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韩冰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经验。分别阐述了从病因病机辨治和从周期辨治的理法方药。临证采用消补结合的原则,立补益正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大法。根据月经不同时期的生理病理特点,分别从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并举例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尤昭玲教授应用象思维诊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经验。尤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属中医学“血瘕”范畴,运用司外揣内的方法进行诊断,从瘀、虚、毒3个方面辨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其用药立足血瘕,运用嗜血通络之物以消癥。通过熟悉各种药物的特性,取类比象,灵活运用药物进行治疗,充分体现了象思维。同时,用药时又注重与月经周期节律相结合,如月之盈亏,根据其阴阳消长转化治疗。当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合并不孕症时,尤教授将内膜接纳胚胎取类比象为土壤濡养种子、将排卵取类比象为花之绽放等,对疾病的理解及用药独具匠心,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的理论发展、临床用药等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的核心思想为“五经配伍”,即强调经脉经穴与脏腑间五行配伍、生克制化的关系,主张以五经腧穴为核心,通过“针经治脏”有针对性地刺激相应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通过运用“针五经、调五脏”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以论治慢性胰腺炎,着重从脾论治,对早期湿热蕴结证者宜以泻子、抑强为主,对中晚期脾胃虚寒证者宜以补母、扶弱为主;其次从肝论治,治以疏肝抑木,宜以泻子、抑强为主。可为中医针灸临床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胸痹心痛与五脏的关系及“五经配伍”阐述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治疗胸痹心痛的临证思路。胸痹心痛的病位在心,涉及肾、肺、脾、肝,其主要病机在于心脉痹阻,病因不外乎不通则痛之实证和不荣则痛之虚证。根据“五经配伍”学术思想,以补虚泻实、抑强扶弱为基本治疗原则:针对虚证,应“虚则补其母”,并抑制“克我之经”及“我克之经”,扶助表里之经;针对实证,则需“实则泻其子”,并扶助“我克之经”及“克我之经”,泻表里经。选穴多以五输穴及原穴为主,取穴原则根据穴位五行性质而定。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许小凤教授从“经间期”论治子宫腺肌病的经验。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首先提出“经间期”的概念,认为“经间期”在整个女性月经周期中具有重要地位。夏教授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时多运用“补肾调周法”,且重视经前期的治疗。许小凤教授秉承夏教授的学术思想,在此基础上尤其注重“经间期”的顺利转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介绍金季玲教授运用补肾调周法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金教授认为,月经过少有虚实之分,虚多因肾精匮乏,导致冲任气血不足,经血无以为生;实多因痰湿、寒凝等阻滞冲任,使气血运行不畅,血海不能满溢。其治疗上重视月经周期中肾阴、肾阳的相互转化,以补肾调周为治疗方法,将月经周期分为经后期、排卵期、经前期、行经期,分别采用滋阴补肾汤加减、补肾促排卵汤加减、健脾温肾汤或毓麟珠、四物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
介绍朱颖教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LPD)性月经失调的临床经验。朱教授认为该病主要病机为脾肾不足,治疗应以温肾补脾、循时调经为法。在卵泡期当益肾健脾养血,排卵期宜补气养血通络,黄体期则应温肾补脾养血,月经期则养血活血、调畅气血,结合患者基础体温(BBT)以循时调经,同时辅以艾灸、食疗等,以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相似文献   

8.
介绍朱明芳教授运用清消补三法论治过敏性紫癜的经验。朱教授认为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风、热、湿、瘀、虚”相关,将其分为初期、进展期及恢复期三期辨证论治,应用清消补三法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清”凉血消斑,以“消”祛瘀除湿化斑,以“补”扶正止血退斑,遣方用药灵活,祛邪补虚,从源头治病、防病,并将消法贯彻本病治疗的始终。如久病耗伤气阴,兼感风热之邪,当清补并用,祛邪避免伤正,补虚切勿留邪,并配以少量行气活血化瘀之药以促进皮损消退,退后不留瘀;若因虚致痰湿、瘀血内生,则应消补并行,标本兼治。朱教授认为明确其病因病机,切中要害,灵活结合清消补三法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同时减少复发,缩短病程,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从小儿夜啼与五脏的关系及辨证归经施治等方面系统阐述湖湘针推学术流派“推五经,调五脏”治疗小儿夜啼的临证思路。中医学认为脾寒、心热、惊恐、食滞均可致小儿夜啼,病位主在心、脾,但与肺、肝、肾有着密切关系。临床治疗小儿夜啼需充分考虑脏腑之间的生克与助制关系,辨证归经施治。心火内扰证的推五经方案为:清心经,清脾经、清后再补脾经,清肝经,补肺经,补肾经,清后溪;脾胃虚寒证的推五经方案为:补脾经、补心经,补肺经,补肾经,清肝经,清心经;暴受惊恐证的推五经方案为:补肾经,补脾经,补肺经,清肝经,清心经;食滞不化证的推五经方案为:清脾经,补脾经,清肝经,清心经,补肾经,清或补肺经。同时注意预防和调护,防止他病的传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二五合方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2 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6 例。对照组予以达英-35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二五合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综合疗效及子宫内膜形态、厚度、容积及子宫动脉血流情况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1.67%(33/36),对照组为 69.44%(25/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形态、厚度、子宫动脉血流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二五合方可明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1.
