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水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在水产养殖中药物的滥用和非法使用问题严重,药物在水产品中大量积累,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伴随中国加入WTO。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对中国水产品中抗菌药物的残留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水产品出口在短时间内多次遭遇“绿色壁垒”。自2002年1月25日欧盟宣布对中国出口的动物源性食品实行禁运后,中国水产品出口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对水产品中抗菌药物的残留研究已经迫在眉睫,国外学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较早,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水产养殖中各类常用的抗菌药物在鱼、虾体内的残留研究现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能够对中国水产养殖中药物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产养殖病害及其药物控制与水产品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发生的病害多采用药物控制极易造成因药物使用不当或盲目用药等原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水产品中出现药物残留、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最终会影响食品安全的现状。从常见病毒病、细菌病,以及寄生虫病等论述开展对药物残留毒性研究,重视专用渔药研制、加强用药指导,减少用药盲目性等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渔用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渔用药物的研制和生产规模取得较大发展。本文对渔用药物的定义,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描述,对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药物进行了简单分类,并对渔用药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对我国渔用药物发展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前言     
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40年代,兴起于60~70年代,并形成热潮,8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期,于90年代末形成第二次高潮.新发现不断拓展着研究领域,新技术不断提升研究水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迄今,已从各类海洋生物中分离鉴定出20000余种海洋天然产物,发现了40余种具有抗癌、抗菌、抗病毒、镇痛等作用的药物先导化合物,进入了临床或临床前研究,其中一些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新药.  相似文献   

5.
海洋药物与海洋保健品的开发前景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动植物是开发海洋药物和海洋保健品的重要资源。鉴于陆生资源的日益匮乏,海洋生物作为新型药物和保健品来源已日受重视。 1 海洋药物 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兴起于本世纪60年代。进入80年代后,由于分子光谱、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高压液相层析、单晶X衍射等现代精密仪器的应用,使这一新兴研究领域更加活跃,并在一些药用研究领域取得  相似文献   

6.
樊海平 《台湾海峡》1998,17(A12):193-196
根据欧鳗养殖发展对药物饵料的需要和现状提出欧鳗药物饵料开发研究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药物与饵料成份配伍、对人类环境影响评估、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以及发掘中草药功效等见解。  相似文献   

