,32(5):111-113
本文对高精度卫星遥感图像(QucikBird)进行了图像预处理,图像融合,正射校正,并基于12∶000地形图上构建了DEM。在Erdas软件支持下,实现了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同时,针对岩溶地区工程初勘需要,应用ArcGIS实现了工程量计算、机场净空分析、岩溶漏斗信息自动提取、漏斗形态显示、地下溶洞网分析等,这为机场的进一步勘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灾害信息,可为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侯兴泽  蒋大鹏  徐健  李俊  南竣详 《测绘》2020,43(2):63-67
本文针对某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资料存储散乱、数据管理及三维可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利用三维GIS技术将多源数据融合建立三维地形数据库,构建可视化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三维场景,进行信息共享和二次功能开发。实现了对地质灾害隐患信息管理与展示、场景漫游、信息查询、信息共享及三维分析等功能,可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地质灾害防治部门的业务管理、灾后应急指挥和救援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通讯》2005,(12):7-10
第一条 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管理,保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通讯》2007,(4):30-32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0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4.
罗太近  宋小庆  向峰 《北京测绘》2018,32(6):639-642
本文通过研究三维测绘技术的原理与方法,运用Civil 3D技术和Pix 4D mapper技术对比研究了测绘资料建模法、遥感点云成像法在地质灾害灾前评估、地质灾后跟踪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论证了三维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并以TW项目为例,说明了三维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前分析评估、灾害后跟踪分析等方面具有突出应用效果,论证了三维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分析上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其可大幅提高地质灾害分析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介绍三维激光扫描仪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应用Riegl VZ-1000三维激光扫描仪实现重大地质灾害体地形测绘的方法及步骤,并以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某滑坡为实例描述了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重大地质灾害测绘中如何获取与处理激光点云数据,形成测绘产品,并结合钻孔数据对地质灾害体做了三维地质建模模拟实验,最后评价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6.
由地质矿产部勘查技术司和陕西省科委联合召开的“全国地质灾害遥感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于1990年7月9日在我国古都西安召开。这次会议是为动员各部门参加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测、预报和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初步交流已经取得的应用成果和应用经验而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地质矿产部、能源部、有色金属总公司、水利部、铁道部、高等院校和陕西省遥感中心所属各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收到论文40余篇。论文比较集中反映了遥感技术在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旱涝灾害调查与监…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0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1号令)的规定,国土资源部拟于2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无人机在地理信息数据采集领域的迅速发展,Trimble UX5以其灵活性好、操作简单、能快速获取高精度的正射影像图、DEM等优点,逐渐在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位于泾河流域西北部的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无人航测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结合实地调查地质灾害特征建立解译标志,分析了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与成灾模式,提高了地质灾害调查的工作效率,为城镇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地质灾害宏观地质巡查业务模式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地质灾害巡查数据模型,研究了地质灾害巡查数据组织方法,探讨了地质灾害巡查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其系统实现,并以公路地质灾害调查为案例进行了地质灾害巡查系统的应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现集空间位置纪录、矢量图元绘制、属性表单填写、图片采集、视频拍摄为一体的地质灾害多媒体数据采集与纪录方式,不但能够满足对于地质灾害多种类型数据的一体化采集需要,而且有利于提高地质灾害巡查工作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0.
边坡类地质灾害时刻威胁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非常必要.本文开发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针对边坡地质灾害发生特点,综合应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三维WebGIS技术、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技术等,实现了边坡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的全天候远程、实时、精准采集和传输,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该系统已成功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