参阅《难经》之泻南补北法古今医籍文献,差异性的从“东方实,西方虚”何之谓也;“泻南补北法”以度为重;“母”“子”相关论阴阳;母子补泻与泻南补北之异同;何谓“金不得平木也”5个方面辨析,以期为同道探讨泻南补北法之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异方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其分为内异方高、中、低剂量组(予内异方药液干预,给药剂量分别为15 g/kg、7.5 g/kg、3.75 g/kg),阳性组(予达那唑胶囊药液干预,给药剂量为36 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灌胃等体积溶媒),灌胃4 w。采用光镜观察异位内膜的病理组织变化,并评价病变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的ICAM-1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体积大,腺体数量较多,间质层丰富,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内异方各剂量组大鼠的异位内膜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体积均较模型组显著缩小,间质炎性细胞数量较少。与模型组相比,内异方各剂量组病变分级程度均明显减轻,异位内膜组织的ICAM-1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内异方具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异位子宫内膜在盆腹腔处的黏附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介绍赵凤林辨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经验。赵师辨证论治主张以“虚”为本,以“培补脾肾”为先。对于阴寒凝滞者,治以温润通便之法,方以济川煎合理中丸加减;中气不足者,治以补中益气之法,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阳虚寒积者,治以温化寒积之法,方以温脾汤加减。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吴官保教授运用“三九”思维论治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验。概括并阐述吴教授“三条目、九方面”的“三九”思维,即“本为虚,外感邪,内致瘀”“肾为君,肝为相,脾为臣”“先用汤,中期活,后期术”。先用汤:疾病初期,单用中医药治疗;中期活:疾病中期,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后期术:疾病后期,结合手术治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莪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莪内异方高、中、低剂量组(灌胃剂量中分别含生药15、7.5、3.75 g/kg),阳性药达那唑胶囊组(阳性组,灌胃剂量为36 mg/kg),每组各10只。行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术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给药4周。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异位内膜的病理组织学并评价其病变分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丹莪内异方可缩小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异位内膜体积。与模型组相比,丹莪内异方各剂量组的异位内膜病变分级程度均减轻(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增高(P<0.01);药物干预后,高、中、低剂量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低剂量组TNF-α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莪内异方能有效缓解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这可能与下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理解经典,以五行生克理论、《内经》标本理论结合后世医家之注解,探讨《难经·七十五难》所蕴含的医理。此难的基本病机是“东方实,西方虚”,又隐含了南方“欲实”、中央“欲虚”、北方“欲虚”的虚实变化趋势。西方虚在先为本,东方实在后为标,“泻南方,补北方”为治标之举,“补中央”才是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肾阳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肾阳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2组患者均采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观察2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及治疗后的妊娠情况、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妊娠率治疗组分别为93.8%(61/65)、50.8%(33/65),高于对照组的76.9%(50/65)、30.8%(2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促排卵周期,复方玄驹胶囊能够增加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肾阳亏虚证)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有助于提高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宣郁通经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予宣郁通经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痛经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痛经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宣郁通经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较单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基于“三辨模式”运用苍附导痰汤加味治疗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 例脾虚痰湿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苍附导痰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水平、性激素指标水平,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指标水平均下降,卵巢体积缩小,HOMA-β、子宫内膜厚度值均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苍附导痰汤加味治疗脾虚痰湿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介绍孔文霞主任医师运用“窠囊学说”防治早期胃癌的经验。“窠囊学说”为朱丹溪集各医家之所长,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所得,在《局方发挥》《丹溪心法》等著作中均有体现。“窠囊学说”以痰、瘀为基础,对于后世治疗癌瘤类疾病具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早期胃癌病因病机复杂,孔教授从“窠囊学说”出发,认为本病不离“虚”“滞”二字,脾虚为病之本,痰湿、瘀血为病之标。其遵循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基本原则,以培补脾土、燥湿化痰、行瘀消滞为治法,自创经验方四君四逆合郁方,屡获佳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