7.
鳗鲡气单胞菌引起的烂尾病病原菌抑菌药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三株烂尾病病原菌(气单胞菌)对31种药物及不同配合药物的敏感性,测定了4种药物及配合药物HP对三株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配合药物HP具较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8.
复方新诺明在鲈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首次报道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鲈鱼口服复方新诺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 ,鲈鱼单次口服剂量为200×10-6的复方新诺明后 ,其血液药物浓度 时间数据符合一室开放动力学模型。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吸收速率常数 (ka)为0.096h -1、达峰时间 (Tmax)为21.479h,峰浓度 (Cmax)为50.768μg/ml、吸收半衰期 (T(1/2)Ka)为7.250h、消除半衰期 (T(1/2)K)为38.299h,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为4138.400(mg·h)/L。鲈鱼口服药物0.5h后在肌肉、血液、肝脏、肾脏4种组织中就可以检测到药物的存在。药物在16h采样点4种组织里的浓度达最高。药物在肌肉、血液、肝脏中的平均回收率约80%~90 % ,该方法的检测限可达0.05×10-6。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叶,抗生素首先在人类中投人使用,随后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在动物保健和畜牧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对这些添加剂的长期使用及滥用,其弊端日益得到广泛的认识。抗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药物残留、耐药菌株的产生和环境污染以及二重感染等问题倍受全球关注。有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水产药物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动物疾病发生日益严重,水产药物是随养殖动物疾病发生同时得到开发的。现用水产药物基本上都是直接借用现成的兽药,而水产养殖动物是生活于水中的变温动物,与陆生动物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水产药物开发应针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特性,包括其使用方法进行研制,使其实用、普及。本文综述了水产药物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在水产药物开发时引起重视。一、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为使药物产生疗效,要求药物被养殖动物吸收后,能分布到预定的靶器官,或且在这些靶器官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水平,维持一定时间。这就需…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中国历代主要本草药物新增的环节和相关思维,研究古代药学的发展。通过研究历代本草著作,发现历代本草中药物新增的主要环节为发现、应用药物,记载经验,编纂著作、收载新药,明确、总结功效;相关思维包括利用自然界事物治病的思维以及“会意从类”思维。增收药物反映了药物知识的不断发展和总结,对后世用药提升疗效、扩大选药思路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第十届中国海洋药物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7日-9日在青岛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为"海洋创新药物——人类健康的新希望"。科技部"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有关领导、国内海洋药物及相关研究领域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到会。与会代表围绕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及新资源开拓,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发现与结构优化,海洋多糖(寡糖)及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洋药物资源及其药用研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海洋药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显示,历经3 600余年,中国海洋药物应用经验不断积累,特别是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成果显著.截至2008年,中国近海已记录的海洋药物及已进行现代药理学、化学研究的潜在药物资源已达684味,其中植物药205味,动物药468味,矿物药11味;涉及海洋药用动植物1 667种(植物272种,动物1 395种),另有矿物18种.加强现代药学研究,保护现有药用生物资源,开拓新的资源领域,是未来海洋药物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吕阳 《海洋科学》2018,42(10):94-102
文章用文献计量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呈现海洋药物研究态势与热点,旨在为海洋药物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以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为数据源,以1980~2017年海洋药物领域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结合Excel、VOSviewer软件,对论文年代分布、研究机构、期刊、作者、高被引论文及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洋药物研究的热点方向为海洋天然产物、抗菌活性、细胞毒性、海绵等,应重点关注海洋天然产物及其抗菌药理作用的研究。世界范围内关于海洋药物研究的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在该领域研究占据绝对优势,其发文量、总被引和H指数均占绝对地位。该领域主要发文期刊为《Marine Drugs》、《Journalof Natural Products》。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位列世界第一,但整体论文质量欠佳,中国在该领域研究水平有待加强,论文影响力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15.
海洋微生物是开发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具有新结构或新作用机制的天然化合物不但是化学合成药物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新药开发的重要内容。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无疑是天然药物筛选的重要来源[1]。世界上的海洋药物研究起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是最早开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国家 ,随后各国学者相继开展了海洋生物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抗心脑血管病、抗爱滋病等活性成分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 ,大约6000多种海洋天然产物被发现 [24]。而海洋微生物则由于可通过发酵培养的方式“生产”生物活性海洋天然产物 ,而且属于可再生性利用生物资源 ,因而倍受…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高体ShiSeriola dumerili力病致病菌对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磺胺类药物、先锋必要素等4种抗菌性较强的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最小抑菌时间(MIT)。磺胺类药物的MIC和MBC最低,MTT最小。进一步的小型治疗实验结果表明,磺胺类药物能有效地控制高体Shi弧菌病的发生,以该病的治愈率达75%,是治疗高体Shi弧菌病的首选药物。中还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高体Serioladumerili弧菌病致病菌对 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测定了磺胺类药物、先锋必素等 4种抗菌性较强的抗菌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最小抑菌时间 (MIT)。磺胺类药物的MIC和MBC最低 ,MIT最小。进一步的小型治疗实验结果表明 ,磺胺类药物能有效地控制高体弧菌病的发生 ,对该病的治愈率达75% ,是治疗高体弧菌病的首选药物。文中还强调了对养殖环境中致病菌的浓度进行监测和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海洋药物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在90年代开始正式进入到热点研究领域。随着海洋药物研究的深入,国际范围内逐渐有数个药物获得上市批准,并有大量的海洋药物或衍生物进入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但海洋药物的发展速度仍远慢于其他类型的药物。海洋来源的物质具有区别于其他药物的特点,结构新颖、活性独特,是优良的药物宝库。但海洋药物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需要综合社会与技术资源并依托优良的政策以从根本上解决相关问题。本文概述了海洋药物的研发进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9.
作为广谱抗菌的人工合成药物——磺胺类(SAs)是应用最早的一类人工合成抑菌剂之一,被广泛用于人类医疗、禽畜及水产养殖等。大量磺胺类药物的应用随代谢进入水环境中,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并构成潜在风险,截至目前,这些影响和风险并未被探明。因此,对8种典型磺胺类合成药物在我国典型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阐述,评估了它们对不同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及生态风险,并诠释了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不同水环境中磺胺类合成药物的浓度分布差异显著,磺胺甲恶唑和磺胺嘧啶分别在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浓度和污染程度最高;水体藻类是磺胺类合成药物最敏感的水生物种,其次是甲壳类和鱼类,磺胺甲恶唑对水生生态系统构成高风险;磺胺类合成药物进入体内后被代谢成不同的产物,与母体合成药物一同进入水环境中经历降解过程;生物降解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磺胺类合成药物去除的主要途径,不同种细菌、真菌及藻类均可降解磺胺类合成药物。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当进一步加强磺胺类合成药物对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以及合成药物混合毒性的研究,明晰水环境磺胺类合成药物的分布-代谢-传输-效应的综合过程,探析磺胺类合成药物在水生...  相似文献   

20.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海敏  严小军  林伟 《海洋科学》2005,29(11):73-76
糖生物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逐步揭示出糖苷酶作为多种反应的催化剂在体内所起白守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的功能包括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糖蛋白和糖脂的加工,尔后二者又涉及到免疫反应、肿瘤的转移、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以及神经细胞的分化。因此糖苷酶不仅是生命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酶,同时又是许多疾病(如糖尿病、爱滋病及癌症)的相关酶。目前通过抑制酶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治疗已经成为药物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而对高专一性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不仅可以用于研究酶活性中心的结构、酶的作用机制、疾病的产生原因,同时也使它们有望成为许多疾病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