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六味痔消膏外用治疗混合痔术后气滞血瘀型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混合痔术后气滞血瘀型创缘水肿患者1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治疗组采用六味痔消膏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九华膏外用治疗,均于排便坐浴后使用,2次/d,疗程均为10 d。观察比较2组治疗第1、4、6、10天创缘水肿体积评分、术口疼痛评分,记录2组创缘水肿消失时间、术口疼痛消失时间,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实际纳入病例治疗组为41 例,对照组为43 例。治疗组治疗第7天及第10天创缘水肿评分、术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创缘水肿消失时间和术口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 例患者因出现肛周过敏性皮疹中止治疗并退出研究,且停药后皮疹消退,其他病例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六味痔消膏外用可促进混合痔术后气滞血瘀型创缘水肿的消退,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培育人工牛黄促进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培育人工牛黄结合紫草油纱换药,对照组单纯采用紫草油纱换药,比较2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率及切口疼痛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9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治疗第5、10、15天切口愈合率及术后第1、5、10、20天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育人工牛黄能有效地缩短肛瘘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提高痊愈率,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混合痔术后肝木乘脾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混合痔术后肝木乘脾型腹泻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2组症状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为90.70%,对照组为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症状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混合痔术后肝木乘脾型腹泻疗效优于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31例单予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29/31),对照组为77.42%(24/3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黄双花洗剂治疗创伤性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创伤性感染性创面患者分为3组各12例,治疗组采用三黄双花洗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加辅助治疗,对照1组采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加辅助治疗,对照2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加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创面肉芽组织新生率、达到植皮条件所需时间、细菌阴转率及术后第7天感染控制各项指标、疼痛VAS评分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双花洗剂冲洗治疗创伤性感染性创面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止痛坐浴汤对混合痔术后肿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混合痔术后肿痛患者10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在给予基础治疗的情况下,治疗组加予止痛坐浴汤坐浴,对照组加予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治疗1 周后,比较2组治疗疗效、肛缘水肿体积及肛门疼痛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肛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肌缘水肿体积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止痛坐浴汤治疗混合痔术后肿痛,可明显减轻其肛门疼痛程度,缩减肛缘水肿体积,改善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TST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重度混合痔89例分为2组,其中采用TST术治疗的46例为治疗组,采用PPH术治疗的43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种微创手术方式的综合疗效、术中牵拉反应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93.48%)高于对照组(8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出血量及术后疼痛、水肿、肛门坠胀感、尿潴留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大出血、肛门直肠狭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4.35%),对照组复发6例(13.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术和PPH术均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在术中术后痛苦程度、治愈率、复发率方面,TST术均优于PPH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简便氧气疗法联合紫草纱条在直肠癌术后患者因造瘘袋所致压力性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8 例因直肠癌术后造瘘袋致局部压力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局部采用一次性氧气管接通氧气后输送至局部创面,外敷紫草纱条换药;对照组28例采用水胶体敷贴换药治疗,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更换造瘘袋次数以及创面治疗平均费用。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更换造瘘袋次数以及创面治疗平均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简便氧气疗法联合紫草纱条能够有效促进造瘘袋所致压力性溃疡创面的愈合,对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护理工作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心活血通脉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HFpE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7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活血通脉膏治疗。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91.7%、91.7%,对照组分别为79.5%、50.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NT-proBN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心活血通脉膏对HFpEF具有明显疗效,推荐为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栓饮膏循经外敷联合足底静脉泵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 80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消栓饮膏循经外敷联合足底静脉泵治疗,对照组单用足底静脉泵治疗,观察2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DVT发生率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饮膏循经外敷联合足底静脉泵可预防脊柱手术后DVT的发生,且优于单用足底静脉泵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膏方润肠排毒膏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润肠排毒膏治疗,对照组6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症状总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肠排毒膏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优于莫沙必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膏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局部常规清创后用象皮生肌膏外敷,对照组采用局部常规清创处理后予无菌凡士林纱布外敷,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创面缩小面积比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4%,对照组为78.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溃疡面积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象皮生肌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槐榆通便合剂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槐榆通便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合剂口服治疗。2组以1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首次排便时间,并分别评估2组患者在服药后的第5天及第10天排便时相关症状(肛门疼痛、出血、创缘水肿)积分情况。结果:2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排便困难积分及排便时相关症状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榆通便合剂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排便困难情况,能有效缓解肛门疼痛、出血及创缘水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1方内服加金黄膏局部外敷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甲1方内服结合金黄膏局部外敷治疗,对照组未用药治疗,仅随诊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甲状腺结节大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肾功能均无损害。结论:甲1方内服加金黄膏局部外敷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4%,对照组为6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血膏治疗风寒湿痹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寒湿痹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活血膏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6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WOMAC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膏治疗风寒湿痹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婴幼儿单纯低位肛瘘术后恢复中应用复方芩柏颗粒冲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 例单纯低位肛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1 例。3组患者均采用传统术式即“肛瘘切除+挂线术”进行治疗。术后治疗组予复方芩柏颗粒冲洗,对照1组予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对照2组不冲洗。其后3组患者均放置湿润烧膏引流纱条,无菌纱布包扎。观察3组术后第3、5天排便时疼痛程度,伤口红肿消退、住院及伤口痊愈的时间。结果:治疗组第3、5天排便时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红肿消退、住院及伤口痊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剂用于单纯低位肛瘘患儿术后冲洗,能有效促进创面恢复,缓解术后疼痛,促进伤口红肿消退,缩短住院及伤口痊愈时间,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气膏”贴敷脐环穴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0 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术后胃肠减压、补液等常规护理及艾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6 h给予“脾气膏”贴敷脐环穴治疗,每天1次,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7天VA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和术后第1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脾气膏”贴敷脐环穴对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并可加快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恢复速度,促进炎症的消散,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降压膏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降压膏穴位贴敷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血压情况、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3%(35/42),对照组为71.43%(30/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后均有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杜氏高血压生活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压膏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在改善中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予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优于对照组的78.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